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星雲大師來到這一片荒山
他說:「人不來,佛來就好!」
這一生,他為了佛教,忍飢忍苦忍謗…
雲水三千,弘化五大洲
這本書不只是佛光山的開山故事
而是大師為所有眾生開發「佛心佛性」
肯定「我是佛」。
共同追尋,共同努力
把人間建設為善美的佛光淨土。
由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大師親自口述,追本溯源巡山介紹佛光山各山頭的景物與建築歷史,共有要七十二個景點,詳盡解說佛光山開山不為人知的故事及創建的的歷程,內容有:
輯一 殿堂朝聖
人間淨土——大雄寶殿(一)
智慧劃破心地黑暗——大雄寶殿(二)
修福修慧的田地——成佛大道
你看到水泥,我看到佛——大佛城
看破放下,何等自在——大佛法語
慈悲沒有敵人——大悲殿
佛祖走過的一座橋——寶橋
不肯去地藏菩薩——地藏殿
點亮心燈看見幸福——地藏殿幸福鐘
金剛寶劍斬去煩惱——大智殿
南京棲霞山分燈到臺灣——普賢殿
十二位活佛證明真舍利——佛牙舍利
鎮山護國的法寶——佛牙舍利殿
人力有限,佛力無邊——佛陀紀念館
輯二 文化藝術
傳承信仰的責任——傳燈樓
造像因緣——大師館
弘法歷史的痕跡——宗史館
人人能讀懂的藏經——佛光大藏經
佛教藝術可以度眾——佛光緣美術館
歷代書法家的詩偈——百人碑牆
發心讓人感動萬分——寶藏館
重重無盡的世界——寶藏館華藏世界
結出萬顆五彩的燈花舍利——寶藏館舍利殿
極樂世界心想事成——淨土洞窟
輯三 教育人才
因緣和合才能開花結果——女眾學部
讀書修道的地方——男眾學部
學生最勤勞最優秀——普門中學
輯四 慈善服務
王子公主的快樂家庭——大慈育幼院
另一種出離的修道生活——佛光精舍
人生最後的安樂園——萬壽園
往生等於移民——萬壽園安寧病房
哪裏有苦難,就往哪裏去——雲水醫院
百年後的安身地——七寶塔
輯五 弘法共修
禪是認識自己,明白自己——禪淨法堂
開發智慧的修持——抄經堂
念佛以人間為立足點——淨業林
拜下去與佛心融和一起——朝山
推廣共修的總站——福慧家園
輯六 信徒之家
每個人像覺醒的一朵花——覺華園
給大家最好的服務——朝山會館
五千輛卡車的沙土建成的大樓——麻竹園信徒講習會
佛陀在祇園說法的盛況——麻竹園祇園廳
廣大的信徒都是我的老師——檀信樓
選一個永恆不變的生命——選佛場
海會雲集的中心——雲居樓
對物質不可執著留戀——雲居樓五觀堂
靈山就在自己的心中——雲居樓二樓玉屏風靈山勝會
目的在服務、在弘法、在結緣——滴水坊
佛光山的賬簿就掛在大會堂陶壁上——如來殿大會堂
你們在全世界放光——功德主會
現代的妙慧童女——妙慧樓
輯七 寺院建築
寺院第一道山門——頭山門
留下歷史的傳燈——開山紀念碑
花草樹木都有教育意涵——頭山門回頭是岸
用血一滴一滴完成的建築——龍亭
通往佛道的起點——不二門
入寶山不作空手歸——靈山勝境
時間推動我們進步——佛光山開山紀念碑
輯八 自然生態
讓我的血液化為水——大海之水
慈悲的教育——觀音放生池
走在正覺的佛國——菩提路
錢!就要捐給星雲大師——朝山會館前菩提樹
打球就是修行——東山籃球場
冥想的理想園林——藍毗尼園
擁有生命擁有歷史——從寶塔樹到鐘鼓樓
帶來清涼自在——茄冬樹
持戒才能自由——五戒樹
社會需要道德芬芳——迴廊步道金雞像
和諧共處的淨土——虎豹山林與曼陀羅山
四聖諦是真理之光——後花園鹿野苑
千處祈求千處應——後花園觀音放生池
一個美麗的花園——普賢農場
當有青年向我乞求剃度出家時,
我總是先問對方:「佛光山是誰的?」
如果他毫不猶豫的回答:「我在佛光山出家,佛光山是我的。」
這句話就算通過我初步的考核了。
因為唯有覺得常住是我們自己的,
每個人才肯奉獻身心,
安住求道,佛教、寺務才能日益興隆。
雖然我年紀大了,記憶力也不太好,不過我站在大雄寶殿裏,這裏占地多少坪、佛像多高、殿堂尺寸多少……,我通通了然於心。為什麼我會記得呢?因為,這裏是我和徒眾們共同建設的,我感受到這是「我的」。
人在世間,無論是什麼事,倘若你覺得這是「我的」,你就會記得;你覺得宇宙都是「我的」,世界就都是自己的,你感受到世界是你的,感受到心裏富有滿足,人生就會活得開心。
佛光山大雄寶殿裏,有兩座七十二層高的寶塔燈,這是目前世界最高的長明燈。每座寶塔燈高約三十臺尺,鑲嵌七千二百尊佛像,象徵佛法的光明遍照世間,以智慧之燈劃破心靈的黑暗。
當初大雄寶殿建設的基石,是取自印度佛陀成道說法處──金剛座下的五穀磚,表示弘法修道要承傳佛陀的教法,利生度眾則要做未來眾生的風範。
鐘、鼓是寺院集眾報時的法器。大雄寶殿內的鐘,是目前臺灣最大的室內大鐘,為純銅鑄造,重約三千八百公斤。叢林裏有一首︿叩鐘偈﹀:﹁聞鐘聲,煩惱輕;智慧長,菩提生。﹂說明了聽聞鐘聲,會讓人止息煩惱,內心寧靜。
殿內的大鼓也是目前全臺灣最大的。傳說,忉利天善法堂的大鼓,不打自鳴,有振聾發聵、引人生善的作用。所謂「晨鐘暮鼓」,寺院裏的鐘、鼓,都是為眾生說法,鐘鼓聲可以發人深省,增加大家的信心。
佛前的供桌,是以土耳其玉鑲成,四周桌腳則鑲以義大利紅寶石。殿內最大的特色,是中間沒有一根柱子,不會有阻礙視線的情況。
這些設備都是信徒、有緣人幫忙一點一滴完成的。最初開山二十幾年內,都是我主持建築,沒有到外面買過東西,也沒有叫人替我買木材、買桌子、買椅子,或到哪裏看樣品。好比現在齋堂吃飯用的桌子、凳子,是高雄一間家具行發心提供。因為早期我們買不起那麼多設備,大眾回到山上不夠使用,於是請他來山上慢慢施工完成。
如今,佛光山的椅子已經用不完了,為什麼?過去會把桌子、椅子固定放置一處,使用時,都是由學生搬來搬去重覆使用,後來想到這些都是必定會用到的設施,就陸續將該有的設施配備齊全。儘管後來我們在經濟上寬鬆許多,但不必買的東西,我是一毛錢都不會花的。
三十多年前,臺灣的經濟才剛起步,當時沒有一家寺院的大殿裝鋪地毯,而我大膽的在殿內鋪設地毯。有人認為地毯不能長久,也有人說,在大殿內鋪地毯,太過簡陋等等,其實,世間變化無常,再怎麼堅固的東西,日後必定會毀壞。因此,那時候我想到的是世界各地的飛機場、公共場所都是鋪地毯,我們的大雄寶殿鋪地毯有什麼不好呢?我倒覺得它很經濟、很耐久。
感謝因緣的成就,只要我想做什麼,信眾就會來發心護持。地毯慢慢變舊了,後來我們就更換為塑膠地板,這些設備都是由陳信智等信徒發心結緣。
大家來到佛光山,可以到大雄寶殿裏面坐一坐、看一看,不一定要拜佛;也可以瞻仰佛陀的聖容,瞻仰如同禮拜。可以在殿內繞佛,走一圈,這也等同禮拜。經典記載,右繞佛像,可以感得身相端正美好、音聲清妙、如王家尊貴、終究證得涅槃等福報。
在大雄寶殿裏,不光只是給「人」來禮拜,過去許多臺灣民間宗教的「神明」也都要求前來佛光山「進香」禮拜。在大雄寶殿裏說法,相信天龍八部、龍天護法,一定都會光臨,都來加持。
期望佛光普照,大家同霑法益。
.大雄寶殿於一九七五年奠基,經過七年的籌劃興建,一九八一年十二月二十五日為慶祝落成典禮,特舉辦萬緣水陸法會、在家五戒、菩薩戒會;一九八六年十二月二十七日於此舉行世界顯密佛學會議開幕典禮。
摘自《佛光山開山故事:荒山化為寶殿的傳奇》輯一
天下文化不會主動以電話等方式,告知您因訂單錯誤或分期付款等原因,需要您親自到ATM操作修正, 或請您提供往來銀行電話、信用卡資料;亦不會以 「問卷」或「中獎」形式通知您提供個人資料或要求匯款, 若您接獲此類可疑電話,請與我們連繫確認或撥打165警政專線求證,以確保權益。請勿聽從任何指示到提款機(ATM)做任何操作。
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