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上市就造成預購風潮,並長距日本財經暢銷書TOP1
●日本各大媒體大幅報導,在日本社會引起大迴響
●趨勢大師大前研一×首富企業家柳井正首次聯手為青年、企業找出路
●未上市就造成預購風潮,並長距日本財經暢銷書TOP1
●日本各大媒體大幅報導,在日本社會引起大迴響
●趨勢大師大前研一×首富企業家柳井正首次聯手為青年、企業找出路
向大師、首富企業家學全球謀生力
是大師、首富,也是拚戰不懈的鬥士
他們的笑容裡充滿樂活、愛工作的拚勁和膽識
他們向來就是要世界第一。
這一代的青年可以向征戰全球的他們學什麼?
敢闖你就贏,想安定你就輸
苦留學生到國際大師、小老闆到首富企業家,大前研一和柳井正拚戰全球的人生智慧,激勵小志青年只要敢想、敢拚、敢做第一,世界就會不一樣。
放膽闖出去,你就在成功的路上!
學會大能力,
走到哪都能闖出一片天
善分析 探究問題本質才能勝出!
敢挑戰 敢闖你就贏,想安定你就輸!
練實力 心中無國界,到處是主場!
能洞察 洞察力比網路知識重要!
謀自立 脫離「手冊人生」學習「謀生力」
拼突破 害怕風險才是最大的風險!
年輕人必須脫離「手冊人生」,學習走到哪都能生存的「謀生力」!
──大前研一
不要輕易滿足現狀,要能注視著商業大山上的浮雲,往成功的頂點邁進。愈是凌雲壯志,登上頂峰時看見的世界也愈遼闊!
──柳井正
二十一世紀是機會最多的全球化時代,卻也是志向縮小的富裕年代。過去的企業家即使說一口破英文,也要與世界爭,今天科技改變了國界,拉平了世界,年輕人卻把自己放在舒適圈中,只想安定。苦留學生出身的大前研一呼籲年輕人「必須脫離手冊人生,學會通行世界的全球謀生力」;小老闆變身首富企業家的柳井正認為「以世界為目標,機會就多50倍」。他們的成功告訴所有人:「只要敢想、敢拚、敢做第一,世界就是你的。」
國際知名趨勢大師。1943年出生於日本福岡縣。早稻田大學理工學部學士,東京工業大學原子核工學碩士,麻省理工學院(MIT)原子力工學博士。
曾任日立製作所原子力開發部工程師,1972年進入麥肯錫顧問公司,歷任總公司資深董事、日本分公司社長、亞洲太平洋地區會長。
離開麥肯錫之後,仍以全球觀點及大膽創見,為國際級企業及亞洲太平洋地區國家提出建言。
2005年設立日本第一所利用遠距教學的管理研究所「商業突破研究所大學」(Business Breakthrough School, BBT),並擔任校長,致力培養日本未來優秀人才。
著作有《新.企業參謀》、《新領導力》、《旅行與人生的奧義》、《思考的技術》、《M型社會》(以上為商周出版出版)、《一個人的經濟:成熟市場也有大金礦》、《美國,再見?》、《再起動:職場絕對生存手冊》、《專業:你唯一的生存之道》(以上為天下文化)、《全球舞臺大未來》、《OFF學》、《後五十歲的選擇》、《即戰力》、《研磨商業力》、《質問力》《企業參謀》、《異端者的時代》、《看不見的新大陸》、《無國界的世界》、《新.資本論》等書。
迅銷(Fast Retailing)董事長兼社長。
1949年出生於日本山口縣。早稻田大學政治經濟學部經濟系畢業,大學畢業後曾任職知名綜合百貨賣場佳世客(JUSCO),1972年進入父親經營的小郡商事服務,1984年於廣島市開設休閒服飾零售店UNIQLO(優衣庫)一號店,並於同年出任社長一職。1991年將公司名稱變更為迅銷(Fast Retailing)。1994年在原宿設店,引領刷毛衣的熱潮。1999年於東京證交所第一部股市上市。2002年就任迅銷董事長兼執行長,雖曾一度辭去社長職務,但旋即於2005年復職,並將公司改組為持股公司,旗下收購許多海外品牌,持續成長為全球企業。目前兼任迅銷董事長與社長。
迅銷提出「2020年達成營業額五兆日圓」的目標,自2001年在倫敦開設分店後,就積極展開全球化布局。2006年在美國紐約開設了全球旗艦店,隨後又在倫敦、巴黎、上海等地設立旗艦店,加速推動海外戰略。
主要著作有《一勝九敗》、《成功一日可以丟棄》。
台灣新竹縣人,北海道大學國際廣報媒體研究科碩士。
譯有《勇氣教養法》《可愛力量大》《單身的這樣那樣》《女人要有型:穿得對,一生會改變》《放膽去闖:大前研一和柳井正給你走到哪都能生存的大能力》《最後一件大事:安寧度過臨終,尊嚴走向生命終點》(以上皆為天下文化出版)、《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等,現為專職譯者。
推薦序 困境中鍛鍊破殼而出的大能力 戴勝益
推薦序 一本極願意放在書桌正前方的書 余湘
序 言 不能再沉默 柳井正
第一章 〈現狀分析〉身處險境卻不以為意的國人
「失落的二十年」裡消失的三百兆財產 大前研一
「還不要緊」的錯覺究竟從何而來? 柳井正
現今的日本猶如「中途島之後」 大前研一
在急速成長的亞洲「日本已不在是對手」 柳井正
日本再見已經來臨 大前研一
經濟敗戰國變身「世界休閒勝地」 柳井正
世界已經開始防備「日本破產」 大前研一
第二章 〈政客與官僚誤國〉是誰讓我們一蹶不振
只有日本政治人物發言搖擺不定能被寬恕 柳井正
民主黨無法實現政見的原因 大前研一
愈不受政府保護的企業愈成長 柳井正
毫無理念的聯合政府是撒錢的溫床 大前研一
政治也需要經營觀點 柳井正
不懂記取教訓的奇怪國家 大前研一
對成功者課重稅會削減國力 柳井正
該向英國首相卡麥隆學的事 大前研一
第三章 〈企業與個人的失敗〉年輕人只求安定是一種日本病
喪失工作熱情與企圖心後的下場 柳井正
為什麼不向成長中的國家和企業學習 大前研一
經濟隨「上班族惰性」蔓延而衰退 柳井正
第四章 〈商務人士的謀生力〉找好工作不如自食其力
沒武器又不學基本功的員工太多 大前研一
世上沒有全新的東西 柳井正
該向杜拉克學什麼 大前研一
刷毛外套和發熱衣都是在「創造顧客」 柳井正
勝出關鍵在「探究問題本質的能力」 大前研一
以世界為目標,機會擴大五十倍 柳井正
向外尋找典範 大前研一
第五章 〈企業的謀生力〉21世紀的商業競爭沒也主場,也沒有客場
全球化就是最大商機 柳井正
創造全球通用的「最大公約數」商業模式 大前研一
UNIQLO再被逼的走投無路時出走 柳井正
奇異與三星砸一千億培育人才 大前研一
新世代接班人也可能是外國人 柳井正
商務人士正在民族大遷徙 柳井正
「蔡英文」阻礙全球化 大前研一
貢獻當地社會才是全球化企業 柳井正
第六章 〈國家的謀生力〉再創經濟榮景有解方
藉由零所得稅、零法人稅招攬海外投資 大前研一
不懂得思考「成本效益」的政府要變得更小 柳井正
培育政治家、一院制、裁撤官僚三大改革 大前研一
無決斷力的政領袖喪送官員才能 柳井正
教育界也要導入「三C」概念 大前研一
結 語 走出日本,然後再回到日本 大前研一
大前研一
一碰壁就馬上放棄的工作人
不願探究問題本質的傾向,在三十歲以下的年輕人身上尤其明顯。深入分析背後的原因,我發現「手冊化」這個重要因素。因為這個世代中,第一份的工作經驗幾乎都是便利商店、速食店、連鎖餐廳的計時人員。
這些工作的共通點是,所有的業務都已經被手冊化了,只要按照手冊完成工作,就能獲得肯定,完全不需要自己思考。但以為這就是工作的年輕人日後踏入社會後會有什麼後果呢?
正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習慣一旦養成就難以改正。沒有了手冊後,年輕人就變成只會一味遵循上司指示工作的應聲蟲,一碰壁就認為「沒辦法」,馬上舉雙手投降。完全欠缺試著靠自己解決問題,或是學習解決方法的意識。
年輕人仰賴手冊的現象雖然不是現在才出現,但近來商務人士手冊化的現象還是相當嚴重。這意味日本人原有的優秀能力已經不斷地流失。根據我的經驗,如果商務人士在進公司三年內就放棄自主思考,就很難從手冊型員工的格局中順利「畢業」。
不過相反地,就算再年輕、再沒有經驗,只要能學會解決問題的方法,能夠自主思考、付諸行動,無論是誰都有可能達成令人寡目相看的成績。這種能力並非與生俱來,而是訓練就能學會的後天技能。
洞察力比網路知識更重要
我並不是想藉此宣傳自己的知識技術或著作。無論是杜拉克也好,還是任何方法都可以,總之,日本人如果再不學習真正的「謀生力」,將無法在世界上存活下去。
相較於其他國家,日本人在溝通能力上的確略遜一籌。但只要擁有看穿問題本質、解決問題的能力,還是能讓人另眼相看。如果有辦法學習彌補缺點的技巧,卻還說做不到的話,那日本就真的會面臨從「日本再見」淪落為「日本消逝」。
如果大家試著實踐《企業參謀》的內容,至少就能學會戰略性思考的基礎方法。由於這本書是三十年前寫的,書中的案例也都非常老舊,文中甚至沒有出現「網路」這個字。不過解決問題的邏輯與步驟,卻是任何時代的人都會面臨到的共通課題。
這一章裡,柳井先生指出「世上沒有全新的東西」,我也深表同感。就算時代變遷再快,商務人士所需的知識技術也與過去沒有太大不同。倒不如說,這種知識技術的價值比我寫《企業參謀》的時代更重要了。因為現在任何事只要用手邊的電腦、智慧型手機上網搜尋,就能馬上查到,「知識」的價值已經相對降低,但從洞察中導出答案的技術也相對提高。正因為表面資訊獲得容易,才讓發現問題本質能力的價值愈顯得珍貴。
今天,大家就必須從不學習商業基礎能力,一味浪費時間的生活中畢業。因為已經沒有時間再猶豫要不要脫離「手冊人生」學習「謀生力」與「在世界存活的能力」
摘自《放膽去闖》
柳井正
「未來無望」不是藉口
我深切感受到日本商務人士缺乏學習必要能力的積極態度。多數人都很安於現狀,以為這種狀況可以永遠持續下去。
人類是社會性的動物,是一種不與社會發生關聯、互相幫助,就無法獨自存活下去的動物。
至於現代人如何與社會發生關聯,無非就是工作。基本上,工作無法一個人獨力完成。所謂的工作是人與人互相合作,以求取某些成績。
而且,最重要的是,一個人如果不能謀生就活不下去。賺錢謀生是生存的必要行動,所以工作就像呼吸一樣,對人類都是必要之事。
如此理所當然的觀念,現在的年輕人究竟理解多少?遇到不如自己預期的工作、無法融入職場時,就以這些理由窩在家裡、變成尼特族(譯注:指一些不升學、不就業、不進修或參加就業輔導,終日無所事事的青年族群,英文全名為NotcurrentlyengagedinEmployment,EducationorTraining,被簡略為NEET)的人實在太多了。
難道他們在沒有遇到「理想工作」和「理想職場」之前就不工作嗎?但問題是,符合所有條件的理想工作本來就不存在。我認為比起找到一個理想工作,自食其力、養活自己反而更重要。成為一個社會人的首要條件是獨當一面、自食其力。成就任何事之前,若不先努力工作、學會謀生力的話就一切免談。
在這方面,我也深切感受到日本人的「謀生力」日漸衰退,因為日本人已經逐漸失去冒險挑戰的精神了。
我總是激勵員工「要相信未來一定比現在更好,拚命達成目標」。現在的確是不景氣,展望未來時,少子高齡化或是財政赤字等問題確實會讓人覺得前途無亮。但如果真的就此放棄,惡夢就會成真。
況且,在全世界都進入全球化的時代,日本不該自我封閉,也對未來感到過分悲觀。反而應該認知到機會遍及世界。
就算日本人口多達1億2700萬人,但全球60億的人口足足是日本的五十倍。過去,走出日本、進軍世界,必須克服通訊、交通、貨幣各種「門檻」,但現在不但有網路,還有GPS、低價航空公司,再加上機會擴大了五十倍,可說是前所未有的大好時局。千萬不要再把因為是夕陽產業、因為是中小企業或是上司無能這些話當成藉口。如果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到海外工作也是很好的選擇。
對自己要有更多的期許
根本問題或許在於日本已經失去了自我期許。多數的日本人似乎深信,自己並不擁有改變任何事物的力量。但是,如果覺得自己只是公司裡的一顆小螺絲釘,周圍也只會如此看待你。我認為大家應該要對自己有更多的期許,試著挑戰超越一顆螺絲釘的工作,就算失敗,也不要輕易失去自信。
「自我期許」不光只是年輕人的課題。在這個時代,即便是社會中堅的商務人士,仍有很多人對自己或公司沒有信心,心態相當消極退縮。
說實話,如果業績不好或是成果不如預期時,我也會覺得沮喪挫折,內心更是時常處於低潮。
但是,主管沒有「沮喪的權利」。因為主管一旦意志消沉,公司就會亂了陣腳。
然而,當今的經營者似乎很容易就情緒低落,而且將心事全寫在臉上。藉口太多也是糟糕上司、無能經營者的特徵。這些人總是動不動就把「因為景氣不好」、「因為天氣不好」等藉口掛在嘴邊,但無論是景氣或天氣,都不是我們能控制的事。對於無法控制的事,就算藉口再多也無法解決。相反地,如果有一樣對顧客真正需要的東西,就算天氣或景氣再怎麼惡劣,他們還是會上門消費。
換句話說,優秀上司或領袖必具備的條件是,在愈是萎靡不振或意志消沉時,愈是懂得期許自我,能激勵身邊所有人發揮的能力。
每個人都是知識工作者的時代
我經常對UNIQLO的員工說,平常就要不斷練習思考「如果社長在的話會怎麼做」,想像自己身為經營者要如何做決策。在日本似乎很多企業最前線的店舖在總公司面前總是抬不起頭來,但UNIQLO不同。店長一職並不是「榮升」總公司的踏板,而是支撐UNIQLO企業經營的重要角色。
同是UNIQLO的分店,但在思考展店的地域、區位、規模時都千差萬別,客層也迥然不同。總公司雖然會針對店鋪經營的原則,譬如店裡要擺設那些商品、該如何陳設、如何接待顧客,制定某種程度的指導方針,但不會強迫各店全盤接受,最終的判斷都會交由第一線的店長決定。
他們雖然是上班族,但工作內容其實接近企業經營。店鋪的營業額往往取決於店長的能力,成績單每天都透過最真實的數字擺在眼前。雖然UNIQLO的店長平均年齡只有二十八歲,可謂相當年輕,但每個人平均都要管理30到40人,甚至200人的員工。
店員中包括小孩已經長大、二度就業的資深家庭主婦,有許多比店長年長、人生經驗豐富的同仁。店長不僅要帶領年齡層如此廣泛的下屬與顧客,還要出眾的才智妥善掌管整個店鋪,可以說是非常需要創意的工作。
在全國眾多分店當中,成績尤其突出的是特許加盟店的業主店長。如同前面提到的,店長的工作其實類似經營企業,從總公司獨立出來的加盟店店長,可說是真正的經營者。
雖然UNIQLO的加盟店還很少,但每家加盟店每年都創造出幾千萬的利潤。原因在於企圖心的不同。我經常告訴員工要「捨棄上班族意識,以經營者的觀點思考工作」,加盟店的店長就是最忠實實踐這種精神的人。他們總是拚命想提高營業額,深知「每年」、「每季」、「每天」都是勝負關鍵。
不是只有白手起家、變成億萬富翁的人才算是成功。在組織中,努力創造佳績,支持公司經營,也是一種成功。只要抱著求知若渴、永不放棄的精神,總是往更高的目標前進,努力學習和發揮創意,任何人都有成功的機會。
能抓住這種機會的正是大前先生指出的,靠自身力量發現課題,積極行動加以解決的人。
多年前杜拉克早就預言「知識工作者」時代的到來。所謂的「知識工作者」是指能活用專業和知識,主動思考、行動,以支持企業經營的勞動者。
只依照老闆或上司指示工作的時代已經結束。就算無法成為經營者,能夠在組織中創造成果、在社會上獲得成功的人,就是知識工作者。
現在日本企業最需要的正是這種人才。如前所述,工作是人類最基本的活動。但無論是什麼工作,就算是打工或是臨時工,所有工作人都應該是知識工作者。我殷切希望各位不要輕易滿足現狀,要能注視著商業大山上的浮雲,往成功的頂點邁進。愈是凌雲壯志,在登上頂峰時能看到的世界也愈是遼闊。
摘自《放膽去闖》
柳井正
「自我否定」比「自我肯定」更必要
長期持續「自我肯定」,就會和時代脫節。譬如,去年熱賣的產品並不代表今年也會暢銷,但人卻很容易陷入這樣的迷思。所以我一直認為成功之時的「自我否定」更加重要。
日本這個國家不就是這樣嗎?日本在「閉關自守」的狀況下仍然存活,是因為坐享了世界第二經濟大國的成功。現在沒有任何一個窮國還在「閉關自守」。然而,日本卻因經濟上的成功陷入自我滿足,只求安定、守成,我必須說忘了不容懈怠的自我否定,一味沉醉在放縱安逸的自我肯定中,才會使日本陷入今天的低迷不振。如果無法趕上時代變化,昨日的勝者也不過是今日的敗者罷了。
很遺憾的,看到現在的日本我實在說不出樂觀的言論,不如說是令我感到絕望的狀態,但是,我也不想只是說些悲觀論調。
我想說的是:「所有日本人都必須知道,日本現在正站在一個沒有退路的懸崖邊」。有這樣的認識,才能下定決心。因為如果害怕風險,不願挑戰,就只能坐以待斃,所以現在只能努力衝破難關。
還有一點是,「不要依賴國家,要靠自己的力量站起來」。雖然我這樣的人說這種大話實在很慚愧,但人生只有一次,如果不能竭盡全力當自己生命中的主角、做自己想做的事,到了人生落幕時,就會後悔莫及。
日本因少子高齡化正邁入「成熟」社會,但另一方面,世界也因為IT科技和全球化浪潮不斷趨於平坦,迎向一個處處皆商機的時代。之所以把這本書命名為《放膽去闖:大前言一和柳井正給你走到哪都能生存的六封求生信》,就是因為我衷心期望日本人(尤其是年輕人)不要自己關上那扇通往寬廣世界舞台的大門。
我由衷期待我和大前先生在本書中的討論,可以成為改善國家與人民的原動力。
摘自《放膽去闖》序言
戴勝益 王品集團董事長
在花叢中看到美麗的蝴蝶,其體態曼妙、舞姿輕盈、身軀華麗,令人難以置信的是,蝴蝶的前身,居然是人人厭惡的毛毛蟲。
毛毛蟲在經過數周的生長後,便會吐絲成繭把自己包裹住,毛毛蟲在繭裡轉化成蛹,破繭而出的蛹,就會成為翱翔在天空的美麗蝴蝶。
個人、企業與國家亦然,遇到瓶頸無法突破,碰到困難無法克服,遭受難題無法擺平,就像困在繭裡的蛹無法脫身。本書讓您從中得到「分析、洞察、挑戰、自立、實力、突破」的種種能力,飽覽書中精華,就能像破殼而出的蝴蝶,勇敢迎向光明!
摘自《放膽去闖》推薦序
余湘 WPP傳播集團GroupM台灣區董事長暨總裁
以世界為目標,為自己開創大格局的人生
二十一世紀的經濟已經沒有所謂的主、客場之分,兩位大師都鼓勵年輕人要以世界做為目標,柳井先生以UNIQLO成功征戰全球市場的經驗,提供年輕經營者一個很好的借鏡,這當中也包含幾次慘痛教訓,很難得的也分享給大家。大前先生則建議年輕人不要過度在意挫敗,那是站起來的基石。只要設定目標,付諸行動,就有成功的可能。
這是一個機會最多,卻又是志向最小的富裕時代,懂得抓住的人,肯定會豐收,可惜我們的年輕人還在富裕圈中不敢踏出那一步。幸好還有兩位大師級的經營之神,根據自己的人生經驗提供處方,對政局、經濟提出震聾發聵的建議,也對年輕人給予最殷切的期許,鼓勵大家胸懷大志,以世界為目標,為自己開創大格局的人生。
彼得杜拉克曾對大前研一說,他的書桌正前方必放一本大前研一的書。我想大家有機會來我家,也必定會在書桌上一個明顯的位子,看見這本放膽去闖。
摘自《放膽去闖》推薦序
天下文化不會主動以電話等方式,告知您因訂單錯誤或分期付款等原因,需要您親自到ATM操作修正, 或請您提供往來銀行電話、信用卡資料;亦不會以 「問卷」或「中獎」形式通知您提供個人資料或要求匯款, 若您接獲此類可疑電話,請與我們連繫確認或撥打165警政專線求證,以確保權益。請勿聽從任何指示到提款機(ATM)做任何操作。
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