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生一照面,多少香火緣
星雲大師說:「如果我們能夠打從自己的心裡製造光明的見解、
芬芳的思想、
潔淨的觀念,
生產陽光、
花朵、
淨水般的語言,
與他人共享,
就能擁有一個豐美的人生。」
讓星雲大師告訴你如何日日精進、在每一個時刻安頓自我身心、處處與人結緣的方法。
常聽人說:「做人難!人難做!難做人!」在社會上與大眾相處,如何拿捏得宜,做到讓人人接受、人人讚美呢?
本書濃縮了多年來星雲法師談人生與處世作品精華。從「談勤勞」、「談說話」、「談交友」……「談修行」,針對一般人生活上時常遇到的問題與處世需要的智慧,分門別類為十八大項,試圖為現代人指點迷津。
如何不讓生命留白?如何規劃人生?如何才有人緣?如何成功?如何才能活得自由自在、過圓滿的生活?大師的此書不但能讓你得到滿意的答案,也能讓你在生命的舞台上隨緣放曠,揮灑自如。
談勤勞
1. 懶惰之害
2. 有永遠休息的時候
3. 拙處力行
4. 從勤奮中打發時間
談說話
1. 語言,要像陽光、花朵、淨水
2. 問號的得失
3. 鬥雞性格
4. 講話是修行
5. 不妄語
談交友
1. 益友與損友
2. 朋友的類型
3. 欲長壽廣交友
4. 交友七法
談相處
1. 像跳探戈一樣
2. 四道橋樑
3. 更好的禮物
4. 合作與分工
5. 老做小
6. 懷念煮雲法師
7. 四互與四學
8. 多被利用
9. 人我相處之道
談情愛
1. 如何處理情愛
2. 夫妻相處之道
3. 植物情結
談發願與立志
1. 要有企圖心
2. 發心才有力量
3. 不立志而無願
談潛能
1. 人類的潛能
2. 創造第二個春天
談管理
1. 最高的管理學
2. 當義工的義工
3. 知人之明
4. 用人之道
談時間
1. 如何利用時空
2. 人生三間
3. 忙的類型
4. 珍惜時光
談生涯規畫
1. 生涯規畫
2. 四十年人生計畫
談財富
1. 從擁有到用有
2. 真正的財富
3. 賺到歡喜
4. 用錢與藏錢
談飲食
1. 什麼最好吃
2. 粥的滋味
3. 說豆腐
4. 做菜的要訣
5. 百味齋
6. 吃飯也是修行
談健康之道
1. 做好身心保健
2. 減肥
3. 疾病就是良藥
4. 如何求得健康與長壽
5. 少食為湯藥
6. 如何面對老病
7. 一天的開始
8. 五味要均衡
9. 中藥祕方
談人生觀
1. 做什麼要像什麼
2. 把自己當做壞人
3. 影響一生的十句話
4. 善於做補
5. 超越殘缺
6. 順逆皆一半
7. 肌肉是活的
8. 不要做海豚
9. 老二哲學
10. 不要同歸於盡
11. 佛陀也會被人毀謗
12. 我就這樣忍了一生
13. 生氣不能解決問題
14. 行雲流水的人生
15. 有怨無悔
16. 不知道的樂趣
17. 會不會算
談結緣
1. 結一個善緣
2. 一塊錢改變了一生
談心念
1. 月亮在看你
2. 一念之間
3. 大其心
4. 藥師如來的佛心
5. 以無為有
談生死
1. 瀟灑面對死亡
2. 重視精神壽命
談修行
1. 感動法門
2. 端茶的音樂
3. 小不可輕
4. 肯定自己
懶惰之害 有一個寓言說:有一家人都很懶惰,每日的家事爸爸不做,就叫媽媽做;媽媽也懶惰不做,就叫兒女做;兒女也不肯做,就叫小狗做。小狗沒有辦法,只好用尾巴掃地,用身體抹桌椅,甚至用嘴啣水管來澆花草。
有一天,來了一個客人,見到小狗在做家事,很訝異:「喔!小狗這麼能幹,還會做家事呀?」
小狗說:「沒有辦法,他們都不做,只有叫我做。」
客人一聽,大吃一驚:「小狗也會說話!」
小狗趕快對客人示意:「噓!不要讓他們知道我會說話,否則他們還會要我接電話呢!」
一個人,天生兩隻手,就是要做事;生來一雙腳,就是要走路;甚至眼睛要看、耳朵要聽、嘴巴要講話,天賦於我們的本能,如果不用,人豈不是成為廢物了嗎? 西諺有云:「黃金隨潮水流來,也要你早起去撈起它。」中國人一向相信財神爺可以送財富;但是財神送財來,也要你禮貌性地去接受,如果你懶惰避開他,也不能發財。甚至圍在頸項上的大餅,你吃完了前面的部分,如果連轉動一下都懶得去動,那麼餓死也是活該。
其實,人多數是不懶惰的,你看,眼睛天生用來看世間萬物,但是人覺得不夠,因此發明顯微鏡、望遠鏡,希望看得更高、看得更真;耳朵天生要來聽聲音,人們又發明了擴音機、廣播機、電視機,希望聽得更遠、更大聲;雙腳天生應該用來走路,人們又發明腳踏車、機車、汽車等,希望能與時空競賽。
世間上,懶惰與貧窮是難兄難弟。因為懶惰,所以貧窮;因為貧窮,因此容易懶惰,這是互為因果。所以,吾人要想改變命運、改變貧窮,必須捨棄懶惰,要能勤勞精進。
讀書的人,要口到、眼到、手到、心到;有「四到」的人才會讀書。修行的人,身要禮拜、口要稱唸、心要觀想;能夠「三業」接觸佛心的人,才能蒙佛庇佑。
所謂「春天不下種,何望秋來收?」不播種,如何有收成?不勞動,如何有成就?一個懶惰懈怠的人,即使才華過人,永遠也用不到自己的長處;如此辜負「天生我才」,豈不可惜復可悲乎?
摘自《星雲大師談處世》
人生時空的圓
人生在世,歸納而言,就是與兩種人相處,一是自己,一是他人。
自處處人,就像在畫圓,以自覺、自度為圓心,以慈悲、利他為半徑,所畫出來的一個人生時空的圓。
自處看似簡單,其實微妙難言。有的人終其一生,不曾真正認識自己、探掘自己;不曾好好處理在悲喜、起落或失衡、匱乏等等情境下的自己。我有一位偉大的師父,在我還是一個小清眾時,曾經對我說過一段話:「你以為自己很窮,什麼都沒有,其實只要我將喝茶的錢省下一點給你,你就用不完。但我就是不給你錢,你現在不懂,將來就會慢慢明白。」
我後來真的明白了師父的苦心,他是要我在「無」中生「有」。
雖然沒有完整的鞋襪,但是手腳勤奮,我習得了各種生活技能、做務功夫。
雖然沒有厚軟的衣服,但是佛法如衣披覆,足以身心生暖。
雖然沒有頓頓飽餐,但是書香做伴,那是最香甜的酥酡妙味、精神食糧。
其實沒有人是真正窮的,只要能夠自我覺知,知道如何開展自己的潛能、規劃自己的生涯、修養自己的身行、口說、意念,修得一份心境美,一切處境都是美。
我常對徒眾說,如果我們能夠打從自己的心裡製造光明的見解、芬芳的思想、潔淨的觀念,生產陽光、花朵、淨水般的語言,與他人共享,就能擁有一個豐美的人生。
所以,一個人自覺尚不夠,還要利他,在人際相處中,隨時隨地發心去利益他人。
佛陀座下有一位專司接待賓客的陀驃比丘,每天迎送來往訪者,任勞任怨;即使夜半有人敲門求宿,也都滿懷歡喜地點燈領路、安頓住宿,讓來人賓至如歸。這般數十年如一日,終於感得手指自然放光的福報,從此,不需打著燈籠,也能為人照光引路。
雖然我們無法像陀驃比丘一樣手指放光,但是,當我們面帶笑容,看在對方眼中,那朵微笑是發光的;當我們口出讚嘆,聽在對方心底,那句讚美是發光的;當我們伸手扶持,受在對方身上,那溫暖的一握是發光的;當我們靜心傾聽,在對方的感覺裡,那對耳朵是發光的。
因為發心,凡夫眾生也可以有一個發光的人生。
人生處世,處的就是這世間的悲歡離合、生老病死。我們的交友、說話、立志、情愛、財富、健康、管理………種種問題環繞四周,這是一生的修行、一輩子的功課。龐雜也罷,繁複也罷,古德有言:「今生一照面,多少香火緣」,人我關係,因緣相會,能在每一個時刻,讓心燈通體明亮,從內向外燭照,就是生命的無上之價,就是對所處世間的一個光明供養。
天下文化不會主動以電話等方式,告知您因訂單錯誤或分期付款等原因,需要您親自到ATM操作修正, 或請您提供往來銀行電話、信用卡資料;亦不會以 「問卷」或「中獎」形式通知您提供個人資料或要求匯款, 若您接獲此類可疑電話,請與我們連繫確認或撥打165警政專線求證,以確保權益。請勿聽從任何指示到提款機(ATM)做任何操作。
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