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出身台灣的人,千里獨行,在國際級的世界闖蕩;
羅福全不是提皮箱到世界做生意的商人, 也不是政府派出的外交官,
他就是他自己。
一個台灣人在聯合國
台灣進不了的聯合國,他進去了。
他以經濟專業,周遊世界,為各國提供建言。
一個國際級的台灣人,站在世界的舞台上,揮灑美好人生。
在那個台灣退出聯合國、國際孤立、政治封閉的年代,羅福全,因為政治因素,四十年無法回到故鄉。但卻拿著聯合國護照,以世界公民的身分,走遍天下。
怎樣的機運,讓一位出生嘉義榮町的少年,離鄉背井四十年,有家歸不得,但卻在國際的舞台大放異彩?
出生於日本時代的嘉義榮町,年僅六歲就到東京當小留學生。戰後返台,大學畢業後再度留學日本,後於賓州大學取得區域科學博士學位。
六○年代,羅福全就讀於賓州大學博士班時,就因參加台獨遊行而被列入黑名單,從此無法回台,成為沒有國籍的人;七○年代,因他在區域經濟領域的傑出表現,而被聯合國延攬至日本名古屋擔任「聯合國地域開發中心」工作,協助開發中國家發展經濟,並曾受邀至印度、伊朗、馬來西亞……等國擔任經濟顧問。此後二十七年間,他成為空中飛人,手拿聯合國護照,走遍天下,為了全世界的經世大業而奔走。
當他正準備享受退休生活,卻逢台灣政黨輪替,新政府希望借用他在日本的人脈與政經長才,請他出任台灣駐日代表,人生轉了個彎,六十五歲步入政壇。他於駐日代表任內促成前總統李登輝訪問日本,完成外交重大突破。
他就像全才的「文藝復興人」,除了經濟本業外,能詩、能書、能畫、能歌,甚至能煮!透過他的雙眼與故事,我們得以一窺,過去半世紀,世界都在做什麼?
*2013/8/28(三)自由時報半版報導
台灣雲林縣生(1964),台灣大學法律系司法組畢業(1986)。 曾任聯合報政治組記者、新新聞周刊資深記者,現為專欄作家。 著有《私房政治──25位政治名人的政壇秘聞》(1993)、《總統是我家親戚》(1994)、《總統的親戚》(1999)、《台灣西方文明初體驗》(2005獲聯合報非文學類十大好書、新聞局最佳人文圖書金鼎獎)、《宮前町九十番地》(2006獲中國時報開卷中文類十大好書、《囍事台灣》(2007)、《台灣摩登老廣告》(2008)、《人人身上都是一個時代》(2009獲金鼎獎〈非文學類〉、《台灣幸福百事》(2011))。
1935年生於嘉義市榮町。台灣大學經濟系畢業,日本早稻田大學經濟碩士,美國賓州大學區域科學博士。
羅福全在經濟方面的研究成績十分耀眼,受聘服務於「聯合國區域開發中心」,及聯合國大學,他的著作為世界4709所圖書館所收藏。
由於任職國際組織,他成了繞著地球轉的空中飛人,周遊各國,參與國際會議、解決世界經濟議題。工作之餘嚐遍世界美食,蒐羅古董書畫,甚至登上世界第一高峰(坐直升機),人生閱歷多采豐富。
他能詩、能畫、能歌、能煮,若不是走上經濟專家的路,他或許也能成為畫家、詩人,或歌唱家。
推薦序 精采人生,動人故事 李敏勇
推薦序 夢想如煙,現實似海 陳芳明
推薦序 用開拓歷史來見證歷史的國際人--
寬闊雄厚又讓人喜愛的羅福全 劉黎兒
自序
1.三歲主婚人
2.嬸嬸變媽媽,媽媽變伯母
3.媽媽當過一百年前的電話接線小姐
4.爸爸自己造橋經營載客巴士
5.嘉義聞人的狗害我額頭撞牆
6.吃王永慶送來的米
7.我家有一個湖
8.六歲的留日學生
9.高唱「蔣介石宋美齡逃到山裡」
10.集體離家到溫泉旅館上課
11.「已經不是日本人了!不要再跪」
12.在日本學ㄅㄆㄇㄈ
13.嘉義人心裡的二二八傷痕
14..初中就被押到憲兵隊睡乒乓球桌
15.台南一中同學好多名人
16.席德進是我的美術老師
17.現在大學錄取十萬人,以前兩千人
18.畢業辦舞會,班代被記過
19.跟女生搶英國女明星照片
20.學會拿刀叉才能出國留學
21.二十五歲買地想辦學校
22.四十三人在旅館祕密結拜兄弟
23.恐怖氣氛下訂婚
24.不可思議的東京大學經濟系
25.美國警察開車載我去抗議
26.英國首相的兒子在美國拖地板
27.對著羅伯甘迺迪大喊
28.年輕李家同的來信
29.博士與水手在威廉波特的對陣
30.帶香蕉去留美的時代
31.成為諾貝爾獎得主的學生
32.能處理43K就覺得偉大的電腦
33.博士自己都看不懂的博士證書
34.與生田浩二的人間情誼
35.美國FBI來查我的底細
36.通行全球的悠遊卡「聯合國護照」
37.周遊各國當經濟顧問
38.聞到催淚瓦斯味,就知道大學到了
39.鐵幕中國的半桌新婚酒席
40.敲響寒山寺的「午後」鐘聲
41.到美國國會作證
42.北京會議見到趙紫陽與朱鎔基
43.千里迢迢扛回一隻金華火腿
44.伊朗餐桌上的羊眼睛
45.在世界吃「鱉」
46.輕鬆飛上聖母峰
47.給七大工業國高峰會提供經濟數字
48.參與京都議定書的起草
49.以「台灣」籍委員結識各國首相
50.蔣介石找熊彼特當經濟顧問
51.未婚妻變心,他把房子拆了
52.我那信奉伊斯蘭的馬來兄弟
53.日本名人高興來台不怕被暗殺
54.我的人事案激化總統與閣揆的矛盾
55.日本王妃小時候不能看電視
56.出任東京都唯一的外籍顧問
57.帶聯合國副祕書長密訪台灣
58.山中貞則的銀柺杖
59.我被「藏」進美國駐日大使館
60.把鋼琴和李石樵推進代表處
61.駐日代表美式作風
62.李登輝訪日,誰的功勞?
63.一位跨時代的帥哥
64.辜振甫說「台灣不會再出這樣的人物」
65.當吳季剛哥哥的證婚人
66.二哥的了解
後記
三歲主婚人
三歲的時候,有一天,我被打扮得像極小大人,用一九三八年當時的語言和概念來說,就是個氣派的小少爺。全身正式西裝西褲,內套背心,雙排金釦,閃閃發亮。其中一枚釦子還繫著一條金鍊子,垂到背心的口袋。藏在口袋裡的,是一只懷錶。
那天是表姐許秀鑾的大喜之日。她是我四姑的長女,四姑丈又是醫生,本該從他們許家風光出嫁,但是,四姑丈早逝,四姑二十幾歲守寡,就回到我們羅家,因與我父親最親,一度依著我們這一房住,秀鑾表姐便要由我們羅家嫁出去。
一九三○年代,台灣的婚姻仍很重門當戶對,秀鑾表姐正在東京念醫科,對象自然也非普通,新郎名叫賴巽章,東京中央大學法學部的高材生。親家翁賴雨若在我們嘉義市更大名鼎鼎,既是嘉義第一位律師,也是嘉義的名士奇人。
賴雨若出身富豪之家,父親賴世觀是秀才,一八九五年日本開始統治台灣,賴雨若已經十七、八歲,按理,讀了舊時代的儒學,肚子裡非詩詞即書經,一般大約窩在家裡當收租的阿舍,他卻走出完全不同的路。
以現在的學齡對比,該是大學生的時候,賴雨若才進了日本人設的「國語傳習所」學習新語言,通曉日文,畢業後就進法院當通譯。
一般人假如在政府謀到了差事,大概安於現狀,停下學習的腳步,但賴雨若雄心萬丈,一九○五年,第一次台灣人可以參加總督府的文官考試時,賴雨若就報考了。及格後,繼續在法院任書記。工作中,他又立志更上層樓當律師,在法庭為自己的同胞辯護,毅然離職到日本念大學法科。三年後畢業,投考兩次,都不幸名掉榜外。一九二三那一年,再接再厲,第三度挑戰,結果,全日本共有四十二人通過「辯護士」〈律師〉考試,台灣籍有三位,除了賴雨若,還有蔡式穀,他們是台灣最早的一批律師。
律師夢足足費了賴雨若十六年的光陰與血汗,四十五歲才如願以償,雖然辛苦,但有志竟成,深受嘉義人尊敬。等到一九三八年,秀鑾表姐從日本返台結婚當時,賴雨若在嘉義更德高望重了,他擔任台南州的州協議會員,類似於以前的省議員,但非民選,而由官派,地位崇高。
賴雨若要娶媳婦,自是嘉義地方大事。結婚當天,典禮的最後,大家要拍紀念照。後面幾排,盡是嘉義地方的名紳貴商排排站,第一排則是新郎新娘的家屬排排坐。賴雨若是男方的主婚人,坐在新郎左手側,六十歲的他,高大又威嚴,而我們女方這邊,新娘右手側的主婚人,卻是三歲的、小小的我。
我之所以三歲就坐上主婚人的位子,以西方的眼光看,簡直不可思議,但從台灣傳統的家族倫理看,卻是運算這種文化方程式,自然導出的結果。
台灣舊社會男尊女卑,新娘秀鑾表姐的媽媽並不足以獨當大樑,需要一位男性長輩出面擔任主婚人;理論上該由新娘的舅舅,也就是我的爸爸挑起這個重要角色,但我十個月大時,爸爸遭病毒感染,侵襲顏面,短短五天就不幸過世了,我是爸爸唯一的兒子,便由我遞補,坐上主婚人的位子。
台灣傳統的家族秩序,完全不看年齡大小,輩份才是秩序井然的關鍵;一歲小兒被四十歲大人叫舅公,二十歲小姐叫兩歲女嬰姑婆,在台灣一點都不奇怪,都是非常自然與當然的倫理。
從小,我就被賦予了超齡的角色。除了三歲當上主婚人,我十三個月大的時候,也成為家裡的「戶主」,媽媽和姐姐反而歸屬在我的戶下。
四十三人在旅館秘密結拜兄弟
一年後,我回台灣度暑假。隔天,去找最好的朋友蔡順利,他沒有歡喜久別重逢,反而臉色驚慌,劈頭就問:「為什麼還敢回來?!」我這才知道別後一年來,留在台灣的朋友,被狠狠摔到鬼門關前。蔡順利曾被調查局抓走,押了大半年,被打個半死,家人花了四十萬元才救出來。但是,劉家順就沒那麼順利了。
劉家順唸台中一中,長得精瘦,眼神銳利,成績非常優異,保送台大,但他少年早熟,很有想法,不念當紅的醫科,很熱血的選了政治系。準備赴美留學前,機票都已經買好,前一晚聽說警備總部吊銷了他的護照,他半信半疑,仍到機場,結果被擋下來。過了幾天,一連串的厄運跟連發子彈一樣,劉家順既被調查局約談,還被法院判刑八年,關進黑牢。
他們到底什麼罪名,大家都說不準,那個年代,國民黨要抓誰,完全不需要什麼正當理由。我們只能推想,前一年去關仔嶺的四十三人大結拜,八成已被情治系統鎖定。
一九六○年夏天,身旁同學紛紛退伍,多數人準備出國念書。現任立委蔡同榮是我的初中同學,他念台大法律系期間,已顯露領袖氣質,曾經當選學生代聯會主席。眼看兄弟好友即將各奔前程,蔡同榮不願力量散去,想把大家組織起來,寄望將來能夠為社會有一番作為。
老實說,我們這群二十五歲上下的年輕人,到底想組織起來做甚麼,並沒有任何具體的行動方案,只是不滿國民黨的獨裁,又自認推翻獨裁統治,知識青年責無旁貸。
今天臉書約一約,一堆人可以一起上餐廳或去騎單車,都不是我們當年所能想像;那時仍在戒嚴,超過三個人,就不能祕密聚在一起。為了能夠大聚會,我們先幾個人當核心,暗地各自找同學朋友,如傘骨狀,把關係網擴大出去,再以歡送蔡同榮出國留學為名,約好上台南關仔嶺泡溫泉做為掩飾。
真到六月十九聚會日,剛好颱風來,風強雨大,反而是不錯的掩護,我們不畏風雨,依約上山。我和蔡順利搭巴士,到仙草埔已無法通行,就身穿雨衣,在強風暴雨中,手持電筒,走了三公里到關仔嶺的「靜樂旅社」。
原本約集七、八十人,實際到場只剩四十三人,現今很活躍的台灣之友會總會長黃崑虎,也在其中。旅社早被我們包下,別無其他旅客,颱風夜的靜樂旅社,不似三國有桃花林,也未焚香,但我們在榻榻米上,依然慷慨激情,義結金蘭。大家相約,有兄弟結婚,應當盡可能出席,也約定每年舊曆大年初二,即是重聚時。
關子嶺上大結拜,並沒有半句政治語言,但幾位兄弟被抓被關,人人心裡都有個特務鬼影,好像隨時會跳出來,拿出槍和手銬抓人。黃崑虎從台南後壁家裡,逃到新竹的深山林內躲藏。蔡順利也叫我不能再去找任何人,萬一被逮捕,無論身心如何痛苦,也要否認和關子嶺的兄弟認識。
陳柔縉
電話上,詩人李敏勇前輩說,「這個人很特別,他要寫回憶錄,我想妳應該有興趣,他現在就在我辦公室……」。我當時在書展會場,急忙過去,心裡抱著對李先生的敬意,但未帶著可能性。已經有六年,我沒有再為人掛名執筆寫回憶錄,其間偶來的個案,常因直覺「緣份不對」而敬謝婉拒了。
我很依靠直覺,常常隨興行事。
那天,我第一次見到前駐日代表羅福全先生,他來自嘉義,台塑集團創辦人王永慶年輕時是他的鄰居,引起我第一道興趣。最近二十年,台籍人士回憶錄不少,絕大多數傳主卻集中來自台北和台南。更具吸引力的是,羅代表曾經長期在聯合國組織工作,這太稀奇了;台灣進不了聯合國,他卻進去了。
羅太太在我之後,也匆匆趕到。她輕輕微笑點頭,即拉椅子坐在門口邊上,唯恐大家的談話因她而中斷似的。她不選擇坐到羅代表旁邊,大約是避免橫過我的面前,我心裡對羅太太的細膩禮貌暗自讚嘆。
最後,我們一起下樓。天冷,高大的羅代表穿上土黃色風衣,嬌小的羅太太幫他拉了衣領。一直到我目送他們上計程車為止,他們的每一個笑容與動作,都是那麼樸素高雅,寒冬的台北竟有如此人間風景,我心底跳出一個高亢堅實的聲音,「我要幫他們寫回憶錄」。
代筆書寫回憶錄,不是一件有聞必錄的抄工,依我想,比較近似庭園造景。人生幾十春秋,遇過無數的人和事,在每個人記憶的園子裡錯落雜生,要擠在八萬、十萬字裡,述說成書,必須挖掘、摘採、修剪,也必須遷移、捨棄,甚至添加,而這些動作又要依庭園本來的質性與園主自己期待呈現的面貌來擇定。但是,不知道園裡有什麼材料,無法了解質性,又不能率爾事前預設主題。所以,我會先不斷訪談,弄清楚園子裡有什麼花草木石,也要抬頭看看時間的天空是康熙還是昭和,還要探探外頭是否有河或有獸,諸如此類等等,極盡可能蒐集清楚之後,再來決定庭園的主題,才會開始動手。
幾天後,我正式到羅代表家裡拜訪,把自己對回憶錄的觀念與做法,講了一大頓,都覺得自己很囉嗦了,但羅代表聽了以後,挺胸往前,舉高雙臂,笑容滿面,只說了一句英文, Go ahead,他要我放手去做。他的信任與尊重,沒有附帶任何「提醒」或「期許」,反讓我稍有不安,憂慮他對我有過高期待,我趕快「打疫苗」,說自己寫文章,選字簡單,不太調味,就跟「沙西米」一樣。結果,羅代表還是滿臉笑容,給我那句英文, Go ahead。
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羅代表的人格特質,很有自信,心很沉穩,不會像樹梢的葉子、花間的蝴蝶,老在顫動、不安。
等正式進入訪談,羅代表拋給我一個又一個驚奇的故事,我開始有點手忙腳亂、承接不住。羅代表的人生,不只是一座庭園,我走進了一座山。
山很高,我必須奮力攀爬。
羅代表以一位經濟學家任職於國際組織任職,他面對的問題,圍繞在人口、貧窮、糧食、資源、汙染,都是國家級和世界級的議題。最後他還參與知名的「京都會議」,那是一個台灣政府無緣列席的全球環境會議。
議題層次高,羅代表接觸的人物也國際性。才講到認識印度現任總理曼莫漢‧辛格(Manmohan Singh),羅代表拿著和他的合照,解釋他是錫克教徒,不是印度教徒,所以包著頭巾。我馬上看見新一期時代雜誌TIME以曼莫漢‧辛格為封面人物。日本剛登出南韓前總理南悳祐過世的消息,羅代表就拿報紙告訴我,南悳祐是南韓戰後經濟起飛的大功臣,曾在夏威夷大學與他隔壁研究室。同一個月,菲律賓海巡公務船射殺屏東船員,台菲關係緊張,羅代表又聊起,當現任菲國總統艾奎諾三世的父親被關獄中,他曾以日本國際特赦組織理事身分,暗地帶出他父親的手書,向外求援。還有,各國前元首為會員的OB高峰會,羅代表有一年擔任十三位指定委員之一,主委是澳洲前總理,同席委員何理良是中國前外交部長、副總理黃華的太太,也是共產黨史上的名女人,年輕時曾在延安和毛澤東跳過舞。
羅代表的故事太多了。等到他告訴我,八○年代,台灣還未與中國有任何通聯,他已經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籌開經濟會議,請來總理趙紫陽致詞,而前總理朱鎔基當時是合作的對口,正擔任國家經委副主任,會前一天,他還請羅代表一起吃了東來順涮羊肉。我終於深刻意識到,羅福全已經不是台灣歷史框架可以了解的人。如果拿歷來熟用的台灣顯微鏡來觀察羅福全,我們應該會發現,他有截然不同的特徵,難以歸類。
一個出身台灣的人,千里獨行,憑著經濟學博士的專業,在國際級的世界闖蕩;羅福全不是提皮箱到海外做生意的商人,也不是政府派出的外交官,他就是他自己。
對我來說,羅代表這座山也是廣闊的。他的常識與知識,他的理性與感性,他的生活情調與生命情調,如連綿的高原,豐富又多姿。
他會寫古詩。
去年,羅代表七十七歲生日那天,正是日本人習稱的「喜壽」,也正好農曆十五,窗外一輪圓月,三歲小孫女又從東京打越洋電話來說Happy Birthday。羅代表笑瞇瞇,為自己寫了一首詩──
半世歸鄉一書生
民主台灣日日新
喜壽明月來相照
稚孫萬里傳笑聲
他愛吃懂吃。
有一天中午,他和台大經濟系同學聚餐,因和我約午後在家裡訪談錄音,他必須提早離席。主人勸留,「你最喜歡的甜點芝麻球還沒上啊!」羅代表心有不捨,回說,「我的一顆心,已經留在那顆芝麻球了。」
他總是在唱歌。
聊天中途,我跑到廚房去看羅太太的日式煮南瓜。鍋子裡,一塊塊橘黃的瓜肉,帶著厚厚的綠皮,但銳利的切邊切角都削平了,羅太太教我,日文稱這種料理切法「面取り」。這時,外頭,羅代表的歌聲響起,羅太太笑說,「他『又』在唱歌了」。
他喜歡研究歷史。
羅代表會給自己找研究主題,像是「李香蘭」,為此買了許多歷史書來讀,對這位戰前的歌演巨星的絢爛一生如數家珍。駐日期間,還請年過八十的李香蘭吃飯。關於那次見面,羅代表最愛講述一幕。臨別,陪同的台灣記者朋友舉起相機要拍照,李香蘭馬上要大家稍候。此時,只見她撇低頭在桌邊下補妝。
羅代表邊講故事,邊學做補妝的動作。我覺得他有一雙人文的眼睛,善於捕捉表面與表面之間的縫隙,直窺一個人的內在。
他還會畫政治漫畫、油畫,也擅長書法。羅代表說,喜歡書道,不是要去和別人競賽,也不是拿來示人,所以,愛怎麼寫就怎麼寫。他也雅好古董,從紐約買到吉隆坡,書畫硯瓷錶不說,還買古董地毯。地毯有古董,我還是從羅代表那裡知道的。
與羅代表一年半頻繁的訪談中,每次見面,不論講起經濟發展、國際現況,或是歷史文化、生活趣味,不同開頭的話題,最終都會導向一個結論,羅代表總是很滿足地說, I enjoy.要不就再多兩個字, I enjoy my life.意思一樣,滿足感更加到百分百。我想,在認識羅代表之前,在認識羅代表之後,我不曾、也不會再遇到把人生過得這麼愉快的人了。
羅代表回憶他大學的哲學概論課,第一學期,他明明常蹺課,不怎認真,考試卻拿九十三分。受到高分鼓舞後,對老師有點不好意思,第二學期一改以往,非常認真上課,反而考了七十幾分。羅代表覺得人生不是科學公式,不是自己想要如何就能如何,無需強求,沒有了強求,也就沒有失望。即使失敗回來,天地依然悠悠,凡事何不順其自然。這大概是他把人生過得暢快又愉快的祕訣了。
我完全贊同前台泥公司董事長辜振甫對羅代表的評語,「台灣不會再出這樣的人物」。我向來不崇拜偶像,不追逐偶像,但羅代表已經快要打破我這點頑固個性,成為史上我最喜歡聽聊天、聽講故事的人。當然,享受羅太太的點心招待,旁觀她與羅代表的優雅互動,也是其中原因。
李敏勇、陳芳明、劉黎兒 — 專文推薦
王健壯、陳浩、辜寬敏、楊照 — 一致讚譽
羅福全是一個台灣人,但特殊的歷史構造讓他曾為日本國民,美國公民。因為在聯合國任職的經歷,他也是一個世界人,台灣與世界,巧妙地在他的人生連結。一個小小的美麗之島,一個廣大的發展中的世界。羅福全以一個榮町少年走天下,這是一個台灣人的故事,一個經濟學者、知識分子的故事。
在這本書裡,娓娓道來,幾乎近於羅曼史,點綴了人生際遇困厄,也讓人見識到戰後被政治壓抑的台灣人形貌。
──詩人 李敏勇
一個大時代出現時,自然會出現磅礡的文化氣象,容納各種分歧的政治理念與意識型態。羅福全從體制外走向體制內,正好提供一個恰當典範。真正的運動者,絕對不是活在自己構築的象牙塔,也絕對不是一廂情願耽溺於意識型態的囚牢。他的知識學問,他的政治主張,最後都受到台灣現實的召喚,使他的智慧與理想終於得到實踐。夢想如煙,現實似海;使夢成真,都需要在社會巨滔裡航行。
──政大台灣文學研究所教授 陳芳明
他在聯合國服務過,足跡遍及全球,國際觀和學養都很豐富,更難得的是他始終想為台灣奉獻的心。很像一句印度古老諺語:「無論樹的影子有多長,都離不開樹根。」
──前總統府資政 辜寬敏
羅福全除了見識閱歷博大、人文藝術涵養深厚外,更是善解人意,常能設身處地,雖出身富家名門,他跟清芬夫人不會用從上下望的觀點看人,讓跟他接觸過的人無法不喜歡他,因此駐日代表雖是意外,卻是天職。
──旅日作家 劉黎兒
天下文化不會主動以電話等方式,告知您因訂單錯誤或分期付款等原因,需要您親自到ATM操作修正, 或請您提供往來銀行電話、信用卡資料;亦不會以 「問卷」或「中獎」形式通知您提供個人資料或要求匯款, 若您接獲此類可疑電話,請與我們連繫確認或撥打165警政專線求證,以確保權益。請勿聽從任何指示到提款機(ATM)做任何操作。
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