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朝九晚五上班族到快樂多職人
從行銷產品到行銷自己
吳若權告訴你
如何倍增自己的職場價值
青少年時期、就讀大學之前的我,是個內向、害羞、缺乏自信、成績很差的男孩子,現在的我卻變得積極上進、樂於分享。
因為,我找到了那個被視為機密、神奇的開關。《其實,我這麼努力》這本特別企劃撰述的書,就是要跟你分享這個祕密。
其實,這個神奇的開關,也存在每個人的心底。希望我的經驗能鼓勵你啟動按鍵,勇敢成為你理想中的自己。
請記住,唯有努力,才能讓我們平凡的人生更精采!
──吳若權
這是吳若權第一本談論自己的書。
吳若權,他的成功和傳統定義如此不同,不是跨國企業CEO,不是呼風喚雨的政治領袖,甚至不是專業高薪的「XX師」。
通常大家會形容他是企業行銷顧問、暢銷書作家、熱門的媒體主持人及活動代言人……這些都是,也都不完全是他。想用任何的頭銜定義,似乎只是窄化了他,唯有「吳若權」三個字能說明一切:無法定位的多面向工作人。
在職場中,他有一般人少見的完整經歷,基層員工、主管、創業當老闆、自由工作者,每一步都走得穩健踏實。離開上班生活之後,他成為快樂多職人,在各種角色間輕鬆自如的轉換,在不同領域的成績同樣斐然,更是新一代工作人艷羨、驚嘆的標竿。
他的聰明、細心、敏銳,甚至優雅的外表,讓他的成功看起來是如此「輕而易舉」且「理所當然」,所以很少人注意到,他曾是個掛著二條黃鼻涕的笨小孩,以及一直讀放牛班的國四英雄。
「因為我的條件比別人差,所以一定要加倍努力」,成為吳若權日後策馬職場最重要的座右銘。所以他曾一天工作十六個小時、加班加到小便變成紅色、大過年閉關在家苦背醫學名詞、兩年辦一千多場研討會、把主持節目幾點幾分該說什麼話,一字一句打成厚厚一疊稿子……。因為這些努力,才成就了今天大家熟知的吳若權。
本書是吳若權真實職場人生的首度完整呈現,可以同時看到他追求夢想的認真努力,以及割捨外在誘惑的智慧豁達。是年輕學子及上班族的最佳勵志書及參考書。
畢業於政大企管系,曾任職IBM、HP、Microsoft……等公司,現任多家企業行銷顧問,並參與非營利組織投身公益,主持電視及廣播節目,作品經常榮登各大書店暢銷排行榜。創作類型多元,廣及兩性、勵志、小說與企管,曾以短篇小說榮獲中興文藝獎。
樂於享受孤獨,自詡是一只風箏,翱翔在幸福的天空。愛的牽繫,心的悠遊,支持他越過千山萬水,看見更寬闊的人生視野,即使是風雨的路程,都能灑落溫暖的陽光。《從前,有個笨小孩》是吳若權出版的第92號作品,完整披露他從孩童到青少年時期的點點滴滴,以真實經歷見證,就算在起跑線上慢了一步,一樣可以逆轉人生。你將訝異於他過去的笨拙,感動於他如何用力翻轉青春、向上奮起,達成自信圓融的人生。
歡迎加入吳若權Facebook粉絲團,http://www.facebook.com/ericwu567請上網搜尋:「吳若權好友俱樂部」,按讚,可以隨時接獲吳若權寄送的生活感想及出版情報!
吳若權「若有所思」部落格www.wretch.cc/blog/eric599
新浪微博,吳若權專頁:http://t.sina.com.cn/1766297367
邀請吳若權演講或通告請洽:spk637@gmail.com
她養育孩子的經驗不多,只有一個兒子,但是有七隻貓。 她被稱為資深自由撰稿,這是因為通過時間的累積,她採訪過許多人,作家、藝術家、企業家……。 她聽了很多故事,希望能把故事寫得貼近真實。 她的生活就是過日子。每天看各種類型的書、各種類型的電視電影,每天煮飯、倒垃圾、聊天……。 她的願望是,每個孩子都擁有足夠的、健康的愛,以及天下的流浪貓狗都能夠有一個家。
序 下午茶的邀約 杜明翰
自序 努力,讓人生更精采!
改版序 打拚,才是贏的開始!
序曲 從前有個笨小孩
第一篇 芝麻開門--掌握職場通關密碼
找工作之前,先找到自己
吳若權覓職法
「說清楚、講明白」的履歷
面試:態度與臨場反應的綜合表現
順服心底的渴望
第二篇 小小螺絲釘--奠定最堅實的基礎
站上巨人的肩,視野大不同
迫不及待起床、捨不得睡
惠普風範
人的事,是最難的事
最聰明原則:忠於專業
人治企業的震撼教育
第三篇 中堅分子--安內攘外一肩挑
轉型,要從思維開始
做自己的夢,走自己的路
行銷是神,執行是王
贏在真正愛上了產品
人生,可以重新想像
第四篇 自己做頭家--百分百的權力與責任
傾聽最內在的聲音
為自己出征
向指揮家學管理
創業是一部動畫片
第五篇 打造屬於自己的金字招牌--個性品牌「吳若權」的誕生與經營
重新定義工作
走進寫作這一行
「這個作者很認真」
也是行銷
平常心擁抱暢銷
意想不到的風景
努力,在生命本身
採訪後記 一路走來,始終努力 蘇惠昭
求職者該做的就是:要引起雇主的注意;要養成專業的技能;
要了解雇主需要完成的工作內容,並且知道主管要你如何來執行工作,
然後在面試時,向他證明你要讓事業更成功的企圖心。
──人力仲介顧問 寇克戴洛司(Nick Corcodilos)
所謂面試,其實就是沒有紙筆的考試,筆試測的多是應徵者的專業,面試考的是態度和臨場反應。多年下來,我累積了一身的面談經驗,也不反對有職在身的人三不五時就出去面談,保持「可流動」狀態,檢視自己是否跟得上職場需要的條件和才能。
有好幾次的面談經驗是讓我終生難忘的。
用心聆聽主考官到底想問什麼?
有一次,我走進某廣告公司的會議室,三位主考官和三名互不相識的面試者面對面坐著,主考官之一面無表情的問:「給你們每個人一分鐘,說說看為什麼自己比其他兩位更適合這份工作?」
至今我還清楚記得自己如何回答。
我說,因為與其他兩位才初次相見,對兩位的特質、能力和工作方式並不理解,如果將來有機會共事,我會更了解他們的優缺點。但我清楚自己適合這份工作,雖然缺少經驗,但我是一個有創意的人,而且渴望從團隊合作中學習。這份工作需要的若是這樣的特質,我覺得自己非常合適,一定有所發揮。我需要這份工作,也希望能夠爭取到這份工作。
這是一個負面的問題,用意在測出應徵者在團隊中的協調能力、當下的觀察和判斷力,以及是否會為了達到目的而去貶抑他人。
IBM人事部經理則是突然問我:「你覺得,一個人的晉升應該根據年資或工作表現?」
還有一次是到長榮海運面試。我一個人坐在中間,旁邊圍繞著十七位主考官,輪番用日文、中文、英文、德文丟出問題來挑戰我,我覺得自己好像身陷少林寺十七銅人陣的小和尚。
如果丟來的是我聽不懂的語言,像日文,我便禮貌的回問:「對不起,我沒有學過日文,是不是請哪位長官幫忙翻譯一下,讓我能夠回答問題?」事後,我為自己「急中生智」的工夫感到不可思議。
後來一名考官拿著我的筆試考卷問:「吳若權,『颱風天要不要去上班?』這一題,你的答案為什麼選『以氣象局公布的停班停課作為標準』?」
這是一道選擇題,有四個選項,我想任何積極進取心強烈的求職者都會選其中的「以公司為重,無論如何都要先到公司了解狀況」,除非他不想要這份工作,來考好玩的。我千真萬確也圈選了這個,但主考官卻一口咬定我寫的是「以氣象局公布的停班停課作為標準」。
當時我一陣錯愕,於是站起來鞠了一個躬說:「很抱歉您現在看到的是這個答案,但以我的人生經驗和處理事情的態度,我一定會選『以公司為重』,如果您在試卷上看到的答案與我自己的印象不符,可能是一時筆誤填錯了格子,現在我先為這個錯誤向各位長官道歉。」
接下來我開始解釋為什麼選「以公司為重」。這時候我看到了主考官們臉上露出滿意的微笑,忽然明白過來,這分明是要考我的臨場反應,或者測試我在含冤之下表現的態度,是默認下來,還是為自己辯解。
勇敢開除不適合的公司
我也曾經被面試的公司利用過,免費為人寫了一份提案。
那是一家台灣知名的電子公司,面試過程中老闆和經理都表現出「得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激賞之情。
當時那位經理正好要參加台灣十大傑出青年選拔,必須向主辦單位提案,經理手下的一名小主管便私底下交代,要我做這份原來該屬於他的工作,並美其名曰:「給你一個測試。」
當時我並未承諾要進這家公司,他無權這樣要求我,不過我還是接受了這無理的要求,心想就當做一次練習吧!便花了一個星期撰寫提案。
經理人後來果然獲選為十大青年,但那名小主管連一通道謝的電話也沒打來。
我想那份提案是順理成章成了他的業績,高階經理人永遠不會知道他臨時抓了一個來應徵的年輕小伙子捉刀。
當然我也不可能去張揚,但這件事突顯了公司內部管理的問題,違背了我從小就深信不疑的「做人做事的道理」,那是一套家庭教育帶給我,已經內化於心的規矩。
這樣「不守規矩」的公司,無論它的前景如何,我都不想進去。後來,這家原本形象很棒的公司,果然因為法紀問題,而鬧上報紙的頭版。
印象最差的一次面談,公司位在民生東路一棟豪華的大樓,主試者擺出了比大樓還高的高傲姿態,非常沒有教養地,從頭到尾都在用手指捲玩他的鬍子,看都不看我一眼。
我當場被錄用後,對方用一種不太友善的命令式口氣說:「你改個英文名字吧!我們公司已經有一個 Eric 了。」
而我在走出公司,坐電梯下樓的那一刻,就把這家公司給 fire 了。
用充分準備彌補經驗不足
HP惠普找人的方式大概是最特別的一種了,公司請各部門主管把每個星期五的下午時段都空下來面試員工,找有意應徵的人來「聊一聊」。
當時,還在服兵役的我表示很想進HP,但HP表示我沒有「三年外商廣告公司經驗」,這點並不符合這個職務的要求,但也不馬上說 yes 或 no。這樣一聊就聊上半年之久,彷彿男女結婚之前的週末約會。
這奇特的面試過程竟然讓我變得更加積極,深深愛上了HP,以致每個星期四,我都會主動打電話詢問:「你們什麼時候會再約我談呢?」、「我要再有幾個工作經驗才會被錄用呢?」
如此鍥而不捨,終於獲得在主管黃河明先生、楊紹綱先生面前「帶著剪報作簡報」的機會,還被請到福華飯店吃了一頓大餐。
這次簡報是我積極爭取來的,我想透過簡報化解HP對我「沒有三年外商廣告公司經驗」的疑慮,於是帶著五、六本我在大學四年蒐集的各行各業廣告剪報,福特汽車、白蘭洗衣粉、華歌爾內衣⋯⋯並且跳開一般人對於廣告喜惡的直覺評論,一一說明每一則廣告訴求的目標對象為何,是否命中目標,成功或失敗的理由。
我的目的在告訴HP,雖然沒有正式廣告公司經驗,資歷看起來不一樣,但我可以判斷廣告的有效性與否,清楚整個廣告的流程,也知道和廣告公司溝通時使用的語言等等。如果HP要的能力是這些,不需要三年經驗,我一樣可以做得到。
「為什麼黑松的 logo 不做大一點,要放在這個角角?」我記得當時的HP副總經理黃河明先生指著黑松廣告問我。
「黑松是一個大家都很熟悉的老品牌了,這廣告的主題是企業形象,強調公益,所以logo不必大,只要讓消費者知道這是黑松家族就可以了。logo 太大的話,反而削弱了公益的力量,」我回答。
後來我才知道,當時為了 logo 的大小,HP和廣告公司看法分歧,黃河明先生方才有此一問。
可惜那段時間HP剛好人事凍結,沒有職缺。但我知道終有一天它會錄用我,而HP也沒有讓我等太久,我進IBM才半年,就向它報到了。
面試觀人術
在面談的三十二家企業中,唯一沒有錄取我的是寶鹼公司,當時叫做寶僑。但是和熊振寰經理面談的經過,卻是另一次讓我永生難忘的經驗。
那天我們從下午兩點一直談到晚上七點,對一個還沒退伍的小伙子來說,簡直像天上掉下來的奇遇。
幾天後我收到了熊先生親筆寫的英文長信,信上說,他認為我是一個有創意、充滿活力的年輕人,「你應該進廣告公司」,所以他主動把我轉薦給當時寶僑的廣告公司李奧貝納去做AE,還介紹我認識李奧貝納的總經理。
當時我人在新竹當兵,媽媽收到一封英文信非常緊張,趕快請舅舅幫忙看。舅舅在電話那頭一句一句仔細翻譯給我聽。
許多年後,即使我已經成為萬里長征過的企業戰士,那封信帶給我的感動,依然長留在心中。
如今這樣情義大量流失的冷血年代,還會有這樣溫暖的故事、這樣識人的職場前輩嗎?
從馬不停蹄的面試中,天真的我認清了一件事,透過媒體的包裝,我從雜誌中認識到的企業或管理者,其實是戴著面具的。私底下,他們還有一張真正的臉,總是在面試的時候一不小心就現出了原形。
我還發現自己擁有一種算命仙一般準確看人識事的「超能力」,能夠從面試人員的談吐、衣著、接待來賓的方式、總機小姐的態度,乃至公司廁所的乾淨程度,一窺公司的企業文化和管理風格,並且「預言」一家公司的興衰存亡。
摘自《其實,我這麼努力》
每個人對成功的定義不同,
但老天給每個人的回饋很公平。別人永遠無法取代的,
不是你得到的東西,而是你付出過的努力。
連續不斷接獲很多讀者慷慨的迴響,讓我再一次回頭凝視從前的自己,那個曾經是樂在工作到朝八晚十二都沒有埋怨的上班族,如何把吃苦當吃補,在職場默默經營著有夢就該實現的人生。加上天下文化出版公司在這段期間多次提案,希望將《其實,我這麼努力》這本書改版推出,於是啟動了我將它付諸行動的開關。
最後真正打動我的,是一位計程車司機大哥。上車之後,他定睛看了我五秒鐘,很慎重而且誠懇地說:「您是吳若權先生。」通常計程車司機能夠很快認出我,大概有下列幾個可能:1.他曾在電視談話性節目看過我;2.他固定收聽廣播節目,聽聲辨人;3.他閱讀《蘋果日報》每天刊出的名采專欄。
意外的是,這位計程車司機大哥並非透過以上三種途徑認出我,而是他手邊一本被翻到扉頁已經泛黃捲曲的書,正是《其實,我這麼努力》。他客氣地說:「不好意思喔,這本書買來好幾年了,到現在才輪到我看。」
原來這本書是計程車司機大哥的大兒子買的,當時這個兒子還在就讀大學,看完後就留給小兒子看。如今兩個兒子都出社會工作了,大兒子上個月剛換第二份工作,被一家風力發電的公司以高薪挖角,無論薪水或工作性質,都更符合他的理想。計程車司機大哥與有榮焉地跟我說:「兩個兒子都說《其實,我這麼努力》這本書,對他們的影響很大,親友還借來借去,上個月才還回來,終於到我手上。」
當時台北的市街正是華燈初上的時分,我的感動隨同計程車司機大哥栽培兩個兒子的成就,川流不息在車潮湧現的馬路中,感恩上天給我這麼多挫折經歷與溫暖體驗,讓我可以分享給更多需要勇氣與毅力的人,即使身處不同的時空,都能透過文字的感應,一起追求內在靈性的成長。
摘自《其實,我這麼努力》改版序
讀這本書,好像看到一位好朋友,眨著眼睛,挺著鼻梁,敞著心,向你娓娓道來。在許多閃亮的日子中,看見若權的峰迴路轉,體會他發自內心的點點滴滴,和幾乎苦口婆心地將足跡化成心得,將披荊斬棘的歷練,濃縮在字裡行間,期望對處在打拚轉折點上的你,可能遇到的挑戰與瓶頸有所幫助。你會發現,縱然道路崎嶇,汗水和淚水可以化成美麗的寶石。
──杜明翰 台灣世界展望會會長
天下文化不會主動以電話等方式,告知您因訂單錯誤或分期付款等原因,需要您親自到ATM操作修正, 或請您提供往來銀行電話、信用卡資料;亦不會以 「問卷」或「中獎」形式通知您提供個人資料或要求匯款, 若您接獲此類可疑電話,請與我們連繫確認或撥打165警政專線求證,以確保權益。請勿聽從任何指示到提款機(ATM)做任何操作。
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