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後,你也有這些疑難雜症嗎?
.一進入中年就膨脹發福,肚子屁股瘦不下來。
.天天吞維他命D和鈣片,骨質疏鬆仍然找上門。
.按時服用胃藥,「火燒心」卻變本加厲。
.每天吃大量水果補充維他命C,牙齦還是發炎紅腫。
.三餐都是無油高纖五穀飯配地瓜和精力湯,卻得了脂肪肝。
.長期服用益生菌,大便放屁還是很臭。
.下重本用最貴的精華液和保溼霜,皮膚仍然嚴重缺水。
.眼藥水和人工淚液不離手,乾眼症仍然好不了。
.健檢報告有看沒有懂。沒有紅字就allpass了嗎?
.拚命跑馬拉松卻愈跑愈胖,怎樣才能讓身體「燒油」?
慢性病×初老症,和你想的不一樣!
大部分的病,是吃出來的。
蛋白質攝取不夠,會導致失眠和夜尿。
你所吃的油,決定你的排毒力!
惱人的耳鳴,可能是腸菌失衡造成。
低血糖和高血糖一樣危險,兩者都是吃太多糖的後果。
老年憂鬱症,往往是消化出了問題。
做菜不加鹽,對控制血壓完全無效。
膽固醇攝取不足不但影響排毒,而且很可能引發健忘和失智。
酸性體質的元凶,不是大魚大肉而是精緻澱粉。
水喝得不夠,會導致胃潰瘍和高血壓。
胃潰瘍、胃食道逆流並非胃酸過多,而是胃酸不足。
高糖飲食加速老化和皺紋。
大吃水果,小心肝指數飆高。
吞鈣片補鈣,補不到鈣而且狂抽筋!
暢銷作家×食療天后賴宇凡,首度針對76種常見慢性病×74種老化症狀說清楚、講明白;
「年紀大」≠「生病」,從日常保養到病症改善,根治飲食讓你把健康和青春吃回來!
※【宇凡獨家食療妙方】※
.蛋黃含有豐富葉黃素,吞膠囊不如多吃蛋。
.吃皮補皮,吃骨補骨,吃蛋補腦。
.早餐首重蛋白質,甜點要在午餐吃,晚餐盡量少吃糖。
.和姊妹淘下午茶聚會之前,別忘了先吃鹹酥雞!
.吃得均衡營養,皮膚自然Q彈凍齡。
.根治飲食=解放限制×享受生活
序|聆聽疾病的聲音
前言|有一條從健康走向疾病的路,就有一條從飲食回到健康的路
Part1 食療保健四大天王
1.消化
我們的飲食習慣對消化的影響
.蛋白質吃得不夠多
→胃食道逆流、打嗝脹氣、放屁大便很臭、胃潰瘍
→指甲頭髮易斷、腸胃炎
→十二指腸潰瘍、肝膽堵塞、好油吸收不到、大便浮起來
.水喝得不夠或喝錯水
→胃潰瘍
.中和或抑制胃酸的藥物
→確保消化順暢的方法
.細嚼慢嚥
.飲食組合要正確
.補強胃酸
.把食物打碎
.喝對水和喝夠水
.了解糞便和尿的改變
2.血糖
我們的飲食習慣對血糖的影響
.糖過量但蛋白質(肉、蛋、植物性蛋白質)不夠,血糖一定大震盪
.咖啡因、尼古丁會刺激血糖上升
.代糖也會對血糖造成負面影響
確保血糖平穩的方法
.含有糖分或是會刺激血糖上升的食物要搭配蛋白質(肉、蛋或植物性蛋白質)
.確實用根治震幅血糖檢測法了解適合自己的飲食組合
.了解什麼是有糖的食物
3.排毒
我們的飲食習慣對排毒的影響
.精緻澱粉吃太多,大便會黏
.不吃油或用錯油做菜導致膽堵塞
.白開水喝得不夠、利尿飲料喝太多,就會脫水
確保排毒順暢的方法
.精緻澱粉要適量
.利尿飲料要適量、水要喝得夠多
.睡得夠
4.荷爾蒙
我們的飲食習慣對荷爾蒙的影響
.攝取足夠營養才能製造荷爾蒙
.必需脂肪酸和膽固醇是荷爾蒙的重要原料
.確保荷爾蒙平衡的方法
.吃到荷爾蒙的製造原料
.確保消化功能運作良好
.平穩血糖
.確保排毒管道暢通
.了解自己使用的產品是否含有荷爾蒙
Part2 這些慢性病是怎麼來的?該怎麼改善?
1.太胖/太瘦
2.高血糖/低血糖/糖尿病
3.心血管堵塞/血管硬化
4.牙周病/牙齦流血
5.手指(手掌)或腳趾(腳掌)發麻
6.飛蚊症
7.視網膜剝離
8.眼睛中風/腦中風
9.黃斑部病變
10.青光眼
11.白內障/角膜混濁
12.聽力退化(重聽)/耳鳴/眩暈
13.高血壓/低血壓
14.痛風/尿酸過高
15.腎功能減退
16.失智症
17.女性更年期
18.男性更年期
19.帕金森氏症
20.陰道發炎(陰道乾、陰道癢、陰道有異味)
21.甲狀腺亢進/甲狀腺機能減退
22.乾眼症/突眼症
23.骨質疏鬆/蛀牙/指甲頭髮易斷裂/心律不整/抽筋
24.腎結石/膽結石
25.憂鬱
26.睡眠問題/呼吸中止症
27.夜尿症
28.攝護腺腫大
29.尿失禁
30.性欲降低
31.不舉/早洩
32.退化性關節炎/椎間盤退化症/筋膜炎/皺紋/骨刺
33.五十肩
34.肌少症
35.癌症
36.自體免疫系統疾病
Part3 預防是最好的養生之道
1.預防勝於治療
2.骨關節保養
3.視力保健
4.皮膚保養(預防老人斑)
5.腦力提升
6.心血管保養、預防三高/三低
7.牙齒保健
8.消化保健
9.血液循環保健
附錄
聰明使用保健食品的方法
食療保健快問快答
後記 追求健康是為了愛與被愛
參考資料
.你所吃的油,決定你的排毒力
我們的「膽」汁是膽固醇做的,膽固醇是油性物質,而油性廢物都是膽那一個組在清掃的。所以,如果我們油吃得不夠多,膽汁就會不足,膽汁不足,那「肝—膽—大便」排毒管道就要癱瘓了。
由於膽固醇被汙名化將近半世紀,所以大家不敢吃動物油或是飽和脂肪酸高的油,很多人做菜都是用植物油。其實,動物油(豬油、雞油、鴨油、鵝油、羊油、牛油)或是像椰子油、奶油這樣飽和脂肪酸高的油,是最不怕氧、最不怕熱、最不怕光的油。所以,以前阿嬤把豬油擺在熱鍋旁方便做菜,它也不會壞,這類油是最適合用來高溫熱炒的油。
而橄欖油、苦茶油、麻油這類油,是單元不飽和脂肪酸高的東西,它們稍不怕光、稍不怕氧、稍不怕熱,所以如果是經過冷壓萃取,再裝進暗色瓶子裡,就可以保存食用。但是,因為它們還是怕熱,所以這類油我不建議拿來高溫熱炒。你想,去買冷壓的橄欖油回來卻把它放進高溫熱鍋裡,是不是很矛盾?
這類油不可以拿來熱炒,卻可以用來涼拌、低溫炒。如果要用它高溫炒,例如做麻油雞,可以先下一點豬油、雞油,然後再下麻油,這樣單元不飽和脂肪就可以被飽和脂肪保護好,不會遇熱就壞掉。
市面上常見的葵花籽油、葡萄籽油、沙拉油、玉米油等,這類富含多元不飽和脂肪酸高的油,最怕氧、最怕光、最怕熱。所以,它們大部分都是一出種子或一出殼就壞掉了。你想想,葵花籽放桌上大概兩個禮拜壞掉,那個壞掉的味道就是油耗味,那葵花籽油怎麼能用上個把月呢?這些油我不建議拿來做菜,想吃這些油,最好直接吃種子。比如,要吃葵花籽油,就直接吃葵花籽。
如果我們用對油做菜,膽汁就會稀釋易流動,不容易堵塞在膽裡,造成膽的病變。如果我們用錯油做菜,膽汁就會像抽油煙機的油漬那樣變得很濃稠,膽汁一濃稠,膽就要堵住,由於膽汁是肝臟製造的,所以膽一堵住,那肝也好不到哪裡去。肝膽一堵住,這條重要的排毒管道就堵塞了,無法把油性廢物掃出去,人就要生病。
.吃好油,防失智
過去我們一直以為失智症的根源是腦部神經出問題,但是,美國布朗大學教授蒙特(Suzannedela Monte)稱失智症為第三型糖尿病(Type3 Diabetes),她認為失智跟血糖有關。
你會問,腦子跟血糖有什麼關係呀?
前面提到酸血能夠啃蝕血管,造成它受傷,無法輸送氧氣給神經,神經三分鐘無氧就開始壞死了。而我們神經最密集的地方就是腦子。所以血糖一震盪,神經就受傷,神經一受傷,就等於存取記憶的東西壞掉了,我們就拿不出來本來存好的記憶,也就想不起某些人事物了,這就是失智的開始。
其實,還沒有得失智症前,開始出現健忘的症狀、老是想不起事情或重複問問題的人,也應該要小心。腦只占我們體重的2%,但它卻需要全身20%的能量,它是一個大量需要能量的地方。因為腦那麼需要能量,所以當能量掉下來時,腦受到的影響最大。而能量=血糖,所以如果飲食組合錯誤導致血糖震盪,上去很高,掉下來很低的時候,腦的能量就不足。能量不足就好像斷電一樣,存取資料都出問題,就什麼事情都記不住,也想不起來了。這個「小毛病」其實是個警訊,不可輕視。
另一個會造成神經傳導出問題的原因,就是膽固醇攝取不足。我們神經上面包了一截一截胖胖的東西,叫作髓鞘,髓鞘是膽固醇做的。這也是為什麼腦這個神經最密集的器官裡,有高達60%的膽固醇。髓鞘是做什麼的呢?它的工作就是讓電流傳導速度變快。我們的神經是由生化電流在傳導訊息的,電流只要一碰到膽固醇就會跳,它一跳,傳導速度就加快。
如果一個人因為髓鞘不夠,所以電流傳導速度過慢,那他是不是會總是想不起來,記憶存取都很遲緩呢?
既然失智症算是第三型糖尿病,那平穩血糖就是遠離失智症的最佳良方。
由於神經傳導要夠快,靠的是膽固醇,而膽固醇就是油做的,所以吃好油真的很重要。但是,特別要提醒的是,不要單獨喝油。用油去做菜、直接從肉上面吃到油,吃到夠了,自然就膩、會飽,身體有時間告訴我們要停。但是,如果油用喝的,一旦過量了,身體來不及告訴你。油過量跟糖過量一樣,會造成酸中毒。
前言 有一條從健康走向疾病的路,就有一條從飲食回到健康的路
我以前以為,我們的疾病都是來自基因遺傳,所以我在33歲得糖尿病時就覺得,那就怪我媽好了,因為我媽也有糖尿病。然後我媽說,都怪我外婆,因為外婆也有糖尿病。但是,當我成為自然醫學營養治療師後,在門診裡見到的情況,卻不是基因主導疾病。我會這樣說,是因為如果一切都是基因造成,那這個人得病就是宿命,不可能好起來。可是,我卻日日見證許多人因為改變了生活與飲食型態,而開始遠離疾病。
我後來發現,除了基因能遺傳外,人還能遺傳生活與飲食習慣。怎麼說呢?
祖父母的飲食方式,會傳給爸媽,因為我們會怎麼吃、吃什麼,多半是在家裡養成的習慣。而爸媽會怎麼吃、吃什麼,也會傳給我。這樣一來,他們吃的習慣如果最終會引發疾病,我也有可能會因為吃的習慣跟他們一樣,而引發同樣的疾病。就像我外婆愛吃麵食,所以我媽也常做麵食,我也跟著愛吃麵食,麵的糖分很高,所以我們祖孫三代都得了糖尿病。
你想想,大家剛出生時,多數是健康且沒有病痛的,如果是基因有問題,不是應該一生下來就有問題嗎?但是,我們都是後來才生病,而且常是跟父母生一樣的病。這表示除了基因遺傳外,「飲食遺傳」影響也很大。也就是說,我們會走向疾病,是因為我們走上了一條錯誤飲食的路,是它把我們帶往疾病的。這個發現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因為如果我們能找到這條路,那我們就能往回走,吃回健康。
我發現,只要我們細心尋找,就一定找得到那條路,所以我能夠日日見證我的病人開始走回健康。也就是因為如此,我和我媽都因為食療成功而擺脫了糖尿病。
你一定會想,我已經吃得這麼好,沒有改善的空間了,我有這個那個病一定是遺傳來的。但是,你真的吃得「很好」嗎?你知道你那套少油少鹽的飲食原則,其實是美國農業部設計的嗎?美國農業部並不是掌管民眾健康的單位,他們管的是農產品的銷售。所以他們建議民眾的飲食原則,並不是為人體設計的。也就是說,你一直拿來當作最高指導原則的飲食組合,其實是配合美國農產品產量而設計的。
你知道嗎?美國人怕膽固醇高,所以衛生主管機關要民眾少吃膽固醇,多年後,才發現「吃進去的膽固醇」根本不等於「血液裡的膽固醇」。因此在2015年,美國飲食原則建議小組把膽固醇攝取上限取消了。
所以,如果你愈吃,病卻愈來愈多,藥也愈吃愈多,你就該想想,自己到底是怎麼吃的?如果你愈吃,得的病跟父母愈來愈像,那你就該看看,他們到底是怎麼吃的?如果這樣吃,病卻愈來愈多,那你該怎麼找到那條路,從疾病走回健康呢?
我有很多病患曾反覆罹患重病,每一次病好,他們都以為自己「打敗」了疾病。「打壓疾病」跟「修正環境」是不一樣的;疾病只是症狀的總稱,打壓它,就只是把症狀壓下去,症狀沒有了,就以為疾病沒有了。但是,如果在那個根源我們給身體的環境依舊是錯的,打壓下去的症狀,總有一天還是要回來,因為環境沒有根本的改變。但是,如果錯誤的環境已經根本的修正了,那疾病就沒有回來的空間了。
這本書,就是要把根本改變環境的方法交給你們。希望你們因為有方法,進而選擇相信身體。
希望看完了這本書,你能和我一樣讚嘆身體的奇妙,希望你能重拾對自己的信心,更希望你能重掌自己的健康命運,長保健康與快樂!
天下文化不會主動以電話等方式,告知您因訂單錯誤或分期付款等原因,需要您親自到ATM操作修正, 或請您提供往來銀行電話、信用卡資料;亦不會以 「問卷」或「中獎」形式通知您提供個人資料或要求匯款, 若您接獲此類可疑電話,請與我們連繫確認或撥打165警政專線求證,以確保權益。請勿聽從任何指示到提款機(ATM)做任何操作。
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