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也不只是上課和補習,
要給孩子多一點空間,讓孩子有個快樂的童年。
如此一來,才能擁有融洽的親子關係,
也能讓孩子在歡笑中探索出自己的興趣和長處,
孩子自然就會走上成材的康莊大道,開創出他獨有的美好世界。
全都與孩子的成長、學習、發現自我等父母最關心的問題有關,同時也點出許多父母常有的錯誤想法。洪蘭老師願這本書能帶給父母勇氣,讓孩子去走最適合他自己的路。因為人生是場馬拉松,只要給了孩子健全的體魄、求新知的動機,及學習能力,父母就不必擔心了。
本書共分七部:
(1)父母守則
(2)了解大腦,教育不難
(3)自我價值的建立
(4)生活上的學習
(5)培養興趣,開發長處
(6)閱讀,從小開始
(7)創造力讓孩子大不同
序 一本教我們扶持孩子的書 黃春明
序 推動閱讀,我們別無選擇 曾志朗
序 用學習累積生命的能量 周燦德
自序 學習理應快樂
增訂版序 給孩子呼吸的空間
第一部 父母守則
常說「不要……」壞處多
永生難忘的聖誕禮物
家庭氣氛影響孩子一生
打罵是最糟糕的管教方法
當個能讓孩子信賴的父母
孩子為什麼有話不跟你說?
翅膀硬了,再讓他飛
可以信任,不能放任
我們想要什麼樣的後代?
第二部 了解大腦,教育不難
把握大腦發展的黃金期
腦力開發的迷思
認識大腦的規則
睡得飽,學得好
扁頭尖頭又怎樣?
吃糖有理
刺激也要適可而止
指紋測腦紋,真的嗎?
不需處處與人比
單性學校又成潮流
第三部 自我價值的建立
一塊舔過的甜糕
比生命更重要的事
一生受用不盡的經驗
聰明別被聰明誤
「質優」比「資優」更重要
教導孩子成為一個正直的人
出了社會,誰管你是第幾名?
第四部 生活裡的學習
接受禮物的智慧
先假定別人沒有惡意
用錢的智慧
手機禮儀
誠實與守法
幫孩子收心
「禮」的推動不能等
戲劇裡的生命教育
在音樂廳上課
最基本的生活禮儀
第五部 培養興趣,開發長處
有興趣,才會成功
把暑假還給孩子
人生就該「認真玩」
有鼓勵,愈挫愈勇
我不笨,也不懶
看到自己孩子的長處
有心就能化腐朽為神奇
孩子也需要「休耕」
第六部 閱讀,從小開始
猶他州的小圖書館長
看小說,學英文
看課外書事半功倍
勾起孩子的閱讀興趣
寫作力=(組織+邏輯+表達)力
讀壞書不如無書
讀書改變了荷西的一生
火龍是可以打敗的
認識正體字之美
第七部 創造力讓孩子大不同
關掉電視,說個故事
好奇心是學習的最佳動力
走冤枉路也是一種學習
變異是創造力的根本
給孩子一點點自由的時間
在報紙上看到有個母親因為女兒不聽話,憤而將她頭髮剃光,使她不能去參加小學畢業典禮,結果女兒頂個大光頭還是去了,因此上了報紙。這新聞看了令人感嘆!打罵其實是最糟糕的管教方法,孩子小時還管用,愈大愈不能用,到最後會「官逼民反」,得到反效果。
我高中時,有個同學交了個男朋友,家裡反對,暑假時把她的頭髮剃光,也是以為她這樣就不敢上街了,結果,她包個頭巾,跳窗去私奔,在當時鬧得很大。多年後,當我們再相逢時,她已離婚了。她很懊惱的說,如果當時不是家裡管得太嚴,用強制的高壓政策,她也不會反彈得這麼厲害,不顧一切去結婚。因為兩人都太年輕,婚後才發現個性不合,撐了幾年,最後是黯然離婚。她很感嘆,父母的管教,加上自己的任性,誤了美好的一生。
我沒想到過了四十年,時代進步到溝通不必面對面,電話可以帶著到處跑,e-mail無遠弗屆、零時差,父母的管教方式竟然完全沒有變,仍然是用「不聽話就不准你……」等等手段,也仍然是用侵犯孩子身體的方式來羞辱孩子(最近甚至還看到脫光了罰站的新聞)。
枳逾淮為橘
帶人要帶心,要孩子聽話必須先要孩子尊敬你、服你,你說的話他才會聽;希望孩子改變行為,一定要先讓他從思想上改變起才會有效。前些時去美國開會,遇見一個當年國中的中輟生。他父母曾試過各種方法:打、罵、轉學,讓他脫離原來的壞朋友,都沒有效,後來因為父母職業關係,外放到美國,這孩子居然就變好了,不但上了大學還唸了碩士。
看到他的表現,我驚訝之餘,問他為何枳逾淮為橘?一個講不聽、愛逃學,除了不曾殺人放火,其他壞事都做過的孩子,為什麼到了美國就改變了呢?他說:是老師對學生的態度。老師對他的尊重使他自重自愛,不願使信任他的人失望。
我們的確在實際的個案上看到愈是叛逆的孩子愈是需要父母、老師的關注。叛逆行為有時是一個求救的呼聲,父母若是能在孩子第一次有偏差行為出現時就找出原因,改正它,就不會弄到用剃光頭來約束孩子的行為。
很奇怪的是我們雖然明知蜜糖會捉到比較多的蒼蠅,卻常用打罵的方式來管教孩子,幾千年來不改,不會想到時代不同了,管教的方式也應有所不同。以前的交通不發達,孩子跑不遠,也沒地方可去;現在動不動離家出走,社會又到處是陷阱,最可怕的是萬一染到毒和賭,一個聰明伶俐的孩子就報銷了。
很多人都看過《三國演義》,諸葛亮七擒孟獲的故事大家也都知道,要收服孟獲,使他心甘情願歸順蜀漢,永不叛亂,感化是唯一的方式。台灣學生的痛苦指數這麼高,除了課業壓力之外,大人的管教方式不當大概也是個原因吧。
一葉知秋,不要輕易把這新聞跳過,它其實反映出我們整個社會對待比我們弱勢、打不過我們的人的態度。請多花時間在孩子身上,了解他的需求,關心他,讓他知道他是你心中最重要的人。另一方面,自己也要以身作則,贏得孩子的尊敬,孩子才會對你真正心服口服。
摘自《歡樂學習,理所當然:教育必須擁有童年的笑容》
洪蘭
《歡樂學習理所當然》這本書出版匆匆已四年,在這四年之間發生很多事情:政黨輪替了;國際競爭愈來愈激烈了;昨天還在用的儀器,今天突然已買不到零件,因為已經被淘汰了。在這日新月異,競爭如飛梭般快速的世界裡,父母當然很憂心,他們知道自己過去成長的社會已經一去不返,不能再用同樣的方法教育下一代,但是又不知道該怎麼去教孩子才好。其實父母不必擔心,不論這世界怎麼變,做人的道理和傳統的價值觀是不會變的,因為這還是一個「人」的社會,父母只要把握住教養的原則就可以了,那就是教養孩子成為一個正直有用的人。大器可以晚成,眼光放遠一點,不要在乎分數,分數只是評量的一個方式而已,而且不是最好的方式。
韓愈說:「化當世莫若口,傳來世莫若書」。我們若能改變父母老師對分數的計較,對明星學校的崇拜,下一代就會有呼吸的空間,就不會被制式的補習累得直不起腰來。最糟糕的是現代標準答案的考試制度,讓孩子都對自己失去信心,考不到一百分就覺得對不起父母,覺得自己又讓父母失望了。不知道有多少孩子覺得自己是扶不起的阿斗,每天垂頭喪氣的過日子,看了真讓人心疼。所以重視分數的觀念一定要改。
不過觀念的難改變有時真讓我驚訝。以前念法律系時,老師告誡我們寫起訴書時,下筆要謹慎,說「一字進公門,九牛拉不出」,要改變公文上的字很難。想不到現在發現,要改變觀念,不要說九牛,連十牛都拉不動,更是難上加難。幸好經過眾人多年來的努力,這個牆角最近已有些鬆動,已有些考上明星學校的孩子寧願留在社區念自己家附近的高中了,這是個可喜的現象。
讀書是靠自己,知識是學不完的,個人可以改造環境,環境可以影響別的同學。當社會上愈來愈多成功的人不是從明星學校出來時,這個迷思會被破解,這個牆就會倒掉。畢竟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快樂成長,將來做個自己想要做的人。要達到這一步,關鍵在父母對孩子的態度,以及孩子對自己的信心。它絕對不在明星學校的制服,要知道三年名校的虛榮是短暫的,自己終身的成就才是長遠的。
但願這本書能帶給父母勇氣,讓孩子去走最適合他自己的路。人生是馬拉松,只要給了孩子健全的體魄、求新知的動機,及學習能力,我們就不必擔心了。我們給了他工具,以後一切就看他自己的機緣。
摘自《歡樂學習,理所當然:教育必須擁有童年的笑容》
有人說:最能表現人類文明的高尚行為即是扶持。但是問題是,多少父母親和老師,他們對待孩子的美意和善意,為什麼到後來,卻使小孩受害,成長偏差?
要怎麼扶持?要是有人和我一樣不甚了解的話,得學習才能扶持我們的孩子,或是我們的學生。洪蘭教授這本集子,就是在扶持我們。她的千言萬語就是在教我們什麼是扶持?怎麼去扶持?她有實際的例子,又有理性依據。
──知名作家 黃春明
洪教授的文章,我常常有機會先睹為快,偶爾也會有些不同的意見,但如今有機會看到整理成冊的全貌,不禁為我那些斷「篇」取義的小意見感到汗顏。她的理念很清楚:如果孩童不能快樂地生長,那麼童年的定義就完全被扭曲了;沒有童年的歡樂,是會遺憾終生的。利用這個機會,和她廣大的讀者群一起向她說:「謝謝妳提醒我要維護我小孩的歡樂童年!」
──中央研究院院士 曾志朗
洪蘭教授回國十幾年來,其著書或譯作多達三十幾本,而每一本書,她都能深入淺出的將艱深難懂的「專業知識」,用最淺近的生活案例,轉化成易讀易懂的「常識」,讓讀者閱讀起來快樂有趣。其中《歡樂學習,理所當然》這本書更是精髓。我個人認為,它是我看過最好,也最適合讓父母或教師們閱讀的好書。因此,我願意誠摯的推薦予你,我相信只要你用心讀它,你也會和我一樣的讚嘆和感動。
──教育部常務次長 周燦德
天下文化不會主動以電話等方式,告知您因訂單錯誤或分期付款等原因,需要您親自到ATM操作修正, 或請您提供往來銀行電話、信用卡資料;亦不會以 「問卷」或「中獎」形式通知您提供個人資料或要求匯款, 若您接獲此類可疑電話,請與我們連繫確認或撥打165警政專線求證,以確保權益。請勿聽從任何指示到提款機(ATM)做任何操作。
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