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這個1億人在看的新媒體,用140字的力量正在改變世界,它是怎麼做到的?
♦李開復首度分享親身體驗的微博魅力、技巧與商機,看微博如何改變華人世界、滲透你我生活。
【TIME時代雜誌2013百大影響力人物】
微博,這個1億人在看的新媒體
用140字的力量正在改變世界,它是怎麼做到的?
李開復首度分享親身體驗的微博魅力、技巧與商機
看微博如何改變華人世界、滲透你我生活。
微博,是2010年大陸最夯的新詞與媒體,《南方人物周刊》並將「微博客」評選為2010年度風雲人物。名人瘋微博,更在兩岸三地、華人世界形成一股新勢力。藝人王菲、王力宏、小S、蔡康永,NBA球星姚明、大陸作家韓寒等「微博控」,都擁有數百萬粉絲,每每用140字來抒發心情。
這140個字,既是限制,也是自由。到底為什麼人人這麼瘋微博?在新浪微博擁有411萬粉絲、騰訊微博破千萬的李開復,首度分享他每日學習與寫作、從零到建立百萬粉絲所親歷的微博之旅。
李開復的微博世界,濃縮了他的人生智慧與職場經驗,匯集精闢的微博觀察,以及所看見的未來與商機。不要小看「你」的影響力,善用微博、把夢想做大,就能讓世界看見真實的你,你也將改變這個世界。
微博改變了李開復的生活,也將改變你的未來!
李開復談成功
你失敗過很多次,雖然你可能不記得。你第一次嘗試走路,你摔倒了。你第一次張嘴說話,你說錯了。你第一次投籃,你沒有投進。不要擔心失敗,需要擔心的是你畏懼失敗,你將喪失機會。
李開復談創新
汽車大王亨利福特的名言:如果我當年問顧客他們想要什麼,他們肯定告訴我要一匹更快的馬。這告訴我們,顧客的意見雖然重要,但是只問用戶的意見是做不出突破性新產品的。
李開復談職涯
不要盲目迷信職業規劃,這世界改變得太快,你會改變得更快,何況你還沒有規劃的基礎。進入大學,首先要把基礎打好,其次找到自己的興趣和天賦,然後再去了解業界狀況和機會。這些做好後,你才有基礎來做策劃,而且你會發現,一切該來的都會來。
前言──微博的驚人力量
第一部 微博如何改變李開復
第一章 微網誌是這樣煉成的
「推神」的奇思妙想
微網誌風潮:臉書與噗浪
中文微博:曾經的探路者
入口網站引領大陸微博熱
第二章 我與微博的故事
相遇在微博
從微博新手到擁有百萬粉絲
第三章 我的微博之路
投資與創業/業界分析評論/我與谷歌/關於創新工廠 /教育理念分享/格言警句/人物推薦/開老師教英語/獨家新聞/休閒娛樂雜感/家庭瑣記/美食/小知識、小常識/見聞、趣事
第二部 微博正在改變中國
第四章 我看微博現象
方舟子微博打假
盡微博之力,讓孩子回家
宜黃「血拆」中的微博傳播與救助
微博揭露山西疫苗真相
舟曲泥石流災害中的微博救援
微博的娛樂生活
金庸在微博「死而復生」
第五章 微博在中國的傳播魅力
微博是最佳的傳播平台
人人都是發布者
人人都是新媒體
呈現最真實的自己
出於信任的病毒式傳播
個性化的資訊閱讀方式
生活因微博而完整
第六章 微博的商機和未來
微博的商業模式
微博與企業行銷
微博與應用開發平台
微博的未來──改變一切
第三部 你也可以玩微博
第七章 開復教你寫微博
做好準備
寫好自我介紹
真誠的態度,做真實的自己
寫什麼內容好?
大家最喜歡看什麼?
隨時留意,隨時累積
如何寫好140字?
圖片至關重要
用幽默吸引人
用真情打動人
用智慧征服人
如何發廣告?
第八章 如何吸引粉絲
吸引粉絲,從0到100──交換關注
吸引粉絲,從100到1000──請人轉發和推介
最佳發微博時間
利用節假日效應
如何轉發?
合適的微博發布頻率
與粉絲互動
今天你微博了嗎?
附錄一:新浪推薦名博
如果回到千禧年前後,隨便到矽谷拉住一位工程師問他:「怎樣才能在網上發出自己的聲音?」他一定會回答:「建一個個人網站,但這需要金錢和時間,還要懂得技術。」是的,十年之前,即便是工程師想在網上發聲,也得跨越一定的技術和經濟門檻,更遑論一般民眾了。
可今天呢?我們不僅擁有論壇、部落格、社交網路等輕易發聲的地方,我們還擁有了神奇的微網誌!最近參加朋友聚會時,我總是驚訝地發現,在場所有人都拿著手機拍照,把聚會的趣事傳上微網誌分享給朋友和粉絲。朋友見面,互相索要的已經不是最近的名片,而是各自的微網誌網址。以前,很多老朋友跟我說,上網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開入口網站。可今天,有不少朋友都表示,他們幾乎不再上入口網站的首頁了,他們上網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開自己的微網誌!
無疑地,今天的網際網路,已經和十年前那個近乎靜止的網路有了天壤之別。海地發生大地震後,網民透過臉書和Twitter在5分鐘之內就把地震消息傳至全球;2011年初,Google中東行銷長戈寧利用臉書號召埃及菁英,規劃街頭示威行動,18天內讓專權30年的總統穆巴拉克下台。無論怎樣誇張的形容都不過分,微網誌已經成了全球最有活力的社群新媒體!
我的微網誌之路
說來好笑,雖然現在我的微網誌擁有數百萬粉絲,但我最早開始使用微網誌,竟然起因於他人冒名頂替我。這個真假李逵的故事,還要從2009年Twitter在國內開始流行說起。
2009年4月,當時我還在Google中國工作,很多朋友向我提起,有一個名為@kaifulee的Twitter帳戶,宣稱自己是Google中國總裁李開復,並以我的口吻,頻繁發布有關Google中國的消息。
2009年6月,在一次Google中國舉辦的產品發布會上,員工發現@kaifulee這個帳號正在Twitter上更新發布會內容,而且,還上傳一張手機拍下的現場照片。原來,這個假李逵就在現場,那,這個冒名帳號的維護者,很有可能是與會的某位媒體人員。經過內部討論,我們覺得他應該是出於善意,而且是個挺可愛的Google粉絲,就決定不追究了。
沒想到,隨後不久,這個山寨版@kaifulee在Twitter上以Google發言人的身分,回應了當時Google國際網路連接不穩定的問題。這段回應居然被許多媒體競相引用,連路透社也引用了這段文字。顯然,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假李逵這一次弄假成真。我和Google同事都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如果這個假帳號繼續活躍下去,一定會引起媒體誤解,並會有意無意地散播Google和我的不實消息,這勢必對Google中國和我造成一定的影響。
我想,既然Twitter在中文用戶裡的流行程度已經到了有人不惜以冒名方式吸引大家關注的地步,我是不是也應該考慮,接受微網誌這樣一個正在悄然興起的事物,在Twitter等微網誌平台上開設並撰寫真正屬於我自己的訊息,來擴大影響力呢?我決定,先讓這個Twitter帳戶物歸原主,然後再利用它向全球推友(「推友」是Twitter用戶相互間的昵稱)發布我自己的聲音。
2009年6月26日,我終於要回了@kaifulee的Twitter帳戶,刪去了該帳戶先前發布的所有內容,發布了第一條Tweet。緊接著,我又半開玩笑半嚴肅地用英文對曾經的假李逵說:
親愛的山寨李開復,你假扮了我三個月,期間還算老實。但考慮到路透社報導的影響力,我必須要回我的名字。
自此,我正式開始了微網誌之路。
我與微博的相遇
2009年8月,新浪微博開始內測。因為已經在Twitter上體驗到微網誌的神奇,當新浪微博力邀加入,我也在第一時間開通了我的新浪微博。8月27日,我發布了第一條新浪微博內容。而前幾條回覆相當有趣。新浪微博的網友迫不及待把部落格或論壇回覆的那套「江湖切口」,比如「沙發」、「板凳」、「地板」等直接搬到微博回覆裡,我預感到,微博這個新生事物,也許會比BBS和部落格更火,因為微博更能滿足廣大鄉民自我表達的需求。
看到有網友天真地發問「是活的李老師嗎」,我隱隱覺得,國內入口網站開設微博,不但給廣大網民提供一個比部落格更快、更方便的交流場所,也為我提供一個比Twitter更貼近國內網民,更容易和中國千百萬聰明、好學並渴望成功的年輕人近距離溝通的大平台。從此,我將微網誌的主陣地,慢慢從Twitter轉移到了國內的新浪微博和後來開通的騰訊微博。
尤其從Google離職後,我日漸意識到微博這個平台的神奇,它不僅可以讓我更容易地處理自己與媒體、公眾的溝通(比如在離開Google前後,Google宣布停止內容審查和過濾前後,我利用微博澄清不實的報導和言論),而且可以用超乎尋常的傳播速度,把我想要表達的思想、觀點迅速傳遞給千千萬萬的網友。
因此在微博上,除了寫「我在做什麼」,我也寫對粉絲最有益、也最愛的「我在想什麼」,大致可歸類成下面幾個主題:
●投資與創業
●業界分析評論
●我與Google
●關於創新工場
●教育理念分享
●格言警句
●人物推薦
●開老師教英語
●獨家新聞
●休閒娛樂雜感
●家庭瑣記
●見聞、趣事
可以看到,微博實實在在地記錄著我的生活,透過微博,我發布自己的思想、評論、見聞、與趣事,正面啟發眾人,讓大眾瞭解、發掘李開復更豐富的面象。而截至2011年3月2日,我在新浪微博上的粉絲總數已達3,992,678,在整體人氣榜排名第10。在Twitter上,我的follower也達到了865,727。從粉絲對我微博的熱情回應與轉發來看,我的影響力正慢慢擴大。
微博,帶給我們這一代人一個最真實的傳播平台,相信也會為後輩留下比以往所有記錄都更豐富、更立體、更有性格色彩的歷史。
摘自《40字的驚人力量─李開復談微博改變一切》
微博的驚人力量
微博,是2010年大陸最夯的新詞與媒體,「微博客」更榮登《南方人物周刊》2010年度風雲人物。不過「微博」並不是新鮮詞,它就是讓我們能盡情發布動態消息的微網誌(Microlog)。
以噗浪(Plurk)、臉書(Facebook)作為主要社群平台的台灣網民若不是轟動兩地的微博「大小戀」,可能很難想像微博在華人圈的火紅程度。不過,你是否發現電視節目《康熙來了》佈景跑馬燈總是跑著主持人的微博訊息?你知道兩位主持人甚至是關注度高達幾百萬粉絲的微博名人嗎?(粉絲裡還有個李開復呢)
名人瘋微博,已在兩岸三地、華人世界形成一股新勢力。目前「微博」已超過6,500萬用戶,大陸網際網路監測研究機構(DCCI)網路數據中心更預測,2011年底,中國大陸網路的微博獨立(不重複)用戶數將達1億人。
而僅僅在2010一年裡,我們身邊發生的許多大事,都和微博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正如《南方人物周刊》將微博客評選為2010年度人物時所總結的:「這一年,Google退出中國、玉樹地震、富士康連環跳、宜黃血拆、上海火災……無數的新聞背後,人們在微博上分享資訊、PK觀點,無數的聲音開始激蕩。」微博,已經成為了一種社會現象。
微博為什麼在大陸這麼「火」?
微博在大陸快速發展的關鍵是中文的特性。在英文世界裡,140字只傳達了一個訊息;在微博裡,中文可以寫詩,足夠把一個思想描述的很深,或者針對一個問題提出多種觀點,變成一種思想的傳遞。我常常發微博從第一點一直寫,可以寫到第十一點(11 points),幾乎變成一個abstract的轉載,這是140個英文字母做不到的事。
此外,從屬性來講,臉書是雙向互動的社交網路,微博則是以信任為基礎的單向關注,而大陸類似臉書的「社交圈」已很多,但「信任鏈」滿少的,中國的網路環境,需要的是一個新媒體,能展示多樣化、多元化內容及強大的傳播力量。微博的單向鏈特性,正能大幅、加速擴張訊息的傳播和篩選者的範圍。
摘自《40字的驚人力量─李開復談微博改變一切》前言
天下文化不會主動以電話等方式,告知您因訂單錯誤或分期付款等原因,需要您親自到ATM操作修正, 或請您提供往來銀行電話、信用卡資料;亦不會以 「問卷」或「中獎」形式通知您提供個人資料或要求匯款, 若您接獲此類可疑電話,請與我們連繫確認或撥打165警政專線求證,以確保權益。請勿聽從任何指示到提款機(ATM)做任何操作。
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