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屆吳大猷科學普及著作獎翻譯類 | 金籤獎 | |
★博客來社會科學1月暢銷榜 | TOP | 13 |
★博客來社會科學週暢銷榜 | TOP | 11 |
2015/5/4~5/17 |
《人類大歷史》為什麼能夠在國際暢銷書榜上爆衝?
原因很簡單,它處理的是歷史的大問題、現代世界的大問題,
而且,它的寫作風格是刻骨銘心的生動。你會愛上它!
──戴蒙(Jared Diamond),普立茲獎巨著《槍炮、病菌與鋼鐵》作者
十萬年前,地球上至少有六個人種,
但今日,只剩下一個人種:智人(Homo sapiens),亦即明智的人種。
但是我們真的明智嗎?
從只能啃食虎狼吃剩的殘骨的猿人,到躍居食物鏈頂端的智人,
從雪維洞穴壁上的原始人手印,到阿姆斯壯踩上月球的腳印,
從認知革命、農業革命,到科學革命、生物科技革命,
我們是如何登上世界舞臺、成為萬物之靈的?
從西元前1776年的《漢摩拉比法典》,到1776年的〈美國獨立宣言〉,
從帝國主義、資本主義,到自由主義、消費主義,
從獸慾、情慾、到物慾,從獸性、人性、到神性,
我們瞭解自己嗎?我們過得更快樂嗎?
我們究竟希望自己想要得到什麼、變成什麼?
本書作者哈拉瑞希望滿足讀者的是:
「請給我單單一本書,不到五百頁的篇幅,用清晰可讀的散文,
不填塞一堆令人暈頭轉向的年份、人名、地名、稱號,
就能涵蓋了人類如何崛起、如何被農作物綁架……
乃至影響現代生活甚巨的資本主義、一神教、自由人文主義、
基因工程……如何興盛的重大脈絡,
讓我洞悉其中的關鍵和意涵。」
許多所謂「大歷史」書,標榜要給讀者一個完整的人類歷史輪廓,但很少成功。
通常,描寫文字發明之前的年代,是生物學家、考古學家的專長;
但是文字發明之後的年代,則是歷史學家、政治學家和經濟學家的擅場。
至於如何讓這兩大段歷史之間沒有斷層,能夠有一以貫之的宏觀解讀,
過去幾乎沒人做得到。許多著名史家的作品,由於欠缺遺傳學或生態學的視野,
很多關鍵史事的詮釋,也只是隔靴搔癢。
《人類大歷史:從野獸到扮演上帝》,分成四部分來描述人類大歷史:
七萬年前的大腦認知革命(有能力談八卦,想像不存在的事物,讓陌生人開始合作、建立組織)、
一萬兩千年前的農業革命(讓我們渴求更多、生產更多,分工分職愈趨細膩)、
五百年前的科學革命(帶來快速進步,讓我們擁有上帝的力量,也帶來毀滅)、
以及導致全球大一統、人類大融合的關鍵因素──金錢、帝國、宗教。
作者還希望這本《人類大歷史》能填補傳統史書的三個鴻溝:
歷史觀與哲學觀之間的鴻溝(這本書要提供有史實根據的深刻哲學思考)、人類和生態系統之間的鴻溝(這本書要讓讀者多從生態系來思考,而不是只講人類的利益)、集體和個人之間的鴻溝(檢視歷史事件如何影響到當時一般人的生活,例如當時的平民感受如何?有沒有人更幸福或更悲慘?)。
作者認為,讀者若是錯過這樣的觀點和角度,不帶著這些疑問來思考,
將會一再錯過歷史中最關鍵、最有意思的部分。
任教於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歷史系,全球矚目的新銳歷史學家。1976年出生於以色列海法,2002年在牛津大學獲得博士學位。
哈拉瑞視野恢弘,博學多聞,雖身為人文歷史學者,亦深研考古人類學、生態學、基因學等硬科學,曾兩度獲得Polonsky原創與創意獎、軍事歷史學會Moncado論文獎。
《人類大歷史:從野獸到扮演上帝》是他第一本震撼全球的巨著,2011年以希伯來文出版,在以色列成為暢銷書之後,陸續翻譯成近50種語文,全球熱銷800萬冊,包括歐巴馬、比爾.蓋茲、祖克柏等名人都極力推薦。
《人類大命運:從智人到神人》是他的第二本巨著,再度備受好評,已陸續翻譯成45種語文,全球熱銷400萬冊。《21世紀的21堂課》是他的第三本巨著,聚焦在當前世界的重大課題。哈拉瑞教授經常受邀在世界各地演講,並為《自然》期刊、《衛報》、《金融時報》、《泰晤士報》、《華爾街日報》撰稿。
目前的研究重點仍放在大歷史的問題,諸如:歷史與生物學有何關聯?智人和其他動物的本質差異何在?歷史上有正義嗎?歷史有發展方向嗎?隨著歷史的開展,人們變得更快樂嗎?
臺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博士。喜好電影、音樂、閱讀、閒晃,覺得把話講清楚比什麼都重要。
譯有《人類大歷史》、《人類大命運》、《21世紀的21堂課》、《大數據》、《大數據:教育篇》、《大數據:隱私篇》、《大數據資本主義》、《大科學》等書。
誌謝
人類之大歷史年表
第一部 認知革命
第1章 人類:一種也沒什麼特別的動物
第2章 知善惡樹
第3章 亞當和夏娃的一天
第4章 毀天滅地的人類洪水
第二部 農業革命
第5章 史上最大騙局
第6章 蓋起監獄高牆
第7章 大腦記憶過載
第8章 歷史從無正義
第三部 人類的融合統一
第9章 歷史的方向
第10章 金錢的氣味
第11章 帝國的願景
第12章 宗教的法則
第13章 成敗的祕密
第四部 科學革命
第14章 發現自己的無知
第15章 科學與帝國的聯姻
第16章 資本主義教條
第17章 工業的巨輪
第18章 一場永遠的革命
第19章 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第10章 智人末日
後記 變成神的這種動物
譯後記 林俊宏
圖片來源
參考資料
八卦理論
第二種理論,也同意人類語言是溝通、描述這世界的方式;然而語言要傳遞的最重要訊息,不是關於獅子和野牛,而是關於人類自己。我們的語言發展成了一種傳播八卦的工具。根據這一理論,智人主要是一種社會性的動物,社會合作是我們得以生存和繁衍的關鍵。對於每個人來說,光是知道獅子和野牛的下落還不夠,更重要的,是要知道自己的部落裡誰討厭誰、誰跟誰在交往、誰很誠實、誰又是騙子。
就算只是幾十個人,想隨時知道他們之間不斷變動的關係現況,所需要取得並儲存的訊息量就已經十分驚人。(如果是個50人的部落,光是一對一的組合就可能有1,225種,而更複雜的其他社會組合更是難以計數。)雖然所有猿類都對這種社會訊息有濃厚興趣,但牠們並沒有頗有效的八卦方式。尼安德塔人與最早的智人很可能也有一段時間,沒辦法在背後說彼此的壞話。然而,如果一大群人想合作共處,「說壞話」這件事可是十分重要。大約在七萬年前,現代智人發展出新的語言技能,讓他們能夠八卦達數小時之久。這下,他們能夠明確得知自己部落裡誰比較可信可靠了,於是部落的規模就能夠擴大,而智人也能夠發展出更緊密、更複雜的合作形式。
這種「八卦理論」聽起來有點扯,但其實有大量的研究結果,支持這種說法。即使到了今天,絕大多數的人際溝通(不論是電子郵件、電話、還是報紙專欄)講的都還是八卦。這對我們來說,真是再自然不過,就好像我們的語言天生就是為了這個目的而生的。
你認為一群歷史教授碰面吃午餐的時候,聊的會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起因嗎?而核物理學家在研討會中場茶敘的時候,講的仍然是夸克?確實有時候如此,但更多時候其實講的都是:有哪個教授逮到老公偷吃、有哪些人想當上系主任或院長,或說又有哪個同事拿研究經費買了一臺Lexus轎車之類。
八卦通常聊的都是壞事。這些嚼舌根的人,正是最早的第四權,就像記者總是在向社會大眾爆料,從而保護民眾免遭欺詐和占便宜。
集體想像
最有可能的情況是,無論是八卦理論、或是「河邊有隻獅子」的理論,都有大部分屬於事實。然而人類語言真正最獨特的功能,並不在於能夠傳達關於鄰人或獅子的資訊,而是能夠傳達關於一些根本不存在的事物的資訊。據我們所知,只有智人能夠表達從來沒有看過、碰過、聽過的事物,而且講得煞有介事。
在認知革命之後,傳說、神話、神、以及宗教也應運而生。不論是人類、或是許多動物,都能大喊:「小心!有獅子!」但是在認知革命之後,智人就能夠說出:「獅子是我們部落的守護神。」
「討論虛構的事物」正是智人語言最獨特的功能。
大部分人都會同意:只有智人能夠談論並不真正存在的事物、相信一些還不可能的事情。如果你跟猴子說,只要牠現在把香蕉給你,牠死後就能上到猴子天堂、有吃不完的香蕉,牠還是不會放手。但這有什麼重要?畢竟,虛構的事物可能造成誤導或分心,帶來危險。某甲說要去森林裡找仙女或獨角獸,某乙說要去森林裡採蘑菇或獵鹿,聽起來似乎某甲就是活命機會渺茫。而且,我們都知道時間寶貴,拿來向根本不存在的守護神禱告,豈不是一種浪費?何不把握時間吃飯、睡覺、做愛?
然而,「虛構」這件事的重點不只在於讓人類能夠擁有想像,更重要的是可以大夥兒一起想像,編織出種種共同共享的虛構故事,不管是《聖經》的創世故事、澳洲原住民的「夢世紀」,甚至連現代所謂的「國家」其實也是一種想像。這樣的虛構故事賦予智人前所未有的能力,讓我們得以集結大批人力、靈活合作。
雖然一群螞蟻、一窩蜜蜂也會合作,但是方式死板,而且只限近親。至於狼或黑猩猩的合作方式,雖然已經比螞蟻靈活許多,但仍然只能和少數其他十分熟悉的個體合作。智人的合作則是不僅靈活,而且能和無數陌生人合作。正因如此,才會是智人統治世界,螞蟻只能運食我們的剩飯,黑猩猩更被關在動物園和實驗室裡。
人類:一種也沒什麼特別的動物
大約在一百三十五億年前,經過所謂的大霹靂(Big Bang)之後,宇宙的物質、能量、時間、空間,才應運而生。宇宙的這些基本特徵,就成了「物理學」。
在這之後過了大約三十萬年,物質和能量開始形成複雜的結構,稱為原子,然後進一步構成分子。至於這些原子和分子的故事、以及它們如何交互作用,就成了「化學」。
大約三十八億年前,在這顆叫做地球的行星上,有些分子結合起來、形成一種特別龐大而又精細的結構,稱為生物。生物的故事,就成了「生物學」。
到了大約七萬年前,一些屬於智人(Homo sapiens)這一物種的生物,開始創造出更複雜的架構,稱為文化。而這些人類文化繼續發展,就成了「歷史學」。
在人類大歷史的路上,有三大重要革命:大約七萬年前,認知革命(Cognitive Revolution)讓我們所謂的歷史正式啟動。大約一萬兩千年前,農業革命(Agricultural Revolution)讓歷史加速發展。到了大約不過是五百年前,科學革命(Scientific Revolution)可以說是讓過往的歷史告一段落,而另創新局。這本書的內容,就是在描述這三大革命如何改變了人類和周遭的生物。
事實上,人類早在史前就已存在:早在兩百五十萬年前,就已經出現了非常類似現代人類的動物。然而,即使經過世世代代的繁衍,他們與共享棲地的其他生物相比,也沒什麼特別突出之處。
如果到兩百萬年前的東非逛一逛,你很可能會看到一群很像人類的生物:有些媽媽一邊哄著小嬰兒、一邊還得將玩瘋的小孩抓回來,忙得團團轉;有些年輕人對社會上種種規範氣憤不滿,也有些垂垂老矣的老人家只想圖個清靜;有肌肉猛男搥著自己的胸膛、只希望旁邊的美女能夠垂青;也有年長充滿智慧的大家長,對這一切早就習以為常。這些遠古時期的人類已懂得愛和玩樂,能夠產生親密的友誼,也會爭地位、奪權力。
不過,這些天性和黑猩猩、狒狒、大象也沒什麼不同。這些遠古人類,和一般動物比起來就是沒什麼特別。他們萬萬沒有想到,他們的後代有某一天竟能在月亮上漫步、分裂原子、瞭解遺傳密碼,還能寫寫歷史書。說到史前人類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他們在當時根本無足掛齒,對環境的影響也不見得比大猩猩、螢火蟲或是水母來得多。
天下文化不會主動以電話等方式,告知您因訂單錯誤或分期付款等原因,需要您親自到ATM操作修正, 或請您提供往來銀行電話、信用卡資料;亦不會以 「問卷」或「中獎」形式通知您提供個人資料或要求匯款, 若您接獲此類可疑電話,請與我們連繫確認或撥打165警政專線求證,以確保權益。請勿聽從任何指示到提款機(ATM)做任何操作。
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