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閒=隨意?
別讓過時的服裝觀念綁架了你的專業和品味
輕裝決勝負
沒有人告訴你,這是另一場商務競爭其實是在衣櫥裡!
我的個人理財專員出來迎接我時,穿著印有「我週遭都是蠢蛋」的運動衫!
你對商務休閒服(business casual)是否有一樣的誤解?以為公司告訴你可以穿休閒一點,就是可以穿運動服?
什麼時候可以穿棉襯衫?什麼時候一定要打領帶?如何選擇西裝外套?襪子的顏色怎麼配鞋子和西褲?如何採買兼顧實用舒適、場合得體的上班服裝?
現在就跟著全美時尚專家,一步步打點上班衣著的選購、搭配與保存,輕鬆享受穿著得體的神奇力量,別再讓自己莫名其妙的輸在外表印象分數。
本書寫給所有關心自己職場發展的年輕男性知識工作者、在乎自己身邊男人穿著打扮的女性、以及想要穿得有型有款的上班族型男。
當今職場流行輕裝學!但很多上班族並不清楚,不用穿西裝套裝之後該穿什麼去上班?誤以為穿休閒一點,就是可以隨便一點。
本書完全以實用為出發,但作者以豐富的時尚文化觀察,循序漸進的介紹各式商務休閒服(Business Casual)的單品及搭配組合,並說明該服裝的文化意涵及起源。全書詳盡明確中又不失幽默,讓讀者簡單輕鬆就學會商務休閒上班服的重要關鍵知識及運用法則,除了是今日男士上班族最佳的的服裝實用指南外,亦可做為了解男士商務時尚的必備參考圖文用書。
其中最為特別的是,作者一開始就以具體的服裝搭配實例來檢測讀者的商務休閒服指數,依照正式程度依序分為:「傳統經典」、「簡約正式」、「都會舒適」、「活力休閒」四種。其後的章節也分別依照此四類型來個別介紹所適合的西裝外套、長褲、牛仔褲、襯衫、毛衣、外套、帽子和其他配件等,讀者很快就能找到適合自己類型的衣著建議。
本書各章節以主要的單品為主題,羅列出各種單品的重點款式、布料、尺寸規格、穿著情境、不同單品的搭配組合要點等。除此之外,作者更將職場上易犯的穿著錯誤,以「救急Q&A」專欄一問一答方式解答情境問題,讓讀者有身入其境之感;同時匯整出「十大常犯錯誤」、「什麼褲子不能穿」、「什麼帽子不要戴」、「什麼鞋子不能穿」等等實用小清單。讓你一次出手就搞定職場穿著的所有問題。
現在就跟著全美時尚專家陶德.麗昂,從檢測自己的商務衣著需求開始,輕鬆打點職場衣著的選購、搭配與保存,聰明穿出自己的品味。
因為穿著得體就是這麼神奇,可以讓你更有自信,工作更順利、人際關係更好,所有新世代的知識工作者,都不可以讓自己莫名其妙的輸在外表的印象分數!
別忘了,最有機會幫你一把的,其實就是你的穿著打扮!
陶德.麗昂(Todd Lyon)本身是藝術家,轉而從事寫作,已出版自著或合著十餘本圖書。主題涵蓋時尚、美食、商業及遊樂,包括《時尚簡易美食》(Chic Simple: Cooking)、《直覺法居家設計寶典》(The Domain Book of Intuitive Home Design)、《除夕手冊》(The New Year’s Eve Compendium)、《職業婦女直覺成功術》(The Intuitive Businesswoman)、以及《新娘禮服通》(How to Buy Your Perfect Wedding Dress)。文章曾發表於《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波士頓環球報》(Boston Globe)、及《柯夢波丹》(Cosmopolitan)、《傳記》(Biography)、《易牙》(Saveur)、《美胸》(Bust)等雜誌;目前為家鄉《紐哈芬紀事報》(New Haven Register)的專欄作家。
台灣大學歷史系畢業、淡江大學美國研究所碩士。曾任職中國廣播公司、聯合報系及美國在台協會;並曾兼任淡江大學、政治大學及東吳大學講師,目前專事翻譯。已出版譯作四十餘種,主要有《樂在溝通》、《與成功有約》、《反挫》、《大外交》(合譯)等,近作有《會說才會贏》、《說謊教父馬多夫》、《逆齡社會》、《最嗆的貿易史》、《好問題建立好關係》等。
第1章 勝出的關鍵就在服裝
◎ 何謂商務休閒上班服
◎ 救急Q&A:我無法想像保守的主管可以讓我穿得多有彈性?
◎ 救急Q&A:從不講究衣著的公司,換到有「商務休閒」規範的公司,應該注意什麼?
◎ 傳統正式上班服
◎ 商務休閒服
第2章 你可以多休閒?
◎ 「傳統經典」、「簡約正式」、「都會舒適」、「活力休閒」四大類型檢測
◎ 測驗結果及解讀:四大類型穿衣法則
◎ 實習生、社會新鮮人、職場菜鳥怎麼穿
第3章 選擇這些單品配套就對了
◎ 「簡約正式」、「都會舒適」、「活力休閒」示範搭配
◎ 救急Q&A:有沒有可能既遵照商務休閒法則,還能當個流行型男?
◎ 顏色搭配免煩惱
◎ 解讀邀請函上的服裝規範
第4章 決定風格的關鍵單品
◎ 四大原則找出你的風格
◎ 救急Q&A:我很怕熱,應該怎麼穿?
◎ 布雷澤單件式西裝外套
◎ 你應該知道的長褲◎ 每個人都有的牛仔褲
◎ 品味都在襯衫裡
◎ 毛衣,沒有你想的那麼簡單
◎ 外套面面觀
◎ 帽子
第5章 有型有款的配件
◎ 大有學問的領帶
◎ 救急Q&A:我想出人頭地,但也不想引人側目,應該怎麼穿
◎ 救急Q&A:我的客戶有西裝筆挺的,也有戴安全帽的,跟他們會面時我該怎麼穿?
◎ 鞋子,舒適只是第一步
◎ 慎選腰帶材質
◎ 吊褲帶
◎ 適合隨身攜帶的公事包
◎ 該投資在一只手錶上嗎
◎ 男用飾品
◎ 如何準備商務旅行
第6章 品味是搭配出來的
◎ 如何掩飾肥胖/這樣穿比較瘦
◎ 如何看起來更修長/這樣穿比較高
◎ 太瘦太高男士穿衣術/這樣穿不會顯得太高瘦
◎ 你穿對尺寸了嗎?
◎ 平民化的量身訂製服
第7章 寶貝你的衣飾
◎ 長褲
◎ 布雷澤西裝外套與獵裝
◎ 襯衫
◎ 毛衣
◎ 腰帶
◎ 領帶
◎ 鞋子
結語 穿著得體,就是這麼神奇
謝辭
第2章 勝出的關鍵就在服裝
何謂商務休閒(business casual)
位於紐約曼哈頓的耶魯俱樂部(Yale Club)向來講究傳統穿著,卻在2001年5月發函給會員,告知新的衣著規定。通知中提到:「商務休閒服是指,你會穿去上班、可以展現專業及品味的服裝。如果沒有把握自己的穿著是否恰當,恐怕就是不恰當的成分居多。」
耶魯俱樂部的說法很有道理,但並未講清楚說明白,不免令人產生一些疑問,這也正是今日上班族的一大煩惱。究竟什麼才算是專業有品味的穿著?有什麼魔法穿衣術,能夠使你成為辦公室裡的名星人物?更不要說如何在私人俱樂部裡穿得像樣、又不脫「休閒風」?當此莫衷一是的時代,誰不會對自己是否穿著得體產生疑問?
耶魯俱樂部終於邁入現代世界,是經過長時間的醞釀。據說,商務休閒穿著的種子,早在1960年代即已種下,當時八大著名會計師事務所,不再要求員工必須戴帽子上班,但是至少得隨身攜帶。甘迺迪總統是第一位不戴帽子的美國總統,不久後他便徹底樹立了沒有帽子的正式男裝穿法。
標準正式上班服,包括三件式西裝套裝(suit)、領帶、漿熨過的襯衫,偶爾搭配帽子,這種穿著在甘迺迪政府結束後仍然屹立不搖,其間時而流行寬版領帶,時而流行五顏六色的襯衫,還有60、70年代的聚酯纖維(polyester)休閒西裝。
直到1990年代,高科技產業把一小群網路達康公司員工注入市場,這才使商務休閒服盛行一時。在某些行業,成功的表徵不是穿著昂貴的義大利西裝和絲質領帶,而是身穿休閒褲和休閒鞋。揚雅廣告公司(Young & Rubicam)前副總經理萊特伊薩克(Christine Wright-Isak)認為:「當我們真正的成就能夠獲得肯定時,就不那麼需要用外在的東西,像是衣著,來證明自我的成就。」
風光一時的「新經濟」(new ecomomy)企業裡,創造力及生產力的重要性,遠超過服從及循規蹈矩。許多衣著傳統的商界人士被貼上「老土」的標籤,受到排擠。1995年MTV電視台總經理麥葛瑞斯(Judy McGrath)曾說:「個人主義當道。要穿得像是大企業的一分子,這種觀念完全從意識裡消失了。我們現在穿著打扮更像是在享受人生。」
商務休閒穿著風進一步攻城略地,是在1990年代末,各家公司有感於人才難求,便極力想要找出,用什麼條件可以吸引最優秀、最聰明的人才。結果發現,最有號召力的福利之一,就是放寬衣著規定。
就像服裝禮儀專家鮑德瑞奇(Letitia Baldrige)所說:「很多高階主管把寬鬆的衣著規定,當做低風險的鼓舞士氣措施,也視為員工福利。」
商務休閒服經過相當時日的轉變才變得比較有個標準。起初,這種新服裝規範令人摸不著頭緒,有時更是遭人濫用。1990年代,當出品芭比娃娃的美泰兒公司(Mattel),決定每一天都是便服日後,一群高階主管,包括執行長在內,上班時會故意穿著浴袍、機車夾克、和其他不妥的衣著,以便向員工示範,不要誤解了公司的新規定。
想要穿得休閒卻穿出問題的故事,在各地職場上也流傳了很多年。
筆者就知道有位退休人士,造訪投資經紀商時,居然看見一位年輕職員,穿著印有「吃掉富人」(EAT THE RICH)字樣的T恤。
另一個朋友則記得,某個記憶猶新的星期五,她與保險經紀人有約。當她到達那家公司時居然發現,原本莊重尊嚴的辦公室,卻到處是穿著牛仔褲、絨布外套和運動鞋的員工;個人理財專員走出來迎接她時,對方穿的長袖運動衫背面,居然大剌剌寫著:「我周遭都是蠢蛋」(I’M SURROUNDED BY IDIOTS)。
這類故事突顯出,一般人對商務休閒服的概念有所誤解。直到現在仍有許多上班族以為,公司政策不要求穿得很正式,就表示隨便怎麼穿都可以。請切記,商務休閒與漫無章法並非同義詞。
不過穿出成功的新衣著規範,確實比過去任何時候都來得複雜。作家歐梅里納(Scott Omelianuk)曾在《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上提出警語:「現在要穿著得體,那不是只是穿衣服而已;而是以非傳統正規的方式,很講究的穿著。」
傳統正式男裝很容易掌握;商務休閒男裝卻令人無所適從。這確實是一種挑戰,不要小看它;我們的挑戰就在於,找出你理想中的專業形象包含哪些要素,然後創造出各方面都符合這個標準的個人風格。
本書的目的在幫助讀者,從百家爭鳴的商務休閒叢林中,指引出一條明路,並提供各種商務休閒穿著的實用指南。讀完本書,可以協助讀者建立起實用的商務休閒服裝情報庫,不但能夠符合個人上班場合的特殊需求,更有穿著得體、彈性應變、為自我加分、助你心想事成等功效。
救急Q&A
我無法想像保守的主管可以讓我穿得多有彈性?
問:聽說,我們公司將採取商務休閒的服裝規定。我有個同事討厭穿得像個「老土」,所以聽到這消息興奮得不得了,認為自己終於可以「穿出自我」。但我實在無法想像,保守的主管會允許我們有多少表現自我的餘地,尤其是在服裝方面。請問我們誰對?
答:可能是你對。
幾乎所有專業環境中,某些形式的「自我表現」是會引起反感的。
衣服上有口號、標誌、過大的設計師商標、或任何其他傳達訊息的圖紋,都不宜出現在辦公室裡;同理,商務休閒不是要你變成宣揚你支持的球隊、你最喜歡的樂團、或個人政治立場的活動告示牌。具有顛覆意味的訊息更是禁忌,不論你對它的信仰有多麼熱烈。
一些保守的企業一旦放寬衣著要求,轉變往往是很細微的。或許你不必再每天都西裝筆挺,可是襯衫仍然需要燙過,仍然得穿西裝外套及西褲。
如果你的同事打算穿上鮮艷的橘色襯衫、打上搖滾樂手的領帶,最好三思而後行:太過花俏或奇裝異服,不適合保守的工作場所,即使你的公司已經加入商務休閒陣營,這點也不會改變。
男性休閒穿著的十大常犯錯誤
1. 印有口號、球隊標誌或明顯品牌的襯衫或西裝外套*
2. 誤以為「休閒服」就是「運動服」
3. 不繫腰帶的長褲
4. 不合宜的鞋子(運動鞋、登山靴、牛仔靴、長筒馬靴、涼鞋等等)
5. 破舊、脫線或褪色的牛仔褲
6. 印有標記、無袖或有污漬的T恤
7. 不合身或不能為儀表加分的服裝8. 太過招搖或太時髦的單品,如網眼衫、大顆珠寶、身上穿許多洞環、明顯的刺青、搖滾式髮型
9. 破舊的衣服及鞋子
10. 棒球帽之類的帽子
*在襯衫口袋上方,繡著代表母校、最喜歡的球隊或工作單位的不明顯小標誌,通常是沒有問題的。
救急Q&A
我從完全不講究衣著的公司,換到「商務休閒」規範的公司,應該注意什麼?
問:我在一家完全不講究衣著的公司工作四年後,現在要轉到另一個有「商務休閒」服裝規定的公司上班。商務休閒和完全休閒有何差別?
答:「休閒」和「商務休閒」是截然不同的。「休閒」是範圍廣泛、含意不清的一種說法,任憑個人解讀;通常是指你穿去看球賽、溜狗、買外帶食物,或是參加社區活動時會穿的衣服。休閒的特色是低調、隨意、方便。
至於商務休閒,則是一種有特定原則的穿著方式。也許衣服本身沒有傳統上班服那麼正式,穿起來也比較舒服。但十分矛盾的是,商務休閒穿著規則,對於可以怎麼穿、不可以怎麼穿,卻有相當大的限制。
我用一個假想情況來說明這兩者的差別。
假設在某高中的教室裡,學生的衣著五顏六色、各有千秋,有鬆垮褲、運動鞋、牛仔褲、法蘭絨襯衫、運動服、編織帽、時髦T恤等等。雖然這一班當中,可能有少數幾個學生服裝講究,但整體而言是走休閒路線。
再看看老師,他穿著熨過的卡其褲、毛背心、釦結式領型牛津襯衫(oxford shirt)、皮鞋。這便是商務休閒服。老師的裝束不呆板、不累贅,但絕對非常專業,有別於講台下的學生。這種穿著襯托出他的權威地位,卻又相當放鬆,看起來不會令人畏懼或拒人於千里之外。
所以簡單說:「休閒」是任何想穿的都可以穿,「商務休閒」卻不是如此。
傳統正式上班服
過去有段時間,大權在握的男性以穿著繁複來展示財富和地位。貂皮披肩、繡花衫、絲絨褲、十指都戴著珠寶,這是國王和大商人,用來展現自己高人一等的方式。
如今貴賤的差距拉近了,在服裝式樣上也是如此。
現在全世界的男人,不再穿以金線織成、有珠寶鈕釦的衣服,而是穿著簡單保守的西裝做事。不論總統、執行長、候選人、國王……大家全都明白,深色西裝是權力和專業的象徵。
國際一致接受的正式西服,是單排釦西裝外套及打褶長褲。質料是輕薄羊毛,顏色為深藍或深灰色,可以有細條紋,也可以是素面。最傳統的穿法,是搭配硬挺的白襯衫,打一條從祖父時代即未改變過花色的領帶。西裝內可以加背心(又稱腰上衣),加上吊襪帶(吊帶),或繫保守的皮腰帶。
雖然這種穿法一般就字面上稱為「釦結式」(buttoned-down)風格,其實真正指的是保守傳統的風格,而非指那種有釦結式反摺領的襯衫。至於袖口不是絕對要法式翻袖,袖釦也可用可不用。沒有討價還價餘地的是,深色絲質短襪及深色真皮皮鞋,尤其以黑色牛津鞋(oxford)為佳。
雖然這種穿法一般就字面上稱為「釦結式」(buttoned-down)風格,其實真正指的是保守傳統的風格,而非指那種有釦結式反摺領的襯衫。至於袖口不是絕對要法式翻袖,袖釦也可用可不用。沒有討價還價餘地的是,深色絲質短襪及深色真皮皮鞋,尤其以黑色牛津鞋(oxford)為佳。
商務休閒服
美國人以善於創新、企圖心強和習於挑戰成規而聞名。這不是今天才如此。獨立戰爭期間,英軍穿的是紅色制服,擺開一定的陣式行軍,而美軍穿的是鹿皮裝,在森林中匍匐前進。結果務實的這方贏得勝利。美國士兵的軍服不漂亮,可是戰士們神出鬼沒、敏捷善戰。
這麼多年來,我們放棄各種繁文縟節以求真正的進步。19世紀,我們揚棄了撲粉的假髮和五分短褲;20世紀,又從一定要戴帽子和穿三件式西裝套裝中解放出來;到本世紀,我們則是全盤重新定義上班服。
現代商務休閒服給人的觀感是,協調、出色、有整體感。更令人想像不到的是,居然穿起來也很舒適。我們大概不會以這種裝扮去出席國會聽證會,可是商務休閒服就像當年的鹿皮裝一樣,可以讓你動作迅速俐落,效率高揚。
讓我們把商務休閒服與傳統正式穿著比一比。
講究剪裁的西裝上衣,由低調的毛衣所取代。尖尖的衣領也換成柔軟而不需漿過的polo衫上,而且完全不必熨燙。褲子則換成中性色彩的斜紋卡其褲,配以褐色皮帶和舒適的便鞋。
每一件單品設計都有實質的作用。必要時你可以穿著這種衣服追扒手。也可以就這身裝束召集會議、享受工作午餐、拜訪工廠、為電腦系統除蟲、敲定生意,或是去看孩子的活動比賽。
人每天忙著工作、賺錢、競爭,究竟是為什麼?
現代社會的工商企業界,要具備創新的能力,要有執行力,要能與他人合作,這樣才能成功。但成功的目的是什麼?
也有人追求的是名望。有了名望以後呢?
另外還有人終其一生在做學問、做研究,你也可以問問他們,有了高深的學問之後,最想得到的是什麼?
如果我猜得不錯的話,答案可以歸納為:快樂、幸福、滿足、平安。
不論我們的工作是什麼,最後的目標都是更快樂、更幸福,否則為什麼要這麼辛苦、努力?
因此,有了經濟基礎,工作順利,也組織了家庭以後,我們真的應該想想,憂慮、壓力、煩惱、緊張對幸福生活的破壞力有多大,並且投入時間、精神去減少這種傷害。
但你我都知道沒這麼容易。
我的憂慮十二歲就開始有了,在那之前不是沒有,而是不懂。我生在抗日戰爭的年代,從小就跟著家人逃難,從廣西的桂林、南寧、百色、貴州獨山、四川成都、江蘇南京,一直到八歲來台灣,才安定下來。雖然一路奔波,但並不知道什麼叫做憂慮。
我們不只是窮苦,而是一無所有。我家就在現在的大安森林公園,那時是個幾千戶人家的眷村,我們的房子、桌子、椅子、床,都是竹子做的。我們看不到未來,也看不出生活會有什麼改善,家裡唯一的電器用品是一個五燈(真空管)收音機;唯一的娛樂是聽廣播劇。
我們一天到晚打球、打彈珠、玩尪仔標、捉泥鰍;很多天才洗一次澡,感冒、牙痛很少看醫生。但說真的,我不記得有什麼憂愁。可能大人有,但不是那種焦慮、壓力,而是一種無奈感。我真的過了一段「無憂無慮」的童年。
但十二歲那一年,一切都改變了。我的壓力來了,因為我沒考取初中聯考。
怎麼辦呢?真不知怎麼辦才好。我開始進入無望、抬不起頭的日子。接著是高中留級,後來又走投無路進了軍校,作了軍人,更不知道前途在哪裡。
回想起來,我今天應該是一個更積極正向、開朗自信的人—如果那時沒有面對這種升學壓力的話。一想到現在每年都還會有一群處境類似的小孩,只不過年齡延後到十五歲,我就不由得感到心疼。
寫到這裡,你可以了解我的生活並不是「萬事如意,百事可樂」的,我也常常需要運用從卡內基訓練學到的方法來減輕壓力。雖然事到臨頭時,我仍然常犯老毛病,把這些方法忘得一乾二淨。
但我相信有做一定比不做好。
例如,基於小時候的經驗,我至少學會了少給孩子壓力。現在他們也都有小孩了,但願他們更懂得讓小孩快樂,不要在他們身上製造內疚。
最後,我不知道該不該這麼說,以我這個年紀的人來說,學習解除壓力好像已經太晚了,但願我早一點知道這樣做就好了。
但是,你還大有可為,可以更快樂、更幸福。
天下文化不會主動以電話等方式,告知您因訂單錯誤或分期付款等原因,需要您親自到ATM操作修正, 或請您提供往來銀行電話、信用卡資料;亦不會以 「問卷」或「中獎」形式通知您提供個人資料或要求匯款, 若您接獲此類可疑電話,請與我們連繫確認或撥打165警政專線求證,以確保權益。請勿聽從任何指示到提款機(ATM)做任何操作。
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