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可以從陳律師書中對獨派、統派及大陸方面的勸告,
看出他立論的持平、理性且充滿哲思。
──台北市長 馬英九
英國哲學家羅素(Bertrand Russell)說:「在我們批判別人之前,先要有一種『假設的同情』。」
兩岸的感性,是對統獨情感的執念對立;兩岸的理性,是在統獨判斷中化異求同。暫時放下從情緒出發的統獨對峙,釋放「理性空間」給自己,以「假設的同情」來瞭解與接納那些與我們不同的意見,從「相信」與「認同」中,尋找兩邊的最大公約數──人民的最大福祉。
長期關心兩岸事務的法律人陳長文,從感性與理性兩種觀點,深入探討兩岸的統與獨,解析統獨光譜,為兩岸和平共存、共榮尋找新的出路。
推薦序
林濁水 追求台灣人民最大福祉
馬英九 兩岸和平新思惟
高希均 專業、奉獻、親情
自序 不過是公共政策的選項
第一篇 宏觀統與獨的光譜表
第一章 假設的同情——該用什麼樣的態度談統獨?
第二章 唐吉訶德的想像——統獨議題優位化的負面效果
第三章 對立的代價——到底還要付出多少痛苦?
第四章 瞎子摸象的啟示——解剖統獨議題的三維工具
第五章 統獨光譜表——從公投議題,談統獨定義
第六章 理性與感性——謙卑地尋找感性犄角上的理性共識
第二篇 對話兩岸理性與感性
第七章 什麼是中國?——政治獨立不應與文化歷史混淆
第八章 耐心比勇氣重要——改國號並不能贏得「獨立」空間
第九章 現實的認知——如果台灣宣布獨立而大陸動武
第十章 權宜的誠信——縱容政治領袖的獨派矛盾
第十一章 因信心而體諒——不應混淆「反對台獨」與「體諒台獨」
第十二章 互動的同理心——波多黎各公投的啟示
第十三章 信心、耐心與善意——等待中國統一的成熟時機
第十四章 柔軟的身段——展現善意的具體作法
第十五章 烏鴉的諍言——致胡錦濤主席的公開信第三篇 和解尋找最大公約數
第十六章 是信念或是裝飾品
第十七章 應窮盡一切,避戰——走出軍備競賽的無底洞
第十八章 數字的迷思——尋找正確的外交戰場
第十五章 烏鴉的諍言 致胡錦濤主席的公開信
如果大陸政府真的有心追求兩岸統合或統一,就要避免當「北風」,威壓,只會逼台灣人民漸行漸遠。而要當一個「太陽」,體會台灣人民的心情,一方面對台灣人民釋出更多更大的善意,另一方面加緊自己內部的建設......
這一章,大致上是根據前三章的理念所整理的一封較為具體的建議信,有部分內容有所重複。胡錦濤主席勛鑒: 首先,要肯定您近來在兩岸問題上溫謙的發言,以及對台灣政策上,許多難能可貴的開明與進步,例如「反分裂法」當中,將「平等協商」、「同屬一中」等文字納進了法律文字之中,看得出大陸領導人在這件事上的千斟萬酌。
而連戰與宋楚瑜先生造訪中國大陸的期間,您更透過口頭與文字,釋出了諸多善意大禮。這是很重要、也很難得的進步,即使這些開明與進步,台灣部分政治人物囿於選票上的考量,並未珍視,但我相信,放在時間的軸線上,這些開明與進步,終究會為兩岸關係的拓展扎下好的基礎。這不僅代表您的修為,也代表您的高瞻洞見。
很明顯地,您很清楚,要爭取台灣民心,需要的是和顏悅色,而絕不是疾言厲色;需要的是發自真心的體諒與尊重,而絕不能用以大欺小式的威壓。兩岸人民應該同感欣慰,今天是由您來領導大陸的政府,這讓我們寬心不少。
然而,單單只有您及少數領導人有如此的智慧與修為是不夠的。恕我直言,大陸政府中,仍有許多官員常會有一些嚴重傷害台灣人民情感的舉措與發言,例如大陸的外長,日前對台灣極不友善的發言,以及部分將領以頗為輕蔑的口吻,認為台灣三二六的遊行,即使上街百萬人也不能和大陸十三億人相比。其言談間的神情與肢體動作,反應出對台灣人民的不尊重與輕視。
這些對台灣人民的輕蔑表現(即使是對於主張獨立的人),都將使您的溫和體諒大打折扣。 持諸同理心,理解台灣人民的想法,才能爭取台灣人民的認同,這一點,應該是所有大陸領導層都該有的體認。只有發自真心的尊重、體諒台灣人民,才能避免類似的不當言論脫口而出,也才能爭取台灣人民的認同。
設立紅線,紅線以外無限自由
當然,大陸方面也有自己的政治立場要照顧,這一點可以理解。但務實來說,大陸方面就要想好最核心的堅持是什麼。其實不過就是「反對台灣獨立」,那很好,這就是紅線,除此跨越紅線以外,其他的就應大方地給台灣方便,大展闊步,爭取台灣民心。 相信您一定讀過「北風與太陽」的故事。
我在台灣,看到了一篇以北風與太陽比喻兩岸關係的文章,寫得很好,文章的大意是:如果大陸政府真的有心追求兩岸統合或統一,就要避免當「北風」︱威壓︱只會逼台灣人民漸行漸遠。而要當一個「太陽」︱體會台灣人民的心情︱一方面對台灣人民釋出更多更大的善意,另一方面加緊自己內部的建設,只要大陸經濟繁榮了、政治民主了,並且對台灣累積了滿滿的善意,討得台灣人民的歡喜,在時機成熟的時候,台灣人民自然會敞開胸懷,接納統一。
然而,要如何落實這樣的「太陽政策」呢?我有幾個具體的建議,提供給您。大致分為兩方面:對制度以及對人民。
(一)對台灣制度的太陽政策:尊重台灣的現狀制度
首先,就是在「不越紅線」前提下,定位並承諾台灣的現狀。這承諾包括:
1.承認台灣的實體地位,包括政治實體、經濟實體、貿易實體等等地位。須知,承認台灣的實體地位,和承認台灣是獨立國家是兩回事。其實,純從國際情勢來看,大部分國家在外交實然面是向大陸傾斜的,換言之,只要這情勢不變,不要說台灣被承認具有實體地位,不會影響中國大陸「反對台獨」的政策,就算台灣真的宣布獨立,沒有得到大多數、主要大國的承認,這樣的獨立宣示也很難有實質意義。
甚至,從統一的角度來說,別說僅是承認實體,連兩德曾經互相承認彼此為「國」,時機成熟時,不也統一了。因此,大方給予台灣實體的承認,並不影響兩岸統合或統一的追求。 而基於這樣一個實體的承認,大陸方面也可以藉由主動協助台灣加入若干國際組織,來表達大陸方面的善意。
2.承認台灣的「一中憲法」及其下的法律體系。承認分治現狀下的台灣實體地位,也當同時承認分治現狀下,台灣的「一中憲法」地位。在台灣的治權範圍內,承認並尊重台灣在一中憲法下的一些法律,並在不牴觸大陸的治權前提下,在大陸的治權範圍內,台灣制定的法律效力,亦一定程度的及於大陸。
這個邏輯的基礎是:「即便你(台灣)不承認我們是一家人,我(大陸)還認為、並在實際作法上,把你作的事情,當成是家人作的事情,接納並尊重!」 這時,只要不牴觸大陸的法律架構、不涉及台灣獨立的政治問題,則大陸方面應該「承認台灣法律的效力」,特別是台灣的憲法;甚至,不妨直接把台灣的「國家統一綱領」交給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全文一字不漏地複議承認,將台灣自己訂的「國家統一綱領」明定為中國大陸的法律。
用台灣方面自己作出的政策綱領來凸顯追求統一的正當性,這會比訂立「反分裂法」有效的多。 所有可以想到的、不衝突紅線的承認,均主動釋出。
(二)對台灣人民的太陽政策:賦予台灣人民(包括法人)等同於中國公民的權利。
大陸政府前總理朱鎔基先生,對大陸的治政,功勳卓著,令人欽服,但他曾說過一句話,就大有值得斟酌之處,大意是,只要中國統一,台灣人也可以當大陸中央政府的副主席。這句話,就點出了關鍵,如果把台灣人民當成中國人民,當成自家人,其實台灣人民不僅可以當中國的副主席,在大陸的制度下,也應該擁有擔任中國國家主席的資格。
換言之,如果您可以公開地說:「我期待,有朝一日,國家主席會是由台灣人民出任!」這句話,才真的有說服力。 真要爭取台灣人民的認同,則應給台灣人民一種權利選擇權,換言之,只要台灣人民願意,應即給予等同於中國公民的一切權利與資格。包括應考試、服公職、受教育之權以及完整而平等的工作權。
在經貿關係上,大陸與香港簽訂的「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中的一切優惠,即應一體適用於台灣。 而以上對制度或對人民的善意,都不用等政府談判後才作,因為這些都是大陸政府「片面即可決定的善意」。
換言之,要給予台灣人民、台灣政府什麼樣的政策優惠、方便或善意,事實上,是大陸方面的政治權利。雖然「接不接受」是台灣人民或政府的權利,但給不給予卻可以百分之百掌握在大陸政府的手中。 兩岸政府立刻談判,無論是現實技術上或者意識形態上的困難,使得雙邊的協議無法達成,不過大陸既然要爭取台灣人民認同,本就不必拘泥於「雙邊」的形式,對台灣人民好的、有利的政策(例如承認台灣的學歷,與大陸人民等視地給予台灣人民應考試、求工作之權等等)。
這些政策,實際上都是大陸方面「獨立的政治權力」,「單邊」即可實施,這些都是大陸方面應列為當務的優先工作。 用「一國良制」取代「一國兩制」 「一國兩制」的主張是沒有說服力的。台灣人民要的並不是特異於中國大陸的一個獨立的「好制度」,台灣要的是和中國大陸一樣的「好制度」。
說得明白一些,台灣人民重視的其實應該是一個可以一體適用、可長可遠的優良制度,而非單獨行諸台灣而不行於大陸的「特權」或特別的制度設計。因為,兩個不相容的制度,終究會有衝突牴觸的一天,對已勵行民主制度的台灣而言,很難想像,一國兩制有可能成為終局性的政治安排。 說得更具體一點,現在的中國大陸,仍舊處於共產黨一黨專政的時期。
從民主發展溫和轉變的觀點來說,筆者可以理解這樣的專政,是「過渡安排」。但大陸方面應有體認,這「過渡安排」終要以進入「競爭式民主」的時代,也就是未來的中國大陸,必然不能再是共產黨一黨專政。換言之,在大陸仍是一黨專政,尚未在制度上邁入「競爭式民主」的階段時,兩岸即不適於統一。
鼓吹統一,最有說服力的作法是,先在大陸內部建立一個成熟的、穩定的、可以帶給人民最大福祉的制度,透過這樣的「良制」來取得台灣人民的真心認同,那麼兩岸統合就會是比較自然的一件事。
統一靠的是對自己的信心
大陸應該要對自己更有信心,大陸本身近年來的快速蓬勃是有目共睹的,快速的經濟成長速率,日漸重要的國際地位……,對中國大陸而言,如果兩岸統一是衷心的期待,那麼所差的條件只有一個,就是「時間」。
這點是筆者有信心的,也是您一定同樣覺得有信心的,只不過在時間這個條件尚未成就之前,中國大陸的領導人與人民要保持更多的耐心去等待,以及運用更成熟的智慧去營造和諧的兩岸關係。 如果連大陸本身都不具備這樣的信心,而必須以「武力」為後盾,強押著台灣成為其一員,很簡單地將心比心一番,交換一下彼此的立場,您試著把自己想像成您是台灣的人民,這時的您,有可能在武力的壓迫下,誠心誠意地與大陸成為一家人嗎?
事實上,我甚至可以大膽地說,有朝一日,中國大陸「不反對台灣獨立」時,那就會是中國統一的時候了。因為,這代表那時的大陸已成熟、夠信心到可以包容一切可能性,這樣的一個中國大陸,台灣應會有更大的意願與大陸統一。 以上的具體意見,提供您參考。
其中部分的意見,從您與連戰與宋楚瑜先生的會談中,已看見您約略帶及,很希望那些文字上與口頭上,您釋出的善意能盡速地落實為行動。冀盼兩岸統合、和平共榮之日早日到來。春寒料峭,尚祈 珍衛。
敬請 勛安 陳長文 謹啟 二○○五年三月於台北
長文的文章,真是文如其人,兼具理性與感性。他的文章值得細讀,是因為既能以「理」服人,又能以「情」感人;更充滿了細緻的文采、人性化的觀察、同理心的反思。
──高希均 經濟學者
天下文化不會主動以電話等方式,告知您因訂單錯誤或分期付款等原因,需要您親自到ATM操作修正, 或請您提供往來銀行電話、信用卡資料;亦不會以 「問卷」或「中獎」形式通知您提供個人資料或要求匯款, 若您接獲此類可疑電話,請與我們連繫確認或撥打165警政專線求證,以確保權益。請勿聽從任何指示到提款機(ATM)做任何操作。
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