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的奧祕,你知道多少?
臍帶血真的像廣告中所說的那樣神奇?
放血居然能夠治百病?
血型除了A、B、O、AB型,還有C、D、E型!
成年人的骨髓與小朋友的骨髓,為什麼顏色不一樣?
幹細胞有哪幾種?各種幹細胞研究帶來了哪些醫療新希望?
要增進健康知識、想踏進醫學科學的大門,
第一步就從認識血液開始!
鄭重推薦:
張俊彥 中央研究院院士、賴明詔 成功大學校長、楊泮池 臺灣大學醫學院院長、
蔡長海 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董事長、余幸司 高雄醫學大學校長、
吳妍華 台灣聯合大學系統代理系統校長、林芳郁 台北榮民總醫院院長、陳肇隆 高雄長庚醫院院長
血液在人類對抗疾病的過程中,始終扮演非常關鍵的角色:
心血管系統不僅負責我們全身的循環、代謝與免疫重任,
蘊藏在血液中的研究與醫療資源、關於血液的發現故事,
更是豐富、迷人得超乎你我想像——
●放血治療曾經風行歐美,不但有人設計專門用來放血的箱子,
後來甚至促成了外科醫師的誕生!
●血友病一度被稱為「皇族病」,貧血症曾經被誤以為是精神病;
醫學界如何破除迷信、找到正確的病因?
●人體中製造血球的祕密基地究竟在哪裡?
直到二次大戰,廣島與長崎的原子彈爆發後,才終於有人揭開。
●透過血液學的進展,在不久的將來,
各種癌症的早期診斷、專屬於每個人的疾病治療方式,都有可能實現!
與你切身相關的血液知識、最重要的血液學研究成果、
最有趣、驚險的血液疾病征服歷程,以及血液中數不盡的寶藏,
都在《血液的奧祕》,等你一一來發掘!
前言 與血液的不解之緣
第1章 神祕的血液——正義、靈魂與邪惡的化身
對血液充滿敬畏與幻想
用放血術來治病
第2章 血液中的要角——賦予生命活力的各種成員
發現血球
紅血球:輸送氧氣的專家
白血球:捍衛身體的戰士
血小板:止血功夫高手
血液中的蛋白
藏匿於血中的不良份子
第3章 血液的循環——血管的分布與設計
最值得信賴的系統
血液在封閉循環中單向流通
神祕的微血管之謎
血液循環暢通,是健康的動力
第4章 流血與止血——由「皇族病」揭開的凝血奧祕
合作無間的止血兵團
血友病的皇家史
血液裡的缺陷
聖誕節先生的聖誕節病
凝血蛋白質缺一不可
第5章 放血及輸血——野蠻與慈善的對比
放血治病風行二千年
現代醫學中的放血術
輸血救命或喪命?
血型是關鍵
如何讓抽出來的血液不凝固?
建立「血液的銀行」
搭血液便車的感染病
第6章 蒼白虛弱之血——詭異棘手的貧血症與嘗試療法
蒼白帶綠的怪病
鐵質驅走血中病魔
吃肝治癒惡性貧血
換血挽救年輕生命
第7章 解開紅血球遭破壞之謎——推動分子醫學的發展
吃蠶豆會貧血的「蠶豆症」
使紅血球變形的「鐮形血球貧血症」
自身抗體造成的「免疫性貧血」
第8章 生產血球的祕密工廠——奇妙的骨髓
原子彈爆發的啟示
骨髓是造血的工廠
幹細胞帶來希望與衝擊
造血幹細胞的智慧與應用
造血生長因子變成新藥
新生血球由骨髓進入血液的旅程
既可靠又有彈性的造血機制
第9章 骨髓病變的救星——幹細胞移植日新月異
只有黃色脂肪細胞的骨髓
異想天開的骨髓移植
減少捐贈者疼痛的造血幹細胞移植
臍帶血幹細胞移植
異族相斥的免疫難題
自體幹細胞移植
第10章 血液中的恐怖份子——變化多端的白血病
製鞋工人的「職業病」
慢性骨髓性白血病宛如「乞丐趕廟公」
尋找急性白血病的治療標靶
消滅白血癌細胞
環境汙染也可能損害造血功能
第11章 血中尋寶——前景不可限量
EPO成為治療貧血的暢銷藥物
血液中的指紋:疾病及健康的指標
抽血診斷癌症
訂做專屬於自己的醫療方法
人工血液有待開發
第12章 血液研究的倫理規範——以及每個人該知道的權益
人體試驗以參與者的權利為優先
學術研究秉持追求真理的精神
血中尋寶在增進人類全體之健康
在醫學初萌芽的時代,充滿矛盾,
放血治百病的野蠻療法盛行,輸血救人的善心想法初起。
雖然放血術令人匪夷所思,卻催生了「外科醫師」這個行業……
用現代醫學的眼光來看,放血治病是非常匪夷所思的做法。特別令人驚奇的是,到了醫學科學已萌芽、且知識已相當進步的十八、十九世紀,仍然有相當多的醫師認為放血治療術是有效的療法。
.外科醫師的誕生
有趣的是,當放血治療頗受民眾信任,而且用來治百病,放血醫生變得非常忙碌,已無法同時兼顧看病決定是否需要放血治療,以及進行放血手術,他們覺得放血療法必須分工。
到了歐洲中世紀的十世紀之後,分工已相當明顯。病人先看一般科醫生,經由一般科醫師診斷需要放血時,便推薦給理髮師做實際的放血手術。
理髮師用理髮刀把靜脈(或動脈)割出一個小傷口,讓血流入容器中。理髮師也用同一把刀刮鬍子、理髮。可以想像,當時有名的理髮院(或放血院)中,有的理髮師在放血,有的理髮師在理髮。
許多民眾覺得這樣太不的。因而放血的理髮師開始專業化,只做放血手術而不再理髮。這就是外科醫師的起源。這種專業的理髮師稱為barber-surgeon(理髮—外科師)。後來,手術的種類增加,外科更加專精,才出現「外科醫師」這個專業名稱。
十七世紀的醫師竟然給病人輸羊血!
所幸輸血的原理後來從科學中釐清,
並且從此解開血型的祕密,建立起造福眾人的現代輸血技術……
.輸血救命或喪命?
十七世紀後期英國的一位醫師羅爾(Richard Lower),是歷史上公認的輸血創始者。羅爾的研究題目是動物的輸血,起初的目的是在證明血液的重要性。他把一隻狗的血液幾乎抽乾,讓這隻狗奄奄一息,同時從一隻大狗抽出大量的血液,輸給這隻接近死亡的狗後,狗的意識便逐漸恢復,羅爾因而證實血液與生命的密切關係。
根據羅爾醫師的關鍵動物實驗,法國的丹尼斯醫師(Jean-Baptiste Denis)大膽的把羔羊的血輸給一位十來歲的小孩。這個小孩發高燒,病得很嚴重,輸血後居然好轉。
有了幾個「成功」例子,丹尼斯的膽子愈來愈大,以輸血治療更多病人,次數較多、且可能輸血量也較大,終於厄運降臨了。他在巴黎給一位病人毛洛瓦(Antoine Mouroy)輸血,頭二次沒問題,但到了第三次,病人產生劇烈反應而喪命。
.血型是關鍵
輸血引起的副作用及死亡,在過去無法追究原因,到了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才在創新的研究中露出曙光。
在美國,奧地利籍的蘭德施泰納(Karl Landsteiner)教授與同仁在實驗室中,把不同病人的血液混在一起時,發現紅血球會凝固,而且有的紅血球會溶化。他以當時相當新穎的免疫學方法,做了相當多的血液混合實驗,終於定出人類的紅血球有四種類型,並且將這四種類型取名為A型、B型、O型及AB型。他也發現,同類型的血液混在一起不會起作用。
蘭德施泰納把在試管中發現的結果,應用到人體試驗,證實以同類型的血液進行輸血是較安全的。這是科學化輸血的開端。
而後經過一系列有系統的研究,發現紅血球除了A、B、O及AB型外,還有其他類型,其中一種類型叫Rh。Rh血型在白種人的輸血很重要,大約百分之八十五的白種人,其紅血球是Rh陽性,而百分之十五是陰性。把Rh陽性的紅血球輸給Rh陰性的人,會引發紅血球的傷害。
不過,Rh在華人的輸血較不會造成問題,因為極大多數華人的紅血球帶有Rh,因而由Rh不適合所引起的毛病較少。
其他的血型後來也一一發現,種類可真多。血型的命名是按發現時間的先後順序,以英文字母命名。ABO血型占了A及B字母,Rh血型占了C、D及E字母(Rh血型又分為C、D及E型)。目前血型的最後一個字母排到了P。
*************************************************************************
ABO血型的命名
血型是按發現時間之先後順序而命名的。先是A、B型(屬於ABO血型),接著是C、D、E(統稱為RH血型)……。
但是,為什麼ABO血型裡包含O型,而沒有依照英文字母順序呢?原來是因為這種血型的紅血球既沒有表現出A型特性,也沒有表現出B型特性,而命名為O,有「零」的意味。
*************************************************************************
摘自《血液的奧祕》第五章 放血與輸血——野蠻與慈善的對比)
與血液的不解之緣
伍焜玉
我很早期便被血液中血球的精緻設計及智慧所吸引。讀完醫學系及研究所後,回到臨床醫學接受住院醫師訓練,很快就決定專供血液科,並且選擇血小板及血栓做為研究題目。
住院醫師及血液腫瘤專科訓練的生活忙碌而辛苦,常常值班,不論深夜或清晨,都可能被叫醒去看病人。記得有一個清晨,大約是凌晨一點左右,來了一位緊急住院的病人,情況相當嚴重,看起來可能是得一種特殊的白血病。於是我取了病人的一滴血液放在玻片上,拿到顯微鏡下檢查血球,果然發現血中充滿了生毛似的血球。雖然時間是在凌晨,有的人可能認為這樣的工作很辛苦、很不值得,但是我能夠看到這種不正常的血球而做出正確的診斷,內心感到相當興奮且充滿活力。從此與血液結緣。
我就這樣深造下去,愈來愈有心得。無論在研究、診療及教學,都有收穫和成就。即便在國際血液研究領域,受人尊重,享有名聲。但在血液面前,仍得謙虛受教,可以說是一生都學不盡,剛學完了一些,新的發現很快就又來臨,就這樣過了半生。對血液了解愈深,愈感受到血液中的智慧。多年來對血液學的歷史進展也感到好奇,其中有一些記載,覺得非常有趣。
二○○八年受中央研究院邀請,給予該年度蔡元培院長講座的科普演講。這個講座是紀念中研院首任院長蔡元培先生的年度盛會,目的是將科學領域的知識以通俗語言做介紹。當時我在選擇演講題目時,有點徬徨,但突然間出現了曙光——何不講「血液與生命」!
記得我演講的那天,天氣很差,雨下得很大、天色陰暗,交通非常不方便。於是我猜想參加的人一定會很稀少。沒想到,演講還沒有開始,整個演講廳已滿座了!參與的人有一群高中生、有中研院院士、大學教授、中學老師等等。我講完後,聽眾反應熱烈,我們共同討論了許多有趣的問題。許多參與者覺得這個題目很有趣,不只能夠了解血液的科學,也可以了解人類對血液的看法及歷史演進。
之後受到各大學及中學的邀請進行通俗科學演講,我也以「血液與生命」為題,反應都非常的好,顯然這是一個有趣的科普題目。國人所寫的生物醫學科普書籍並不多,為了讓更多年輕朋友及對血液研究有興趣的朋友有機會共享這個題目,我花了一段時間,以較詳細且較有系統的方式,把「血液與生命」寫出來。
這本書不是教科書,所以內容並沒包含血液學的所有主題。所選的題目是包含有歷史背景的,而且與血液及生命有較密切關係的。希望藉由這本書,讓讀者對血液相關的歷史背景、醫學進展及人類對一些重要血液疾病的征服歷程,有所了解與收益,進而引起讀者對血液及其他有關的生物醫學題目更大的興趣。
摘自《血液的奧祕》前言
鄭重推薦:
張俊彥 中央研究院院士
賴明詔 成功大學校長
楊泮池 臺灣大學醫學院院長
蔡長海 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董事長
余幸司 高雄醫學大學校長
吳妍華 台灣聯合大學系統代理系統校
長林芳郁 台北榮民總醫院院長
陳肇隆 高雄長庚醫院院長
《血液的奧祕》這本書,娓娓道來,如入愛麗絲夢遊仙境,讓我著迷,愛不釋手。我一口氣把它讀完,因為寫得太精彩了,絲絲入扣,妙筆生花,不得不佩服焜玉兄的醫學造詣與人文素養。本書對一般人不只增進常識,更有益健康!
——張俊彥 中央研究院院士
天下文化不會主動以電話等方式,告知您因訂單錯誤或分期付款等原因,需要您親自到ATM操作修正, 或請您提供往來銀行電話、信用卡資料;亦不會以 「問卷」或「中獎」形式通知您提供個人資料或要求匯款, 若您接獲此類可疑電話,請與我們連繫確認或撥打165警政專線求證,以確保權益。請勿聽從任何指示到提款機(ATM)做任何操作。
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