明理、悟緣、懂心--星雲大師的讀書智慧與讀書祕訣大傳授
你知道星雲大師的路上書、雲中書、床頭書、衣袋書是什麼書嗎?
大師說:「一個人肚子裡有了書,這個人就有了華光。
我們必須讓自己成為發光體,才能與世界的燦亮接壤。」
看大師信手拈來都是軼文掌故,寓教育於一則則的小故事中,
從古籍到寓言故事,能近取譬也能藉古喻今,發人深省。
你買書嗎?
你讀書嗎?
你知道書的妙用嗎?
與書結緣多年的星雲大師,自稱「上了讀書的癮」,一日不讀書報,就渾身覺得不對勁。 本書蒐集大師發表過的作品裡與讀書學習有關的內容。
分成三大部分:「星雲大師談讀書」,舉凡如何讀書、寫作、人為何要讀書……等,皆包含其中。
大師看過報章雜誌後,常會隨手記下他認為特別有意思的內容,我們從中挑出與「書」有關,或較有趣味、知識性的文字,成為「星雲大師的讀書筆記」。
而「星雲大師說故事」部分,看大師信手拈來都是軼文掌故,寓教育於一則則的小故事中,從古籍到寓言故事,能近取譬也能藉古喻今,發人深省。 本書是大師首度談讀書的集成,不容錯過。
星雲大師談讀書
1. 享受閱讀之樂
2. 看小說體驗人生
3. 床頭書
4. 書的妙用
5. 不讀書
6. 常識人生
7. 讀書「三到」
8. 關於寫作
9. 獨處時的良伴
10. 善用圖書館
11. 三更有夢書當枕
12. 可貴的智慧
13. 語言的重要
14. 知識俯拾即是
15. 人生康樂的最佳營養劑
16. 讀書有方法
17. 信件的力量
18. 座右銘
19. 隨時求進步
20. 正確的用功法
21. 思想的超越與融合
22. 閱讀的重要
23. 思所成慧
24. 學以致用
25. 讀書讀心
26. 隨時隨地都可以讀書
27. 發現真相
28. 要利用零碎的時間
29. 破銅爛鐵也能成鋼
30. 為學與做人
31. 如何學習
32. 書香台灣
33. 讀書的樂趣
34. 終身學習
35. 俗氣與道氣
36. 早晚課
37. 知識社會
38. 學習的動力
39. 活頁筆記
40. 深度與廣度
41. 遏止盜版
42. 度眾的法門
43. 忙中用功法
44. 作家功德無量
45. 怡情養性的寄託
46. 選擇適合的牆跳
47. 人生加油站
48. 讀後感
49. 等身書
50. 學不會,教得會
51. 要學就要問
52. 有心學習
星雲大師的讀書筆記
1. 以勤補拙
2. 我能學到什麼?
3. 書的巧喻
4. 書裡的啟示
5. 你知道嗎?
6. 睡得少有助於偉大事業
7. 中國世界之最
8. 妥善安排歲月
9. 以教代刑
10. 屋頂上的校長
11. 防水書
12. 怪姓名趣聞
13. 一笑解千愁
14. 交友之道
15. 身體力行
16. 把握當下
17. 人心獸心
18. 話如衣冠
19. 惰傲致敗
20. 該與給
21. 橄欖球
22. 保密比洩密快樂
23. 也是犯法
24. 少看電視
25. 出國為哪樁?
26. 清靜時刻
27. 嘮叨是福
星雲大師說故事 古籍故事
1. 一句話的轉變
2. 嚴以律己
3. 剪裁官服的祕訣
4. 不要看表面
5. 是「石」非「瓦」
6. 知音難尋
7. 紀曉嵐的機智
8. 像大海一樣
9. 得意與失意
10. 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11. 各有所長
12. 用人哲學
13. 助人來結緣
14. 朋友的重要
15. 富弼的包容
16. 「拍馬屁」的由來
外國故事
1. 挨罵能成就龍象
2. 記得低頭
3. 不被成功沖昏頭
4. 盡力把牌打好
5. 假眼的慈悲
6. 節儉的洛克菲勒
7. 政治人物的條件
寓言故事
1. 樂觀力量大
2. 尋找幸福
3. 積習難改
4. 心太軟的水鬼
5. 生前就要奉獻
6. 關在籠裡的鸚鵡
7. 剎那與永恆
8. 好人難做
與佛有關的故事
1. 謙卑者得見佛陀
2. 放不下
3. 曬海苔
4. 懂得轉境
5. 莫貪不義之財
6. 看不見別人的富翁
7. 以智慧處事
8. 不能代替
9. 滴水和尚
10. 追求永恆的生命
現代故事
1. 創意思維
2. 保持自己的水準
3. 不捨一人
4. 師公的墨寶
5. 小費是歡喜錢
6. 權充駕駛
7. 方便法門
8. 玻璃絲襪
9. 為車子養老
10. 買鞋加價
三更有夢書當枕
看報紙有癮。一天不看報,就覺得少做了一件事。每天起床拜佛後,第一件事就想看報紙。後來,曾有一段時期,很歡喜住在台北,因為清晨五、六點鐘就有報紙可看。看了報,才開始一天的作息。有時住在郊區,報紙來得晚,不看報,就會覺得這一天還沒有開始。
除了看報以外,讀書也會有癮。與其說是有癮,不如說是習慣。十五、六歲時,在棲霞山律學院當圖書管理員,養成讀書的習慣。從古典書籍看到現代文學,從中國文學看到西洋文學。尤其古今中外小說,無有不看。養成讀書的習慣後,一日不讀書,心裡就有罣礙。
出門在外,搭火車、汽車,或乘飛機時,總要帶幾本書。覺得書比麵包重要。寧可餓一頓,也不願一天不讀書。因此,每搬一次家,就想在床頭放書。現在,讀書不全為消遣,而是書有催眠作用。
有人希望知道我的床頭放些什麼書。大部分是古典的、艱深的,甚至英、日文的書籍。我看不懂,所以可以很快地睡著。過去讀書為求知識,現在為求睡眠。因此,唱誦可以令人入夢鄉,靜坐可以安定心神,看書可讓人容易睡著。看書很重要,睡眠也一樣重要。床,可以增加智慧,也可增加休息。
不禁回頭一看,有天下文化叢書、《現代佛學叢刊》、《大唐西域記校注》、《洛陽伽藍記》、《倪匡科幻小說》、《中英對照佛學叢書》。 佛光山圖書館的書大多是我以前的床頭書。西來大學也收藏不少我的床頭書。 我一生很好買書,記得二、三十年前,常到日本訪問,寧可一餐不吃飯,省下錢就買書。
有人批評我,經常看「床頭書」並非好習慣。但,我從小不聰明,只得以勤補拙。雖然佛學院老師不准我們躺在床上看書,但是我時常點燃著香在被窩裡看書。看一句、唸一句。這一生中,從被窩裡的書、衣袋裡的書、手提箱中的書,一直到手邊的書、床頭的書,我這一生已和書結下不解之緣。
看「床頭書」是好習慣,還是壞習慣?各人看法不同,我覺得忙碌的人生需要「床頭書」。想要每天有宗教靈修的時刻,也需要「床頭書」。「床頭書」可以給人安定、啟發的作用,也可放鬆心情,有休息或消除疲勞的作用。
摘自《星雲大師談讀書》
自序
馨香與華光
我自小沒有受過正式教育,至今連張小學畢業證書都沒有,但是,我一生與書結下不解之緣。
十二歲那年,我在棲霞山剃度後進入佛學院,書,成為我生命中的重要資糧。因為對閱讀的渴望,十五、六歲時,我極力向常住爭取擔任圖書管理工作,藉著整理書籍剩餘的時間閱覽群書。餘暇閱讀意猶未盡,甚至在夜晚熄燈以後,躲入棉被裡點著線香偷偷看書。夜幕下四周寂寂,被窩裡煙氣嬝嬝,少年的我早已知道,閱讀實在盈滿了馨香。中國古典小說、西洋翻譯著作、高僧傳記、歷史典籍………大量的珠璣文章,讓我的成長一路帶著書香。
那樣的馨香我不曾或忘、不曾捨離。長久以來,乘車在路上馳騁、搭機在雲間飛航、下榻在睡臥的床頭,時時都有書為伴。我覺得,閱讀可以讓一個人的心跳感應世界的脈搏,中外同在眼前,古今一體悉聞。所以不論如何奔忙,展卷在手充填我所有行程中的小小空檔,冊頁散發的氣息,讓我像暢流在香海之中的一條水脈,動力霈然。
我讀書,也寫書讓人讀。佛光山的創建,其實與「閱讀」有著莫大的關聯。三十多年前初始開山,《玉琳國師》、《釋迦牟尼佛傳》、《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等書出版,因為有廣大群眾的購閱,稿酬所得才讓我能夠買下土地、築建殿堂。
當時為了充實佛光山幾座圖書館的館藏,我寧願少吃一頓飯、少做一件衣、少乘一趟車,也要省下錢來為徒眾買書;而原本是我的路上書、雲間書、床頭書、衣袋書,也都成了圖書館裡的藏書。我讀的書,弟子們接著讀,這種感情的綿延、師徒的連線,透過書冊來流轉,我覺得那真是最美的交會。
這樣的交會,就像映照的光。《金剛經》的「金剛」兩字,意即鑽石,象徵晶瑩剔透、純淨無比的內在自性。鑽石由於完美無瑕的原子結構,是自然物中最清澈透明的物質,然而,它剛被開採出來時卻包覆著灰色的外層,必須經由匠人的細密磨礪、精準切割,才能綻放內在的華光,璀璨閃耀。人的讀書,就像匠人切磨鑽石,每一部書都是一具切割輪,磨除晦暗表層,讓智慧穿進內心,折射出美麗光芒。
一本本書,為人生打磨出一個個亮面,古人說:「腹有詩書氣自華」,一個人肚子裡有了書,這個人就有了華光。我們必須讓自己成為發光體,才能與世界的燦亮接壤。
美國有一位老翁在九十八歲時還背起書包上小學,一償讀書宿願,這個令人無限感動的故事,讓我想起高希均教授的一句至理名言:「人生的終點,不是死亡,而是與好書絕緣的那一刻;人生的起點,不是誕生,而是與好書結緣的那一刻。」近年天下文化大力倡導「讀一流書,做一流人」,編輯群從我的著作中輯出有關讀書的篇章,彙編為這一本書,今書出版在即,我喜為之序。
天下文化不會主動以電話等方式,告知您因訂單錯誤或分期付款等原因,需要您親自到ATM操作修正, 或請您提供往來銀行電話、信用卡資料;亦不會以 「問卷」或「中獎」形式通知您提供個人資料或要求匯款, 若您接獲此類可疑電話,請與我們連繫確認或撥打165警政專線求證,以確保權益。請勿聽從任何指示到提款機(ATM)做任何操作。
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