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曼娟籌劃醞釀了七年,寫下《唐詩樂遊園》
讓充滿魅力且穿越千年的唐詩,經典重現
從盛唐的李白、杜甫、王維;中唐的白居易、柳宗元
到晚唐的杜牧、李商隱……,了解他們的生命故事,你會發覺
這些詩句的情境都是可以觸摸、嗅聞、品嘗的
有時甜蜜得令人微笑,有時苦楚得引人落淚
65位詩人的生平際遇,205首詩作的歷史現場與創作啟發
邀您一起重返唐詩經典,走進《唐詩樂遊園》
張曼娟《唐詩樂遊園》以新穎的敘事風格,帶您重讀唐詩經典
詩人的生命轉折,詩作的歷史典故,詩情的創作啟發
從10歲到100歲,都可輕鬆讀懂唐詩!
『唐詩穿越千年歲月,來到二十一世紀,應該是一個少年,有著無限可能和一雙燦亮亮的眼睛。這翩翩少年正站在樂遊園的入口處,向你遞上一張輝煌的入場券,你可以跟著李白進入楊貴妃的牡丹園;隨著崔顥目送高樓上的黃鶴遠去;在白居易的船上聆聽琵琶女的演奏;與杜牧一同細數江南煙雨中的樓台……歡迎光臨。祝你樂而忘憂。』──張曼娟
在出版業最蓬勃的年代,
張曼娟的《海水正藍》與其他作品,
影響了許多世代的人。
當物換星移,
張曼娟體會自己的中年變化,
真誠探究內心感受,
思索並想像未來,
她寫下《我輩中人》,引爆中年話題,
並與照顧者們相濡以沫。
她發現「我輩中人」的幸福或不幸,
可以由自己掌握,
只要認清了自身的獨特與價值,
便可「以我之名」,
開創一個完滿的小宇宙。
FB粉絲團 | 張曼娟
東吳大學中文系畢業,歷任作文專任教師、出版社主編,現為張曼娟小學堂資深教師、《國語日報》專欄作家,推廣閱讀導引暨語文運用等創意課程。著有《麻煩小姐》、《山米和浪花的夏天》、《我是光芒!》等,曾獲「九歌兒童文學獎」。喜歡文字與教學,持續寫作中。
喜歡聽故事、讀故事,有時也住在故事裡;有時間就到處走走逛逛,有時收集陽光、古老房舍、老得不能再老的樹、推著一堆雜貨的老婆婆、黑夜覆蓋的小山坡……將它們放在腦中保溫,孵化成美麗又奇幻的夢──目前在家專職插畫,努力作夢!作品曾三度入選義大利波隆那插畫展,2012年更以《小小猴找朋友》、《流星沒有耳朵》同時榮獲金鼎獎,2013年再以《首席大提琴手》連莊。
Amann Wang likes to listen to stories, read stories, and sometimes lives in stories. When she has time, she enjoys walking around, sometimes collecting sunshine, old houses, old trees that couldn’t be older, old wives pushing a bunch of groceries, darkness-covered hillsides… she collects and stores all of these in her mind and nurtures them into beautiful, fantastic dreams. Wang is currently a full-time illustrator, trying hard to dream!
Wang’s works had been selected by Bologna's Illustrators Exhibition three times(2006, 2015, 2016). In 2012, she won the Golden Tripod Awards for Little Monkey Finds Friends and Meteors Have No Ears. In 2013, she won the award once more for her book Principal Cello.
唐詩樂遊園(上)
張曼娟序
主題一:客船開到哪裡去?
那束永恆的月光
一首詩,搏功名
從落第到及第之間
寒山寺,夜半鐘
主題二:神童詩人資優班
初唐詩,開啟輝煌三百年
酒五斗,長歌懷采薇
四傑的排名與本領
眾蟬鳴叫最高音
水仙王的孤單飛行
砸名琴而行銷詩
主題三:他是明月的孩子——李白
謎樣的天上謫仙(李白)
劍俠就是灑脫重情
遠遊時期,一顆亙古恆星誕生
輝煌的長安,寂寞的酒仙
抽刀斷水的豪情
但願長醉不願醒
離開長安,轉過千重山
主題四:他的屋頂飛走了——杜甫
詩仙與詩聖
長安人情如紙薄
安史之亂,顛沛人生
草堂歲月,一行白鷺上青天
秋風秋雨,追逐飛走的屋頂
流轉.流浪.流離
光華璀璨,身影萬丈長
主題五:胸中棲著一朵雲——田園詩
山水田園好朋友
誰在登高時想我
抒情高手栽紅豆
乾杯吧,一腔的俠情
如果在雪中,一株芭蕉
在泉上見到月光
坐著遇見一朵雲
凝碧池上的哀音
清詩句句孟襄陽
寂寞關上了柴門
夫子熱愛的生活
自然風華,餘音裊裊
滿山落葉,澗水潺潺
唐詩樂遊園(下)
張曼娟序
主題六:一望無際草原香——邊塞詩
大唐就是不一樣
哥哥爸爸真偉大
聽聽草原大漠之歌
熱血遊俠.政治家
豪俠的羌笛與梅花
敏銳新奇.藝術家
英雄也是會失望,會想家
邊塞歌聲此起彼落
寂寞空閨婦愁怨
主題七:落花竟然如飛雪——時令詩
清明的雨,寒食的蠟燭
七夕的流螢,中秋的月
主題八:四季交響在詩裡——季節詩
曲線提琴與鳥鳴
溫暖氣流在振動
銅管樂器的色澤
飛雪敲打著屋脊
主題九:聽聽歷史的心跳——詠史詩
歷史,照見自己的影子
三國,多少英雄淚滿襟
金陵,六朝捧在手上的心
樓台,一去不復回的翅膀
霸王,渡不渡得那條江?
荊軻,提劍出京易水寒
主題十:摸一摸風的形狀——詠物詩
風是神奇魔術師
柳的風姿,菊的香氣
鞠躬盡瘁一病牛
主題十一:悠長勻稱的脈動——中唐詩
運動促進詩的繁榮
沒有臉書宣傳,囝仔阿嬤都喜歡
天長地久,此恨綿綿
江上琵琶,天涯淪落
鳥的母愛,魚的悠哉
最美的,無法再遇見
新穎的,花窗與風景
苦吟詩人第一號
推敲十年磨一劍
天若有情天亦老
主題十二:樂遊園上的餘暉——晚唐詩
亂世的螃蟹與珊瑚
江湖散人茶博士
新嫁娘遇見考生
風流才子,揚州一夢
白雲生處,有花有詩
像一隻蠶那樣相思
如煙消逝的惘然
【一首詩,搏功名】
在華人世界,就算是背不出一首詩的人,也知道《唐詩三百首》,這真是一本超級有名的詩集。
這本書的編選並不是唐代人,而是由清代的一對夫妻檔蘅塘退士孫洙和妻子徐蘭英攜手完成的,說不定徐蘭英花費的時間與心血更多些。可惜現在的人多半知道編書者是蘅塘退士,卻沒留意還有一位飽讀詩書的才女,也貢獻了許多心力。「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年代,能有徐蘭英這樣的女性,真是很難得的。
這本詩選集原本是給家塾孩子的讀物,也可以驗證一下「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的說法是否屬實。
他們參考了各家選本,總共選出七十七位詩人,共三百一十一首詩,每一首詩都是經典,令人愛不釋手。這個選本顧慮到兒童與少年的學習,因此以流暢、典雅、親切、情真的詩作為主,不僅受到家塾孩子的喜愛,也成了所有讀者共享的寶典。後來的人翻印這本詩集,不免有些增補,到最後竟不斷飆高,達到四百首呢。
但唐詩當然不只三、四百首而已,目前仍保存下來的唐詩,約莫有五萬首。
歷史上的名人,寫作《紅樓夢》的曹雪芹,有個深受康熙皇帝寵信的祖父曹寅,曹寅受康熙欽命,編選了《全唐詩》,共收錄兩千兩百多位詩人,蒐羅了四萬八千九百多首詩。這個數字,真是前朝與後代都無法迄及的,因此,詩,就成為了唐朝的代表,也成就了唐朝的輝煌。
在很多不同的時代,寫詩最大的功能是抒發情感,寄託幽懷。就像到了現代,不少兒童和青少年,也都能寫上兩句頗有詩意的句子。把自己難以對人傾訴的心事,或是浪漫情懷,藉由詩句表達出來。
然而,在唐代,寫詩寫得好,竟然可以在科舉中金榜題名,還能在朝廷得到官位與俸祿,可以說是功名利祿的敲門磚,既能抒發情懷,又可踏上知識分子夢寐以求的官宦之途,詩人何樂而不為?怪不得唐詩如此蓬勃迅速的發展起來了。
現代學生在考試時免不了寫作測驗,題目上必然註明著,不可寫詩。不管詩寫得多好,在考試時一點也派不上用場,唐代人卻在考科舉時寫過不少好詩。
中唐有位詩人錢起,是有名的才子,與其他九位詩人合稱為「大曆十才子」,他就是在應試時作了一首詩,得到主考官的激賞,金榜題名。那首詩也就成為應試詩的代表作了。
唐玄宗天寶十年,錢起應考,省試的詩題是〈湘靈鼓瑟〉,這是出自於屈原《楚辭.遠遊》篇中的兩句:「使湘靈鼓瑟兮,令海若舞馮夷。」是個美麗而憂傷的,古代的神話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據說堯帝把兩個女兒嫁給了舜,舜帝是個受百姓愛戴的帝王,為了了解百姓的生活狀況,常四處巡行,不幸南巡時在蒼梧死去了,兩位妃子日夜思念,悲痛不已,不久也於湘水之濱去世。
她們的魂魄化為湘水之神,常在月夜裡鼓瑟彈琴,音樂悽惻哀傷,令經過南方楚地的客旅,悲不自勝。連海若、馮夷這些神祇聽見樂聲也忍不住隨之起舞。
這題目很難寫,是因為音樂的描寫一向不容易,讀過這個神話故事的人都知道,湘水女神鼓瑟,必然是悲傷的樂曲,但是如何用文字將那樣的感覺描寫出來呢?這考驗著詩人的本領,必須具備極豐沛的想像力,錢起用各種不同的方式將抽象的音樂具體寫出來:它是悽楚的,就算是堅如金石也會被打動;它是有力量的,能夠穿透天地;它是有氣味的,我們嗅聞到新鮮的馨香;它是無遠弗屆的,連遼闊的洞庭湖也能跨越。
這就是修辭學裡的「誇飾法」,一定要比現實誇張許多,令人驚奇。同時,讀詩的人被說服,相信這音樂的演奏確實有著巨大神奇的力量。
最著名也最令人難忘的是結尾兩句,縹緲虛幻的景象,一江流水,幾座山峰,景色優美如夢,剛剛的一場音樂饗宴,也恍然若夢。湘水女神是虛幻的,鼓瑟之音卻描寫得如此真實,真是好有本領。怪不得當時的主考官給了他很高的名次,並且說,結尾兩句詩「如有神助」呢。
〈湘靈鼓瑟〉錢起
善鼓雲和瑟,嘗聞帝子靈。
馮夷空自舞,楚客不忍聽。
苦調淒金石,清音入杳冥。
蒼梧來怨慕,白芷動芳馨。
流水傳湘浦,悲風過洞庭。
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
湘水女神多麼擅長彈琴鼓瑟啊,可以聽見堯帝之女想要表達的深情。連水神馮夷也隨之舞動,雖然並不能領略其中的意境,而途經楚地的過客更被觸動心事,不忍聽聞。那悲苦的聲調,連堅硬的金石都為之酸楚;那清揚響亮的琴音,穿透了無窮的青天與無盡的冥界。在蒼梧死去的舜帝的魂魄也被驚動,勾起了愛慕與思念之情,而江邊的香草白芷,在這樣的樂音中也鼓動著沁人的芳香。這樂音隨著流水,飄散在湘水兩岸,形成悲愴的風,吹過八百里洞庭湖。這樣動人的音樂,使聆聽者渴望見到演奏的人,然而,樂音終止,除了江上幾座青碧的山峰,一個人也看不見呀。
【從落第到及第之間】
許多詩人或許都羨慕錢起的幸運,能以一首命題詩金榜題名,大部分的詩人,得忍受更多失敗的挫折和打擊,所幸,為了伸展自己的抱負,詩人們是不會輕易放棄的。他們在「落第」的失敗中,再接再厲,等待著「及第」的成功。
「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金榜題名的那一天,才能揚眉吐氣;才能衣食無缺;才能光耀門楣。
成功幾乎都是從失敗中來的,就連錢起也曾在落第時寫下了「不醉百花酒,傷心千里歸。」的淒涼詩句。
以〈遊子吟〉這首詩流傳後世的中唐詩人孟郊,被稱為「苦吟詩人」,他對作詩很有狂熱,只是靈感有些欠缺,為了吟一首詩,往往陷入艱苦的奮鬥。而他的科舉之路,同樣充滿坎坷。他出身貧寒,刻苦用功,在尋求功名的道路上,卻只能嘗試著一次又一次的失敗。
他在〈下第〉詩中這樣寫著:「棄置復棄置,情如刀劍傷。」雖然這樣努力,自己的才華卻像是無用的廢物那樣,被丟棄了,丟棄了一次又一次,心中的情感,彷彿被銳利的刀劍所傷,疼痛不堪。很少見到一句詩中五個字都用「去」聲,去聲字讀來會有低落沉鬱之感。作詩總要花費許多時間心血的孟郊,連續使用五個去聲字,絕不會是偶然,而是將他心中的沮喪,化為音韻,強烈的表現出來。這樣講究的詩人,怪不得寫詩這麼辛苦了。
不幸的是,孟郊再一次應考落榜,於是,寫下了〈再下第〉詩:「兩度長安陌,空將淚見花。」他已經來長安赴考兩次了,放榜之時,得到的只有失敗與挫折,望著開滿鮮花的長安城,知道自己再沒有容身之地,於是,忍不住傷痛的流下眼淚。
唐代的科舉是在秋天舉行的,放榜則要等到第二年的春天,這些前來應考的讀書人多半都會留在長安,等待著「幾家歡樂幾家愁」的結果揭曉。這真是一段好難捱的日子,卻值得一試再試。孟郊四十六歲那年,再度來到長安城,進了考場,命運之神這一次給了他一個微笑,及第了。人生中這麼重要的時刻,怎麼可以不寫詩?〈登科後〉記錄了孟郊的得意狂喜,也預兆了他的成功只是一個瞬間的幻影。
我們用「春風得意」來形容一個人做人做事都很順利,這成語就是來自這首詩。「走馬看花」則是形容時間短促,無法確實了解。走馬就是跑馬,騎馬奔馳,怎麼可能將花兒的模樣看得真切呢?這成語也是出自這首詩。
四十六歲的孟郊考上科舉,卻一直等到五十歲才得到一個小小的官職。既無法「放蕩」,也沒有「無涯」。
〈登科後〉孟郊
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過往在科舉考試中受到的挫敗,那些灰頭土臉的日子不必再提了。今日終於金榜題名,讓人感到毫無拘束的暢快。放任馬兒狂飆,在溫暖的春風中馳騁著,短短一天,就要把長安城裡所有的花兒看盡。
【寒山寺,夜半鐘】
唐代詩人在落第後寫的詩數量不少,其中有一位,他詩名不高,詩作也不多,卻因為一首詩,而能揚名後世,那就是〈楓橋夜泊〉的作者張繼。
張繼流傳後世的詩有四十幾首,我們熟知的只有〈楓橋夜泊〉這首七言絕句。那一年,張繼去到長安趕考,滿懷希望的從秋天等到春天,這希望竟然落空了。於是,他取道蘇州回故鄉,那是個前途茫茫的夜晚,住在小船上的詩人輾轉難眠,聽著寺院的鐘聲,寫下一首詩。
這首詩成就了一個詩人,那就是張繼;這首詩打造了一座名寺,那就是「寒山寺」。
寒山寺原本只是蘇州城外的一座小寺廟,據說是梁武帝時興建的,叫做「妙利普明塔院」,並不起眼。唐太宗時兩位年輕僧人寒山、拾得來此修道,拾得後來去了日本宣揚佛法,寒山成為此寺的住持,又因為他能作詩,名氣很大,人們就將這座寺院稱為「寒山寺」。讀過張繼這首詩的人,都對於半夜在船上聆聽鐘聲有了無限美好的嚮往,也對寒山寺充滿情感,因此,千年以來,雖然遭遇過好幾次的毀壞,卻總能修建起來,屹立不搖。
〈楓橋夜泊〉的前兩句共有十四個字,包含了六種意象:「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月落」是時間,「烏啼」是聽覺,「霜滿天」是寒冷的體感,「江楓」表明了季節是秋天,「漁火」標示出地點是蘇州,「對愁眠」指的是滿懷愁緒的詩人,在這樣的景色中,有個失眠的人呀。
密集的鋪陳了六種意象之後,三、四兩句,詩人只寫一座寺廟與一種聲音,這就是寫作時,「疏密相間」的技巧。
太繁複的意象或描寫,會讓讀者感覺疲累,就算是再美麗的描寫,也無法停留在記憶中。就像聽見一段綿密的、抒情的樂章,聽眾的情緒被看不見的絲線提起來搖盪著,有些難以負荷,這時候,需要的是一個短短的休止符。因此,繁複的意象之後,應該有樸素的白描。
每次重讀〈楓橋夜泊〉,總會想起那個失眠之夜,對當時的詩人來說,是多麼困頓的一個時期,對未來沒有把握,對金榜題名的人豔羨不已,他只會寫詩,也只能寫詩。卻並不知道,他的這首詩遠遠超越了那一年的狀元,那一年的宰相,沒有人知道他們是誰,但讀過〈楓橋夜泊〉的人都記住了張繼,這首詩帶著他突圍了,從小小的客船上,到文學史的長河中,永垂不朽。
〈楓橋夜泊〉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月兒消失,烏鴉啼叫,彌天蓋意的秋霜,江邊的楓樹與漁船上的點點火光,映照著我這雙憂愁難眠的眼睛。姑蘇城外那座寒山寺的僧人也沒睡去,他們敲擊的鐘聲,迴盪著,來到我這遊子的船中。
歡迎光臨,唐詩樂遊園
張曼娟
大唐盛世。
這四個字代表的就是氣勢恢弘,昂揚自信。
在那樣的時代,女生不用減肥瘦身,因為豐腴健康就是美感,她們可以躍上駿馬,四處馳騁,也可以和男生PK激烈的馬球競賽。在那樣的時代,男生不用逞兇鬥狠,因為俠義就是他們的靈魂,他們可以穿越沙漠,在穹蒼之下,用月光杯飲香醇的葡萄美酒。
在那樣的時代,出現了最有氣魄的女人,則天皇帝;也出現了最為浪漫的君主,玄宗皇帝。那樣的年代,月特別亮,酒特別烈,劍特別快,花特別香。
那樣的時代,生出了許多玲瓏心竅,宛若貶謫人間的神祇,隸屬詩的樂遊園。他們作詩、唱詩,還創造了新的詩體──絕句與律詩。這些所謂的近體詩,精簡細緻,情意充沛,每一首都是藝術品,閃閃發光。
深刻的情感,圓融高妙的技巧,充份完整的表達。
雖然唐詩的創作有嚴謹的格律和音韻要遵守,但我們吟詠著這些美好的句子,感覺卻那樣自然親切而順口,全然不覺得束縛,這是成熟韻文的表現──在限定的框架中,跳著最輕靈曼妙的舞蹈。舞者嫻熟酣暢,觀者驚歎感動,框架竟像是根本不存在的。
到底是什麼樣的奧秘,超越了時代,煥發著恆久存在的生命力?
2006年,我憑著一腔熱情創辦了【張曼娟小學堂】,同年也出版了有聲書系列,第一堂就是「客船開到哪裡去」,談的是張繼的〈楓橋夜泊〉這首詩,不僅欣賞他的描寫技巧,也穿越到他失眠的那個夜晚,揣摩他的心境。連串的挫敗與失意,襲擊而來,與那些功成名就,志得意滿的人相比,他只是一個失敗者,但在客船上的那一夜,卻因為這首詩,他突圍了,在唐詩樂遊園裡,取得了一個醒目的席位。
就從張繼的這首詩開始,【張曼娟小學堂】與有聲書的出版,得到超乎想像的迴響和支持,不分年齡的許多朋友都沉浸在重讀經典的快樂中。「什麼時候才能出版紙本書呢?這些好東西應該要細細的閱讀,讀過一遍又一遍呀。」就像是我們走進樂遊園,便希望不要天黑,可以一直的開懷歡笑。從有聲書變為紙本,對我來說,卻又是一項艱鉅的工程,經過了七年的籌劃與醞釀,我心中的那座樂遊園有了一個輪廓,而另一位作家黃羿瓅老師也答應了我的邀請,一起投入這部作品的寫作。在《唐詩樂遊園》中,我們試圖發掘讓唐詩吟誦起來口齒生香,愛不釋手的奧秘。
從初唐的神童資優班開始,唐詩的卷軸開展,盛唐的李白、杜甫、王維、孟浩然、高適、岑參,再到中唐的白居易、劉禹錫、元稹、柳宗元、韓愈,最終是晚唐的杜牧、李商隱,總共65位詩人。他們的生平際遇與生命轉折,表現在不同時期的詩作中,了解他們的生命故事,發覺這些詩句的情境都是可以觸摸、嗅聞、品嘗的,有時甜蜜得令人微笑,有時苦楚得引人落淚。唐詩有主題與風格的差異,於是便有社會寫實與浪漫派,田園詩與邊塞詩,還有詠史、詠物、詠季節等等,總共收錄解析了205首詩。
我們認為唐詩的閱讀應該充滿魅力,也充滿了創作的靈感與啟發,在教科書以外,在坊間的各種補充教材以外,期望《唐詩樂遊園》的每一個章節都能觸動讀者的心,感受到源源不絕的樂趣。
天下文化出版社提出了讓經典更新穎的想法,與我的理念不謀而合。從插畫到美術設計,都呈現出現代感。唐詩穿越千年歲月,來到二十一世紀,應該是一個少年,有著無限可能和一雙燦亮亮的眼睛。
這翩翩少年正站在樂遊園的入口處,向你遞上一張輝煌的入場券,你可以跟著李白進入楊貴妃的牡丹園;隨著崔顥目送高樓上的黃鶴遠去;在白居易的船上聆聽琵琶女的演奏;與杜牧一同細數江南煙雨中的樓臺……
歡迎光臨。祝你樂而忘憂。
2013秋日白露
天下文化不會主動以電話等方式,告知您因訂單錯誤或分期付款等原因,需要您親自到ATM操作修正, 或請您提供往來銀行電話、信用卡資料;亦不會以 「問卷」或「中獎」形式通知您提供個人資料或要求匯款, 若您接獲此類可疑電話,請與我們連繫確認或撥打165警政專線求證,以確保權益。請勿聽從任何指示到提款機(ATM)做任何操作。
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