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的夢想,扎根在家園 一個扎根本土的建築團隊,一個讓夢想成真的建築團隊,用作品落實他們建築與藝術渾然一體的居住新主張。
台灣有一家把蓋房子當作做「作品」來經營的公司,從事建築業三十年的董事長梁慧琪,把每幢建築的一磚一瓦都像是為自己造屋一般:自己希望家是怎麼個樣,就做到那個樣給客戶。而且結合企業CIS、社區CIS,以永續經營的用心,實施二十一項售後服務,開創了建商主動推展社區總體營造文化的先河。 本書是昇捷諸多作品中的六件案例,幾乎件件獲得多種獎項,例如2004年的藝術型大樓《昇捷高第》,剛得到今年建築金石獎的施工品質類白金石創意全國首獎〈之前得到過規劃設計獎〉,這幢「令人感動」的建築規畫之初,整個專業團隊(包括:工務、業務、企劃、行政…..),開赴巴塞隆納去感受西班牙大師高第對建築執著熱愛的精神。呈現了建築業不同的做法,不同的面向。 本書是昇捷Forerunner Team的集體創作,這個團隊在有理想的梁慧琪董事長支持下,希望走出二十世紀完全功利主義、實用主義的現代建築主張,而回歸到具有古典精神的建築與藝術渾然一體,並且真的大膽的去嘗試和落實。因而有本書的誕生──建築與藝術的對話。
是昇捷建設公司的建築及藝術團隊。包括了建築設計師林鎮鯤、賴枝田、林馬克、黃永洪、黃永沃、程正德、賴昌壽、何頡、陳冠華等…..以及藝術家王忠龍、周佳正、郭雅眉、陳正勳、余燈銓、鄧惠芬、蘇玉珍等…
【幻美】 昇捷高第 高第﹝Antoni Gaudí﹞誇張華麗的背後,創意的動機來自愛與堅持 【清靜】 石清之水 單純沉澱心性,從簡約中體悟生命的美 【夢土】 昇捷臻品 空間的詩,空間的文化型式,因建築家的夢想實踐在土地而得以昭顯 【安身】 昇捷園邸 不再是飄流孤寂的漫遊者,風﹝Fun﹞牽起了年輕的手、年輕的心 【孕育】 朝日之屋 天與光迎面而來,風生水起,源源不斷,傳承鑄就了家徽的光采 【永續】 新四合苑 縱然在高樓,還是可以喚起中國的院落精神,和敬天愛人的內涵
高第不朽 賴枝田 西班牙建築天才安東尼‧高第(ANTONI GAUDI),在台灣的知名度,不如同樣來自西班牙的畫家畢卡索或達利,但是只要看過高第的建築作品,任誰都會驚嘆於他的創意,為他的建築精神而感動。他的每一件作品皆富有發人深省的歷史觀點與濃烈的自主意識,已成為巴賽隆納城市風格,其價值及影響力,將持續好幾個世紀。 國內的昇捷建設希望興建一幢「令人感動」的建築,我也期望有機會突破窠臼,相同的理念促成了一支研究高第的專業團隊。我們由高第作品的特色,大約歸納出幾點可以師法的精神: 1.自然有機建築──高第作品取材自然界的元素、圖騰,彷彿有生命的有機體一般,例如叢林構架的聖家堂。 2.人文建築──靈感來源多與當地歷史、文化、人文有關,建築材料亦多使用當地生產之石材、磚、鐵件等。 3.特殊的空間造型──在原有的造型基礎上再加以研究改造,如哥德式尖拱、磚拱、穹隆等…. 4.實驗性建築──高第不喜歡重複,希望每件作品都有不同的想法去實驗,例如:完全以曲線設計的Mila公寓。 5.整體性建築──每一件作品都是由內而外、由外而內、由大而小、由小而大,整體性、一致性的完整作品。 經過一千多個日子的努力,高第式的建築出現在台灣,過程是艱辛的,結果是令人滿意的。一位住戶告訴我:「我們將一直住下去,以後還要傳給我的小孩….」我的腦海中浮起一幕在西班牙的畫面:住在高第Vincen House一位八十多歲的老太太,很自豪地告訴我,她從小在那個房子裡誕生、成長、成家… ..世間無永恆,但高第不朽。 〈摘自內文,作者為建築師。〉
我不是建築師,卻是不折不扣的建築人,奇妙的因緣,使我大半生都在學習、實踐跟建築有關的事,而且這一路走來,竟然已經超過三十年,建築早就和我的生命緊緊結合在一起。 這三十年的前半段,我是一位建築的服務者,經驗告訴我:專業的領域懂的越多,客戶對服務的滿意度就越高。因為瞭解專業的重要,我對於建築相關的知識及實務,不願放過任何一個環節,日日、月月、年年的「做中學」,累積沉潛了相當能量,才有了創業的信心,掌握住機會。三十年的後半段,我是一位建築業經營者,一開始就下定決心:每一磚每一瓦都像是為自己造屋一般;自己希望家是怎麼個樣,就做到那個樣給客戶。這簡單而純粹的理念,竟讓我得到不少認同,在許多助緣之下,事業逐漸成長、茁壯。 天下事彷彿就是這樣,愈簡單的道理,非得走過、省思過,才越覺得它可貴。在建築的路上,我和團隊當然也遭遇非常多的困難,尤其我們創業的時機,已經是台灣建築氣候漸走下坡的時候,過去的順風策略,也就不足以應變,所以我們一直在「取經」──向不同專業領域的人取經,向國內外先進的成功者取經,向建築大師的觀念取經。 我深知航行在波浪滔天的大海,每一位水手的基本功一定要練好,我們的團隊成員,從創業之初一共只有六張證照,到現在總共擁有六十九張證照,這是人人齊心合力、自我提昇所獲致的成果。而擔任舵手、舷手的重要幹部,一定要有新的視野,瞭解新趨勢,才不會弄錯方向或原地打轉,所以我們常主動爭取,去參訪先進成功的案例,學習人家的經驗和優點。 在取經過程中,我們到紐約、波士頓、西雅圖、溫哥華、洛杉磯,去看人家如何規畫居住環境,到巴黎、威尼斯、巴塞隆納、東京、新加坡那去看人家的城市文化。在歆羨之餘也不斷思考,如何在大環境的局限下,多留住一些陽光、綠地,如何在有限的空間中,恰如其分地融入藝術、人文。後來,我們受到肯定的作品,幾乎都看得見這些特色。 這些年來,我們的建築規畫及施工,的確是「有心、用心、細心」,經營事業,也本於「良心、善心」,所以贏得不少客戶的信賴和口碑。我們對於客戶「也許是一生僅有一次」的購屋大事,非常用心傾聽,雖不敢說做到了完全量身打造,但做到了──完成之後才是永續服務的起點,也許就因為這份誠信與用心,我們與客戶之間,建立了一種甚至比朋友更信賴的情誼。 建築是有生命的,生命的源頭是人文,不同的人住出不同的環境。身為一個建築業者,是有塑造環境、引領人文的責任的。如何善用科技與美學,在滿足諸多功能的同時,賦予悅目的造型和裝飾,使建築本身即構成美的氛圍,而影響居住其間的人,這是我們幾年來一直在學習,也時而與居住者互動的想法。 將公共藝術視為建築整體的做法,能使建築超越居住功能,具有追求永恆、留傳後世的價值,我們為了這個更高境界的使命感而覺得興奮。然而,真的能夠在市場機制下邁出這一步嗎?真的能夠走出二十世紀完全功利主義、實用主義的現代建築主張,而回歸到具有古典精神的建築與藝術渾然一體嗎?我們真的大膽的去嘗試了,這幢建築也已經完工──就是這本書所介紹的作品之一「昇捷高第」。 從歷史上了解,偉大的、精緻的建築是「富而好美」的產物,台灣大部份的現代建築,都是這安定的、小康的近五十年蓋出來的,在這個從無到有摸索的過程中,當然也因視野、經驗、用心程度的落差而不盡如人意,因此聽到很多質疑的聲音在問:城市的規畫觀念在哪裡?有遠見的建築工作者在哪裡? 雖然我的角色,既不屬於城市規畫者,也不屬於重要紀念性建築、公共建築的執行者,我仍想說: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巴黎也不是這個世紀突然輝煌的,我們能夠做的,就是從小到個人住宅這樣的範圍,替環境界定出具體的型式,並且把美感經驗融入,讓住在裡面大人,能學習維護美的環境,讓孩子們眼目所見,能受到一點薰陶。 我多麼希望有一天,我們的城市也出現了一位蘇格拉底,他大聲說:「不是我,而是整個城市在執教!」這樣的夢想恐怕也要先從城市中的每一幢建築做起吧! 回首過去,我們做了什麼?沒有英勇的事績或豐功偉業,但是扮演好我們的角色,為建築產業多付出一點心力,卻是我們一直在做,且小有一點成果的。蓋好房子,讓居住的人安心,做好建築,讓付出的人寬心,從每一個本份做起,進而推己及人。 這本書,我是抱著「拾穗」的心情出版的,介紹了諸多作品中的六件案例,在著手整理這本書的相關資料時,得知我們工作團隊用心規畫的藝術型大樓《昇捷高第》,再度得到了今年建築金石獎的施工品質類白金石創意全國首獎〈之前得到過規劃設計獎〉,雖然,我們的作品早已屢獲獎項,但在這個「勝出已成為企業生存必要條件」的變局中,我對這個新嘗試獲得肯定,特別覺得欣慰和感恩。 春燕未來,有一種期待的欣喜,在寒夜裡不曾削減。我們深信,用心的人有福,機緣總是降臨在隨時準備承接的人身上。祝福大家。
天下文化不會主動以電話等方式,告知您因訂單錯誤或分期付款等原因,需要您親自到ATM操作修正, 或請您提供往來銀行電話、信用卡資料;亦不會以 「問卷」或「中獎」形式通知您提供個人資料或要求匯款, 若您接獲此類可疑電話,請與我們連繫確認或撥打165警政專線求證,以確保權益。請勿聽從任何指示到提款機(ATM)做任何操作。
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