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卡內基開始開班授課,至今已歷時九十多年,然而卡內基訓練在溝通與人際關係上的精義,始終歷久彌新,並未隨時代進步而褪色,被喻為「人類追求幸福與成就最寶貴的資產」。
卡內基的成功之處在於,他的觀念影響了成千上萬的人,幫助他們在事業、婚姻、親子關係的困境中,找到了出路;幫助他們掌握人際相處間最重要的金科玉律:如何溝通、如何表達、如何讓別人成為你的朋友;還有,幫助他們也能成為具有影響力的人。
本書闡述的卡內基人際溝通九大原則,已經過千錘百鍊的試驗,只要透過循序漸進的方式,由內在到外在具體實踐,就能讓你贏得他人的信任、尊敬和支持,成為一個受人喜愛、能夠發揮影響力的成功人物。
自序 好好地活一生
【序曲】成功,屬於有影響力的人
【人際關係法則一】不批評、不責備、不抱怨
〈我的實戰錄〉反求諸己,讓我從「黑臉」變「白臉」(EPSON副總經理李隆安)
【人際關係法則二】給予真誠的讚賞與感謝
〈我的實戰錄〉鼓勵別人向上提昇的魔法(錸德科技執行長葉垂景)
【人際關係法則三】引發他人心中的渴望
〈我的實戰錄〉讓員工比老闆更關心公司(全國電子董事長林琦敏)
【人際關係法則四】真誠地關心他人
〈我的實戰錄〉將心比心,打動顧客心(晶華酒店總裁潘思亮)
【人際關係法則五】經常微笑
〈我的實戰錄〉笑容是一個人的無形資產(中華汽車總經理蘇慶陽)
【人際關係法則六】記得別人的名字
〈我的實戰錄〉適當的「稱呼」,讓客戶變朋友(聯邦快遞總經理陳信孝)
【人際關係法則七】聆聽。鼓勵他人多講自己的事
〈我的實戰錄〉聆聽是最高明的智慧 (怡富資產管理大中華區共同基金行銷總監宋文琪)
【人際關係法則八】談論他人感興趣的話題
〈我的實戰錄〉找到話題,就能打開溝通大門(光啟社丁松筠神父)
【人際關係法則九】衷心讓他人覺得自己很重要
〈我的實戰錄〉重視員工,讓我贏得向心力(福特六合總裁沈英銓)
【結語】影響力,始終來自感恩與寬恕的心
【附錄】心談卡
人際關係法則一
不批評、不責備、不抱怨
上帝本身也不願論斷人,直到末日審判來臨。
——約翰生博士(Dr. Johnson)
一八六五年四月十四日,晚上,福特劇場。十點三十分,一發子彈從角落裡射出,射進了一名男子頭部左側。這名男子就是當時的美國總統──林肯。
因為這發子彈,林肯英年早逝,享年只有五十六歲。
林肯的一生雖短暫,他的影響力卻深植美國人的心中。
這位美國南北戰爭期間的總統,曾經秉持堅定信念防止美國南北分裂,並主張解放黑奴。他的仁慈、智慧和卓越的能力,使他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受愛戴的領袖。林肯在蓋茲堡的演說「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更成為美國建國的最高精神指標。
卡內基曾花了十年的時間研究林肯的一生,他發現林肯年輕時,不僅喜歡評論是非,還常寫信、寫詩諷刺別人,甚至會把寫好的信丟到路上,故意讓當事人看到。這種充滿挑釁的風格,終於為林肯惹來了麻煩。
有一次,他又寫了一封匿名信諷刺當地一位政客。當事人十分氣憤,終於查出了寫信的人,並要求決鬥。要不是在最後一刻,有人出來圓場作和事佬,美國歷史上可能就少了這樣一位重量級的人物。
林肯後來謹記教訓,不再寫信罵人,也不再任意嘲弄別人。終其一生,他都把一句話當作座右銘:「你不論斷他人,他人就不會論斷你。」
後來,在知名的「蓋玆堡戰役」中,林肯旗下的米地將軍,因為不聽他的命令,造成敵軍逃逸。在盛怒之下,林肯寫了一封給米地將軍的信。
信中最後幾句,林肯毫不隱藏地流露他的不滿:「期盼你會成功是不智的,我也並不期盼你現在會做得更好。良機一去不再,我實在深感遺憾。」
當時,林肯並沒有寄出這封信,直到他過世後,後人整理遺物時,才發現這封信。
為什麼林肯沒寄出這封信?也許他心裡明白,這封信寄出後,他和米地將軍之間的關係,將出現一道永難彌補的裂痕。米地可能從此不再全心全力為他打仗,甚至卸甲離去。這對林肯自己並沒有任何的好處。
一念之間,林肯就留住了這封信。
所以我想,一個人是否偉大,不是看他的豐功偉業,或是看他的戰績彪炳,而是從這些小地方去檢驗他。
現在翻開報紙,常看到很多政治人物用嚴詞批評對方,大打口水戰,他們其實都應該向林肯的精神學習。
批評和攻擊,效果零
任何一個領導人都必須懂得一個道理:尖銳的批評和攻擊,所得的效果都是零。
在《EQ》這本書中,曾經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家出版公司被另一個更大的出版公司買下,就是購併了。購併後,新公司高層做出的第一個決定,就是解雇原來的執行長。這位遭到解雇的執行長覺得非常意外,因為他一直認為自己做得不錯,本以為新公司會留任他。
百思不解下,他就去問公司的高層。最後,終於有一個人向他坦白:「我們在購併前,曾經仔細觀察你一段時間,我們發現你常常用很尖銳的方式責罵、批評別人。所以我們決定對你不留任。」
這位執行長還是不解:「別人犯了錯,我能夠不管嗎?」對方告訴他:「在過去的年代,企業走威權領導風格,很多主管都會罵人,用帶軍隊的方式來帶企業。但是現在帶人要帶心,外面競爭這麼厲害,你動不動就責罵同事,對他們做出很激烈的批評,這樣的領導風格,很難獲得同事由衷的合作。」
對方認為,如果這位執行長還留下來,底下的員工就不願意在工作上衝刺,因為無論怎麼做,都可能挨罵,所以最好自掃門前雪。公司的競爭力無形中在流失,所以必須請他走路。
摘自《贏在影響力:卡內基人際關係九大法則》人際關係法則一
好好地活一生
黑幼龍
連我自己都不敢相信,今年二月我真的踏進了美國蒙大拿州。
不久前,就在上一本書《與成長同行》中,我還提到對蒙大拿州的河流、山嶺、草原的嚮往,想不到如今真的可以在這裡蕩漾、奔馳。
我開著雪車(Snowmobile)在白色天地中穿梭,開了一百多公里還不知道。路旁的麋鹿好像一點也不受干擾,野牛好像知道我們會讓牠們先走(或停下來)。這真是一種新的感覺。
我覺得好開心。
我覺得好幸福。
然而,山水之美應該只是一種襯托或加分,真正讓我有那麼美好感覺的原因,可能是這些年來,我抓住了我最喜歡做的,也是我做得最好的事,譬如說分享、寫作。
這本書就是最好的見證。
閱讀著謝其濬總其成的稿子(他的文筆真好),我真的覺得能與大家分享如何才能更成功、更快樂,是一件有福氣的事。特別是我所分享的是卡內基九十年前,帶著一群人實驗出來的金科玉律。
最近有一篇報導表示,在九O年代,大部分的心理學研究調查都著重在痛苦、悲傷方面,很少有人研究快樂、幸福,比例大概是100:1。
這幾年情況大為改變,很多有名的心理學家,或著名學府開始「放膽」探討怎麼樣才能更快樂、更幸福了。
如果你回想一下,過去在探討人性時,多半也著重在人的缺點、問題、毛病方面。其實,我們大可幫助人找到自己的優點,肯定自己做得好的事,甚至發揮自己的天才,好好地活一生。
這本書也剛好搭上了這節列車。
卡內基先生如果今天還活著,一定很高興。因為他的理念又一次藉著這本書與大家分享。要是你能因著這本書,開始活出更充滿喜悅的生活,那就更好了。我知道很多人做到了,你也一定能做到。
天下文化不會主動以電話等方式,告知您因訂單錯誤或分期付款等原因,需要您親自到ATM操作修正, 或請您提供往來銀行電話、信用卡資料;亦不會以 「問卷」或「中獎」形式通知您提供個人資料或要求匯款, 若您接獲此類可疑電話,請與我們連繫確認或撥打165警政專線求證,以確保權益。請勿聽從任何指示到提款機(ATM)做任何操作。
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