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書便登上日本Amazon第一名,並創下一個半月再刷五次的輝煌紀錄。
工作需要訣竅才能致勝,
休假當然也需要戰略,人生才能盡興
佔人生三分之一長的休假,
補眠、發呆、看電視只會讓你更加疲倦,
全心投入興趣、重拾童年夢想、開拓工作以外的人脈……
才能讓生活充滿驚喜和想像。
你的休假品質決定你的人生幸福。
休活五戰略
戰略1 「思考」.「行動」.「持續半年」
無論做什麼事,要能以肉眼可見的具體形式實際感受到持續效果,都需要半年的時間。
戰略2 永遠都比別人先踏出「半步」
多留意別人因為怕麻煩而不願意多家理睬的小地方,就足以讓周圍的人認識到你這個「個體」。
戰略3 紅海的「周邊」就是藍海
無論是你多喜歡的事,一定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不過,只要環視眾人聚集之地的「周邊」,就一定能夠找到任誰都還沒發現、任誰都還沒嘗試過的領域。
戰略4 1+1+1……=無限大
光憑一個人的力量,就算能百分之百發揮,也無法達到一以上的效果。但若能與透過休活聚集的夥伴共享、合作,就能發揮一加一等於二,甚至等於三、等於四的力量。
戰略5 犧牲「懶散度日的時間」
如果因為覺得麻煩,所以什麼都不做,一直做著和別人一樣的事,就一輩子都不可能成為一個能以一己之力一決勝負的人。
「除了名片上的頭銜,你還可以用什麼來定義你自己呢?」在本書的開頭,作者就提出了這個犀利的問題。的確,在現代社會,「工作」成了許多人唯一的追求,一旦脫離工作,大家可能會變得慌張失措,無所適從。然而,作者認為,只要懂得好好利用休假時間,自然可以消除上述的疑問和空虛。
全面實施週休二日制之後,一般上班族的休假時間,幾乎佔了一年的三分之一。不過,或許是因為平常的工作真的太過繁忙、勞累,基於補償心理,許多上班族一到假日,都只想癱在家裡發呆、補眠,或是看著可以讓大腦完全放空的電視節目。一個禮拜兩天的休假,經常都是無所事事地度過,對短暫的人生而言,無疑是一種嚴重的「浪費」。
本書所主張的「休活」(中文意思為「為度過休假而進行的活動」),便是鼓勵大家要善加安排自己的休假,因為這些休假時所進行的活動,都將成為你人生風景的基石。要做什麼樣的事、從事什麼樣的活動,完全可隨個人興趣,重點是要有計畫地長期進行,並藉著這些活動累積更多的能量,如此,才能讓以工作和家庭為基礎的人生,更加豐富而平衡。
簡單卻充滿無限想像的「休活」概念,將為終日忙於工作的上班族,提供人生的另一條「活路」。
超級愛妻家。
第一位創造出「休活」這個說法的「休活」提倡者。
平時是在大型IT企業上班的商務人士,假日時則是以「把給老婆的愛也同樣獻給所有人」為座右銘,以「超愛妻家」這個獨特頭銜為武器的讀書會達人。主持包括了會員人數超過一千三百人的「日本經濟新聞讀報早餐會」、「Gadgets.家電早餐會」等共計五個讀書會,會員總人數超過兩千人。二○○八年一年當中總共舉辦、出席了三百零二次的讀書會。一年中與一千人以上進行交流。
透過「休活」所建立起超過一千人以上的人脈,上至官僚、企業家,下至學生,橫跨不同行業、產業、年代,無論在任何方面都能彼此互助。
也多次接受NHK等電視台、『讀賣新聞』、『日經BusinessAssocie』(日經BP社)等新聞、雜誌媒體的採訪。
官方部落格「愛妻力」
aisaikamasa.blog91.fc2.com/
Emailaisaikamasa@gmail.com
台灣新竹縣人,北海道大學國際廣報媒體研究科碩士。
譯有《勇氣教養法》《可愛力量大》《單身的這樣那樣》《女人要有型:穿得對,一生會改變》《放膽去闖:大前研一和柳井正給你走到哪都能生存的大能力》《最後一件大事:安寧度過臨終,尊嚴走向生命終點》(以上皆為天下文化出版)、《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等,現為專職譯者。
推薦序一 利用休閒時間,創造最美好的人生回憶
推薦序二 人,來到這個世界真的只為了上班賺錢嗎
前言 掌握假日,就是掌握人生
戰略性地運用假日
獲得人脈與機會
三百六十五天中約三分之一是假日
人生的百分三十原則
第一章 打造出無需頭銜也能一決勝負的自己
創造出拓展個人廣度的「第三場所」
拉開差距的祕訣就在假日
利用三個基礎來穩固人生
人生的可能性增加四倍
誰都能上手的休活入門法
找出喜歡事物的方法
找出社群、與人連結的方法
靠著「五項休活戰略」,即便沒有頭銜也能一決勝負
掌握人生的五項休活戰略
戰略1 「思考」.「行動」.「持續半年」
戰略2 永遠都比別人先踏出「半步」
戰略3 紅海的「周邊」就是藍海
戰略4 1+1+1……=無限大
戰略5 犧牲「懶散度日的時間」
二十歲、三十歲、四十歲、五十歲以上……不同年紀的人,
應該實踐什 麼樣的休活?
從時間軸來思考修活
二十歲起:休活行銷時期
三十歲起:選擇目標、集中於投入的時期
四十歲起:把休活目標發展出「實際成果」的時期
五十歲起:把休活所得經驗傳授給下一世代的時期
第二章 在假日創造「時間」
你的「生命」由「連續時間」所構成
工作與私生活的時間是否應該分開?
從「終點」往回推算人生、思考「現在」
有錢人在建立財富上的共通思考模式
人生終點的風景
想用剩下的時間實現什麼?
只要決定終點,途中走什麼路都無妨
在假日早起的訣竅
假日之計在於晨
準備令人興奮的非日常
成果取決於休活時間的「質」而非「量」
最初從一小時開始也好
把沒有投入休活的時間變成「休活準備時間」
休活時間行程表.我在某個週末的行程
時間的運用方式及節奏
星期六 以休活為主
星期天 以休活準備為主
第三章 在假日建立「人脈」與「信任」
結交如小學時期般的朋友就等於建立人脈
你有幾位無話不說的摯友?
你有幾位踏入社會後才交的朋友?
人脈=信用
「喜歡」的根基是信任
因為有助於對方,所以得到信任
信任會呈二次函數曲線不斷提昇
在超過半年左右的時間點開始加速
來自對方的信任.來自家人的信任
信任多半不是以直接的形式回到自己身上
你會得到第三者的信任
克服難關後,絕佳機會就會來臨
有些人會盜取你的信任
聚集在社群裡的三種人
勸誘他人加入勵志研討會、網路創業、宗教等社群
把無可奈何的時刻轉化成有意義的時間
即便如此,信任還是要儘可能分散在許多人身上
花半年建立,在○.一秒間失去
小心信任的陷阱
第四章 在假日製造「經驗」
經驗是與時間的「不等價交換」
經驗=你所渡過的時間
經驗的價值可能大於,也可能小於時間本身的價值
人生的幸福,就是累積珍貴的經驗
在過去的人生裡讓你感到最幸福的事是什麼?
有些人年紀輕輕就老態龍鍾,有些人就算老了也青春洋溢
累積人生經驗的三個步驟
人生經驗就是財產
「賺取」人生經驗
「存入」人生經驗
「留下」人生經驗
為了留下更美好的世界,讓我們持續傳述經驗
把經驗傳承給後代
第五章 在假日打造「健康」與「家人間的親密關係」
營造人生的基礎------健康
活得愈久,休活時間也隨之增加
你一輩子只能擁有一個身體
透過休活增進家人間的親密關係
如何獲得另一半的理解與協助?
靠五個祕訣讓家人間關係更加親密
讓另一半理解休活的「五個祕訣」
和另一半互相討論休活時想做什麼
事先向另一半宣示自己週末在家會善盡的職責
讓另一半也投入休活
積極參與另一半的休活
也和孩子一起思考休活
共享彼此的休活,增進與另一半的親密關係
共享休活是一種溝通
另一半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人
結語 七十歲、擁有七十億資產的長者對我說:「好羨慕你喔!」
時間隨著每一秒的流逝不斷增值
靠著「五項休活戰略」,即便沒有頭銜也能一決勝負
掌握人生的五項休活戰略
所謂的休活,就是透過你「真正喜歡的事」、「擅長的事」匯集而成的世界。因此,你的職業、職稱等頭銜,在這裡完全派不上用場。
你和透過休活認識的人之間的關係,也與對方的職業、職稱無關,完全是個人對個人的關係。
我在休活的場合,也就是那些讀書會、交流會上,向別人自我介紹或與人交流時,通常都習慣遞給對方一張只寫著「超級愛妻家」的個人名片。
因此,我周圍很多人都處於這種狀態:「知道大田是個愛妻家,但不知道他究竟從事什麼工作(話說回來,愛妻家先生有在工作嗎?)」
儘管如此,我的周遭還是聚集了很多人。他們全都是因為瞭解我的為人才聚集過來,並與我建立起一種願意助我一臂之力的關係。
究竟要思考些什麼問題、要如何行動,才能造就出一個可以一己之力一決勝負的自己?我把回答這個問題最根本的思考方式和行動,總結成以下的「五項休活戰略」。
戰略1 「思考」?「行動」?「持續半年」
戰略2 永遠都比別人先踏出「半步」
戰略3 紅海的「周邊」就是藍海
戰略4 1+1+1……=無限大
戰略5 犧牲「懶散度日的時間」
這些戰略的共通之處,就是你要付出「多一點點的努力」。
不過,這些努力和你透過休活最後所能得到的人生成果相比,不過是九牛一毛。
接著,就讓我依序說明這些戰略吧!
戰略1「思考」?「行動」?「持續半年」
請試著回想一下你過去所讀過的書中,最讓你感動的一本。後來,你有把這本書的內容付諸「行動」嗎?還有,這個行動有一直持續下去嗎?
有人說,能夠真正把「思考」化為「行動」的人,只占了全體的二○%。
而且,能再進一步將「行動」「持續半年」的人,只占了能付諸行動者當中的二○%。
換句話說,如果你能夠「思考」?「行動」?「持續半年」,就會自動進入二○%裡的二○%,也就是最頂端四%的行列中。
而且,你在休活這個領域裡,會遠比你在其他領域,有更高機率能夠進入這前四%的範圍。因為,你在做的是你有興趣的、喜歡的事。而且,沒有人會因為持續從事喜歡的事而導致過勞死。
「喜歡」就是具備如此巨大的優勢。因為和對該領域毫無興趣的人相比,你應該更容易讓行動持續半年。
而半年這個時間,是我從自身經驗所得出。
無論做什麼事,要能以肉眼可見的具體形式實際感受到持續效果,都需要半年的時間。關於這一點,將在第三章詳細說明。
現在,就請先記得「思考」?「行動」?「持續半年」這個原則。
戰略2永遠都比別人先踏出「半步」
當你想要能以一己之力一決勝負時,首先必須讓周圍的人認識你這個「個體」。為此,你必須永遠都比別人先踏出「半步」,而這並不是一件難事。
人類基本上都是想偷懶的動物,正因為如此,只要你多下點工夫,馬上就能比別人先踏出「半步」。
我開始投入休活之後的兩年內,不管多晚回家,都一定會在當天寄一封感謝信給那天初次見面的人。所以通常對方都會嚇一大跳,然後馬上就記住我。
我親身體會到,這種任誰都覺得其實要做比較好,但卻因麻煩而不願意做的一點小心思,就足以讓周圍的人認識到我這個「個體」,而不會當我是眾多其他人之中的一個,這也讓我結交到一千位以上可以諮詢討論任何事的朋友。
所以,請你也試著以自己的方式去實踐「永遠都比別人先踏出半步」的戰略。如此一來,相信你周圍的人應該很快就會認識到你這個「個體」。
戰略3紅海的「周邊」就是藍海
只要能化思考為行動,永遠比別人先踏出半步,就能讓周圍的人認識你這個「個體」。
接下來不可或缺的,就是確立自己與周圍的人不同的定位。
為此所需的第三項戰略,就是「紅海的『周邊』就是藍海」。
所謂的「紅海」,是指競爭激烈的既存市場。而它的反義詞「藍海」,則是指還沒有任何新進者、還沒引發競爭的新市場。
你選擇的休活場合,會聚集很多與你擁有相同愛好的人。如果你就直接投入其中,那麼即便與其他人在同一個擂台上一決勝負,也難有勝算。
無論是你多喜歡的事,一定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若要在同一個擂台上競爭,你就會淹沒在茫茫人海中。
這種時候,請一定要環視眾人聚集之地的「周邊」。然後,就一定能夠找到任誰都還沒發現、任誰都還沒嘗試過的領域。
接下來,只要讓自己置身於稍微偏離眾人聚集之地的「周邊」,你就能在該領域確立「與周圍的人不同的定位」,成為該領域的最高權威。
找出這片藍海的方法之一,就是把兩項以上自己喜歡的事相乘。
譬如我的休活就是去參加讀書會、交流會,但不管我去參加哪一種聚會,成員都很多了,我只會被淹沒在「其他一大群人」之中。
於是,我採取了把另一項最愛,亦即「老婆大人」,與「讀書會、交流會」相乘的戰略。
我自己做了名片,上面寫著「超級愛妻家」,然後拿著這張名片去參加讀書會、交流會。
這世上有很多參加讀書會、交流會的人,也有很多「隱性愛妻家」,但是,卻沒有任何一位公開宣稱自己是「愛老婆又參加讀書會、交流會的人」。結果,我就以「說到讀書會達人,就非愛妻家先生莫屬」的形象,確立了專屬於我個人的定位。
我個人非常關注一位人物,那就是家電演員細川茂樹。他也是一位自己開創出藍海的人。
這世上無論是「喜歡家電的人」或「演員」,都多得不計其數。換句話說,這兩個領域都是紅海。
然而,細川先生把自己的工作「演員」與喜歡的「家電」相乘後,讓自己置身於「家電演員」這個「演員」與「家電」周邊的位置。
結果就是,細川茂樹已經建立起一個獨一無二的形象,甚至已經強烈到,如今只要一提到「家電演員」,大家腦海中就會浮現他的名字。
不知各位有何感想?這樣想想,你喜歡的事應該也有兩項以上。而且,只要將這兩項相乘,應該就能確立屬於你自己的定位。
請你也一定要試著在休活中,確立起你的藍海。
戰略41+1+1……=無限大
話說,你已經靠著把思考化為行動,並下定決心一定要持續半年(戰略1),然後永遠比別人先踏出半步,好讓周圍的人認識你這個個體(戰略2),並藉由把兩項以上自己喜歡的事相乘後,確立你的藍海(戰略3)。
接下來,我希望你能意識到的是「與周圍的人合作」。
光憑你一個人的力量,就算能百分之百發揮,也無法達到一以上的效果。然而,只要能與透過休活聚集的夥伴共享、合作,就能發揮不光是一加一等於二,甚至是等於三、等於四的力量。
同樣的道理,合作夥伴愈多,就愈能發揮1+1+1……=無限大的力量。
因為,你周圍的人雖然是因為「喜歡的事」這個共通點而聚集在一起,但每個人擅長的事卻各有不同。
或許你選擇的「休活」,是一個人也能獨立完成的事情(譬如,每天到喜歡的咖啡店去看書,或是用電腦軟體作詞作曲等)。
即便在這種情況下,也請意識到要與擁有相同愛好的夥伴共享、合作。如此一來,相信就能發揮你一個人努力時無可比擬的強大力量,創造更豐富的人生。
戰略5犧牲「懶散度日的時間」
我要再說一次:「人類基本上都是想偷懶的動物。」
當你從戰略1讀到戰略4之後,或許會想趕快著手實踐。
但同時,你也會這麼想:
「要做到這種程度還真是麻煩吶!」
為了這樣的你,我要傳授最後一項戰略。
那就是,犧牲「懶散度日的時間」。
這才是你能否透過休活,培養出以一己之力一決勝負的關鍵戰略。
人類基本上都是想偷懶的動物。這世上有八成的人都只因為「覺得麻煩」,結果雖然覺得要做比較好,但就是沒有付諸行動。
前面已經解說過的「四項戰略」,你或許也會因為「雖然覺得要做比較好,但就是嫌麻煩」,而沒有化為行動。
那麼,請再度想起戰略1。只要靠著把「思考」化為「行動」,就能讓你自動晉升到前面的二○%。
如果因為覺得麻煩,所以什麼都不做,一直做著和別人一樣的事,就一輩子都不可能成為一個能以一己之力一決勝負的人。
為了能成為這樣的人,一定必須付出「代價」。那個「代價」就是「只覺得麻煩而什麼都不做的時間」=「懶散度日的時間」。
我自己在選擇以「讀書會、交流會」做為休活時,就決心要犧牲懶散度日的時間,而且也因為確實實踐了這個戰略,才有今天的我。
在此,請回想一下你在假日前或假日時,通常都是怎麼度過。
‧星期五晚上,覺得反正明天放假,所以就續了好幾次攤,一直喝到深夜。」
‧回家後,不自覺地發呆、開著電視,一直到深夜。」
‧隔天一早起床,已經快中午了。」
‧在家裡做完各種瑣事後就已經是傍晚了,結果一整天就在不知道做了什麼的狀態下結束。」
如何?各位是否覺得這種狀況似曾相識?
其實,我在開始休活之前,也都是這樣度過假日時光的。
但是,如果假日都這麼過,根本不可能培養出以一己之力一決勝負的能力。
如果你已經投入休活,但想偷懶的心情卻在心中萌芽時,請隨時想起這句話。
休活的第五項戰略,就是犧牲「懶散度日的時間」。
摘自《Fun假就有fun人生》
大田正文
戰略性地運用假日
一百一十九天。
這是你每年擁有的「自由時間」。沒錯,這就是日本一年當中週休二日與國定假日合計的天數(註:在台灣,若以民國一百年為例,約為一百一十四天)。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中,竟然有約三分之一是屬於「自由時間」的假日。
在此,容我提出一個問題。
你平常在這麼寶貴的自由時間裡,都在做些什麼?
如果你的答案是「什麼也沒做」、「一整天都在睡」、「匆匆忙忙處理一些瑣事,然後假日就在不知不覺中結束了」、「說來也根本不記得到底做了什麼」……,那麼你就是在浪費人生。
下一個問題是:你如何向初次見面的人介紹你自己?
「我是○○公司的大田」、「我是工程師」、「我是業務」、「我是編輯」、「我在○○公司從事△△工作……,我的職務是……」。
如果你只能這麼自我介紹,那離開公司或職業後,你不就什麼都不剩了嗎?
「你=公司.職業.職務」嗎?莫非,你已經落入這樣的狀態:關於自己的事,除了「工作」之外,已經無話可說?
這樣的說法或許有些嚴厲,但即便你現在無法回答這些問題也不要緊。
從現在起,讓我們一起來運用這一百一十九天,塑造出一個即使沒有頭銜、無論身處何處,都能一決勝負的自己吧!這就是本書想告訴各位的所謂的「休活」,是一種改變自己與人生的活動,任何人隨時都能馬上開始。
而它的方法,只有以下兩點。
○1假日時,從事你最喜歡的活動
○2假日時,透過你喜歡的事物認識新朋友、拓展交際圈,並珍惜這些關係
透過這種休活,就能讓你目前的生活以及人生獲得大幅改善,培養出憑一己之力在社會上決一勝負的能力。
摘自《Fun假就有fun人生》作者前言
綠角 醫師∕投資理財專家
當然,並不是說人不能這樣輕鬆度過自己的休閒時間。而是,假如人一生的空閒時間都這樣使用的話,那是很大的浪費。
這就是這本書的主題:如何充實且有意義的使用自己的休閒時間。作者將這種戰略性的使用休閒時間的生活,叫做「休活」。
充實、有意義、戰略性?或許這些字眼,會讓人從心中不自禁的生出莫名的倦怠感。難道工作還不夠累嗎?正是因為工作已經夠累人了,所以我們才要在閒暇時,積極從事自己喜愛的活動。假如工作已經佔去生活很大的一部份,休閒時間又都是渾噩度日,從事日後不會記得、也不會留下什麼印象的活動。那麼當日後回想起這一段人生時,除了累人的工作,你還會記得什麼?還會留下什麼呢?
工作的選擇,有很多因緣際會,未必是自己喜歡的事。但休閒時光,你有絕對的自由,選擇從事自己最喜歡的活動。並不是為了要過有意義的休閒生活而去刻意從事這些活動,而是因為你喜歡這些活動,而讓自己擁有充實的休閒時光。這樣的休閒生活,你會過得快樂、有意義。日積月累,甚至可以成為人生獨特的經驗。
摘自《Fun假就有fun人生》推薦序一
買買氏 《棄業日記》作者
「喜歡做的事情太多,所以沒有固定的職位」我沒有帶名片出門的習慣,如果真不小心帶了,上頭寫的就是這句了。這是我在經過一年的棄業旅行之後給自己的新Title。
現在回想起來,當初棄業的理由還真有點荒謬。那年我二十九歲,只因無聊地在捷運上算起這輩子的工作時數,竟赫然發現,自己從十六歲開始工讀,大學畢業就進入職場,沒中樂透的話只得繼續拼到六十五歲才能退休,算算,我這輩子竟有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時間都在上班,人生的精華時光幾乎全部用薪水販賣給了工作!更悲慘的是,退休之後的十年,就差不多到達台灣人的平均壽命年齡。
除了冒了一身冷汗,我的心底也冒出了一個大問號:「人,來到這個世界上真的就只是為了上班賺錢的嗎?」
我開始對出生→上學→上班→上班→上班→上班→上班→上班→退休→進棺材這樣的人生公式有點動搖。
其實我很熱愛我的工作!身為一個外商廣告公司創意,擁有還算不錯的待遇、拿過幾座還算能滿足虛榮心的廣告獎、還有根本把我當女兒看的老闆,其實已經很美滿了!但很慚愧的是,雖然工作上活像一條龍,時常加班到凌晨的我,生活品質卻只能用癱軟的蚯蚓來形容,而且還是快死掉的那種。
摘自《Fun假就有fun人生》推薦序二
天下文化不會主動以電話等方式,告知您因訂單錯誤或分期付款等原因,需要您親自到ATM操作修正, 或請您提供往來銀行電話、信用卡資料;亦不會以 「問卷」或「中獎」形式通知您提供個人資料或要求匯款, 若您接獲此類可疑電話,請與我們連繫確認或撥打165警政專線求證,以確保權益。請勿聽從任何指示到提款機(ATM)做任何操作。
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