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全部的真心給需要的人
張忠謀夫人張淑芬的《真心》,
她寫困境,因為深陷火坑的女孩需要逆境成長;
她寫愛情,因為在婚姻中跌倒的女人需要重拾信心與青春;
她寫親情,因為每個孩子都需要自信自尊;
她寫《真心》,因為版稅可以全數捐贈給需要的人。
本書作者張淑芬,五十七歲時與台灣半導體教父張忠謀結婚,成為當時的熱門新聞,帶給許多婦女很大的鼓勵,發現追求幸福其實不必受到年齡、青春的限制。這樣的聲音也讓張淑芬起心動念,希望用自己的經歷與體會,幫助其他的人,也因此有了這本書的出版。
作者依據自己在人生各個面向的體悟,提出建言,內容包括感情、親子、修行、健康、生命成長、社會關懷等等。沒有理論,也不唱高調,出自生命歷程、發自內心的忠告,顯得特別真實。
妻子的真心話——為芬序 張忠謀 愛情的真諦
兩個心靈結合的地方 婚姻之道
一門很深的學問 成功背後
我認識的張忠謀 給婦女的一封信
啟發與生俱來的智慧 天下父母心
愛到深處無怨尤 陪兒女走過
一輩子的愛與責任 給十八歲女孩的一封信
許一個無怨無悔的青春 做青少年的朋友
讓青春不再叛逆 孩子是天使
激發內在的力量 婆媳一家親
用體諒跟愛心做保護膜 給老師的一封信
種下美善的根 成長的樂趣
不斷嘗試,終身學習 與眾不同的關鍵
活出自己的魅力 妝點自己的美麗
每個人都是一塊璞玉 給女人的一封信
活出妳的自信 宗教的力量
在平靜中啟發良善的心 在紅塵中修行
心靈高峰有雪洞 勇敢走出自殺的陰影
只有生命最珍貴 寫給陷入火坑女孩的一封信
在逆境中成長 健康是一輩子的事
愛自己就能留住青春 選擇適情適性的嗜好
橋牌與高爾夫球 大自然的寧靜啟示
人生處處是風景 給銀髮族的一封信
人生七十才開始 讓友誼打開你的心
開啟生命的寶藏 義工的人生,感恩的人生
收穫比付出多 給工作人的一封信
終身學習、學習人生
愛情的真諦 兩個心靈結合的地方
感情是一所大學
我們注定要去那裡學習
領會愛心與奉獻的真諦
──穆塔南達(Swami Muktananda)
我相信每個人都有生命豐美如花的時刻,二ΟΟ一年我與Morris結婚,自此,我踏入另一座心靈花園。 有人說,感情是一所大學,我始終認為,走進婚姻就是一種生命的深造。 Morris──張忠謀,他與我在人生黃昏裡攜手為伴,這條霞光滿天之路,的確給了我很深邃的觀照與學習。
Morris與我都喜歡原味的家居時光。 原味,是一個純淨的舞台,讓一切雋永的真滋味淋漓演出。於是假日裡,我們喜歡沉浸在書房,享受閱讀與彼此的陪伴,樂音淺淺舖襯在空間裡悠揚,塵囂喧擾都在窗外。書房,成了兩個心靈最深契的地方。 深色的木製大書桌上,Morris的書籍、文具井然有序而不失意緻,他總是案前端坐,專注地讀著各類重要報刊。
從落地窗望出去,都市繁華盡收眼底,高踞一隅讓這裡有種遺世獨立的美感。我喜歡斜倚在這臨窗的沙發上,讀自己嗜愛的書。 Morris的閱讀重點多數聚焦在財經趨勢、政治時局上,他閱讀時非常沉靜而專注,彷彿入定一般,這時即使與他講話,他也充耳不聞。他每天一定仔細瀏覽數份英文報紙,勾畫重點並且剪輯或筆記。
看到他書桌上那連篇累牘的書籍,我感到尖端的資訊似乎無止境地在他胸臆間流轉、思維、融會,那不斷的學習,使他所掌舵的高科技企業迅速反應世界脈動,不斷與時俱進。 由於他的專業取向,我也開始認真學點皮毛,在財經領域上慢慢接觸、認識。
現在,有些問題他會與我分享,當然,他深層的科技領域我是無法企及,但是當我們論及某些話題,我也希望透過自己的關注與閱讀,而能提出有建設性的觀點。 我想作為太太的人,必須接近先生的思考所在,各方面都了解一點,多看、多聽、多思考,運用自己的智慧分析,當他揮出一個球,就會有力道可以回應,把球打回去。如此一來一往,夫妻便能在一個相應相契的球線上,玩得又開心又漂亮。 Morris關心的是全球的大趨勢,而我重視的是人心的內在成長。
我喜歡聽佛音,曾經因為閱讀達賴喇嘛的傳記深受感動,而試著推薦給他看。Morris把這本書擺在案前,但高疊的財經讀物總是一再超前這本書的閱讀排序。雖然還沒有機會與他分享心靈成長的領域,但我沒有失落之感,因為他一天只有二十四小時,必須隨時掌握的全球資訊比這更重要。
想通了這一點,我心裡沒有絲毫掛礙,我關心我的心靈成長,他專注他的財經趨勢,只要一起享受閱讀的樂趣,不也一樣很愉悅? 在婚姻裡,不論新婚燕爾或老夫老妻,雙方都要有獨立的心靈,無需強迫對方來擁抱自己的世界,用珍惜和體諒做兩個人的連結,我想,生活一定更和諧。 雖然Morris與我在興趣上好似分屬兩個不同的球,但相處起來卻圓順而自然,除了專業之外,很多的看法都相當接近。譬如他最近讀《美麗人生》,厚重的一部英文原版書,他看得津津有味。
我原想待他閱畢我也要一讀為快,有一天我們去逛書店,看到已有中譯本出版,我便買下一本開始捧讀。從此,他看英文本、我看中文本,時而互相詢問看到哪一頁、哪一段,時而彼此討論,發現觀點還蠻相近。
比如書中人物,一生到老都總喜歡惡作劇整人,而且言語尖苛、不留情面。談起這位書中人,讓我們警惕自己千萬不要那麼惹人厭,還互相打趣著,小時候會不會這麼頑皮惡作劇? 我們經常如此一起閱讀,涵括了日報上的專欄、社論、分析和論壇等。
有一陣子我沉浸於打高爾夫球的樂趣裡,無暇多看報章雜誌,每天只匆匆翻了一下晚報,他發現了,很委婉地提醒我:「你最近好像只看晚報哦?」 閱讀對我們而言,因而成為一種立體的省思及視界,有一天,他踏進家門劈頭就說:「我先問你一個問題。」我好奇他為什麼想知道我的看法,他說:「想聽另外一個人的意見。」這個回答,讓我自信大增。
我後來告訴他,我很感謝他這樣看重我,如今我能上台去演講,很大一部分的信心就是來自於他。 初開始演講時,我會把備好的講稿讓Morris先看過一遍,他總是點頭肯定,對我陳述的內容表示放心。
只是他曾提醒過我:「妳不能在別人面前講我的好話,因為妳是我太太。」 因為準備講稿,我才更見識到他智慧的深厚。一場演講只要題目給了他,半個鐘頭的思考,他就可以侃侃而談、言之有物,彷彿腹笥之中有座源源不絕的資料庫。 這方面,Morris的確是我的老師。我喜歡聽他演講,在他的思想天地裡,有很多我想像不到的洞察。
而且目睹他平日閱讀的用心,更讓我希望從中汲飲精華。因而不論在學校、在企業,Morris的演講我都盡可能到場聆聽,而且一定勤做筆記。 那麼豐富、先進的知識傾囊而出,讓我曾經擔心他這次講完,下次會不會再也沒有題材可講了。
然而下一回再聽,又有新的境地展現出來。 這樣的感受來自於一個聽講者的角度,而同時作為他的太太,我知道他那連綿不輟的理念,是如何蘊蓄、如何進展的。書房中的好學深思、寧靜專注,讓他的內心中永遠流溢著一潭活水,應對著趨勢潮流,汨汨而出。》
妻子的真心話──為芬序
張忠謀
這本書的作者張淑芬是我深愛的妻子,正如股票分析師在推薦股票時,總要說明他或他的公司與被推薦公司的關係,我先把我與作者的身分說明,以避免任何「利益衝突」的懷疑。 既已說明,我就可盡情地談芬和她的書了。 在我這個作丈夫的看來,芬的最大特色是她的「真」。在這個充斥了虛偽和謊言的社會裡,我從未見到芬在任何人際關係上,有任何「不真」的地方。她的交遊不能算不廣闊,但無論是初認識的新交,或是相知多年的舊友,她都以真心對待。
我和她都不太喜歡晚上的應酬,所以晚上常常有長談的機會,談話中也有時談到她的朋友,但在我記憶中,她對我所說關於她任何朋友的話,全部可以在這朋友面前說。 讀了這本書,會覺得芬的真,因為芬在書中的話,都是她平常和我說的,而且有些話說了許多遍。
如果讀者視芬的話為忠告,那我至少可以保證,讀者們得到的忠告同樣是作者對她丈夫的忠告。真的有妻子會對丈夫做不真心的忠告嗎?如果如此,人生豈不是太累了。 芬已近六十矣!(雖然在我眼中,她仍是一個美麗的姑娘)。她在經歷了數十年人生後,最近幾年對人的心靈很有興趣,自此也對佛教萌生了興趣。
她去了西藏、尼泊爾幾次,每次都是一、二星期。在那荒山僻野,寺院鐘鼓的環境中,她每天清晨念經,白天坐在山上的石頭上,靜思自己生命的渺小。每次這樣的旅程,似乎替她帶來新的人生體會。
我必須申明,我從未去過西藏和尼泊爾,也不想去。甚至連芬另一喜歡的地方:黃山,我也無強烈要去的願望。假使我有兩個禮拜以上的假期(這點到台灣後尚未發生過),那麼我所憧憬的渡假地會是富有歷史古蹟的雅典、羅馬;富有音樂氣息的維也納;或者是美麗而靜謐的阿爾卑斯山谷和紐西蘭。 芬從心靈、宗教陶冶她的性格;我從歷史、文化、靜思中得到新的活力。
我想,我們是殊途同歸的。在繁囂的台北市,我們居住在一個幽靜的閣樓上,晚上和週末,她閱讀、打坐、做柔身運動;我戴著耳機聽我的巴哈和莫札特,一面聽音樂,一面閱讀,有時脫去耳機,沉入苦思。有時我們兩人都不做自己的事,而交換一天的經歷和心得。 也許這就是芬所說的心靈生活吧!無論稱它為什麼,這是我理想的家居生活。
天下文化不會主動以電話等方式,告知您因訂單錯誤或分期付款等原因,需要您親自到ATM操作修正, 或請您提供往來銀行電話、信用卡資料;亦不會以 「問卷」或「中獎」形式通知您提供個人資料或要求匯款, 若您接獲此類可疑電話,請與我們連繫確認或撥打165警政專線求證,以確保權益。請勿聽從任何指示到提款機(ATM)做任何操作。
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