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維博士深信,家庭是社會的基石,是個人內心充實的最大源頭。唯有家庭的圓融美滿,人們才能享有真正平實的快樂。
透過本書,您不但可以了解七個習慣的驚人力量,更能從書中習得主動積極,成為家中推動變遷的舵手,並尊重家人彼此的歧異,使全家的力量大於個人力量的總和。本書提供具體做法,輔以生動的事例,並依據柯維豐富的諮詢經驗,於每章條列明確建議。幫助您創造出屬於您的美好家庭文化。
柯維是哈佛大學企管碩士、楊百翰大學博士,同時也是國際知名教育訓練機構「富蘭克林柯維公司」共同創辦人。
他曾被《時代雜誌》(Time)雜誌譽為「人類潛能的導師」,並入選為全美二十五位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他在領導理論、家庭與人際關係、個人管理等領域素負盛名,以深刻且直接的引導,畢生致力於向大眾證明,每個人都能掌握自己的命運。
柯維的其他重要著作,包括:《與成功有約》、《第8個習慣》、《成功哪有那麼難》、《7個習慣教出優秀的孩子》、《與生活有約》、《與幸福有約》、《漫畫讀通柯維成功學》、《第3選擇》、《讓好工作找上你》等。
二〇一二年七月,柯維過世,但他在領導力、時間管理、效能、成功,甚至愛與家庭關係等領域的教誨,遺留給世人無與倫比的精神資產。
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學士,美國密蘇里州立大學社會所碩士。
曾任空中大學講師、《中國時報》資料中心編譯、《中時晚報》廣場版記者及國際新聞組編譯、天下文化出版公司副主編。
著有《你》(小說)、《世界上第一條眼鏡蛇》(童書);譯有《鐵器時代》、《鬱林湖失蹤紀事》、《40立體畫法》、《萊特屋謎案》、《小豬梅西救難,GO!》、《艾拉—神奇的帽子》等。
004 給中文讀者的話 史蒂芬.柯維
012 作者序 家庭,你最重要的事業
014 導言 「當下」,是最好的開始 珊德拉.柯維
020 前言 偏離軌道
038 習慣一 主動積極
076 習慣二 以終為始
116 習慣三 要事第一
150 習慣四 雙贏思維
186 習慣五 知彼解己
226 習慣六 統合綜效
258 習慣七 不斷更新
290 結語 生存、安定、成功、意義
偏離軌道
You’re Going to Be “Off Track” 90 Percent of the Time. So What?
即便是美滿的家庭,都有九○%的時間是偏離軌道的。關鍵在於:他們知道目標何在、何謂「軌道」,他們會一次次返回軌道。
這過程很像飛機的航行。起飛前,駕駛員會擬定計畫,他們很明白自己要去哪裡,也會依計畫啟程。但飛行途中,風雨、氣流、其他班機的停降、人為疏失和其他變數,都會影響航行,使得駕駛員稍微改變方向。所以,大多數的時間,飛機並未依循預定的路線。但除非遭遇重大問題,否則飛機總能順利抵達目的地。
他們是怎麼做到的?
在飛行途中,駕駛員不斷從偵測儀器、機場塔台、其他機器等處接收訊息。依據這些訊息,他們隨時調整,一次次返回航道。
我認為這是家庭生活的理想象徵。
對我來說,「偏離航道」形同家庭分崩離析。家庭希望的源頭,是「擁有願景」、「規畫」和「不斷返回軌道的勇氣」。
西恩(兒子):
我覺得成長過程中,我家的爭吵不比別人少,我們有自己的問題。但是我相信,我們的關係之所以穩固,是因為擁有更新、道歉與重新開始的能力。
比如說,全家去旅行時,我爸總會擬定計畫,要我們清晨五點起床,準備八點出發。不過當天我們常睡得死死的。沒有人幫忙,我爸就會發脾氣。終於上路時,總是比預定時間晚了大約十二個小時。這時沒人敢跟我爸說話,因為他快氣瘋了。
我印象最深的是,事後我爸爸總會道歉。他能為自己發火一事道歉,這實在是一種謙卑的表現。
我覺得我家的特點是,即使我們渾渾噩噩,即使爸媽為家庭會議、家庭目標和家事擬定的新計畫看起來完全不管用,他們總是不灰心,總會繼續努力。
我家和一般家庭沒有兩樣;我也和常人無異。你仍然很有希望朝目標行進。關鍵在於:找到目的地、擬定飛行計畫,並且帶個羅盤。
成功家庭三大要素
本書的目的是讓你在理智和情感兩方面,都把「保有希望」視為第一要務。同時幫助你培養能讓自己和家庭不致偏離軌道的三種能力:
一、找到明確的目的地
此刻的你可能正掙扎著挽回婚姻,或為破鏡重圓而努力;或許你婚姻幸福,但是你想追求更美滿的關係;你可能是單親媽媽或單親爸爸,被種種要求和壓力壓得喘不過氣來;你的孩子可能正值叛逆期,或是被幫派、毒品所控制……
你希望孩子自動自發,做好他們該做的事;你希望不用在家中扮演多重角色(而且顯然是互相衝突的角色);你希望自己能更準確拿捏管教孩子的分寸;你希望擺脫養家的經濟壓力,多點力氣維繫家人感情;你希望別因身兼數職,每日與所愛的人擦身而過……
也許你的家庭爭吵不斷,家人間情感淡漠;也許你跟伴侶間的愛情已經消褪;也許你關切子女的家庭,卻不知從何幫起;也許你和兒子或媳婦間關係緊張;也或許你在成長過程或婚姻生活中長期遭受虐待,以致找不到模式或典範,因而不斷重蹈覆轍……
無論你家裡的狀況為何,都不要跟別的家庭比較。沒有人能徹底了解你的問題,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挑戰和包袱。
美妙的是,願景的力量超過包袱。比起醜惡的回憶或是眼前的問題,未來的目標――期許生活與心靈都獲得改善——顯得更強勁有力。
藉著建立「家庭使命宣言」,我們希望幫助各個家庭創造家人共享的願景與觀念。接下來我將說明怎麼發展這種宣言,闡述它如何統整與強化家庭。
你可以帶頭建立更美好、更有效能的家庭願景,但是為了有效運作,家庭成員必須一起參與,協助這個願景成形――至少了解它、加入它。理由很簡單。你玩過拼圖嗎?或者你有沒有看過別人玩?先記下整體圖象很重要吧?一起玩的人是不是該記住相同的畫面?要是缺乏共享的願景,人們會各行其是,陷入迷航。
我們主張在家庭裡創造一個共享的願景。目的地若明晰,你們就能一次次返回航道。
二、擬定飛行計畫
訂定「導向目的地」的計畫,也很重要。讓我跟你分享一個例子。
有位好友跟我談起他兒子,據他的說法,他兒子「叛逆」、「令人擔憂」而且「忘恩負義」。
「我不知道該怎麼辦,」他說:「情況糟透了。我要是想跟他一起看電視,他會立刻關掉電視離開。我跟他溝通過了,但沒有用。」
當時我正在教授「七習慣」相關課程。我說:「要不要來上我的課?我們就要上『知彼解己』這個習慣了。我猜你兒子覺得你不了解他。」
「我早摸透他了。」他答道:「我可以想見他不聽我的,會有什麼下場。」
「我建議你先別對他做任何評斷。」
這位朋友上了一堂課,就覺得自己懂了。他對兒子說:「我想聽聽你怎麼說。我真的想了解你。」
「你從來沒有了解過我,從來沒有!」他兒子回道,然後拂袖而去。
第二天,朋友對我說:「史蒂芬,你教的法子不管用。我這麼努力,他卻這樣對我!我真的覺得沒什麼希望。」
我說:「他在考驗你。他發現你不是真想了解他,只是要他規規矩矩的。」
「他本來就該這樣啊!」他說。
我說:「反省你的情緒。你氣憤、挫折、暗地評判他。你能不能藉著最基本的傾聽技巧讓兒子敞開心胸?能不能收起對他的成見?你得改變自己的理智和情感。最後你將學會無條件的愛他、真心傾聽他的心聲。必要的話,你要為自己過去所犯的錯向他道歉。」
友人再度回到課堂上課。不久他體會到自己有了新的態度,對兒子的感覺變得更溫柔、敏感、開放。
「好了。我要再試一次。」他說:「現在我覺得,就算他拒絕我所有的建議也沒關係。我會不斷提議,因為他值得我努力。」
某天晚上,他在兒子身旁坐下:「我知道你覺得我沒有嘗試了解你。但是我希望你知道,我正在努力,而且會一直努力下去。」
男孩態度依然冷漠,並起身準備離開。朋友說:「抱歉,前幾天我不該在你朋友面前讓你沒面子。」
他兒子突然轉過身來:「你根本不知道當時我有多難堪!」他的眼眶充滿淚水。
「看見兒子落淚的那一刻,」後來朋友對我說:「我頭一回真心想聽聽他的想法。」
他做到了。男孩漸漸打開心門。某次在我辦公室的走道上,朋友含著淚告訴我:「史蒂芬,我找回我兒子了。」
人際互動有某些基本原則,依循這些原則及自然法則,對於高品質的家庭生活至為重要。前面的例子中,朋友跟他兒子原本都違反了「設身處地」、「尊重他人」的原則。然而,後來父親試著實踐它們――誠摯、抱持同理心傾聽兒子的想法,於是徹底改變了原來的親子關係。
家庭,你最重要的事業
我一生當中從未像撰寫這本書時一樣,感受到強烈的熱情——因為我最關心的領域就是「家庭」。
把書中所提的七個習慣應用到家庭是極為自然的。事實上,我就是從家庭生活中歸納出這七項心得。當你從書中讀到各個家庭分享自己了不起的生命經歷,陳述他們如何運用七個習慣,進而獲得美好成果時,你就會了解這一點。
我要和讀者分享自己和家人的許多經驗。每個家庭的處境都是獨一無二的,但是從許多層面來看,也有相似之處。我們都面對許多相同的問題,日復一日因應生活的挑戰。
撰寫本書時,有一點讓我很為難——我不確定是否應披露許多家庭的生活。一方面,我不願擺出一副無所不知的樣子;另一方面,我也不想隱瞞真心的感受或領會,我想跟讀者分享七個習慣的驚人影響力。
全書有五分之一的篇幅是我們自己的故事。雖然這些經驗僅僅是個案,但原則是放諸四海皆準的,你會發現,這些原則與自己有切身的關係。我希望這些故事能帶給你新的體認,對你的處境有所幫助。
最重要的是,我盼望這些經驗能為讀者帶來希望。我希望讀者相信,這種思考方式真的有效、真的適合自己。我願與你分享經驗,提出強而有力的方法,使你在這個瘋狂、動盪、不利於家庭的世界裡,順利達成目標。
我堅信家庭是社會的基石,是個人內心充實的最大源頭,人生最重要的「事業」是家庭。美國前第一夫人芭芭拉‧布希(Barbara Bush)對衛斯里女子學院(Wellesley College)的畢業生演說時指出:
做為醫生、律師或企業領袖,你的職責儘管重要,但再怎麼說你仍是一個「人」。人與人的關係——配偶、子女和朋友——是你最重要的投資。在生命的盡頭,你不會後悔沒有通過某次考試、沒有贏得某個案子,或者沒有做成某筆生意,而是會遺憾沒有花時間陪伴丈夫、孩子、朋友或父母――美好的社會仰賴的不是白宮,而是你的家庭。
我深信,人們若只在生活的其他層面努力而忽略家庭,社會將面臨嚴重危機。這麼做,跟在將沈沒的鐵達尼號上拚命修理甲板上的躺椅沒有兩樣。
天下文化不會主動以電話等方式,告知您因訂單錯誤或分期付款等原因,需要您親自到ATM操作修正, 或請您提供往來銀行電話、信用卡資料;亦不會以 「問卷」或「中獎」形式通知您提供個人資料或要求匯款, 若您接獲此類可疑電話,請與我們連繫確認或撥打165警政專線求證,以確保權益。請勿聽從任何指示到提款機(ATM)做任何操作。
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