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困惑全世界的一個重要問題是,即使許多國家相繼採取不少財政激勵計畫,企業依舊不敢輕易投資,而人民也不敢貿然消費,銀行更是難以貸款出去,歐美經濟就是在這樣的悲觀氛圍下遲遲未見起色。面對這類困境,本書作者諾貝爾經濟獎得主喬治.艾克羅夫(George A. Akerlof)與耶魯大學教授羅伯.席勒(Robert J. Shiller)主張,政府的諸多政策是不夠的,需要所謂的「動物本能」(Animal Spirits)才能讓經濟重現曙光。同時,如要有效控管這些「動物本能」,需要政府的那雙手持續不斷的關注,任憑市場自由行事是沒有用的。
動物本能亦即讓經濟動盪不安和反覆無常的元素,也用來描述我們跟不明確或不確定之間的奇特關係。書中以動物本能的不同層面(如信心、公平、貪腐等),來與當今世人的心態印證,同時也提出新的想法,希冀能讓政府與經濟學者了解,必須在恢復人類的動物本能之後,才能讓振興經濟方案展現真正的效果。
★各界媒體《紐約時報》、《金融時報》、《紐約客》、美國《商業週刊》、《經濟學人》等一致盛讚!
★getAbstract International Book Award 2009得主
★CBN (China Business News) 2009年最佳金融商業書
★《金融時報》2009年最佳商業書提名
★FT.com評比:2009年商業書之最
★James Pressley 於Bloomberg.com評論:「金融危機後,今年(2009年)最值得看的兩本書之一。」
喬治城大學(Georgetown University)教授,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經濟學教授,201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著作《葛林史班的非理性繁榮》(Irrational Exuberance)為《紐約時報》暢銷書,曾與艾克羅夫合著《動物本能》。
譯作超過百本,包括近期的《金錢心理學》、《機器,平台,群眾》、《中國模式》、《區塊鏈革命》、《心態致勝》、《複利效應》、《小規模是趨勢》、《智能商業模式》。
序文
導言
第一部 動物本能
第1章 信心及其乘數效果
第2章 公平
第3章 貪腐與矇蔽誤導
第4章 貨幣幻覺
第5章 故事
第二部 八個問題及其解答
第6章 為何經濟會陷入蕭條?
第7章 為何中央銀行能對經濟產生影響?(在它們能產生影響的範圍內)
【後記】當前金融危機:必須採取什麼行動?
第8章 為何有人無法找到工作?
第9章 為何通膨與失業之間存在長期相互消長關係?
第10章 為何儲蓄傾向如此不一?
第11章 為何金融市場價格和企業投資如此易變?
第12章 為何房地產市場會有起伏循環?
第13章 為何弱勢族群特別貧窮?
第14章 結論
喬治.艾克羅夫、羅伯.席勒
想要了解經濟如何運作,並知道怎麼加以管理,讓經濟進步繁榮,就必須留意激發人們想法與感覺的一些思考模式,亦即人們的動物本能。重大經濟事件大都肇禍於人類心理因素,除非我們正視這個事實,否則將永遠無法正確了解這些事件。
不幸的是,大多數經濟學家和商業書作者顯然似乎不了解這點,以致對經濟事件的解釋常有極大扭曲與謬誤。他們認為個人的情感、感受與激情等因素總的來說並不重要,經濟事件是受到難以預測的技術因素或反覆無常的政府行動驅動的。事實上,如同本書即將闡釋的,這些經濟事件的起因都相當相似,從我們的日常思維就能看出端倪。我們從2003年春天開始著手寫作這本書,從那時到現在,世界經濟的發展方向只能以動物本能來解釋。這段期間的世界經濟猶如雲霄飛車一般,先爬升,而後約在一年前,開始下降。但奇怪的是,跟一般遊樂園的雲霄飛車不同的是,經濟已開始下滑,雲霄飛車上的乘客才驚覺他們置身瘋狂旅程之中。不僅乘客沒留心注意,這座「遊樂園」的管理者也未聽從建議,訂定雲霄飛車爬升高度的上限,更沒有提供安全設備,以防向下俯衝的速度過快或幅度過大。
人們到底在想什麼?為何要等到銀行倒閉、失去工作、抵押品被沒收這些大難臨頭了,才有所警覺?答案很簡單。有個經濟理論讓一般大眾、政府和大多數經濟學家消除疑慮,這個經濟理論說,我們都很安全,一切都沒問題,不會有危險發生。可是,這個經濟理論有缺陷,它忽略人們的想法在經濟活動中的重要。它一直以來都忽略了動物本能的作用,也忽略了人們可能並未察覺自己坐上雲霄飛車的事實。
人們在想什麼?
傳統經濟學教導我們自由市場的好處,這個信念不僅在美國、英國等資本主義的堡壘生根,也在世界各地普及,甚至是傳統上傾向社會主義的國家如中國、印度、俄羅斯。根據傳統經濟學,講求自由市場的資本主義基本上是完美而穩定的,不需要政府干預,即便有需要,干預程度也很低,相反的,現在或未來發生嚴重蕭條的唯一風險就是來自政府干預。
這種推理可追溯至亞當斯密。經濟本質上穩定的觀念基礎來自一個思考實驗。這項實驗提出的問題是:完美的自由市場有何意含?答案是:若人們在這樣的市場上理性地追求自身的經濟利益,他們將會用盡所有的互利機會去生產商品,並進行交易。人們盡可能善用互利機會去生產與交易,將會促成充分就業,要求合理工資的勞工(願意接受的工資低於他們對生產的貢獻)將會被雇用,為什麼?因為若這名勞工尚未受雇,市場自然會出現一個互利的交易安排,某個雇主便能以這名勞工要求的工資雇用她,而此雇主仍能享有額外產出,獲得更多利潤。當然,市場上還是會有一些勞工處於待業中,那是因為他們暫時還在尋找工作,或是他們堅持要求的工資高得不合理(高於他們能創造的價值),這些人是自願性失業。
這個關於「經濟穩定性」的理論非常成功,自有其道理,舉例而言,它能夠解釋為何大多數求職者在大部分時間裡都能獲得就業,即使是嚴重衰退時期。它也許無法解釋為何在1933年大蕭條最嚴重的時期,美國有25%的勞工失業,但它確實能夠解釋在境況那麼糟糕的當時,仍有75%的求職者獲得雇用,他們進行的是亞當斯密預言的那種互利生產與交易。
因此,即便在表現最糟的時期,這個理論也仍有資格獲得高評價,至少就我們某次在餐廳裡無意聽到的一位男學生的標準來看。他抱怨自己在拼字測驗中只拿到C的成績,儘管他答對高達70%的題目。更何況,在過去兩百年間失業率最高的幾個時期,這個理論的表現都非常好,大多數時候的預測都相當準確,就像現在美國的失業率仍只有6.7%(雖然在上升中)。
再來看看大蕭條時期,很少人會問為何1933年的就業率能夠高達75%,反之人們通常會問為何當時有25%的勞工失業。我們總認為總體經濟學關心的是背離充分就業,若未能實現充分就業,必然是因為偏離了亞當斯密的古典模型。
跟多數經濟學者一樣,我們確實相信,亞當斯密闡釋為何有這麼多人獲得雇用的觀點,基本上是正確的。我們也願意相信,在一些特定條件下,亞當斯密所說的資本主義的經濟優點基本上正確。不過,我們認為,他的理論無法解釋為何經濟中存在這麼多變動,也不能解釋為何經濟會搭上雲霄飛車。況且,從亞當斯密那兒得到的要點,亦即不需要政府干預或政府少干預,也是毫無根據的。
動物本能
亞當斯密的思考實驗正確地考量到人們理性地追求自身的經濟利益,人們確實是這麼做的。但這個思考實驗並未考量到人們會受非經濟動機的驅使,也沒有考量到人們的非理性程度,或被誤導的程度;簡言之,它忽略了動物本能。
反觀凱因斯,則是試圖解釋經濟背離充分就業的原因,並強調動物本能的重要。凱因斯強調在商人的思考盤算中動物本能的重要作用。他在《一般理論》一書中寫道:「我們用來估計一條鐵路、一座銅礦場、一家紡織廠、一項專利藥的商譽、一艘大西洋郵輪或倫敦市內某棟建物未來十年收益的這些基本知識,並沒有多大意義,有時甚至毫無用處。」人們要是如此沒把握,又該如何做成決策?這些決策「只能被視為是動物本能使然」,它們來自人們「不由自主的行動衝動」,而不是像理性經濟理論所言,是「量化利益乘以量化機率的加權平均結果」。
「動物本能」(animal spirits)一詞源自中古拉丁語「spiritus animalis」,其中animal這個字意指「跟心智有關的」,或「有活力的」,指的是基本的精神能量與生命力。但在現代經濟學中,「動物本能」有略微不同的涵義。它現在是個經濟名詞,指的是讓經濟動盪不安和反覆無常的元素,也用來描述我們跟不明確或不確定之間的奇特關係。我們有時被它麻痺,但有時它又賦予我們能量,讓我們振作起來,以克服畏懼和遲疑不決。
正如家庭時而凝聚,時而爭吵,時而快樂,時而沮喪,時而成功,時而混亂,整個經濟的景氣也是好壞更迭。社會結構會改變,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信任程度也會改變,而我們努力和自我犧牲的意願也絕非永遠不變。
經濟危機(例如當前的金融與房產危機)主要導因於思考模式的改變,這個概念和主流經濟思維背道而馳,但當前危機見證了思維變化所產生的作用。當前危機正是導因於我們不斷變化的信心、誘惑、羨慕、憤恨、幻覺,尤其是有關經濟本質的故事不斷在改變。就是因為這些難以捉摸的東西,才會有人願意花錢購買蓋在玉米田的房屋,還有人願意提供融資給這些買房子的人;道瓊工業指數在攀升至14,000點的一年多後,又重跌至7,500點以下;美國失業率在過去24個月已提高2.5個百分點,迄今仍看不出止歇跡象,還可能繼續升高;世界主要投資銀行之一的貝爾斯登(Bear Stearns)得靠美國聯準會的紓困才得以驚險存活;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接著在同一年(2008年)宣告破產;全球有一大堆銀行資金短缺,截至本書撰寫之際,有些銀行即使已獲得紓困,仍然搖搖欲墜,可能仍需再次紓困。我們不知道,未來還會發生什麼事情。
有動物本能和沒有動物本能的總體經濟學
當然,解釋為何經濟會起伏波動的總體經濟學理論非常多。事實上,總體經濟學教科書就是探討這個主題,在此僅舉兩個例子。在二次戰後期間,經濟學家認為他們可以把偏離充分就業的現象歸因於單一一種動物本能,亦即勞工不喜歡降低貨幣工資,而雇主也不願以高薪雇用他們。這種思維後來又演變得稍微複雜些,被用來解釋為何工資調整速度緩慢。根據這個思維,需求變動引起的就業波動,是因為工資和物價並不是同步設定,在總體經濟學中,這種概念被稱為「錯開的契約」(staggered contracts)。總體經濟學教科書裡有非常多理論探討為何會偏離亞當斯密的簡單思考實驗,在亞當斯密的思考實驗中,理性的人行為完全受經濟利益驅使,所以他們總是能意見一致地相互達成協議。
這使得我們在本書中提出與標準經濟學教科書不同的思維,本書對於應該如何描述經濟的運作方式,有不同觀點。經濟學教科書試圖盡可能減少對純經濟動機和理性的偏離,這麼做自有其理由,我們兩位作者也各自花了大半輩子的時間用這種傳統方式描述經濟。大家都相當了解亞當斯密的經濟學,因此以稍微偏離亞當斯密的理想體制來解釋經濟波動,便很容易讓人理解,因為這樣的解釋是在大家已充分理解的理論架構下提出。但這並不意味這些稍微偏離亞當斯密經濟體系的闡釋能夠充分說明經濟的實際運作。
本書打破這種傳統思維,我們認為,經濟理論不應該局限於闡釋如何盡可能縮小對亞當斯密經濟體系的偏離,而是要能解釋實際發生且可觀察到的偏離。由於現實經濟離不開動物本能,因此,要說明經濟的實際運作,就必須考慮動物本能,這正是本書的目的。
在提出這樣的論點時,我們認為我們可以解釋經濟的實際運作方式。這是個永遠值得關注的課題,不過,由於本書寫於2008年冬季至2009年間,所以本書對於我們是如何陷入當前困境,以及該怎麼做才能脫困,也做了深入描述。
經濟的實際運作與動物本能的作用
本書第一部說明動物本能的五個不同層面,以及它們如何影響經濟決策,這五個層面分別是信心、公平、貪腐與反社會行為、貨幣幻覺、故事。
我們的理論基石是信心,以及信心和經濟運作之間的反饋機制,正是此機制擴大了經濟混亂。
工資與價格的訂定主要取決於對公平的關注。
我們承認有貪腐與反社會行為的引誘存在,而且它們確實會影響經濟。
貨幣幻覺是我們另一個理論基石,大眾搞不清楚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更不明白它們的影響。
最後,我們對於現實環境的感覺、對我們是誰的身分認知,以及對自身行為的看法,跟我們的生活故事和他人的生活故事交織在一起,這些故事融合成一個國家或國際的故事,在經濟中扮演重要角色。
本書第二部說明這五種動物本能如何影響經濟決策,並說明在回答以下八個問題時,它們如何產生關鍵作用:
為何經濟會陷入蕭條?
為何各國央行迄今為止有控制經濟的權力?
為何有人無法找到工作?
為何通膨與失業之間存在長期相互消長關係?
為何儲蓄傾向如此不一?
為何金融市場價格和企業投資如此易變?
為何房地產市場會有周期循環?
為何弱勢族群世世代代都處於貧窮困境?
我們看到以動物本能很容易就可回答這些問題,我們也看到,如果認為人們只有經濟動機,並能理性地訴求經濟動機,也就是說,認為經濟完全根據亞當斯密那隻「看不見的手」來運作,將無法對上述任何問題提出解答。
這八個問題,每一個都很重要,而且都是根本問題,任何對經濟感到好奇的人都會關注這些問題,我們的動物本能理論為這些問題提出了自然而令人滿意的答案,也說明了經濟的實際運作方式。
在回答這些問題,闡釋經濟的實際運作時,我們的理論也做到了現有經濟理論未能做到的事。我們提出的理論充分而自然地解釋了美國、乃至於世界經濟,如何陷入當前危機,或許更令人感興趣的是,這個理論能幫助我們了解該怎麼做才能擺脫當前危機。(我們將在第七章討論完聯準會的影響力後,增加一篇後記,提出我們的分析與建議。)
【國內專業推薦】
于宗先 中研院院士
吳惠林 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
梁國源 寶華綜合經濟研究院院長
劉憶如 經建會主委
「在當前總體經濟理論陷入困境的重要關頭,本書提出重要、甚至是決定性的論述。」
──羅伯.梭羅(Robert M. Solow)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本書是驚人之作,它強而有力且令人信服地呼籲大眾,要徹底重新評估基本的經濟學原理。對於一般經濟理論無法解釋的重要經濟現象,提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解析。本書將啟動一場智性革命,改變我們對於經濟蕭條、失業、貧窮、金融危機、房市起落等等問題的思考方式。」
──丹尼斯.斯諾爾(Dennis J. Snowner)德國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Kiel Institute for the World Economy)所長
「在發展一種新的主流經濟思維方面,本書作出非常適時且重要的貢獻。這種新思維是要認知人類決策的不完善性。從金融市場的大恐慌就能明顯看出,發展這種新思維勢在必行。我還未見過與此書相似的其他書籍。」
──黛安.科伊爾(Diane Coyle)《無重量世界》(The Weightless World)作者
「艾克羅夫和席勒在本書中探討動物本能如何影響總體經濟表現,他們涵蓋廣泛的議題,包括景氣循環、通膨、失業、金融市場與房市的起落、貧窮、貨幣政策的運作等等。這是一本既有啟發性、又具說服力的佳作。」
──喬治.培利(George L. Perry)布魯金斯研究院(Brookings Institution)經濟學家
「本書文字簡潔,易於理解,不僅對經濟學家,而且對一般讀者也大有裨益。」
──《紐約時報書評》
「《動物本能》是歐巴馬時代的必讀書。」
──《時代》雜誌
「一本真正創新、大膽之作。人們暴跌的信心正拖垮市場和經濟,作者著眼在經濟學的心理層面,於此刻看來更顯重要。」
──《美國商業週刊》
「一位深具影響力的民主黨員,曾是全球頂尖十大薪酬最高的避險基金經理人,早在去年便已預測到今年春季白宮閱讀書單排名首位的,便是《動物本能》」
──《金融時報》
天下文化不會主動以電話等方式,告知您因訂單錯誤或分期付款等原因,需要您親自到ATM操作修正, 或請您提供往來銀行電話、信用卡資料;亦不會以 「問卷」或「中獎」形式通知您提供個人資料或要求匯款, 若您接獲此類可疑電話,請與我們連繫確認或撥打165警政專線求證,以確保權益。請勿聽從任何指示到提款機(ATM)做任何操作。
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