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可以獨飲,可以乾杯。
酒,是一扇窗,一個世界,一個私密花園。
酒,讓人生變得不一樣。
喝酒,最幸福!
謝忠道在歐洲闖蕩了二十多年,經常走訪不同酒區莊園 以美食作家的身分,從米其林三星吃到巷弄小館,從知名酒廠喝到農家自釀 甚至受邀擔任品酒大賽評審,這麼多年來,他釀出自成一格的品酒態度 無論是初學者或老手,都可以透過這本書體驗品酒之樂
關於葡萄酒,我還在喝,還在學。
每次開瓶,都是一場華麗的味覺冒險。
-喝葡萄酒就要喝法國酒?
-愈高檔的菜色,就用愈高檔的酒搭配?
-書上說的紫羅蘭、皮革、香草、莓果、可可味都在哪?
-買酒,你該相信誰?
謝忠道在歐洲闖蕩了二十多年,經常走訪不同酒區莊園,參加餐會盲品,受邀擔任葡萄酒大賽評審,從知名酒莊喝到農家自釀,一位美食作家也釀出了自成風格的品酒態度。
對他來說,喝酒最重要的,不是產地、年份、價格、評分,而是「把酒當酒」,把酒融入生活的態度。他說:「喝酒,尤其是喝到契合心境的好酒,那個好友交心一樣,是很私密的體會……我只是想分享一點私人的經驗感受,就是一個愛喝的人的酒話連篇。」
推薦序 聽,美食作家說葡萄酒 葉怡蘭
自序 風花雪月,蟲唧鳥鳴 謝忠道
Part 01品酒的理性與感性
採葡萄
與美酒談場戀愛
年齡的祕密
老酒如那寂滅的雪花
老酒滋味,人生況味
酒國的金錢遊戲
Part 02開瓶
酒如人,不能以貌取――波爾多
全球暢飲薄酒萊
來自遠古海洋的靈魂――夏布利
低調脫俗的隱士――亞爾薩斯酒
最寒冷的季節,最甜美的汁液――冰酒與貴腐甜酒
熱情歡暢的氣泡酒――西班牙卡瓦
氣泡酒的至尊天王――香檳
天堂釀的,天使喝的――甘邑酒
Part 03酒事
法國與美國的葡萄酒對決――1976巴黎大審判
Mr. Hugh Johnson,生日快樂!
西班牙釀酒怪咖
四十年的夢想,倒著時光喝回去
買個莊園自己釀
葡萄酒調味劑――百年老樹做成的木桶
別跟酒杯過不去
好酒哪裡藏?
味覺的指揮家――侍酒師
這支酒壞了
Part 04配酒與買酒
酒該怎麼喝?
開胃又開心
配酒是門藝術
老饕的選酒忠告
高潮迭起的香檳午宴
買酒,你要相信誰?
哪支酒最好?
好酒哪裡藏?
我在巴黎的家只是個簡單的公寓,小而齊整,該有的都不缺,獨獨沒有儲酒的地方。
儘管不是大戶,家裡也總備著幾支酒:老酒、香檳、紅酒、白酒、適飲的、待熟成的、捨不得喝的、朋友寄存的..一箱箱分門別類地置放塞藏在屋裡床下衣櫃天花板,各處陰涼幽暗的角落,充分利用空間。這當然不是理想的儲酒方式,而且壞處不少,常常不記得哪支酒是在床底下還是天花板夾層裡。總之,我不是儲酒的好模範。我的喝酒理念也不複雜,酒不是珠寶骨董,不是拿來天長地久海誓山盟的,對的人對的時刻,該喝就喝。
可是請朋友來家裡吃飯喝酒就知道麻煩了:上天下海,翻箱倒櫃,腦海裡明白記得有那麼一支酒,偏偏不知藏到何處去了,結果總是重新整理一次藏酒。前一陣子請朋友來家裡吃飯,白酒香檳放冰箱,仔細研究一下挑出的紅酒,是否該先開瓶醒酒。但這一天我陡然發現一件可怕的事實:床下衣櫃天花板挖出來的酒溫度太高了。
這幾年氣溫反常,季節異變,夏季高熱,冬季酷寒不再像過去只是持續幾天,往往是幾個星期,甚至長達數個月。來吃飯喝酒的朋友也不是等閒之輩,拿起杯子嚐了一口,說話了:「這酒太熱了。」我也這麼覺得。朋友又說了:「你需要一個酒窖。」
就算再怎麼說服欺騙自己,酒盡早喝掉,心下也難免惶惶戚戚,心愛的酒正在受苦受難,光想就教人輾轉難眠。
一個殘酷的事實是:大都市裡想要有個理想的酒窖實在難上加難。
什麼是理想的酒窖?根據經驗人士的說法是:一個封閉,陰暗的地方(光線會破壞酒質,最好是天然的、地下的空間),沒有噪音(音波會影響酒的穩定),不可有怪味(酒會吸收氣味)。要通風卻不能有空氣流動,要有點溼度又不能太溼(影響瓶塞的狀態),最重要的是溫度變化不能過於劇烈(特別是冬夏溫差),最好維持恆溫十一.十二度,這是最佳的儲酒狀態。
老實說,如果你有個空間溫度不會超過十六度以上,這些問題都有解決辦法。安置通風機來改善氣流;溼度機來增加或降低溼度;溫控機可以控溫。萬一有音波干擾,可以將酒架放在橡膠板上減低波動。可是如果這個地方是在火爐邊,或是有瀰漫不散的嚴重怪味,那還是放棄吧,這種地方永遠都不可能變成一個理想的儲酒窖。
如果閣下家裡有個空房間,那比較容易解決,改成一個符合上述條件的儲酒間,只是花點錢和功夫而已。我就有個朋友在自家院子裡蓋了個控溼控溫的房間當儲酒庫,本來只打算儲酒,後來發現妙用無窮,院子裡剛摘的蔬果,沒吃完的巧克力,蛋糕飲料罐頭醃瓜,只要不影響酒的東西都可以存放。
大多數的都市人面對的恐怕不是如何改善一個不完美的酒窖,而是根本沒有可以當酒窖的空間。買酒櫃似乎是個一勞永逸也是唯一的辦法,管它溫度溼度,管它噪音氣流,一次解決。
(本文為摘錄,更多精采內容請見本書)
風花雪月,蟲唧鳥鳴
這些文章選自寫了三年多的一個葡萄酒專欄。
編輯當初邀稿我就說了,我不是專家,寫不來葡萄酒專業文章。編輯回說,寫點跟葡萄酒有關的,給像我這種不懂又愛喝的人看的。
我周圍喝酒的朋友大約分兩種,一種是懂酒的,一種是想懂而不得其門而入的。如果你是前者,趕快放下本書,去找林裕森的書來讀(也或許你早已是他的資深粉絲團員了)。後者,我很感同身受,老實說,喝酒世界裡我也還有一隻腳在門外。
不得其門而入的原因很多,外語不熟(多半是法西德等非英美語系),品種複雜,產區繁多,制度混淆,兼沒友沒伴,難辨優劣;而且價格山上地下,教人眼花撩亂,無所適從。不太敢去專門店裡買,售貨員說的像鴨子聽雷;去超市大賣場挑酒,除了抓緊預算之外,甚麼樣的酒才是物超所值的,還是被當冤大頭的,要不要相信Parker的分數或是瓶身上的得獎標籤,無從得知。回家興沖沖倒來一喝,入喉時一陣疑惑忽上心頭:怎樣才算好酒啊?這個酒杯到底對還是不對?那些見鬼的紫羅蘭、皮革、森林濕地衣、香草、可可,醬油味……都在哪兒?
這些我都經歷過,今日也還在經歷中。不過,我倒是自我感覺良好地在這種摸索懷疑的過程中,找到一種喝酒的樂趣。一種不專業品酒的樂趣。不懂酒也可以喝,而且可以喝出自己的風格。
我是那種懂一點又不全懂,摸著石頭過河的喝酒人。
所以文章寫的是一些跟喝酒有關的事情,可是又不那麼認真。多數是經驗心得,更多的是疑惑與偏見。俗語說,「酒是人的膽」,這句話在我身上特別適用:從早期喝酒聽別人說得頭頭是道,我聽得唯唯諾諾;到今天我有時會在評酒會上自曝其短地跟其他評審對論相談。兩年前在一場雅馬邑的最終評比決定總統大獎的得獎酒時,我就投下和法國名酒評家Michel Bettane完全相反的一票。
酒的世界繽紛複雜,也因此所有的對錯黑白、真理公式都不會是絕對的。酒跟所有感官享受的藝術品一樣,總要經過個人的主觀與偏見,情緒與經歷,激盪擦撞,交錯融合,才會流露出一點意味來。
朋友讀了這一系列文章,下了考語:你這是文人飲酒,風花雪月,蟲唧鳥鳴。風花雪月說的是浪漫詩意(大概也有無病呻吟之意),蟲唧鳥鳴大概是指瑣碎無稽(或是喃喃自語)。語中有褒有貶,倒是一語說中作者的飲酒心情。我欣然接受,姑且借來當序言結尾吧。
展讀忠道此書,特別油生幾分心念相契感。
和市面上絕大多數專家路線葡萄酒書不同,美食作家筆下的葡萄酒世界,特別流露著一股灑脫不羈的悠然氣息。
當然,以忠道長駐歐洲的記者身分優勢,自是更多了機會得以踏足一般人無能登上的酒區酒莊酒窖酒桌、喝到尋常人無緣一嚐的珍稀酒款;然他卻始終維持著一種宛若局外旁觀的姿態,一派輕鬆,娓娓訴說著,自己的體驗、自己的看見、自己的思考以至針砭。
讀來分外親切愉悅、生動撩人。讓我直想就此起身倒上一杯來,習習酒香裡,醉聽,愛酒人說酒緣酒味酒事。
──葉怡蘭(飲食旅遊作家‧「Yilan美食生活玩家」網站創辦人)
天下文化不會主動以電話等方式,告知您因訂單錯誤或分期付款等原因,需要您親自到ATM操作修正, 或請您提供往來銀行電話、信用卡資料;亦不會以 「問卷」或「中獎」形式通知您提供個人資料或要求匯款, 若您接獲此類可疑電話,請與我們連繫確認或撥打165警政專線求證,以確保權益。請勿聽從任何指示到提款機(ATM)做任何操作。
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