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的管理矩陣分析能大幅深化我們對管理現象的觀察與詮釋,並使參與分析者擁有共同的架構與溝通語言,大幅提高思想交流的效率。
本書所稱的「六大管理元素」為:目標與價值前提、環境認知與事實前提、決策與行動、創價流程、能力與知識、有形與無形資源等,不僅是各級管理者面對組織內外時,必須整合的標的,而且在完成管理任務的過程中,也是重要的整合工具。
作者依據此六大管理元素建構了管理矩陣,也將管理理論中,經典而核心的概念,歸納至此六大管理元素中,為讀者進行深入淺出的闡述與例示。本書不僅有助於讀者全面瞭解當前的重要管理思想,讀者也可以運用管理矩陣的架構與思維模式,對未來各種可能出現的管理思想與管理方法,進行精準而深入的解析、驗證、學習,並將它們整合至自己的思想體系之中。
最新修訂版序 司徒達賢
序 邁向「整合化」與「科學化」的管理 許士軍
自序 寫在《管理學的新世界》出版之前 司徒達賢
導讀 管理學的新世界
第1章 管理工作的本質與本書特色
第2章 六大管理元素與整合對象及工具
第3章 管理矩陣
第4章 管理元素之陰陽表裡
第5章 創價流程
第6章 有形及無形資源
第7章 能力與知識
第8章 決策與行動
第9章 目標與價值前提
第10章 環境認知與事實前提
第11章 整合
第12章 正式組織
第13章 組織設計
第14章 管理矩陣在管理議題上的應用
參考書目
重要名詞索引
決策與行動
整合的實現必須經由決策與行動
本書第一章即開宗明義指出,管理工作的核心本質是「整合」,然而不論整合如何進行,都必須經由管理者的決策與行動,方能真正發生作用。「決策與行動」即是與管理本質有關的第二大類元素。
A君蒐集商情、篩選產品線、整合各方目標,以及爭取資源舉辦盛大的記者會,這些都是他的決策與行動;B君在創業過程中,提出經營構想、找到各種資源、針對各方參與者設計誘因制度、發掘客戶、設計產銷流程等,也都是決策與行動的具體表現。
產品經理C君請研發單位修改規格、從潛在客戶蒐集商情、說服零組件供應商影響公司高層等;D君擬定舞展計畫、爭取各組組長承諾、推動名師邀請、向校方爭取資源、設計舞展流程等,也都屬於決策與行動。
主動發掘行動機會並付諸實行
事實上,「決策」是管理者的核心工作,這點早為人所熟知,不必再強調。但值得注意的是,從這幾個案例中看到,幾乎所有的決策,都是主動出擊,而不是上級交辦的。而且在此一職位上,究竟有哪些決策可以做,每個決策各有多少備選方案等,也都是建立在當事人的主動構思與創意之上。
另一個共同特色是:在決策之後,他們幾乎都有具體的行動來配合,而且資訊的蒐集、人員的溝通與說服,無不親自為之。雖然這些樣本未必有代表性,但頗合乎管理者是「劍及履及之行動派」的一般印象。
有形與無形資源
無形資源的掌握與運用
在企業經營或任何組織的運作上,有形資源當然不可或缺。然而在這些案例中,似乎更重視創造與運用無形資源。兩種型態的資源交互為用,是整合的重要作為。無形資源中的信任、信用、聲譽、形象、關係等,皆不可忽視。在缺乏有形資源的創業時期,十分依賴這些無形資源,而組織若希望成長或獲得更多方面的協助,過去所建立的這些無形資源也是獲取有形資源的關鍵。
A君任職的公司擁有良好的聲望與地位,對A君前往拜訪客戶高層很有幫助,這些屬於公司的聲望地位,是一種無形資源;後來組織間因互動而產生的互信,對雙方而言都是無形資源。
B君在創業時,過去所累積的產業人際關係以及過去老東家對他的信任,都是他所擁有的無形資源;而自己的儲蓄、他人的投資、海外歸國技術專家的專利等,則是有形資源。
D君的舞蹈社案例中,學務處、總務處所能提供的大部分是有形資源,例如場地及經費補助;社員所交的會費、募款所得的金錢,也都是有形資源。而校外舞蹈名師的參與,對學校當局可以發生作用,對社員也造成吸引力,因此他們的參與,對舞蹈社或社長D君而言,可算是一種無形資源。歷年該校舞蹈社如果都能辦得很成功,也將會為社團創造一些無形資源,這些無形資源對繼任的社長來說,無論在募款或爭取名師指導上,都能發揮正面的作用。
有形資源是資源分配與成果分配的主要標的
在商業活動中,有形資源的獲得是極為基本的。在一切產銷活動之後,從客戶收到的貨款或營業收入,是最需要關心的有形資源,也代表了經營的成果。這些營業收入反映了組織在創價流程中所創造的「市場價值」,有了這些「有形資源」的流入,組織才擁有對各方資源投入者進行成果分配的籌碼。
專業知能與管理知能
能力與知識又可再分為兩大類,一是專業的能力與知識,二是管理方面的能力與知識。
B君的創業夥伴,除了帶進來一些屬於有形資源的專利,當然也帶來不少技術上先進的知能,而從財團法人研究機構挖角而來的技術專家,所擁有或所能貢獻的,也都是專業方面的能力與知識。
產品經理C君公司裡的研發人員能夠修改客戶要求的規格,而不減低原有設計的功能,所仰仗者也是專業或技術方面的知能。如果這一方面的知能從缺或不足,C君的產品經理角色也不易有所發揮。
D君為舞蹈社邀請的指導老師,所指導的也是「舞技」或「編舞」等方面的專業,他們在這方面的專業造詣(當然還有指導的熱忱),對舞展品質水準以及社員的參與認同都具有關鍵作用。
至於管理方面的知能,則更不必多言。所有管理工作的成敗,當然與管理知能息息相關,幾個成功案例中,這些管理者在整合、溝通、決策方面都有不錯的表現,也促使其所負責的創價流程得以順利推動。
兩種知能相輔相成
總而言之,專業知能與管理知能是相輔相成的,有了管理知能的配合,專業知能才得以發揮;專業知能到達一定水準以上,管理工作才可能展現成果。
在具有某些特性的機構中,某些職位在制定管理決策時必須以專業知能為基礎,因此在這些情況下,專業或技術方面的知能,也是擔任管理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摘自《管理學的新世界》第二章
最新修訂版序
司徒達賢
本書初版距今已經八年。在這八年間,經過無數次公開講解、提問討論、案例分析,讓我(以及曾經深入閱讀、思考與操作過的使用者)更加深信本書所介紹的管理矩陣是十分實用的思維架構與編碼系統。「目、環、決、流、能、資」這「六大管理元素」也是管理理論與觀念極佳的分類體系,不僅周延而互斥,而且它們彼此間的各種相互關聯,也可以用來描述絕大部分管理實務現象。此一編碼系統當然無法創造理論,但肯定可以深入解析各種管理理論背後的邏輯以及理論形成中,對各項因果關係的認知。
本書第三章及第十四章已列舉了許多管理矩陣可以應用的實例,這幾年的實際操作不僅使此一編碼系統的運用更加成熟,同時在思考討論任何管理議題時也可以使用此一圖像思考工具來澄清思路、整合觀點、擴大考慮層面。
例如,在深入研究「組織創新」、「組織慣性」、「權力衝突」這些學術議題時,發現所有的理論回顧及實務訪談結果,竟然都能落入管理矩陣的七十二欄中,無一例外。可見複雜的理論,只要讀者能試著將它套入管理矩陣,或用管理矩陣的語法結構去解讀這些理論,就能深化對此一理論的理解,並可以與其他相關理論快速進行整合累積。
甚至也有碩士論文以長篇幅的方式,運用管理矩陣的方法詳細分析「韋小寶」、「課長島耕作」、「胡雪巖」等小說或漫畫中的人物在故事中的種種作為,以及思維與行動上,「陰陽兩面的目標與價值前提」、「上下階層的流程互動」、「任務環境中無形資源對各級人員環境認知的影響」等現象與道理。這些都足以證明管理矩陣分析的確能大幅深化我們對管理現象的觀察與詮釋,並使參與分析者擁有共同的架構與溝通語言,大幅提高思想交流的效率。
此次修訂,除了在編排方面力求提高版面美觀與清爽程度之外,在內容或文字方面也進行了數百項修訂或補充,使本書的論述更為完整合理。
王正一(桂冠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創辦人)
王振堂(宏碁公司董事長)
宋文琪(台北101董事長)
李錫華(前明碁公司總經理)
汪林祥(萊爾富國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苗豐強(聯華神通集團董事長)
黃河明(悅智全球顧問公司董事長)
葉國筌(精技電腦公司董事長)
蘇慶陽(前匯豐汽車公司董事長)
天下文化不會主動以電話等方式,告知您因訂單錯誤或分期付款等原因,需要您親自到ATM操作修正, 或請您提供往來銀行電話、信用卡資料;亦不會以 「問卷」或「中獎」形式通知您提供個人資料或要求匯款, 若您接獲此類可疑電話,請與我們連繫確認或撥打165警政專線求證,以確保權益。請勿聽從任何指示到提款機(ATM)做任何操作。
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