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人玩的,是物理遊戲
作者彭蕙仙,用她理性與感性兼具的眼睛,在愛情糾葛中看出了物理現象;
用物理原理,解讀了戀人們的難題。
在她看來,愛情真的有那麼一點道理可循,而且,是物理學的。
愛情,是千古不褪流行的話題,每個人都從不同的角度談論它。但是,發現愛情現象與物理定律之間,竟然存在著對應關係的,彭蕙仙應是第一人。
就好比「牛頓第一運動定律」說,在沒有外力的情況下,靜者恆靜、動者恆動。然而,戀愛中的人們,有誰能避免無處不在的「外力」,在日常生活大大小小的摩擦,多多少少的誘惑中,繼續維持「等速率直線運動」呢?
又好比,人常說「近水樓臺先得月」,原來是因為兩物體間引力的大小,和距離的平方成反比!!!
愛情,原來是物理公式的應用題,是需要經過動腦、動手計算的。只不過所有量測的標準,都存乎戀人一心。
自序 請你一同來尋夢 彭蕙仙
沒有白談的戀愛—能量守恆定律
愛情關係是非線性躍升—動能定律
最強力的回春配方—狹義相對論(1)
有時也要慢下來—狹義相對論(2)
愛,釋放了最大能量—E=MC2
七年之癢—牛頓第一運動定律
拋去歷史,尋回加速快感—牛頓第二運動定律
行動有兩種效果—牛頓第三運動定律
把握忘我的一秒鐘—自由落體
歧異是最豐富的滋養—向量與合量
鬆緊適中,牽手走遠路—壓強公式
用時間,創造最大幸福感—衝量公式
增加外力,讓愛長又有力—動量守恆定律
愛情能到多遠的地方?—功
愛情也要算投資報酬率—功率
尋找靈魂伴侶—重力位能
翹翹板上玩愛情—平衡的功
追求最大刺激—圓周運動
沒有白談的戀愛—能量守恆定律
時遠時近,永保安康—衛星軌道
別停!別停!—向心力與離心力
「空」裡有無限想像—實體外的重心
過斜的愛,終將傾覆—重心
提昇生命能量與高度—三種平衡
拿著平衡竿,走愛情鋼索—轉動慣量
愛如逆水行舟—角動量
近水樓臺先得月—萬有引力
狂喜與失序共生—潮汐現象
當兵三年,母豬勝貂嬋—引力差現象
惟愛與恐懼,無從隱藏—星球的攝動
萬劫不復的愛—黑洞
愛恨輪迴終不悔—大霹靂到大崩落
愛上自己亙古的遺憾—正物質與反物質
萬般皆是緣,半點不由人—黑暗能量
分手快樂—脫離速率
你泥中有我,我泥中有你—原子
給我愛情,其餘免談—原子核
壓不扁的愛情—電子雲
神秘的愛情百慕達—多重宇宙
你的愛情有多黏?—密度(1)
情海中,誰主沉浮?—密度(2)
何時變成「相見不如懷念」?—虎克定律
每個愛情,都需要「無風地帶」—I型鋼骨
愛讓人心碎,不管你幾歲—定標
新瓶改變不了舊酒的風味—巴斯卡水瓶
不倫之戀的絕路—巴斯卡原理
失去了,才知道它存在?—大氣層
別談窒息的愛—波以耳定律
做得越多,失去越快—白努力原理
只是愛,不夠!—冰山
有人翱翔,有人粉身碎骨—表面積
拋去歷史,尋回加速快感----牛頓第二運動定律
牛頓第一運動定律告訴我們,在沒有外力的情況下,靜者恆靜,而動者將會維持等速直線運動,這就是慣性定律。
關於運動,我們應該知道得更多一些。
推動一個物體,你就是在增加它的加速度,而加速和你用了多少力量以及這個東西究竟多重有關。牛頓的說法是:外力對物體所產生的加速度大小,和力的大小成正比;且物體運動的方向與力的方向相同,並與物體的質量成反比。
公式是:a=f/m,a是加速度,f是施力,m就是物體的質量了。也就是說,加速度等於施力除以質量。而加速度=速度的變化量/總時間。換言之,在一定時間之內,速度變化得愈多,就表示加速度愈高。
這就是牛頓第二運動定律。
力量愈大,加速度愈快;質量愈大,加速度就愈小。這個道理放在愛情裡,也很具啟發性。愛情和物體一樣,都有慣性,愛久了,沒有了加速度,終於會動不了。我們都嚮往快速刺激的愛情,可惜的是,可以承受不斷加速,或者有能耐增加愛情速度的人都不多。
尤其是,我們的生命會不斷加進各種元素──責任、人際關係、熟悉的生活方式……當我們有了一定的年齡之後,我們和這個世界的交集愈來愈多,人生的質量也就愈來愈重,按照牛頓第二運動定律,加速度也就愈來愈小了。如果,內心裡還隱約期待愛情可以讓我們的人生有一種坐上雲霄飛車般的加速快感,就得用上更大的力氣。
青春時期,我們對人生抱持著蜻蜓點水一般無所謂的姿態,因此,啟動或者停止一樁愛情所需要的力道,並不很大。我們容易愛上,也容易離開;容易怨恨,也容易遺忘──那時候,我們可以在極短的時間裡,經歷愛恨情仇的不同變化,生命的加速度十分驚人。
然而,如今的我們是多麼難以進入或者離開一段關係。單單只是情欲,吸引力可能是不夠的;然而,單單是心靈捕手,也還是不能說服有了一點年紀的我們去飛蛾撲火。我們如此現實又難討好,總要計算清楚才願意釋放情欲的訊息。你會發現,如今,能夠駐足的眼神、能夠駐足的人物,已是多麼罕見。要愛上一個人,或者被一個人愛上,好難呀!
也許嚮往星火可以燎原,可是我們總會不斷回到現實,而這個現實按照牛頓的運動定律進行──啊!要多大的力氣才能把我們推進一個有速度感的情愛交歡裡呢?生命的沉重質量,令男子無能、女子冷感。牛頓說的,質量會抗拒加速度,我們動彈不了。
還記得「麥迪遜之橋」裡那個《國家地理雜誌》的攝影師和農婦吧!幾夜纏綿,終究還是分道揚鑣了。情和欲,都是一種生命能量的交換,活到這把年紀,兩個人都拖著太沉重的人生質量,換不動了。這個時候,只有一個法子可以把我們從失愛狀態中拯救出來,那就是拋棄歷史。就像熱氣球要升空時得減少質量一樣,豁出去,速度才能加快。
玉樓春 文/宋祈
東城漸覺風光好,縠紗波紋迎客棹,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浮生長恨歡愉少,肯愛千金輕一笑,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
人們常常忍不住要悔恨開懷的日子太少,問題是,有幾人能夠放下營營碌碌的人生而換取片刻的歡愉呢?時光分分秒秒過去了,有一天我們都會變老,在那之前,且讓我們拿著酒杯一起勸說夕陽,為了讓向晚的花兒能夠得到多點日照的溫暖,且慢滑落……給我們多一點時間卸下人生裡無關緊要的追逐與狂熱,把幸福放在手心上吧!
彭蕙仙
請你一同來尋夢
少時愛詩,近來迷上物理,把這兩件事情加在一起,會如何?於是有了這本書。
杜甫有詩:「細推物理須行樂,何用浮榮絆此生」,人生的事,想來想去,真的是好玩而已;我最喜歡的一個名詞是「serious play」,認真玩耍。
這裡的詩都是從前所讀,經過漫漫歲月還能記得住,可見詩的力量何其巨大。有句廣告詞說,學琴的孩子不會變壞,或許我也可以模仿這個句型,說一句:讀詩的孩子不怕寂寞,「為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這是朱熹說的,我投他一票,因此愛詩至今。
愛情的道理說來說去,每個人都有一套自己的劇本;羅素克洛與梅格萊恩的定情之作「千驚萬險」,英文片名說明了愛情的本質:「proof of life」,希望這本書的50個物理原理與50首詩裡,也見證了你一路走來的千驚萬險。
「愛情+物理學公式+中國詩」?嘿!大概還沒人這樣試過呢!所以,真心感謝天下文化願意冒險出版這樣一本遊戲之作。也謝謝編輯丁希如一路耐心催稿,EQ這麼好的編輯,真的罕見。我為拖稿汗顏。
「夢為遠別啼難喚,書被催成墨未濃。」每本書都是個沒有完成的開始,因為作者心裡始終有個期盼被實現的美夢吧──謝謝讀者你一同加入了這尋夢的過程。這裡有個小小的請求,如果讀者你願意,閱讀這本書時,不妨帶枝筆,因為物理公式有時是需要計算的!
(本文為作者序, 彭蕙仙現任職新聞界)
天下文化不會主動以電話等方式,告知您因訂單錯誤或分期付款等原因,需要您親自到ATM操作修正, 或請您提供往來銀行電話、信用卡資料;亦不會以 「問卷」或「中獎」形式通知您提供個人資料或要求匯款, 若您接獲此類可疑電話,請與我們連繫確認或撥打165警政專線求證,以確保權益。請勿聽從任何指示到提款機(ATM)做任何操作。
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