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媽媽不僅勤勞,連生活常識也豐富得嚇人,
總能將台灣這塊土地所孕育的萬物,在生活中做最好的運用。
作者林麗琪以其卓越的精密繪畫能力,仔細記錄下典型的台灣媽媽廚房,
除了節令性食材的變化之外,更記錄了屬於台灣媽媽的生活智慧。
蔬菜的排列組合
香腸的誘惑
做菜的理念
我的媽媽
大掃除
過年
坐夜車回外婆家
大拜拜
農村的草莩
榨菜肉絲麵
粉圓
鄉村與田園
農地與菜園
春天的馬鈴薯
油飯
媽媽難為
豆花
媽媽發燒了嗎
青春期的食量
春天的希望
喜宴
光陰
綠色的稻田
巴黎服裝秀
爸爸回來了
爸爸的行李箱
南館市場
魚丸
不速之客
包粽子
灰姑娘
米粉羹
鄉下的人情
端午粽香
稻草人
割稻的日子
宜蘭陳氏宗祠
冰沙月餅
陽光與汗水
堤防上的散步
曬穀場上
強韌的女人
院子裡的果樹
瓠瓜水餃
紅色短褲
生猛海鮮
壯圍海邊
粉蒸排骨
中元普渡
木耳炒蛋
那一年暑假
巷口餛飩的滋味
夏日午後
神奇的種子
奇岩烘焙坊
我的麵包食譜
肩胛肉
芋圓
回宜蘭
加了肉圓的麻婆豆腐
龜山島
北宜公路
颱風的禮物
瘋狂颱風夜
颱風後的山林
河邊洗衣
曇花
炊煙
天空的雲朵
洗溫泉
最想念的季節
雞蛋豆腐
黑白電視
騎腳踏車上學的日子
冬令進補
酸菜
麵茶
麻油雞
麵包和牛奶的早餐
咖啡的苦味
水鳥
美好的一天
平快夜車
大鼎
生日快樂
薑餅屋
一起搓湯圓
蘋果的滋味
記憶
後記
食譜總索引
每天在廚房玩食材的配對遊戲,蔬菜有的對味,有的產生調皮的氣息,有些適合提味、挑動味蕾,試著將它們連連看是否答對。蔬菜也有性情,就像人的磁場,想想怎麼搭配比較合適,可以嘗試拼圖和色彩學。
一盤盤的食物上桌,好吃與否都要進入家人的腸胃,只有讚美和嫌棄的差別。食材有的生吃即可,有時高溫油炸、大火快炒,有些必須大動干戈,我遵循婆婆和媽媽的配方,以簡單的料理、加點自己的想像作菜,雖然有點冒險卻有新發現,兒子感歎的說:還是阿嬤作的比較好吃!
除了爸爸種的菜,我儘量選用當令、安全無農藥的本土食材;從每天的飲食到生活用品的選擇,還有廚餘、資源回收,家庭主婦擔負為全家人健康把關的重要職責。
終日蒼茫的鉛灰色天空,尤其午後的天色愈來愈陰暗,畫畫的光線不足,拿出質地結實的布料裁剪成畫袋,設計兩個有拉鍊的內袋,和一處放筆的口袋,到了做晚飯的時間,僅剩袋子的提把尚未縫製。
兒子向我預約了地瓜飯,我將泡過的米放入切塊的番薯,直接以電子鍋炊飯。拿出在冰箱解凍的香腸,以叉子戳洞後放進鍋裡,以小火慢煎逼出油脂,經過幾次翻面變成金黃表面即可上桌,同時煮山藥排骨湯,煎了原味豆干後炒青菜。
快速做好晚餐,回到裁縫車前繼續未完成的部份,最後以粗的棉線手縫裝飾在袋子的表面,心滿意足的縫好袋子;走到餐桌,剎那間有如晴天霹靂,整盤的香腸被莉莉一掃而空,連幫先生準備的便當也不能倖免。有一次我詢問先生,便當裡的小管鹹度如何?他竟然回答沒有這個菜色,原來早就進了莉莉的腸胃,難怪牠整天一副做錯事心虛的表情,眼神閃爍。連娘家媽媽畜養的雞鴨也常被牠嚇得魂不守舍,莉莉的惡行惡狀已成為娘家的拒絕往來戶。
【薑爆小管】
材料:小管600公克、老薑絲些許、炒菜用的油、鹽少許。
薑絲放入鍋裡爆香,撒一點少許的鹽,再放進小管繼續爆香,香味出來即可。
為了完成一張圖,壓縮到做晚餐的時間,於是趕著炒皎白筍,打開瓦斯後立刻把一些整理好的皎白筍塊和蒜末放進未熱的油上,有點火急的繼續剝筍子纖維粗糙的外葉。此時大兒子過來關心做菜進度,我馬上神經緊繃,因為我還沒爆香,鍋裡已經有筍塊,有些還在水槽裡,完全不按順序。為了轉移他的注意,我趕緊請他翻動鍋裡的蒜末和蔬菜。
兒子小時候除了經常品嘗,也在旁觀看阿嬤作的菜,變得很講究細節,注重料理的過程,甚至養成挑剔的味蕾,總是嫌我做的菜太過清淡無味,尤其剛接觸到有機的概念,完全以燙青菜和無油煙的方式作菜,家人的接受度不高,逐漸調整以便和傳統的方法取得平衡。有時兒子享用到合宜的口味,他也會讚許一番,通常只要用心,別太急躁,都能有好滋味上桌。
每天作菜就像走一樣的山路也會有新發現,我還是以健康的理念為宗旨,只要有好的新鮮食材,無需過多的油和調味,即能展現食物的滋味。除了享有爸爸和舅舅自己種的菜,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提供我們安全、支持在地農民無農藥的產物,也是平常購買食材的好所在。
我的媽媽出生於嘉義六腳鄉,少女時期在嘉義的糖廠工作,因緣際會北上來到宜蘭學裁縫。一年後即嫁到臨近太平洋海岸的壯圍鄉小村落,屋子四周種植竹子,是屋旁包圍著田地的獨戶人家。阿公和爸爸都在鄉公所上班,當我出生兩個月,爸爸為了賺取更多的收入來還清建造家園買田地的債務,遂辭去村裡幹事的職務,轉行從事遠洋商船的工作。
婚後媽媽必須照顧有著肺結核纏身、體弱多病的阿嬤,伺候阿公並挑起照顧全家老少起居的重擔,除了幫忙農事,還要餵養家畜。那個年代的婦女大多如此辛勞,但最難忍受的是等待丈夫的寂寞歲月,總要等待一年兩個月到一年半的時間才能相聚,我十歲那一年爸爸升任輪機長,妻小可以上船隨行,但媽媽為了肩負起家庭的責任,放棄了遨遊世界的機會。
身體嬴弱而早逝的阿嬤擅長做醬菜,媽媽傳承了手藝並青出於藍,做菜從不嫌麻煩還樂在其中的她,讓我們時常享受美味的佳餚,至今還孜孜不倦的學習,媽媽的體力與精神是我遠遠不及的。
接近過年,家家戶戶忙碌的進行大掃除,各種繽紛花色的床褥被單如國旗似的隨風飄揚,好像沒趕上這場陽光與寢飾舞動的嘉年華,即對不起最近特別盡職的太陽公公。經過溫暖烘焙的被子,讓我歡喜的收起陽光的熱度,包裹起充滿幸福的溫度。
媽媽也趁著好陽光,忙著做臘肉和灌香腸,準備迎接新年的熱鬧時分。
【蒜味香腸食譜】
1 準備梅花肉十斤﹝粗絞肉﹞、白砂糖一斤、鹽三兩半、蒜頭半斤﹝和梅花肉一起絞碎﹞、高粱酒200至250cc﹝約三分之一瓶﹞。
2 將所有材料攪拌醃製二至三小時。
3 請豬肉鋪幫忙灌成香腸。
【燻醃肉食譜】
材料:三層肉或夾心豬肉、鹽、糖、酒少許醃漬一夜。
煙燻材料: 煙燻桶、牛皮紙、木材、白甘蔗、麻布袋。
準備一個煙燻的煙燻桶,桶子內底部鋪一層牛皮紙,牛皮紙上放拍過的白甘蔗,桶子底下用一個烤肉用的容器木材燒火,用幾根木條橫跨在桶子上方,用鉤子將醃肉平均的掛在木條上,再用麻布袋蓋住,煙燻的過程要看看上色的色澤,如果顏色夠了就可以將底下的火移開,然後吊起來風乾冷凍儲存。醃肉要食用時取適當的量,放電鍋蒸一杯水,蒸熟後切薄片再配上青蒜就可以了。
回宜蘭過年,濕潤天氣的綿密雨滴落在浪板上,婆婆準備了豐盛的年夜飯,一道加了青蒜、白蘿蔔變成有年味的滷肉,清蒸鱸魚上淋了油蔥絲,香腸、醃肉、芥菜湯、烤烏魚子、炸芋頭丸子和春捲、糕喳,炒青菜和酸菜白肉鍋,正吃得起勁,屋內的濕氣竟然在天花板凝聚滴落,讓我感受到家鄉的濕度。
連續的雨天終於停了,清晨和小狗莉莉到市郊散步,柏油小徑上斜映的樹影令人著迷,田埂上獨處的蒼鷺默默的顧影自憐,令人沈浸在自然的蟲鳴鳥叫與開闊的視覺饗宴,一畦畦的水田忠實反映出天邊的山巒景緻,彷彿被擦亮的鏡子,清楚明亮的呈現影像。
回娘家的日子裡,媽媽說可以預約菜單,我的孩子喜歡排骨酥菜頭湯、燉小腸的四神湯、肉捲,媽媽的年菜正是兒子期待的口味。
小時候,過年的氣氛濃厚,從大掃除開始忙碌,家中的大小事宜,阿公遵循農民曆的記載行事,像送神、祭灶等,每天都有不同的祭拜儀式。小孩們幫忙燒金紙,收拾拜過的牲禮和酒杯,我和妹妹總是直接將杯裡的米酒喝下肚。阿公發落大家除舊佈新,他還到田邊砍下甘蔗,放置大門後討個吉利。年夜飯全家在神桌前用餐,供桌上放著水仙花和年柑,滿滿一桌的年菜,盡是媽媽的精緻手藝,餐桌下擺放著燒木炭的火爐,散發一股溫暖的團圓氣息。
【炸排骨酥食譜】
醃料:蒜切末、黑醋、糖、香油、酒少許。
沾粉比例地瓜粉1:太白粉2,備油鍋炸成金黃色即可。也可做成排骨酥蘿蔔湯,白蘿蔔約0.5公分的薄片,拿一個大碗在碗裡鋪上一層炸排骨酥,中間再鋪滿白蘿蔔,放電鍋蒸一杯水的時間,蒸好後倒扣在一個大湯碗裡面,燒一鍋水加點鹽和胡椒粉倒入湯碗裡,再撒些香菜、芹菜提味,好吃又美味。
【四神湯食譜】
一帖四神藥材、豬腸一份、酒、鹽、糖。豬腸用麵粉洗淨,鍋子裡先放藥材再放豬腸,倒米酒一碗再加水至蓋過食材,放進電鍋蒸煮約3杯水的時間,喜歡酒味多一點、喜歡甜味或鹹味都可增酌添加。
摘自《媽媽的廚房菜》
漫步在繁密樹林的小徑,彷彿進入回憶隧道的長廊,一陣風襲來,像吹拂著童年竹林的涼風,光陰如同空中的雲彩,有時飄得好快,偶爾也像霧氣凝滯,轉眼間,時光已像流水匆匆流過。
六年前,有一次媽媽給了自己作的肉捲,我以小火煎熟,卻引起小孩的抱怨連連:「反正我們家不可能吃油炸的,跟阿嬤炸酥酥的差太多。」唉!真是怨聲載道。第二天我立刻上街買了適合油炸的鍋子和番薯。
記得小時候媽媽經常油炸番薯和年糕,她總是將番薯削皮後剉成絲或切塊裹蛋和麵粉,當晚我也按照她的做法油炸地瓜和肉捲,放學回家的小兒子說:「好吃多了!」大兒子說:「真是難得!但阿嬤的肉捲是整條炸好才切開。」伸出手掌開始如數家珍的說出阿嬤的菜單,「像豆腐乳、瓜仔肉、醃肉、醃越瓜醬、炸春捲、菜脯、棗餅、肉捲、粿粽,還有我最喜歡的四神湯裡的豬腸,你一定不想學怎麼處理腸子!那種咬下去汁液噴出的口感實在太好吃了!」他展現出享受人間極品的表情,「你再不學就來不及了!」好吧!這項功課就成為我下一本書的目標,書名叫做「阿嬤的好美味」或「阿嬤的廚房菜」,我把阿嬤的食譜寫成書搭配插圖,那完了!下一個目標不知還要多久,他用手推著我的臂膀,「你趕快去學!」他突然說:「還是叫小瓊阿姨學比較有希望。」
有一天和張蕙芬總編聊起這段對話,她馬上允諾讓我實現這本書的計畫,感謝家人的支持,鄭明進老師的指導,提供醃醺肉和酸菜食譜的大姨媽和表嫂路德。想不到果然應驗了兒子的預言,我請小妹麗瓊跟著媽媽一起做料理來完成這本書的食譜。特別要感謝媽媽和妹妹,讓我們得以經常享受美味的食物。
摘自《媽媽的廚房菜》後記
天下文化不會主動以電話等方式,告知您因訂單錯誤或分期付款等原因,需要您親自到ATM操作修正, 或請您提供往來銀行電話、信用卡資料;亦不會以 「問卷」或「中獎」形式通知您提供個人資料或要求匯款, 若您接獲此類可疑電話,請與我們連繫確認或撥打165警政專線求證,以確保權益。請勿聽從任何指示到提款機(ATM)做任何操作。
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