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個尋找幸福的旅程,18個堅持自己邁向成功的故事, 他們懷抱著成就別人的初衷,最後也成就了自己的高度。 18位名人的成功勵志故事 常春藤有聲出版有限公司社長賴世雄、袁宗南照明設計事務所設計總監袁宗南、 頂呱呱國際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史洪法、春泉醫學美容診所及抗老化醫學SPA 潘世斌、曦爵CJCHT國際有限公司董事長陳鳳文、八航實業總裁郭麗蓉、長庚技術學院校長樓迎統、民視執行常董總經理陳剛信、華納國際音樂股份有限公司大中華區總裁陳澤杉、SEMI全球太陽光電產業聯盟台灣暨東南亞區總裁 曹世綸、東森電視頻道業務部副總經理林佩蓉、電視節目主持人、新聞主播林青蓉、中國金融教育發展基金會(FPSCC)高級顧問林鴻鈞、中華民國第十、十一任副總統 呂秀蓮、前行政院長台灣前途展望協會創辦人 唐飛、台北縣立鶯歌陶瓷博物館館長游冉琪、退役少將 林威國
第一章 幸福創業典範 他們的心中有顆充滿能量的種子,在廣沃的心田破土發芽,縱使景氣跌到谷底、老天爺不斷地給予無情的打擊,他們始終以無比的勇氣與信心,突破自我挑戰的極限,開枝散葉,最後不但擁有自己的一片天空,人生能夠自由盡情伸展,枝葉底下的綠蔭,更讓許多人安居樂業,成為整個社會不斷創新與進步的力量。 第二章 幸福職場典範 開疆闢土,立下留名青史汗馬功勞的,往往是王者率領的精銳悍將。他們或者善營謀略開新局,或者行事沉穩見格局,或者領導有方得人心,或者執行夠力受信賴。他們的身上流著專注與自信的血液,運轉著獨有的專長與天賦,在人群中發光發熱,點亮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第三章 幸福公職典範 獻身為大眾服務,並且受到肯定與讚賞,並不是容易的事情。名銜與責任加身,眾人只見他們的風采與榮耀,卻不聞其作為一名公僕所要承擔的各種壓力,特別是為了成就大多數人的幸福,往往犠牲了與家人相處的寶貴時光。所幸,時代的主宰者眼睛是雪亮的,家人和大眾獲得的幸福,就是他們戮力一生的回饋。
呂秀蓮 挑戰傳統為社會開拓廣度與深度 與理想結婚的女人 能夠實現自己的目標,不愁溫飽、不愧對別人、自我能夠得到成長,這就是幸福。 -中華民國第十、十一任副總統 呂秀蓮 呂秀蓮自認這一生「沒有挫折,只有挑戰」。回首過往,30歲得甲狀腺癌、36歲開始坐了5年多的牢,以及61歲競選副總統時被槍擊中右膝蓋骨外側,被呂秀蓮視為人生中的3個轉折點。儘管如此,最後她仍然成為中華民國最有權力的女性政治人物,而且時間長達8年。 其實,以呂秀蓮從小生長在生意人小康之家的背景,再加上她優異的在學成績,大可選擇一條平順的道路。1971年,呂秀蓮28歲,她取得了美國伊利諾大學比較法學碩士,回國後進入行政院法規委員會任職,同時也開始鼓吹新女性主義。在政府體制內工作的她,下了班卻從事體制外的婦女運動;這一年開始,呂秀蓮不自覺地走上了人生的不歸路,那就是「向強權爭取獨立、自由、平等的人權」。 呂秀蓮後來在北、高兩地專為婦女成立了「保護妳專線」,挑戰封建專制的男性社會;投入黨外運動擔任美麗島雜誌副社長,並在美國紐約市發起台灣加入聯合國運動,每一步都是一個創舉,每一次都為台灣社會投下了一顆「要求平權」的震撼彈。2001年,呂秀蓮獲得美國頒發「世界和平獎」,是該獎自1990年設立以來第一位獲獎的女性。 現在回頭去看當時的這些選擇,呂秀蓮認為,與自己小時候的家教很有關係。 5歲以前,作為么女的呂秀蓮曾有二度被父母考慮賣給別家做養女。哥哥給了她超越性別的動力,父親則給了呂秀蓮「正直」、「誠信」的言教與身教,而呂秀蓮則從母親身上學到「勤」與「儉」的精神,幼時的家教,讓呂秀蓮得以有足夠的勇氣、信心與堅強的信念,支持著呂秀蓮在每一個人生的轉折處、在每一次的選擇中一直走下去。 呂秀蓮的幸福私房術 ˙「幸福」就是能夠實現自己的目標,不愁溫飽、不愧對別人,以及自我成長。 ˙生產、生態、生活及生命的「四生共榮」。 ˙不浪費、不虛度、與人為善,並持續多年不變「救台灣」的理想。 ˙與弱勢站在一起,並且以關懷和幫助的慈善事業方式從事政治。 ˙正直、誠信、勤、儉的精神。 ˙無論多大的痛苦,也不至於喪失所有一切,痛苦中也會有收穫。
一生奉獻給國家的男人 唐飛 讓政權順利和平轉移的跨黨派行政院長 什麼是幸福?我太太說,走在馬路上不會有人朝你吐口水,罵你行政院長幹得不好,這已經算是很幸福的了。 -台灣前途展望協會理事長 唐飛 由唐飛發起並擔任理事長的「台灣前途展望協會」,去年底出版《台灣前途展望協會周年文集》,這本記錄著唐飛卸下官職後,仍不忘為國家奮鬥的成果冊,厚達2.6公分,比起TVBS在他七十一歲時曾經出版的「類傳記」:《唐飛-在關鍵年代裡》,還要多出0.6公分的厚度! 談到卸任後的心路歷程,唐飛終於肯鬆口談談心裡的想法:「很多人問我,陳水扁當選總統以後,為什麼找你當行政院長你就答應去?很多老國民黨員到現在對我還不是很諒解,因為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裡,我這是屬於『貳臣』的行為。」 唐飛的個性很溫和,即使外界認為他只做了一百三十七天的行政院長,一定有很多委曲,但是他並不這麼認為。「也有很多人問我,你恨不恨陳水扁,我說,我做這個職務,不是為了陳水扁去做,而是為了台灣去做,他要讓我走,也是不得已。老實說,政黨輪替,政權能夠和平順利移轉,我的工作已經完成。」 唐飛笑說,直到去年,他才在一次餐會中,知道過去國防部的同事在當時就給他起了個外號。「當時餐廳出了一道甜點叫『心太軟』,我才知道原來他們背後都叫我『心太軟』。我空軍官校畢業時只有廿歲,到我離開參謀總長,退休時已經是六十七歲。」 「若要問我所謂『成功』的關鍵,我認為機遇是一個,第二,不可否認的,自己的努力是有,我在每一個階段,例如做飛行員時,滿腦子想的只是怎麼樣做好一個飛行員?做中隊長時,怎麼做好一個中隊長?先想清楚每個階段最重要的責任是什麼,然後全心投入,心無旁騖,不要去想我這個職務做得不好的話下一步是什麼?如果有下一步,有就有,沒有就算了。」 唐飛的幸福私房術 ˙想清楚每個階段最重要的責任是什麼,然後全心投入,心無旁騖,不要去想我這個職務做得不好的話下一步是什麼?如果有下一步,有就有,沒有就算了。 ˙知足常樂。 ˙為自己的生活找重點,不要虛度光陰。未來一直來,前途展望不停歇。
收視逆轉勝的操盤手 陳剛信 兩場關鍵戰役帶領民視反敗為勝 按部就班,一步一步走,達到你的理想,這就是幸福。 -民視電視股份有限公司執行常董總經理 陳剛信 陳剛信臨危受命,第一步先控制虧損的程度,但他並不像一般老闆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裁員、減薪,反而是除了員工的薪水之外,凍結其它開支。當天開完會宣佈這個消息,一位工程師進到他的辦公室,說是要採買一項設備,金額是18000元。陳剛信問他,如果沒有買,節目會不會開天窗?工程師回答「不會」,陳剛信便要他不必買了。即使是18000元這樣的小錢,陳剛信也得盡量省下來。 更慘的是,當時沒有足夠的攝影棚、道具和景片,沒辦法錄影,陳剛信想找以前在三台結識的老朋友幫忙,結果碰了軟釘子,原因是,民視的大股東是民進黨人士,當時三台的高層視陳剛信為叛徒,那位老朋友給陳剛信一句話:「現在你只能夠自立更生了,三台的資源你都別想要。」 陳剛信掛上這通電話,獨自呆坐在辦公室,一直到凌晨3點。他望著窗外現在已是小巨蛋的遠方,心中只感受到強烈的人情冷暖,以及「前無出路、後有追兵」的痛苦煎熬。 被逼到牆角的陳剛信,回到家跟太太商量,把家具全部捐給公司當道具。從窗簾開始,茶几、沙發、餐桌,甚至主臥室的床,統統被搬走。他對太太說,「如果你想念我們家的沙發,我帶你去公司坐;如果你想看我們的家具,打開民視就看得到了。」此外,他也在公司貼出海報,如果員工及演員要搬家或者重新裝潢,家具沒地方出清的,通知公司過去搬。 陳剛信為什麼不裁員減薪?他認為,一個媒體經營的是什麼?是氣勢。媒體經營要靠什麼?靠經驗。如果裁員減薪,氣勢就沒有了,觀眾會認為,這個電視台都快要倒了,它講的話怎麼會準呢?它報導的新聞怎麼會有它的權威度呢?既然沒有權威度,又為什麼要信賴它呢?第二,民視有900個員工,等於背負著900個家庭,如果換成是我被裁員減薪,那該怎麼辦?將心比心,每個同仁都是最珍貴的資產。 陳剛信的幸福私房術 ˙按部就班,一步一步走,達到你的理想,這就是幸福。 ˙凡事深思熟慮,再付諸行動。 ˙高薪買不到員工的忠誠度,知識企業才是王道。員工打前鋒、企業打後衛,互相支援,缺一不可。 ˙將心比心。 ˙做人要客氣,不能夠官僚。
陳澤杉造星有成 50歲退休做自己 40歲登上華人唱片圈首席 瞭解自己,幫助別人。愈清楚自己,愈能讓自己過得更好,也愈有能力去幫助他人找出生命中的鑽石,這是一切幸福的原點。 -華納國際音樂股份有限公司大中華區總裁 陳澤杉 陳澤杉人生中最大的挫折,是2007年周杰倫在報紙上跟他吵架,說他的排行榜是買來的。陳澤杉說,「那次我有點轉不過來,單純的行銷怎麼就讓我了上了報紙版面?這件事我有受到傷害,因為家人被連累了,甚至母親得了胃潰瘍,她上健身房被鄰居問東問西,但是我又很難對父母解釋清楚整件事的來龍去脈。當時我決定不想在這個圈子再待下去,決定辭職。」 離開EMI後,陳澤杉申請了美國的一個學校,背包裏裝了12本小說,早上就上英文課,下午看表演,一個星期讀一本小說。「在小說當中我得到很多樂趣,可以感受到觀察事件的不同眼光,也可以進入我一輩子也感受不了的世界,因此我很鼓勵閱讀。當我需要一些靈感時,這些曾經閱讀過的故事,可以讓我沉澱下來,給我豐富的感情和解決問題的靈感,得到生命的平衡。」 他帶去的12本書,包括《偷書賊》、《少年P的流浪故事》、《失物之書》、《不存在的女兒》等等;提到讀小說,陳澤杉的談興又高昂了起來,內容之精彩足足可以再另起爐灶寫一篇報導。他特別推薦尼采所寫的《悲劇的誕生》一書。 「其實很多希臘悲劇是以喜劇收場,因為希臘人看透了人生是一個悲劇,當你看清楚本質就是悲劇時,幸福和喜劇就會在身邊不斷地發生。所以,當華納開除我,我看穿這件事情,這就是人生,本來就是會有突發事件,但我不能因此停滯,必須進入下一個階段做我想做的事,我不會停留一分鐘在那邊難過,因為挫折已經發生,趕快用喜劇收場。這本書把人生很深層的悲觀講得很樂觀,很接近我的人生觀。」 陳澤杉的幸福私房術 ˙往前看十年、往後想十年。 ˙愈瞭解自己,愈早發現自己人格特質方面的『鑽石』,知道自己缺什麼、要什麼的人,愈能讓自己過得更好,這是一切幸福的原點。 ˙每天都做一件瞭解自己的事情,只要有一點點小成就,可以幫到別人的時候,那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下了班與工作保持距離,才能看清楚一切事情,創意才會最乾淨。 ˙養成寫日記、隨手用筆或錄音的方式記錄生活感想,這將是你最豐富的人生資產。
賴世雄 不要臉精神開創兩岸英語王國 英文考七分的台灣英語教父 「Everlasting happiness(幸福)is doing something you enjoy doing and doing it well.」 -常春藤有聲出版有限公司社長 賴世雄 走進賴世雄的小辦公室,門的上頭掛了好幾件衣服,其中有一件特別搶眼,那是臂上還繡有軍階橫槓的軍裝上衣。平時,這件軍服並不會被拿來換穿,而是賴世雄刻意掛在那兒的,純粹「只看不穿」。 只要工作一疲累、意志開始鬆懈,賴世雄就抬頭注視這件軍服,用力地在腦海中不斷地提醒自己,不要忘記過去在軍校受到磨難時,是如何以堅強的意志力排除萬難,通過一關又一關的試煉,完成當時設定的人生目標,透過不斷地累積,才能有今日的成就。 原來,看清現實、接受環境給予的考驗,並且承認人性的弱點與惰性,緊接著思考如何迎頭反擊、扭轉情勢,就是踏上成功的第一步。賴世雄說,「激勵自我的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找出刺激物。」 例如,賴世雄這一陣子在減肥,目前已成功地將體重由原本的三位數降為87公斤,而他為自己設定的目標是75公斤。賴世雄為自己找到的「刺激物」有兩個,一是這個領域的典型成功人物,那就是立委顏清標;二是告訴全辦公室的同仁,如果真的達成目標,他就要到世貿的國際會議中心舖一條伸展台,廣邀工作夥伴及親友,欣賞他的個人走秀! 賴世雄在設定目標、找出刺激物之後,接下來就是能否貫徹執行。他特別褪下左腳的襪子,腳跟一顆直徑約1公分的水泡出現在我們的眼前。 「就算起了水泡,我還是照常跑步,每天一定跑足12公里才肯讓自己休息。對我這個體重超過一百公斤的人來說,可想而知是很痛苦的;你只要堅忍下去,抱著給自己一個嘗試的機會以及永不退讓的決心,有心去做,堅持到底,一定成功!」 賴世雄的幸福私房術 ˙執著。喜歡什麼,就朝著這條路一直走下去,直到別人認為你投入的程度已經到達「不要臉」的等級時,你就接近成功了。 ˙假裝。不快樂時,假裝快樂;覺得自己不會唸書,就認真唸書假裝自己是個很會唸書的人。久了,就變成真的。 ˙稱職。努力扮演好人生中的每一個角色。 ˙謙卑。永遠不要把自己視為一個成功者,反而要把自己當成一個什麼都沒有的窮人。 ˙勇氣。勇於嘗試,盡全力去做,不要怕被嘲笑。這樣,即使結果不幸搞砸了,你卻永遠不會忘記這難得的失敗經驗。 ˙期待。為自己每天的生活設定一個值得期待的目標,日子就不容易白白地過去。
住好房子是幸福的泉源 幸福推手趙藤雄 踏上國際舞台成為世界一流開發商 幸福還是要從居家開始,如果沒有一個溫暖的家,沒有一個好的環境,我想一個人要幸福,是滿困難的吧! -遠雄企業團董事長 趙藤雄 趙藤雄認為,台灣人蓋的房子水準絕對不輸先進國家,只是在整個都市和社區的發展方面,還有努力的空間。因此,「造鎮」型態的大面積開發,能夠主導社區與環境的塑造朝向「美」與「善」,就成為趙藤雄心目中實踐理想的主要方式。 「台灣的土地開發方式是個人型態的,土地被切割成一小塊一小塊分別持有,要整合開發很不容易。所以我一直想造鎮,類似三峽、林口這種具備良好交通條件的區位,讓整個社區環境能夠一天比一天漂亮,更有人味,讓人一進入這個環境就會非常喜歡它。」 「如果是這樣,那這個房子就會很有生命力,你日子就會過得很幸福。因為住在裡面的人一切都會往好的方向去思考,你的思路會愈來愈清晰、創意會愈來愈好,當然相對你的工作和事業就會更順利,對自己就更有信心,所有一切,所想的,看到的,都是美好的,人生當然就幸福了。」 趙藤雄有感而發地說,「從開始我上台北,我就選擇好的居住環境,讓我這一生都充滿良性的循環,想的都是美好的事情,都是有願景的事情,所以,幸福還是要從居家開始,如果沒有一個溫暖的家,沒有一個好的環境,我想一個人要幸福,是滿困難的吧!」 趙藤雄的幸福私房術 ˙好的居家環境,能讓居住者的思路會愈來愈清晰、創意愈來愈好,工作和事業就會更順利,對自己就更有信心,所有一切,所想的,看到的,都是美好的,人生當然就幸福了。 ˙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克服困難的勇氣。最後決勝負的關鍵,就在於是否具備成熟的人格特質。 ˙只要一個人能夠不斷地去歷練、去接受挑戰,不允許問題和錯誤存在,他的人格特質就會愈來愈成熟,愈通達事理,提高做出正確決策的機率。 ˙身為企業經營者,再大的事都可以不必問我,再小的事都可以問我,我一定會給答案,如果我回答不出來的,我會去找別人來幫忙。 ˙一個人住的地方如果不好,這個人的前途就不會好,就不可能擁有幸福的人生;如果一個國家的人民的居住條件不夠好,這個國家的競爭力就會大大地受到影響。
許多年來我一直有個遺憾,自覺錯過了此生的一個大好機會。那是在1996年,這個機會來自當時權勢最大的一位人物,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的寫書邀約。那是在北京領導重地一個私下會晤的場合,就在毛澤東接見賓客的房間。江澤民提出邀約,是因為我曾撰述《大趨勢》一書(Megatrends )的緣故。這本書寫於1982年,分析美國在經濟、政治、社會和文化方面的變遷,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超過兩年,多數時候是排行榜第一名,在其他許多國家也非常暢銷。《大趨勢》也在中國出版,而且令我大為驚訝的是,據說這本書光是在中國,至少售出了2000萬冊以上,當時盜印很猖獗,是盛行的售書方式。那時正是文化大革命後的第一代剛從大學專校畢業,急切渴望向西方學習的時候。江主席一見到我,劈頭就說:「你不知道你在中國的名聲有多響亮。」 我走訪北京之前,在台北待了幾天。當時美中關係相當緊張,柯林頓總統為因應中國對著台灣海域發射飛彈,派遣航空母艦前往台灣海峽。美中兩國為了台灣而劍拔弩張,衝突可能一觸即發;所以那次兩小時的會談中,台灣問題如影隨形驅之不散,要不了多久便切入我們談話的主題。我自1967年以後曾多次造訪中國和台灣,目睹許多重大變化。我注意到台灣對全世界展現自我的成果相當不凡;相形之下,中國就顯得太過保留,因而總帶著有志難伸的鬱悶,所以我就說了:「江主席,台灣說的是小故事,但是它說得非常精采。中國有個大故事可以說,但是卻把這個故事講得很糟糕。」 全場靜默。 接著他說:「何不由你來說?我們會給你所有的資源和協助。」 這個提議很令人動心,但我卻礙難接受。當時我分身乏術,而且,總覺得自己還沒準備好。 十年之後,又出現了同樣的提議,這次是來自中國新興的企業界。那時我正在錄製一個電視節目,和我對談的是企業家王巍,他創辦了中國第一家併購集團,也是中國工商聯併購公會會長。他在紐約讀書就業,並於1992年返國。在節目對話錄製時,我們趁空閒聊,討論中國現況及未來,相談甚歡。王巍告訴我,他1982年就讀了《大趨勢》,這本書對他影響深遠。 幾天之後,我收到他發來的一封電子郵件,「對於中國的過去和興起,以及中國的政治、經濟與文化的未來發展,已有許多相關著述。但是我們需要的是一套分析論述,類似《大趨勢》一書的架構。因為就連中國人自己,也不清楚中國內部發生些什麼,看不出要往哪裡去。何不由你出面找尋,並寫出何謂中國的大趨勢?」 這一回我已經準備就緒。十幾年來頻繁走訪中國(加起來超過上百次)已經深化了我對這個國家與人民的了解;此外,這回我不必單槍匹馬進行。過去十年來我造訪中國皆有內人桃樂絲(Doris)同行。她原本是我著作的德文版發行人, 2000年與我結褵,因為我們發現,兩人的交集不只如此,在許多方面我們都是天造地設的一對。我們一同遊歷世界,一同進行研究,對於中國正經歷的演變我們同感振奮。我認識王巍時,她也在場;王巍成了我們的至交、最值得信賴的夥伴,他提供堅定的支持力量,也是本書的催生者。 從我們首次談話到他寫電子郵件給我之後不過數月,我們就與另一位中國夥伴共同創辦了奈思比大趨勢研究所(Naisbitt China Institute);這是個立場超然的研究機構,獲得天津南開大學與天津財經大學的大力支持(我在這兩家大學任教)。我們致力的目標是,排除西方的觀點與假設,要像中國人那樣檢視中國。我們關注它的缺點,但是不以西方價值觀與標準去評判中國。 首先,我們必須針對中國現況發展盡可能蒐集資訊。我們開始與研究助理密集開會,這些成員是由中國企業家與學術界人士帶領的兩所天津大學學生,包括28名學生與研究生。我們告訴他們,我們正在尋找的是什麼,其中最重要的是,他們應該只蒐集已發生的事實和事情,不要蒐集計畫和聲明。他們必須習慣的最不尋常的一點是,我們並不構思主題,因為任何主題的構思,都會為研究定出一個方向,而讓我們錯失希望找到的東西、我們所不知的事物,以及會令我們驚訝的事物。對中國人的思維來說,這樣的過程很不尋常。第三個挑戰是要選取媒體報導的文章,加以精簡並譯述,然後納入資料庫。 和我們的團隊共事,並會晤中國其他地方的大學生,真是一大樂事。桃樂絲和我一方面檢視中國在地媒體的報導,一方面遊歷中國,訪問企業家、學術界人士、政壇人士、藝術家、異議人士和外籍人士,謹記在心的目標是,要由內而外來述說中國的故事,不要像近日許多論述中國的書籍那樣,由外而內來看中國。 在那段期間,我們探索中國的大趨勢,深知我們所研究的這個國家正在經歷很複雜的巨大變化,各個地區、各個城市都在以不同的速度,進行不同層級的變化。我們尋找模式,以便在納入一連串的單一事件後能看出個道理來,並建構新中國的圖像,就像1982年我撰寫《大趨勢》時,在美國所做的那樣。 我們所發現的,從規模與重要性來說,都遠遠超乎預期。我們專注觀察中國社會、政治、文化與經濟生活等方面的顯著變化,卻發現這些變化,只是某個我們無法定義的更高層次事物導致的結果。不過有一天下午在北京,我們突然領悟了,還奇怪為什麼先前我們沒有看出來。1982年時,美國是在一個運作良好的既有制度內轉型;而2009年時的中國,卻是在締造一個嶄新的社會與經濟制度,以及一個政治模式,這個模式很可能證明了所謂「歷史的終結」,不過是歷史演進過程中的另一次佇足。 約翰‧奈思比,2009年五月
天下文化不會主動以電話等方式,告知您因訂單錯誤或分期付款等原因,需要您親自到ATM操作修正, 或請您提供往來銀行電話、信用卡資料;亦不會以 「問卷」或「中獎」形式通知您提供個人資料或要求匯款, 若您接獲此類可疑電話,請與我們連繫確認或撥打165警政專線求證,以確保權益。請勿聽從任何指示到提款機(ATM)做任何操作。
處理費說明:
- 非超商取貨:單筆訂單付款金額未滿490元處理費65元,490元~999元處理費50元,滿1,000元以上(含)免處理費。
- 各書展活動贈禮,以結帳頁面顯示為主,您可於付款前確認所享贈禮品項。
- 選擇轉帳帳號付款,使用非玉山銀行晶片卡,銀行需加收手續費17元。
退換貨說明:
-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