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腰痛治不好? 這本書的目的何在?當然是為了治好腰痛(或稱下背痛)。
只要讀這本書,瞭解內容、改變想法就好。
別擔心,這不是洗腦,也不是催眠術。
遍試各種療法幾乎要放棄的人請不要氣餒,請再試一次。
這是非常強而有效的治療對策,所以請務必讀完此書,然後看你的腰痛有沒有好轉。
在美國,每年新增5400萬名腰痛病患;在日本,現在則有將近1000萬名腰痛患者,腰痛人口的成長率更達到人口成長率的17倍之多。難道腰痛真的是人類的宿命嗎?到底腰痛的原因是什麼,是老化、椎間盤突出,或是姿勢不對造成的呢?
另外,發作腰痛的人,年紀往往只有三、四十歲,也可以說是青壯年。年紀大的人,儘管骨質沒有年輕人好(甚至駝背),腰痛的比率並沒有更高。為什麼? 作者將紐約大學醫學博士沙諾的緊張性肌肉炎症候群理論(TMS)消化,並且融合自身的研究後寫出這本書。
他以許多實驗數據作為佐證,說明了一般病患對於腰痛有許多錯誤認知,例如認為椎間盤突出或是骨質疏鬆會造成腰痛等等。作者旁徵博引,最後導出一個結論──大多數的腰痛來自於內心的衝突。有此認知之後,才有可能解除痛苦,也可以預防再犯。
作者15歲就犯了腰痛和坐骨神經痛,嘗試過許多療法,花了將近十年的時間擺脫腰痛之苦,這段經驗促使他投入腰痛的研究。不單是現代醫學,中醫、整脊推拿之類的另類療法,連精神醫學或心理學,甚至國外的醫學論文也有涉獵。等到他接觸了紐約大學醫學博士沙諾(John E. Sarno)的理論後,深為信服,除了將沙諾博士的著作《Healing the Back》譯為日文,更融合自身的研究及日本腰痛患者的資料寫成此書。作者亦曾接受長生學園的醫療訓練(類似台灣的復健科技師),隨後自己開了治療所,也提出許多的文獻報告。
自序 腰痛的「讀藥」
前言 打破腰痛的魔咒
腰痛是人類的宿命?
美國的情況
日本的情況
腰痛無法根除的原因
腰痛患者增加的理由
第1章 為什麼會腰痛?
正面的說法與負面的說法
脊椎的老化
椎間盤的異常
脊椎或骨盆的異常
腰部扭傷
建議與魔咒
別輕忽危險的疾病
第2章 從前的治療法有效嗎?
安慰劑
臥床靜養
藥物療法
注射療法
骨盆牽引
護腰
物理療法
運動療法
腳墊
推拿
外科手術
《成人急性腰痛治療指導原則》的要旨
第3章 腰痛是「氣」出來的!!——沙諾博士的TMS理論
何謂TMS?
TMS理論發現的經緯
疼痛和心理的奇妙關係
精神壓力與自律神經
TMS發生的機制與好發部位
防衛機制
哪腫情緒會造成疼痛
治療法
第4章 治療步驟
講習會
集體會議
停止對身體的一切治療
每日注意事項
把疼痛抓來罵
再度活動身子
做一張精神壓力表
冥想與細察
讀書療法
心理治療
第5章 回答疑問
為何有效?
如果憤怒變成了疼痛
疑點與今後的課題
後記
前言 腰痛患者在增加 腰痛是人類的宿命?
Q:好像在哪裡讀到過,兩腳直立的站姿使腰部的負擔相當大,當然會發生病變,這麼說,腰痛不就是人類的宿命了嗎?
A:的確,有關腰痛的書大致都會這樣寫:人類從類人猿進化到人的過程中選擇了直立用兩隻腳走路,腰痛的根本原因即在於此。相對用四隻腳走路的哺乳類動物而言,兩腳直立走路是極不自然的姿勢,腰痛正是人類的宿命。
但我認為這種說法與事實不符。腰部支撐著沈重的上半身,會造成負擔固然不錯;我們常常提東西,而且又跑又跳的,看起來腰部的使用也的確相當頻繁。但是,人類直立用兩腳走路已經超過三百五十萬年,人類應該早已適應了。
而且,這種宿命論不足以解釋這幾十年來腰痛患者激增一事。直到今天我們才突然怪罪直立走路這件事,不是很奇怪嗎? 再說,常有人舉出,椎間盤突出是腰痛或坐骨神經痛的原因,然而,馬或狗等四腳走路的動物比人類更常發生嚴重的椎間盤突出,所以說,並不是因為用兩隻腳站立,才會發生椎間盤突出。
因此,「兩腳走路所以會腰痛」是沒有根據的說法,這種說法之所以會流傳,只能說是由於醫學界已經放棄探究腰痛的原因與治療法的發展。雖然腰痛並不會致命,但是據說大約80%的人在一生當中的某段時間裡都有過腰痛經驗,我本人也是。對於腰痛患者來說,這種經驗實在刻骨銘心,所以,不要再相信這種自暴自棄的宿命說,認真面對問題吧!
Q:不過,最近由於高科技醫療器材的問世,診斷和治療的技術不是都很進步了嗎?針灸、按摩、整脊推拿等所謂的另類療法,似乎也很盛行的樣子,你還是認為這些醫療方式都沒有用嗎?
A:當然,各式各樣的治療法都有其對病因的獨到見解,而基於這些見解的治療,也都產生了某種的療效──如此反而讓人更困惑,究竟哪種病因理論才是正確的呢?奇怪的是,已有這麼多不錯的治療法,可是腰痛發生的情形卻有增無減。我們在談原因或治療法之前,似乎應該先正確掌握一下腰痛發生的現況。
美國的情況
美國在這三、四十年之間,據說腰痛者激增。上班族請假的理由,居第一位的就是腰痛,找整形外科等專科醫師醫治的理由,腰痛也占第一位,找一般醫師看病的理由,腰痛僅次於呼吸道感染症(就是所謂的感冒),居第二位,而以需要開刀的病症來統計,腰痛則占第三位。
每天有270萬人以腰痛為由請假不上班,每年則新增5400萬個腰痛病患。據說,腰痛的增加率是人口增加率的十四倍,可以想見,有朝一日所有的美國人都會為腰痛所苦。 腰痛患者如此激增之下,醫療費用將越來越龐大。雖然正確數字我不太清楚,不過聽說醫療費用和患者的傷病給付等等,合計每年要用掉500億美元。如果再加上腰痛以外的肌肉骨骼系統病患,如肩膀酸痛或關節痛,估計將高達1400億美元。
美國政府感到事態嚴重,首先在保健衛生署中設立了健康管理政策研究局,召集了由百名以上的委員組成的調查委員會,企圖透過大規模且符合科學的、嚴謹的文獻調查,減少不必要的檢查,避免無效或有害的治療,削減醫療費用,進而找到安全而有效的治療法。此外還出了一本治療腰痛的指導原則《成人的急性下背病症》(Acute Lower Back Problems in Adults)。
這個指導原則發表於一九九四年,日本也在次年出版了翻譯本《成人急性腰痛的治療指導原則》這本。儘管如此,腰痛患者仍有增無減,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日本的情況
Q:在日本,腰痛患者也一直增加嗎?
A:沒錯,根據厚生省的「國民生活基礎調查」顯示,目前日本人自覺的不適症狀,占第一位的是腰痛,第二是肩膀酸痛,第三是關節痛。可見,日本人最多的主述症狀,其實都是這些肌肉骨骼系統方面的疼痛。
從這個調查統計來看,日本現在將近有1000萬的腰痛患者,如果再包括肩膀酸痛和關節痛,算起來就有2500萬人正忍受著肌肉骨骼系統方面的疼痛。 以十年前至今的變化狀況來看,腰痛的情形的確正在持續增加之中。 尤其是最近,急速增加了20%以上,達到人口增加率的十七倍。如果以此速度繼續增加的話,遲早日本人幾乎全部都會有腰痛。
當然,患者不會一直咬牙忍痛,總得找醫生求診。最近,似乎愈來愈多的患者剛開始總是選擇針灸、按摩、整脊、推拿之類的另類療法,然而,這裡頭隱藏著很大的問題,容後再述。有腰痛的症狀,一般都會找有健保的醫院或診所去求診。
因此,我們要確認一下醫療機構的就診率是否增加,不過,在這裡,我們要比較一下良性的胃腸疾病與肌肉骨骼系統疾病的增加情況。有一種說法認為肌肉骨骼系統疾病比胃腸疾病的增加要快。
Q:印象中似乎以前比較常聽到有人得到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現在則比較少。
A:依據厚生省的「患者調查」顯示,肌肉骨骼系統疾病的求診率比30年前增加了3倍,而胃腸疾病則比30年前減少了25%。而且,兩者之間的差距愈來愈大,這究竟代表什麼意涵呢?
Q:經你這麼一說,果然令人覺得奇怪。到底是不是取而代之無從得知,不過,總覺得好像國民集體感染了某種引發腰痛的病原菌似的。
A:「集體感染」這種說法真是有趣的比喻,雖不中亦不遠矣。這個謎團會逐漸解開,不過,現在請牢牢記住腰痛患者在逐年增加這個事實。 在醫院或診所接受診治的人增加了,當然會在醫療費用上反映出來。現在日本一年的國民醫療花費已經超過三十兆日圓。
大家可能知道,花在循環系統疾病(腦血管疾病、高血壓性疾病、缺血性疾病等等)、惡性腫瘤、內分泌與代謝方面疾病(糖尿病等),所謂「生活習慣病」上的醫療費用正在增加,然而很少人知道用於肌肉骨骼系統疾病的醫療費用增加率僅次於以上三種疾病,占第四位。其他疾病的增加率則不是持平,就是略減。
在一九九七年度的調查中,我們知道肌肉骨骼系統疾病的治療花掉了大約兩兆日圓。如果你認為並不如美國多的話,你就有所不知了。因為,這個數字裡不包含傷病給付或勞動損失。在醫療院所接受診治的只不過是腰痛患者全體的42%而已。也就是說,半數以上的患者都用健保不給付的另類醫療或自行購買成藥來醫治,這樣一來,保守估計,肌肉骨骼系統疾病的治療費,大概不下四兆日圓吧。腰痛根除不了的原因
Q:腰痛的情況有增無減看來似乎是真的,而且感覺已經相當嚴重了。不過,是不是因為高齡化的原因呢?不少老太太都說年紀大了,就開始腰痛。
A:似乎有不少人深信老化是腰痛的原因,不過,腰痛和老化現象並沒有關係。如果老化是腰痛的原因,腰痛患者應該老人多、年輕人少才對,事實卻完全相反。請看圖4、圖5,這是以七千個一般民眾為對象所做的調查結果,圖4是目前有腰痛的人所占的比率,圖5則顯示出首次經歷腰痛者的年齡。從這個圖也能得知,訴求有腰痛的以三、四十歲的人最多,然後隨著年齡的增加而遞減。首次經歷腰痛的年齡也以二十多歲為高峰,以後逐漸減少。所以,很明顯的,老化和腰痛無關。
Q:三、四十歲的人最多?真是令人驚訝。原因究竟何在?
A:我們先來思考一下,為什麼醫學如此發達,腰痛這種「病」不減反增的理由是什麼。 第一,醫學界到底有沒有認真看待腰痛?
Q:這是怎麼說呢?
A:因為腰痛是不會要人命的。前面曾經提到,只要不是惡性腫瘤或脊髓感染症,腰痛不至於嚴重到致命。再者,突發的腰痛有40%會在一週以內好轉,有60%到85%會在三週以內好轉,而90%以上會在兩個月之內好起來。另有報告指出,疼痛持續兩個禮拜以上的只有14%而已。
所以醫生消極地等待病人自己好起來一點都不奇怪。 第二個理由是,腰痛真正的原因未明。的確,現代醫學進步神速,例如X光、CT掃描(電腦斷層攝影檢查)、MRI(核磁共振影像診斷)早已問世。
但是,有85%以上的腰痛患者,檢查的結果,影像觀察與自覺症狀不一致,所以無法明確診斷。即使是先前所介紹過美國的「指導原則」中都寫得很明白:「用以往的診斷用語或疾病分類,來解釋急性腰痛的成因是缺乏可信度的。」 第三個理由,就是沒有有效的治療法。既然不知道真正病因,當然無法有效治療囉。
不過,這並不表示治療是毫無意義的,只是無法經科學證實,到底治療有效,還是自然就會好,因為不管如何,85%的患者三週內都會自然痊癒的! 第四個理由,就是雖然急性腰痛的患者有85%在三週內可以康復,可是也有再發的可能(常常不知何故就復發了)。
而且也有反覆治療卻總是醫不好的病患。累積起來腰痛病患的數目就很可觀。所以,腰痛治療的目的,是在醫治慢性腰痛和防止復發。
Q:我懂了。不過,腰痛患者增加的原因還是不知道啊。 腰痛患者增加的理由。
A:剛才你提到「集體感染」,我認為這很可能是腰痛患者增加的關鍵所在。
Q:你的意思是跟某種未知的病原體有關?
A:哦,不!與其說是集體感染,不如說是集體催眠或洗腦還比較接近。我把它視為蔓延於現代的一種「魔咒」。 Q:真是很恐怖的比喻。 A:我稍微說明一下吧。醫學界有各種秘密,其中之一就是「巫毒」,或是所謂的「懼病致病現象」(Nocebo)。
據說歐洲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曾經做過這樣的實驗: 歐洲某國家有一位叫做布阿梅特的死刑犯,醫生希望他能協助進行一項危險的實驗,以促進醫學的發展。一般認為人全身的血液量是體重的10%,這個實驗是想證明血液量其實超過體重的10%。
布阿梅特答應幫忙,沒過多久實驗就開始了。 眼睛被遮住、躺在床上的布阿梅特,腳趾頭被割開一個小傷口,腳下面準備了容器接血,血液滴落的聲音清晰可聞。布阿梅特每一小時都會被告知累積出血量。過了大約五小時,當醫師興奮地宣告總出血量已超過10%時,可憐的死刑犯已經一命嗚呼了。 可是這個實驗實際上並沒有抽血,犯人聽到的是水滴的聲音,只不過是讓他誤以為體內的血液正在流失而已。這就是「巫毒」或是所謂的「懼病致病現象」。
Q:這是怎麼回事?一個健健康康的人只是讓他聽水滴的聲音就會死嗎?
A:身與心本來就分不開。他以為體內的血液被抽掉了,而且得到暗示,人如果流失超過相當於體重10%的血液就會死,他是因為相信此事而喪命的。 我認為腰痛也就是這麼一回事。不僅是醫學界,所有的媒體也都在灌輸悲觀的想法給腰痛患者,這跟下「巫毒魔咒」是一樣的。
Q:怎麼說呢?
A:大家都認為腰痛原因在於老化、肌肉骨骼衰退、姿勢不良,還有人警告不可以提重物、腰不可以後仰、不可以睡軟墊,甚至「腰痛是直立行走的人類之宿命」的說法也出籠了,暗示「腰就像玻璃藝品一樣脆弱」,這就是我所謂的「巫毒魔咒」。
Q:難道說這些魔咒因為大眾傳媒的力量而傳播、散布,就是造成腰痛患者增加的原因?
A:沒錯!就像抽菸之於肺癌、結核菌之於結核一樣,最近醫學界已經認為「懼病致病」也是病因,也幾乎確定悲觀的想法會提高疾病的發病率或死亡率。哈佛大學醫學院身心研究所的班生(Herbert Benson)所長曾經說過: 醫學界一直輕忽「懼病致病」的問題。求助於醫生的患者有60~90%其實不需要吃藥、動手術。
因此,包括患者的信念在內的身心控制技術是有必要的。我用了「巫毒魔咒」這種讓人驚悚的字眼,不過,當然是沒有人懷著惡意要下這種魔咒的。醫師只是努力學習教科書上寫的東西,然後將他認為對的告訴患者而已。
Q:但是,結果卻變成傳達了不正確的訊息。這樣說來,如果解除這個魔咒,是不是腰痛就真的會好起來,也可以防止再犯呢?
A:如果腰痛的原因是「巫毒魔咒」,答案就是YES。不過,這也只是達成了一半的目標而已,因為我們還是必須找出更有效的治療法。所以說,魔咒不解的話,恐怕一步也邁不出去。下一章,我們來探討一下關於腰痛原因的一些「神話」,也就是一些錯誤的成見。
摘自《腰痛》前言
〈採訪後記〉
長谷川淳史
歷史在這身影上,川流 民國九十年四月間,在南投永光別苑,我拜見了被譽為「玄奘以來第一人」的印順導師,開始這本傳記的內容訪談。 初夏之季,天候微有暑意,導師坐在書齋躺椅上,九十六歲的笑顏慈悲而燦爛。
在他背後的窗外,陽光明亮晴暖,樹間一片啁啾,鳥鳴山更幽了。導師侍者明聖法師讓我在老人家身畔坐下,並為我端來一碗銀耳甜湯。
坐在一位出生於清光緒年間的佛學泰斗旁側,我喝著那碗甜湯,似乎全然忘了它的美味,只感到碗裡一朵朵瑩白剔透的銀耳,與導師背後的大片晴光,以及導師那歷經兩朝、嵩壽近百的世紀身影,融成一泓銀亮的氣流,在這空間裡淌動。我彷彿置身時光河畔,心中漲滿難以言喻的珍貴之感。
溯返時光之河,回憶像瀲灩波光,在導師的浙江口音裡閃著晶亮。 有一回在花蓮慈濟靜思精舍,導師憶起了張學良。那位人稱「世紀少帥」、因西安事變而遭致長期幽禁的將軍,有一年在高雄龍泉寺拜訪了導師。
出生於一九○一年的張學良,長了導師五歲,這二位近乎與二十世紀同齡的大時代人物,在大殿外的星空下,悠然同坐於一方水塘之畔。那時,張學良送給導師一支鋼筆。這管筆,記憶了一次僧人與武將的星空之會。
我聽導師談及張學良,彷彿能從老人家身上,聽見歷史長河的濤音。我們自小從課本裡讀到的歷史人物,比如國父孫中山、總統蔣中正,或者五四運動胡適,總覺得那些人像遙遠而平面;但在導師的生平裡,那些人是立體的存在。
哲人總是在歷史的深處開窗,從導師的回憶裡,我沈浸於中國近代史的光河,國父在巡港軍艦之外、老總統在蔣公遺囑之外、胡適在五四風潮之外、張學良在西安事變之外,都與他有一段另類因緣,交織在那個時代的大舞台上。
光陰悠悠,時空相連,導師小住屏東法雲精舍時,數十年的老學生且已年逾古稀的幻生法師自美返台前來探望。高齡的師生久別相見,當幻生法師在導師座前深深頂禮,我依稀看見一篇史詩和使命傳承的綿延,在歲月中透光,一切都靜默而悠長。
長情大愛是湧動在日常裡的大慈悲。因為導師年高體弱,我在訪談時,經常提醒自己不要過久。然而有一次在台中華雨精舍,導師講他童年留的清朝辮子,講他隨一位秀才老師習寫文言文、用毛筆演算加減乘除,講他看報紙得從鄉間走兩里路到鎮上去向訂報人家借閱,……。
那樣遙遠的時空,遙遠的故事,我聽著聽著竟然在遙遠的光影裡,忘記了時間,直到所有問題談畢,導師的腳已酸麻得動不了了。然而,老人家的慈悲深厚,整個訪談裡,全然沒因久坐不適而打斷我的提問,全然沒有顯露一絲絲不耐。那雙輾轉過近百年日升月落的腳,我剎時覺得,那步幅中的日月星光在我心頭亮成燈盞,原來,大音稀聲,大象稀形,大悲無言。
為了舒鬆筋骨,精舍的兩位法師一前一後攙扶著導師,緩步穿走在書房、大殿、客堂之間。遠遠望去,就像一列三節火車,遊走著環環不盡的圓周,每一步都以師心為圓心。法師們對導師言語之溫婉、動作之輕柔,那種至孝,流動著導師的佛法教化、悲智薰陶。
我曾問明聖法師,是何等力量支持她數十年如一日對導師無微不至的照顧?明聖法師的回答清風明月一般:「也不需要什麼力量,這是平常事,就像一般子女理所當然要照顧父母一樣。任何事都可以當作是修行,在其間歷練境界,更何況奉侍長上,本就應當。」 民國九十年裡,導師的身影流潤各地,彷如「巡迴」一般輪住於相關的道場。
老人家每到一處,我即前往採訪,一年之間,正好從南到北、自西而東走過一遭。散布於全省各地的導師弟子、學生,以及研究導師的專家、學者,我也盡可能地一一往訪,而每一位受訪者,都以無比的熱誠與親切接受訪問並提供協助,雖然限於篇幅,無法將訪談內容一一登錄,但在此我深深鞠躬感謝。
感謝證嚴法師在百忙中為這本書作序;感謝昭慧法師、江燦騰教授為書中的學術、史事及人物、名相,給我許多高見及指正;感謝我的好友們麗月、瑞吟、淑卿,在我採訪時協助現場攝影;感謝我的至交文友,在我這次的寫作上,無數次長時討論,總是以更高的標準期待我,讓我掌握更清晰的方向。
有位年輕的法師送來高品質的錄音帶,設想周到地說:「High Position的錄音帶,可以讓妳以後把導師的錄音轉成 C D ,效果很棒。導師的聲音,是珍貴的典藏。」另一位年輕法師則以其出身佛學院的熟稔,舉凡查閱佛學資料、專有名相、人物甚至電腦出了狀況,都有求必應為我解決問題。他們雖非出自導師相關的道場或佛學院,甚至沒有見過導師本人,只因閱讀了導師的佛學著作,欽仰導師對佛教的貢獻,於是把對導師的尊敬,轉注為對這本傳記的種種關心。
所有親近過導師、閱讀過導師、感知過導師的人,每一個人心裡都有一部導師的傳記,而我,就像是一場大會堂裡的記錄人,所有的發言者都娓娓述說了他們與導師的生命之遇。悠悠史路,語聲川流,我聽著,寫著,如此記錄了從二十世紀跨向二十一世紀的印順導師。
天下文化不會主動以電話等方式,告知您因訂單錯誤或分期付款等原因,需要您親自到ATM操作修正, 或請您提供往來銀行電話、信用卡資料;亦不會以 「問卷」或「中獎」形式通知您提供個人資料或要求匯款, 若您接獲此類可疑電話,請與我們連繫確認或撥打165警政專線求證,以確保權益。請勿聽從任何指示到提款機(ATM)做任何操作。
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