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想到父親時,腦海中第一個浮現的念頭是什麼?
是他身上特別的氣味、他的某個言教或身教、
他那雙粗糙但有力的手,或是一個屬於你倆的溫馨片刻?
129封信,129個與父親相處的美麗時光,
封封盡是平凡老爸對子女無條件的愛,有笑有淚,令人動容!
《爸,我知道你其實很愛我-129位子女心中的老爸》簡報檔下載
《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第一名作者提姆.羅斯在出版有關父親的書《爸爸教我的事》後,收到讀者如雪片般飛來的信件,向他敘述自己父親的點點滴滴。
本書是作者從六萬封讀者信件中精選集結而成,這一百二十九位子女在信中敘述與父親有關的感人故事或時光,原來平時看似沉默、甚或嚴厲的父親,一言一行的背後,全都隱含著對孩子無條件的愛,讓人不禁深深感動。你更會驚訝,父親一句簡單的話、一個教誨,居然對孩子的一生有如此深遠的影響。
紐約時報》第一名暢銷書《爸爸教我的事》作者,同時也是「會見新聞界」的主持人和主編、國家廣播公司(NBC)新聞部華盛頓分社主任。
中央大學英文系畢業,曾任華視新聞部國外組編譯、製作組編導、購銷處編審,目前為專職譯者。
序
1.溫馨片刻
2.爸爸的掌上明珠
3.名譽
4.老師
5.性格
6.家庭主夫
7.手和腳
8.參與
9.失去親人
10.棒球
11.寬恕
12.養家的人
13.缺席的父親
14.記憶
15.保護者
16.寬容
17.紀律
18.生存者
結語
附錄一 三言兩語說老爸
附錄二 老爸名言錄
3.名譽
杜魯門總統和麥克阿瑟將軍是死對頭,以致韓戰期間,杜魯門總統解除了麥克阿瑟的指揮權。然而,這兩人都是我父親心目中的英雄。前者發現自己大權在握,必須做出痛苦的決定,後者則是活躍傑出的軍事將領。
我十二歲時,麥克阿瑟將軍在西點軍校發表演說,這場演講立即成為經典之作,特別是在我們街坊鄰居之間廣為流傳。父親經常提到這個演說,直到現在,每當我聽到「榮譽」這兩個字,我就會想起麥克阿瑟將軍。他當天的演說題目是「責任、榮譽、國家」,這是西點軍校的格言。麥克阿瑟告訴這些軍校學生,對某些人而言,那六個字只是口號。「但是這六個字有其價值,」麥克阿瑟說。「它們造就你的人格基礎,塑造你成為將來保國衛民的戰士,在你軟弱的時候讓你堅強果決,在你畏懼的時候,讓你勇於面對自己。」這是一個偉大的演講,遺憾的是,現在知道的人並不多了。
在《爸爸教我的事》出版後,一位讀者寄給我一則麥克阿瑟將軍的引文,他認為我應該會喜歡。
「我是個職業軍人,我以此為傲,」麥克阿瑟這樣說,「但是更讓我驕傲的——無限的驕傲——是我身為人父。軍人為了建設而破壞,父親只有建設,絕不會破壞。前者可能導致死亡,後者體現創造和生命。雖然死亡的震撼力很大,但是生命的力量更為強大。我希望,當我去世以後,我兒子不會因為戰場想起我,而是因為在家中我們每天簡單的祈禱——我們在天上的父——而想起我。」
令我意外並印象深刻的是,這位偉大的軍人竟然對身為人父評價更高。但是當你仔細一想,其實身為父親的一些特質,和身為一位優秀軍人並沒有很大的差異。兩者都需要努力工作、犧牲、耐心、忠誠和榮譽。
有些價值必須透過話語來教導。本章一些故事,例如榮譽等,則是透過示範才能明白的傳達。
二○○五年春天,我訪問美國最高法院的三位法官。安東寧‧史加理亞的父親是羅曼語系教授,我問這位法官他從父親那裡學到什麼。儘管尤金‧史加理亞是位知識份子,往來無白丁,但是史加理亞法官明白指出,他的父親曾經很傳神地對他說過,「頭腦和肌肉一樣,花錢就可以操控。只有人格是非賣品。」
就連麥克阿瑟本人也無法表達得更完美。
摘自《爸,我知道你其實很愛我》
二○○四年春天,我出版了一本關於我父親的書——關於我從他身上學到的教誨、他如何影響我,以及我對這位堅定、勤奮、謙虛的人無限的愛和尊敬。《爸爸教我的事》(Big
Russ
&
Me,中文版由二魚文化出版)在五月出版後,出版商為我安排一趟宣傳旅行,希望讀者們能把這本書當成是一份理想的父親節禮物。
旅行初期我到了芝加哥,讓我備感欣慰的是,讀者大排長龍等著買這本書,還要我在書上簽名。而接下來發生的事更讓我訝異。
我預期這書會在我的家鄉紐約州水牛城受到歡迎,但是我沒料到一位年輕人成長於藍領階級、愛爾蘭天主教社區,父親是卡車司機和清潔工人的故事,竟然能引起廣大讀者的共鳴。不久後我也發現,人群裡有許許多多善良、勤勞、愛國的「羅斯老爹」,他們和我父親有許多共同點,縱然他們的信仰和傳統並不相同。為父親寫書,我確信寫的不只是他的生活,也是其他許許多多父親的寫照。
「你好像是在寫我老爸,」有人這樣告訴我,或者是「你爸爸跟我爸一樣,沉默寡言但充滿愛心。」或是,「謝謝你如此肯定你的父親,因為我也感同身受。」
所到之處,總是有人遞給我紙條,並要求我有空時看一下。而當天稍晚時,我也會對那個人的父親有些了解:他最喜歡說的話,或是他的教誨(有時候是言教,不過通常是身教),或是他如何努力工作來養家活口並教育子女。在接受電視和電台訪問談論這本書時,主持人通常一開始都會問我關於羅斯老爹的事,但是不久後就會開始講述自已的老爸,以及父親對他們的重大意義。
我開始了解到這本書所引起的迴響和共鳴,遠遠超過我的期待。不經意的,我給了許多讀者一個機會,事實上是一種邀請,讓他們來談論自己的父親。他們聽過了我的故事,現在換我聽他們的。
另外一個在書店的畫面也縈繞在我心頭。當時我坐在曼哈頓第五街邦諾書店裡的一張桌子前。在書店裡,簽書會是件司空見慣的事,員工早已經發展出一套步驟,讓人群能有效率的移動。有人會幫忙把書翻到封面,並且遞給你一張紙條,讓你知道怎麼拼出題贈人的名字。當我讀到亞佛列得.譚日這個名字時,感覺有些熟悉,雖然我並不記得原因。抬頭一看,一位矮小的長者站在我面前。
「你一定不認得我了吧?」他問。「你的兒子路加是我接生的」。我站起來抱住他。「譚日醫生,能見到你真是太棒了!」
「是啊,我一定得來一趟。你兒子出生時將近四千五百公克呢!」他沒穿白袍,我費了一番功夫才認出他,因為當時的他對我就像個巨人一樣。我們從一九八五年八月二十二日之後就沒見過面了,而那天是我這輩子最快樂的日子。當時毛琳經歷了一段長時間的痛苦分娩,而我也一度離開醫院到外頭呼吸新鮮空氣,信步踱到一間教堂前,走進去祈求母子平安。幾個小時後,我的祈求得到了回應。
我很高興能夠再次見到譚日醫生,特別是在此地此刻。當時的我正在讚揚我對父親的愛;而早在十九年前,這個人就以十一個令人永生難忘的字迎接我進入一個非常特別的俱樂部:「恭禧你當爸爸了,是個男孩」。譚日醫生正是第一個稱呼我「爸爸」的人,這是我曾有過最美好的稱呼了。
們總是說有了小孩生活就會改變,當然他們是對的,不過總是要等到事情發生在你身上,你才能了解這話真正的含意。在我還沒有成為父親以前,我汲汲營營於事業。我是家族裡第一個上大學的人,接著再進入法學院。我擔任過紐約參議員莫寧漢的法律顧問,後來在紐約州首府阿爾巴尼市州長辦公室擔任類似的職務,然後又擔任國家廣播公司的主管工作。當時我住在曼哈頓,生活步調快速,完全以事業為中心,身為人父對我而言實在是遙不可及的事。每當我看到有人抱著嬰兒上飛機,把瓶瓶罐罐的嬰兒用品放在頭頂的置物箱裡,總認為這實在很不方便。我一定會看著手錶,心裡想著:「快,快,飛機趕快起飛吧!」
但是當路加出生以後,我突然了解何謂無條件的愛。我完全了解為什麼父親會連續三十年做兩份全職工作,還有為什麼當我生病時,媽媽會整天寸步不離,把手放在我的額頭上看我有沒有發燒,同時在我的眼睛上放溫暖的茶袋減輕我的疼痛。我對路加的愛是自然的,完全的,出於本能的。
突然間,下班後我再也沒有悠閒的快樂時光,沒有午夜場電影,就算你付錢給我,也無法邀請我去參加晚宴。身為人父的喜悅,讓我的事業退居次要地位。我很喜歡,事實上還樂在其中呢!我想要待在家裡餵小孩;我想要看著他學爬,聽他說第一句話;我想要教他打棒球和踢足球。有時候我甚至覺得我能記得住我兒子每一天的生活。
當然,一路走過來也有痛苦的時刻。不久前,我帶路加到波士頓展開他的大學新鮮人生活,就在通往宿舍的門關起來的那一剎那,我知道,我們父子之間的重要人生章節已經結束。他再也不會完全依賴我了(實際上,好幾年來這已經是個不爭的事實,但只要他還是高中生並住在家裡,我還可以自我欺騙一下!)開車離去前,我給了他一些簡要的忠告:「用功讀書,笑口常開,保持榮譽心」。但願我已經教會他如何做好的抉擇,並且給他強烈的道德基礎去做正確的事。當我走到人生盡頭時,我知道人們將以「我是怎樣的父親」來作為評斷我的重要依據。
我希望我的書能與讀者有所連結,但是卻不敢奢望它能影響我自己的家人,包括名字在書封上的那位。路加、毛琳和我總是到水牛城過感恩節;二○○四年,就在這本書出版幾個月後,在我們全家驅車前往機場以前,父親走出來和我道別。就我記憶所及,我們道別時不外乎是握握手或是輕輕擁抱一下,但這次他卻緊緊抱著我並輕聲說:「我愛你」,在我的記憶中,他從未說過這句話。當時我已經五十四歲了,那時我腦海中只有一個念頭:天啊,真希望我能提早三十年就寫這本書!
老爸需要確定他對我說這句話是恰當的,而我的書向他證明了這點。既然我已宣告了對他的愛,而且是公開的,我們之間的某些關係也永遠改變了。
大約一個月後,毛琳、路加和我到水牛城過聖誕夜,然後回到紐約參加午夜彌撒。我們回家後,路加先去淋浴。幾分鐘後,我聽到毛琳大叫:「老天,你做了什麼?」她滿臉驚嚇的跑進房間說:「他身上有刺青!」
我從椅子跳起來大喊:「路加,過來!」,我氣壞了。就在幾個月前,當他告訴我他想刺青時,我列舉出一些刺青對健康可能造成的傷害,還告訴他,這個年輕時所做的決定將來無法改變,有天他可能會後悔。我還以為他聽進去了。
現在他就站在我面前,腰上圍著一條浴巾,兩隻手臂緊緊貼著身體。
「我看一下。」
「不要。」
「我看一下!」
「不要!」
「路加,讓我看一下!」
他不情願的舉起左手臂,露出了TJR三個字母,那正是我名字的縮寫,也是我老爸的。路加兩眼噙著淚水。「我讀完你的書後,」他說,「我希望你和爺爺能永遠陪在我身邊。」
我頹然跌坐椅上,無言以對,然後低聲啜泣。路加走過來用雙手抱著我。笑聲伴隨淚水,我發誓再也不會責怪路加的刺青了。能夠永遠陪著他,我深以為榮。十一月時,父親對我的書有了回應,他直截了當的跟我說他愛我。而一個月後的現在,我兒子更以如此別出心裁的方式訴說對我的愛。在我的職業生涯裡做過的任何事情,沒有一件獲得的報酬能與寫這本書相提並論。
我從未想過要寫另外一本書。但是當我讀到讀者們寄來的信,我知道自己別無選擇。
有些是讀者的個人回應。「讀完你的書後,」一封信開頭這樣寫著,「我知道我必須打通電話給爸爸。」或者是,「這本書讓我用另一種不同的觀點來看我老爸。」
大部分來信都描述父親的犧牲、毅力和堅忍不拔的個性;談論他的忠告和指引;或是舉例說明他的慈祥、慷慨、愛心,當然還有智慧。許多信件讓人難以忘懷。這些信值得被閱讀,並且牢記在心。
二○○五年初,在我決定將這些信件結集成冊時,我打電話給我的編輯和寫作夥伴比爾,請他和我再度合作。正確的說,這本書不是續集,而是直接來自讀者回應第一本書的結果。我不太確定這本新書會是什麼模樣,但有一件事我很確定,那就是這本書不會只局限於兒子。
在成長過程中,我發現三位姊妹和老爸的關係與我迥異,而我希望,藉由蒐集女性的故事,能夠豐富新書的內容,並加強它的深度。怎麼豐富?你將會發現,女兒們表達意見較為直接、開放且意味深長;反倒是兒子們的信件(部分例外)較為慎重和保留。不過,最後兩派人馬還是達成相同結論:他們都虧欠老爸太多,並且希望世人能夠了解。
但是,也有許多讀者不在意信件是否公諸於世。有一位男性讀者就表示,「不管這封信是否收錄在你的新書裡,我都要感謝你的啟發,讓我寫了這封關於我老爸的信。」或者是,「即使我老爸的故事沒有被選上,我還是要感謝你讓我終於寫出這個故事,好讓他的曾孫將來也有一天能夠讀到,並且了解他的為人。」
我接到將近六萬封信和電子郵件,我都一一拜讀。
收錄在這本書裡的信件描繪出父親的多種面向,但是都有一些共同點。首先,絕大多數都是壓倒性的肯定聲。我知道我本來就是想呈現父親的正面形象,並不是因為所有的父親都是好的,這並非主題所在,而是因為近年來有太多人在討論失職父母和不正常家庭的聲浪,而我希望能夠導正這個失衡現象。住在賓州費克特瑞鎮的珍妮佛.科斯藍斯基提出另一個理由。她寫道:「現在電視上所描繪的父親形象讓我看了難受,他們都很愚蠢,不懂得照料別人、反應遲鈍、成天喝啤酒、對運動狂熱,並且愚蠢的人。但是實際上我認識的每一位父親都不像電視上的爸爸,我的父親也是,完全相反。」
雖然本書絕大部分集中在好爸爸身上,也正因為如此,接納偶爾發出的不同聲音才是公平的。「我老爸是個畜生,」一個住在俄勒岡州的男子這樣寫,「我從他身上學到的一件事就是,不要和他碰頭……我從我養的狗身上學到的愛,比從我老爸身上學到的還要多。」
你從本書裡讀到的父親,大多數都不是什麼超級老爹。他們大都是凡夫俗子,人類身上該有的缺點和短處他們都有,他們都是努力去做,偶爾稍具成果的尋常老爸。你在本書所讀到的是他們最佳表現時的生動描述。在許多例子裡,當這些老爸發現這是兒女記憶中的他們時,一定會感到訝異,甚至震驚。然而,你永遠無法真正得知你的言行舉止會對子女造成什麼影響。你離開人世後他們會如何評價你?他們懷念哪一段時光?他們會如何告訴下一代有關你的一切?
這些信件顯示的第二個重點就是,一個父親所能給孩子最珍貴的就是時間、關注和慈愛。足足有六個月的時間,我每天閱讀好幾千封的電子郵件和信件,但是我記不起有任何一個人說過:「我父親滿足我所有的物質需求,」或是「我對老爸印象最深刻的是他買新電視機給我。」我們對父親的記憶很少或幾乎沒有和物質扯上關係。我們懷念他們陪伴我們的時光,不論是間接(因為工作忙碌)或是比較傳統的方式:花時間提供忠告、講床邊故事,或是出席音樂發表會、拼字比賽或是運動競賽。正因為如此,本書有一章就叫做「參與」。
當我忙著編寫本書時,我讀到一則有關米高.肯恩的報導。他是一位英國演員,曾經參與過「風流奇男子」、「心塵往事」,以及其他上百部電影的演出。「我最大的驕傲,並且我也非常自豪的,就是我是一個偉大的父親,」他這樣說。「我女兒會這樣跟你說。我會參與孩子的大小事情……我一向認為我能給孩子最珍貴的東西就是時間。」真是大哉斯言!尤其這句話是出自於一位非常忙碌的人。大部分人若忙碌如他,根本無暇思索身為父母的職責問題。如果投資房地產要注意地點、地點、地點,那麼身為人父就是要付出時間、時間、時間。
「時間是最重要的東西」,這句話已經是老生常談,卻是顛撲不破的真理。你可以給小孩大量的禮物和金錢,但相較於你花時間陪伴他們,前兩者其實微不足道。你們相處的時間不需要事先計畫或安排。度假和特別活動是不錯,但最難忘的時光經常是自然發生,不需要刻意安排的。你無法創造美好時光,但是你可以提高其發生的機會,而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參與。你花時間和孩子相處的每一個時刻都有重大意義。好了,不再說教了。
我注意到的第三個主題就是,書中你讀到的許多父親都是相當沉默和謙虛的人。在我著手寫這本書時,我讀到許多戰爭的故事,裡頭經常描述一些勇敢殺敵、可歌可泣的時刻。當投書的子女重提這些時刻,甚至是英雄事蹟時,他們絕大部分指出,父親很少談論這些事,有時根本絕口不談。
本書裡面的父親大都不是多話的人。儘管他們的子女了解在某種程度上,這是因為世代差異的緣故,但有時這群比較敢表達意見的世代,也會發現父親的沉默讓人感到沮喪。同樣的,大多數父親也不習慣吹牛。他們也許不是什麼有分量的人,但是,對子女的影響卻是深遠的。我一再聽到,「對別人而言,我父親一點都不特別,但對我來說,他絕對是。」
第四個主題和第三個有關,也就是出生在戰後嬰兒潮(及之後)的子女們,明顯察覺到他們的父親從來不曾說過「我愛你」三個字,或是只有在壓抑多年情緒,不期然的情況之下才會說出。有些子女會覺得不表達愛意令人痛苦,但是也有人對此從容以對。「我父親從來沒說過他愛我們,」有一個人這樣寫,「但是他根本不需要說,從他的一言一行我們早已明瞭。」
有些人寫下情況改變的那一刻。一位年輕人從來沒有聽過他父親對他說我愛你,一直到他前往接受基礎訓練的前一晚,當時他父親給了他一支手錶並且說:「我愛你,兒子。」另一個讀者則記得,她七十多歲的父親在談到自己的爸爸時曾經老淚縱橫,並說這輩子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在自己父親過世以前跟他說自己有多麼愛他。她在信裡寫著:「在我父親日漸衰老時,我經常告訴他我深愛著他。當他去世時,我感覺很平靜,因為我已經說出對他的愛。」
住在喬治亞州阿爾巴尼市的艾倫.湯普森則是因為住院開刀而出現轉捩點。就在艾倫因為麻醉而全身無力時,他父親打電話過來,艾倫脫口而出「我愛你,爸爸」這句他從小學以後就沒再講過的話。電話線上一陣耐人尋味的沉默,緊接著,艾倫記憶中有生以來第一次,他聽到父親說:「我愛你,小夥子,加油!」從那時候起,他寫:「每次我們一有機會相聚,老爸一定會倒兩杯加水的威士忌,然後我們會以男人對男人的方式聊天,聊過去的美好時光、車子、女人和當兵的事,以及一些我一直希望他和我談談的事情。我們知道彼此關愛,也不需要把愛掛在嘴上,但我們還是選擇說出來。」
「從此以後,」她寫著,「我們的關係改變了。那簡單的三個字拉開了那塊橫隔在我們之間、讓我無法看清楚我父親真正為人的布幕。他是我的保護者,我的供給者,我的啦啦隊長,我的英雄。」
本書裡有許多啟示,而這就是其中一則:如果你身為人父,請用簡單的話語告訴孩子你愛他們。是的,我知道平時的互動中已經涵蓋了,即便如此,能夠親耳聽到、親口說出,總是一件美好的事。如果你很幸運父親還健在,而他也從來沒有說出那三個字,也許他需要一些鼓勵。
換個其他方式也可以。我最早接到的信裡面,有一封是住在印地安納波里斯,從事房地產經紀工作的羅傑.哈佛寄來的。幾年前,他兒子約翰計畫大學畢業後,獨自從印地安納波里斯開車前往西岸。就在旅行日期逐漸接近時,約翰開始了解到這是一件大工程——時間、距離、路程不熟,還有開支(這可不是件小事),於是他詢問爸爸是否能和他一起旅行三星期。羅傑這樣描述:「我當下不假思索就答應了。」
結束精采的三星期旅行後,約翰開車送羅傑到舊金山機場,讓他搭機回家。為了打發起飛前的無聊時間,羅傑打開修面用具包。他在裡頭發現兒子前一晚上趁他睡覺時所寫的一張紙條。紙條裡,約翰告訴他這趟旅行和父子關係對他的重要。「簡而言之,」羅傑寫著,「我坐在機場裡放聲大哭。」
羅傑接著提供我和其他父親一個建議。「挑一個目的地,不要搭飛機,」他這樣寫,「和孩子一起開車去。路程中可以露營。在經過的每一個城市找一家好餐廳,衣著輕鬆走進去吃一餐。買一些三明治和汽水放在冰箱裡,就在跨州的休息站或州際公路上吃起來。找家路邊小餐廳。找個棒球場,不管是大聯盟、小聯盟,或是美國退伍軍人協會的;傍晚就在戶外度過。跟你遇到的人一起玩。你懂吧。」
我懂了,甚至還接受羅傑的建議。儘管我們的行程比較短,而且在車程中我還妥協接受了幾個電台的訪問,一直到路加威脅要把車子停下來,除非我關掉行動電話。
第五個主題是,我注意到許多來信者本身是為人父母者。仔細一想這是有道理的。有一些讀者提到,直到他們長大成人,有時候甚至是年華老去,才完全體會父親給予他們的恩惠,或是了解到父親如何造就了他。超過一位以上的來信者提到或暗示馬克.吐溫的名言:「當我是一個十四歲的小夥子時,父親無知到我實在無法忍受讓這個老頭子站在我身邊。但是等我二十一歲時,我很訝異這個老頭子怎麼會在七年內學了那麼多。」馬克.吐溫是否真的寫過這句話有待爭議,但這句話仍然在我腦海裡引起回響。
我非常感謝許多人花時間花力氣寫信給我,談論他們的父親。如果你的信件剛好屬於我無法一一列舉的眾多投書之一,我深表歉意。還有許多非常好的故事,如果要全部出版,將可結集為一系列的巨著。
我要特別提到一封信。比亞克先生生前是一位金融分析員,他和太太有八個子女,大家都深愛這位父親。二○○一年,在他七十五歲生日時,他的子女結集出了一本小冊子,每個人列舉七十五個敬愛他的理由。
比亞克的女兒芭芭拉告訴我那本小冊子是她父親收過最好的禮物;在讀過之後,我可以明瞭為什麼。從此以後,她說,她把這個觀念分享給其他家庭,他們也會找出一百個理由當作情人節禮物,五十個理由當作金婚紀念日的禮物,或是值得紀念的生日、母親節和父親節的禮物。我想不出一個更有意義的禮物了。
我將這本書視為一個大合唱,集合了來自全國各地的聲音,表達他們內心深處,對這位人生當中第一個認識的男人由衷的感激。多年以來,平時的言行未必能被子女們理解的父親們,也意識到他們跟自己的父親一樣會講出或是想到:「總有一天你會感謝我的。」這句話。你即將讀到的這些由為人子女者所寫的故事,對多數他們的父親而言,那一天終於來了。
天下文化不會主動以電話等方式,告知您因訂單錯誤或分期付款等原因,需要您親自到ATM操作修正, 或請您提供往來銀行電話、信用卡資料;亦不會以 「問卷」或「中獎」形式通知您提供個人資料或要求匯款, 若您接獲此類可疑電話,請與我們連繫確認或撥打165警政專線求證,以確保權益。請勿聽從任何指示到提款機(ATM)做任何操作。
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