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天介紹一種蟲的方式,配合其出現的季節和地點,方便讀者學習有關蟲的有趣生態,而且不同於一般的昆蟲圖鑑以科別劃分,『賞蟲365天』更富親和力,同時使用也更容易。
賞蟲365天記錄的不只是常見或特殊的昆蟲,更擴大蟲的涵蓋範圍,包括了蜘蛛、馬陸、蜈蚣、壁虎等,同時除了台灣的種類之外,也擴及婆羅洲熱帶雨林和中國雲南、北京等地,讓整套書的內容更形豐盛。
作者記錄昆蟲生態多年,累積許多攝影傑作,讓整套書除了豐富的生態、行為知識之外,也極富欣賞價值。
秋天的蟲
9月
0901立碑於頭——魏氏奇葉螳螂
0902黃昏鬼魅聲——陽明山暮蟬
0903加強版盔甲——黑鐵甲蟲
0904【觸類旁通】各種鐵甲蟲
0905 兩肋插刀——梭德氏棘蛛
0906【觸類旁通】各種棘蛛
0907長角棘蛛
0909另一種永恆——黃紋天牛
0909平原之王落難記——黃腰虎頭蜂
0910偉士牌VS.雙金環——黑尾虎頭蜂
0911大黃蜂的飛行——雙色熊蜂
0912【觸類旁通】各種熊蜂
0913屎殼郎駕到——黑推糞金龜
0914發霉的種子——拉克氏尾蛛
0915裝扮與行動藝術——扁擬葉蟴
0916特有「腫」——大龜紋瓢蟲
0917假關節炎患者——蓬萊粗腿短翅天牛
0918一生懸命——台灣鈴腹胡蜂
0919天空之城——黃長腳蜂
0920假面的真相——瘤喉蝗
0921炒一盤蝗蟲蛋——台灣大蝗
0922扳回一城——昆蟲飲食文化
0923胖小子出沒注意——紅圓翅鍬形蟲
0924爬路燈的黑金剛——大圓翅鍬形蟲
0925紫光乍現——大擬步行蟲
0926【觸類旁通】各種擬步行蟲
0927是非何須分明——黃紉蜻蜓
0928朝聖之地——拉拉山
0929為你念詩——台灣騷蟴
0930愛情包裹——黑翅細蟴
10月
1001尖頭慢——劍角蝗
1002 51特區——突眼蝗
1003妙不可言——大細櫛角蟲
1004 一絲不掛——跑蛛
1005天堂的階梯——裂腹蛛
1006打電報——縮網蛛
1007給蜚蠊的一封信——臭巨山蟻
1008年代久遠的挑食——大蕈蟲
1009黑腹黑心黑尾仔——黑腹虎頭蜂
1010不寒而慄——台灣大虎頭蜂
1011試著成為虎頭蜂——黃腳虎頭蜂
1012連鎖反應——虎頭蜂之毒
1013半湯匙的蜜——義大利蜂
1014撞衫計——黃腹鹿子蛾
1015黃蝶彩蝶——美濃與六龜
1016白襪變紅襪——螞蝗
1017相煎何太急——棘蟻
1018獅子不在草原上——蟻獅
1019螞蟻與地瓜——甘藷蟻象
1020滿城盡帶黃金甲——甘藷龜金花蟲
1021【觸類旁通】其他龜金花蟲
1022既生瑜何生亮——華萊士
1023甲蟲愛好者——達爾文
1024達爾文也瘋狂——蚯蚓
1025禁錮的天籟——蟈蟈
1026天籟的牢房
1027謎樣的複眼——水虻
1028獻血記——吸血虻
1029帶痣大條——硬蜱
1030蚤不到——四紋溝腳葉蚤
1031【觸類旁通】其他種類的葉蚤
11月
1101一片竹葉的想像力——白條斑蔭蝶
1102不像樣——黑尾曳尾蛛
1103終身強者——端紅蝶
1104始作俑者——造癭昆蟲
1105【觸類旁通】各式各樣的蟲癭
1106高蹺上鑲寶石——鷸虻
1107難以承受之輕——寄生蟎
1108自我禁錮——避債蛾
1109布袋和尚——衣蛾
1110咬文嚼字—衣魚
1111我不是衣魚——石蛃
1112換個好結局——東方白點花金龜
1113【觸類旁通】各種花金龜
1114就地成婚——大銀腹蜘蛛
1115同中求異1——人面蜘蛛
1116怕熱的黑臉——橫帶人面蜘蛛
1117同中求異2——大盾背椿象
1118熱帶雨林填充題——偽裝枯葉的昆蟲
1119掘地小怪獸——螻蛄
1120玩弄表面張力——水黽
1121迷你船夫——橫紋划椿
1122團結危害大——榕薊馬
1123趣味橫生——昆蟲招牌
1124帶福之蟲——古蹟中的昆蟲
1125不只眼高於頂——四斑柄眼蠅
1126澳洲式敬禮——蒼蠅
1127現場注射——寄生蠅
1128痛覺的元兇——小繭蜂
1129斧頭臉——陸棲渦蟲
1130擬態與步行蟲權威——貝茲
冬天的蟲
12月
1201並非草芥——紋白蝶
1202醋酸的滋味——鞭蠍
1203南部之毒——八重山蠍
1204疏而不漏的地網——吊鐘姬蛛
1205逗號的幽默——黑色金姬蛛
1206【觸類旁通】各種姬蛛
1207如廁面對面——蛾蚋
1208枯葉飛行小隊——黑樹蔭蝶
1209【觸類旁通】各種蔭蝶
1210 OMG——豔葉夜蛾
1211最潮的頂上裝飾——紹德錨角蟬
1212【觸類旁通】其他角蟬
1213熱帶雨林角頭盛行
1214芒刺在背——嗜蛛姬蜂
1215腰瘦——懸繭姬蜂
1216腰胖——樹蜂
1217想像力放大——昆蟲造型公共設施
1218森林殭屍蟲——蟲草
1219一點也不娘——紅娘華
1220仙公坐鎮——崁頭山
1221昆蟲詩人的誕生
1222為枯葉痴狂——枯葉尖鼻蛛
1223以枯枝之名——枯枝尖鼻蛛
1224樹瘤的純度——無鱗尖鼻蛛
1225廣式臘腸——眼紋廣翅蠟蟬
1226【觸類旁通】各種廣翅蠟蟬與若蟲
1227蟲小貢獻大——長角跳蟲
1228插翅也難飛——長翅飛蝨
1229鄉村野趣——鬥蟋蟀
1230【觸類旁通】其他蟋蟀
1231認真的魚尾紋——昆蟲攝影師
1月
0101亞洲的驕傲——皇蛾
0102【觸類旁通】各種天蠶蛾
0103牠從海上來——大燕蛾
0104誘惑——夜蛾
0105搭便車——擬蠍
0106各奔東西——小蠹蟲
0107遠古多腳怪——蚰蜒
0108價值論——南洋大兜蟲
0109真相隱藏於翅——碩出尾蕈蟲
0110地下蓋仙——台灣螲蟷
0111管中當家——卡氏地蛛
0112潛行者——台灣黑燕蝶
0113掘地搜索——蠼螋
0114百事成喜——住家內蜘蛛
0115生物多樣性傳道者——威爾森
0116蒼蠅與大王花
0117圍爐取暖——榕四星金花蟲
0118她不重她是我姊妹——長腳捷蟻
0119【觸類旁通】其他螞蟻
0120雨林行軍——象白蟻
0121為子祈禱文——鉤腹蜂
0122好茶的秘密——浮塵子
0123生氣的阿伯——黑綠鬼蛛
0124【觸類旁通】其他鬼蛛
0125寒流中的慰藉——嚙蟲
0126分不清的黃——黃蝶
0127師法斑蝶避寒——知本
0128死不放口——大剪蟴
0129善蟲仔——壁虎
0130米蟲何辜——米象
0131用生命作畫——蝶畫
2月
0201旱鴨子——麗紋地棲水螟
0202重要的採集者——斯文豪
0203小黑不是蚊——台灣鋏蠓
0204加入螞蟻幫——大蟻蛛
0205【觸類旁通】其他蟻蛛
0206動感視網膜——愛普蛛
0207蟲蟲的新危機——生物防治
0208三塊錢的回憶——長角蛉幼蟲
0209我吃故我在——大螳螂
0210蝴蝶園的愛與愁——大白斑蝶
0211蝸牛的滋味——台灣擬食蝸步行蟲
0212盲眼的吸血鬼——盲蛛
0213胎生化的生產線——蚜蟲
0214偽裝的假獅子——蚜獅
0215眼中釘——埃及吹棉介殼蟲
0216【觸類旁通】各種介殼蟲
0217兩千之愛——輝馬陸
0218熱帶雨林的球馬陸
0219【觸類旁通】熱帶雨林的其他馬陸
0220【觸類旁通】台灣的馬陸
0221傻傻分不清——蜈蚣
0222庭院深深——隧蜂
0223尋蟲啟事——無螫蜂
0224不只一點紅——大紅姬緣椿象
0225羽扇綸巾——甘藷白鳥羽蛾
0226新變形記——黃紋麗龍蝨
0227綠袍加身——青蛾蠟蟬
0228赤道居者——沙巴與砂勞越
科別索引
學名總索引
中名總索引
參考書目
秋天的蟲
1107 難以承受之輕─寄生蟎
抱歉,蜱蟎的話匣子一開就停不了,我有責任為大家多介紹幾種蜱蟎,因為蜱蟎的世界博大精深,但人類不是沒注意到,就是刻意忽略了這些看似噁心的小傢伙。
飼養甲蟲或是爬蟲類的人不可能不知寄生蟎(包括多種蟎類,例如厲蟎科)這號傢伙,雖然大多數飼主不知道牠們正確的名字;野外的昆蟲攝影愛好者也常順道將牠們紅通通的身軀攝入影像中,許多甲蟲的腹面、盲蛛腳上、蛾類翅膀、壁虎腳爪上都有寄生蟎蹤跡,牠們是何許人物?竟然出現在各種節肢動物、爬蟲類,乃至於哺乳動物身上,搞得這些動物健康不佳,體型可比擬灰塵般微小的寄生蟎絕對是動物們難以承受之輕。
俗稱的蟎有多種:塵蟎、恙蟎、寄蟎 、粉蟎、葉蟎、厲蟎…等等,尤以傳染恙蟲病的恙蟎名氣最為響亮,而我要介紹給告位的寄生蟎(厲蟎)就是常見的外寄生蟲,牠們吸取動物的體液,如果大量繁殖會造成寄主的健康亮起紅燈,的確,身體豔紅色的寄生蟎就像是附著在寄主身上的「小紅燈」。
寄生蟎之一的厲蟎屬於蛛形綱蜱蟎亞綱之下的厲蟎科,牠們見縫插針,老是出現在各種節肢動物身體的體節縫隙中,腳上也是經常附著之處,寄主們不知是不在意寄生蟎的「肌膚之親」,還是根本無法撥除掉這些紅色小麻煩,當我看到厲蟎在寄主身上大量繁殖,只能為可憐的寄主們哀悼了。
1108 自我禁錮─避債蛾
避債蛾名氣響亮,幼蟲揹著由植物碎屑構成的簑囊,既可做偽裝又可當家,遇到危險只要頭一縮,不就搖身一變成為一座如塔狀的植物碎屑嗎!
幼蟲靠著隨身攜帶的偽裝逃過許多劫難,幼蟲總有長大的一天,牠們仍會羽化為有翅膀的成蟲四處飛行尋找配偶,但這只是雄性避債蛾的工作,雌蟲命運只能被鎖在自己製造的簑囊袋中。
美國作家蘿賽在『蝴蝶法則』一書中,形容避債蛾雌蟲根本是「一袋卵」。雌蟲沒有翅膀不能飛行、沒有腳可爬行,甚至連複眼都不需要了,雌蟲一生只需要躲在簑囊袋中,在裡頭進食、褪皮、羽化、釋出費洛蒙,尚保有翅膀的雄蟲會自動找上門,雄蟲以倒退嚕方式將腹部深入簑囊中與雌蟲交配。
雌蟲為了腹部內的卵粒放棄了飛行移動能力,不然在野外拋頭露面,雌蟲或許還未開始產卵就被天敵發現而一命嗚呼了。
避債蛾成蟲在深夜活動,個性隱蔽而且低調,視力糟糕的我們很難親眼參與成蟲的愛情故事,避債蛾的童年可不能再錯過了。大白天活動的牠們謹慎伸出頭部與胸部緩慢地爬行,然後龜縮,再繼續爬行,再龜縮…。
分類:鱗翅目簑蛾科
體型大小:展翅約 30 mm
辨識特徵:幼蟲製作有如睡袋的簑囊袋,上面布滿枯枝或植物碎屑,爬行時只露出頭部與部分胸部。
出沒地域:低、中海拔山區
1109 布袋和尚─衣蛾
坊間流傳不少布袋和尚的故事,相傳由彌勒菩薩化身的布袋和尚,總是隨身攜帶著布袋,任何東西都可以往布袋裡放,只差沒把總挺著大肚子的自己裝到裡面去。
衣蛾的幼蟲做到了布袋和尚做不到的事,衣蛾幼蟲不僅自己編織布袋,還鑽入布袋中,到哪裡都隨身帶著,累了,就鑽入布袋中休息;見到危險,也躲入布袋中;餓了,也能咬幾口布袋充飢。這絕對是個神奇的布袋。
這些布袋和尚不住在深山,牠們最愛在你我溫暖家中托缽化緣。掃除時搬開多年未曾移動的家具或是陰暗的牆邊角落,一個個灰色的小袋子就是衣蛾幼蟲的傑作,也許還能撞見黑褐色的幼蟲正伸出小小腦袋與步足,努力拖著身上布袋對抗地心引力向上攀爬,幼蟲一直要到化蛹羽化後才會離開布袋。
衣蛾幼蟲看上人類家中的毛髮與衣物纖維,既能當食物又能製作身上的布袋,由於衣食無虞,一不注意衣蛾幼蟲就爬滿了家中牆壁,成為家庭主婦們新的困擾,雖然牠們危害衣物的程度並不高,但灰色布袋與黑褐色毛蟲模樣的確不討人喜歡,惹惱眾多家庭主婦是意料中的事。
分類:鱗翅目蕈蛾科
體型大小:展翅約 10 mm
辨識特徵:成蟲體型瘦長,體色黃褐色,幼蟲躲在毛髮纖維製作的灰色囊袋中,體色黑褐色。
出沒地域:人類住宅中
摘自《賞蟲365天(秋冬篇)》
天天都是賞蟲日
張蕙芬(大樹文化總編輯)
大樹文化在1997年推出『台灣野花365天』,獲得極大的迴響,讓許多一直苦於辨識植物的人找到最容易的入門途徑。昆蟲和野花都同樣是最容易接觸的生物,因此多年來一直想要策劃推出『賞蟲365天』,如今在作者楊維晟先生多年的持續觀察、攝影與累積資料,終於得以在2011年的11月推出此套重量級的自然著作。
書中介紹的不只是昆蟲而已,還遍及其它的節肢動物,甚至還有一篇壁虎﹝台語稱之為善蟲仔﹞,因此「蟲蟲」的定義不再是生物學上的,反而比較貼近一般人的認知。
其次則是全書的編輯主軸是以一天介紹一種蟲,讓一年365天「天天都是賞蟲日」,而透過作者的豐富經驗,安排蟲蟲上場的日期也是恰如其份的,多半可以在野外找到其蹤跡。
『賞蟲365天』絕非一般大家所認知的昆蟲圖鑑,作者著重的是有趣的昆蟲生態以及各式各樣的奇特行為,加上寫作方式多樣,閱讀起來既不枯燥也不艱深,反而會讓人驚嘆蟲蟲世界真奇妙。
期待『賞蟲365天』的推出,可以帶動更多人願意親近自然,願意俯視小小的蟲蟲,願意花時間觀察蟲蟲。打開觀察蟲蟲的這一扇窗,將可以深切體認生物多樣性的美妙,每一生命都有一席之地,不論是渺小如蜉蝣,還是大型的人面蜘蛛,同樣都是生物圈不可或缺的一份子。而台灣的蟲蟲種類豐富,可以讓我們的每一年、每一天,天天都是賞蟲日。
摘自《賞蟲365天(秋冬篇)》出版序
昆蟲的發言人
楊維晟
人口擁擠的台灣,保有相當高的生物多樣性,雖然中大型哺乳動物種類稀少,但體積只有哺乳動物幾萬分之一的昆蟲,卻支撐了台灣的生物多樣性,牠們豐富了生物的食物鏈,更幫助了植物的花粉傳播與授粉。
著名的美國生物與螞蟻學家威爾森(E.O.Wilson )說:「螞蟻是地表產量最豐富的小動物。」螞蟻絕不只是在家中廚房搬搬糖粒而已,野性自然中螞蟻扮演多種角色,螞蟻在台灣就超過兩百種以上,而台灣所有的昆蟲種類更高達兩萬種。
一百多年前法國人法布爾坐在樹下,手拿著放大鏡觀察昆蟲,今日我拿著數位相機,想為昆蟲平反牠們卑微的身分,輔以輕鬆且帶點詼諧的文字,希望讀者大眾透過書本對昆蟲有嶄新的認識,書本的知識是帶領各位去野外尋蟲的引子,再藉由有趣的昆蟲認識台灣的生物多樣性,昆蟲絕對是最好的自然導師。
不能用言語與人類溝通的昆蟲們,我自願挺身而出為牠們「發聲」,我並非昆蟲系出身,所以往往跳脫昆蟲學的範圍,裡面或許帶有我的個人情感,偶爾我也會將昆蟲擬人化,這些「手段」無非是希望有更多人(尤其是怕昆蟲的人)用另一種角度認識昆蟲,從昆蟲身上體會生物多樣性的重要。
昆蟲是我人生中最佳的良伴,本書登場的昆蟲與蜘蛛等動物超過400種以上,希望牠們都能成為各位讀者一生的好友!
摘自《賞蟲365天(秋冬篇)》作者序
天下文化不會主動以電話等方式,告知您因訂單錯誤或分期付款等原因,需要您親自到ATM操作修正, 或請您提供往來銀行電話、信用卡資料;亦不會以 「問卷」或「中獎」形式通知您提供個人資料或要求匯款, 若您接獲此類可疑電話,請與我們連繫確認或撥打165警政專線求證,以確保權益。請勿聽從任何指示到提款機(ATM)做任何操作。
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