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周五晚,《癌症探祕》新書座談會於誠品信義店3樓Forum舉辦,
由國際癌症醫學權威、臺北醫學大學校長閻雲親自主講,
並邀請臺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系韓柏檉教授、
臺北醫學大學癌症中心王新芳督導長與談、
天下文化石靜文顧問主持。
以最專業科學的角度、溫暖的醫病關係、人文關懷的出發點,
與讀者分享關於癌症最完整的新知。
會中三位主講人共同提出:保持心境正向、快樂,就是最好的抗癌方式!
▲天下文化出版事業部企劃編輯總監李桂芬,代表主辦單位致詞時表示:
在現今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一直在思考如何提供、傳播優質的知識,
臺北醫學大學不僅專精醫學知識及理論,更重視臨床實務,
是最佳的合作夥伴。
《癌症探祕》一書深入淺出,讓讀者能更進一步瞭解癌症相關新知,
也特別榮幸邀請到國際癌症權威閻雲校長親自與大家分享,
這是一個非常難得的機會,希望能帶給大家更多收穫。
▲臺北醫學大學閻雲校長在專題演講中分享,
國際間最好的大學,都有專門的出版單位;
臺北醫學大學與最優秀的天下文化團隊合作,
為北醫出版一系列好書。
以癌症來說,還有很多未知的領域,
目前發現,在恐龍的時代就已經有癌症的存在。
癌症的成因複雜,其中家族病史特別重要,
但除了基因,有60%的癌症都跟飲食有關,
40%則跟環境因素有關;
當不好的生活習慣或是壓力造成免疫系統出狀況,
長久累積,就是癌症的成因。
目前已經證明,運動是控制突變細胞最有效的方法,
搭配現今越來越進步的治療方式,
保持正向心情、規律運動,
各式療法互相補足、藉由不同專長的醫師聯合會診,
能達到更良好的成效。
▲現場滿座的讀者聆聽專題演講。
▲專題演講後進行《癌症探祕》新書座談,
由天下文化石靜文顧問主持,臺北醫學大學閻雲校長(左2)、
臺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系韓柏檉教授(右2)、
臺北醫學大學癌症中心王新芳督導長(右1)與談。
▲天下文化石靜文顧問特別代替讀者提問:
游泳是很多人喜歡的運動方式,
但游泳池的氯氣,是否會致癌?
隨著癌症的年齡層越來越低,年輕人是不是可以提早參考家族史,
進行癌症的預防?
▲閻雲校長分享,
目前還沒有直接的證據證明氯氣是致癌物,
但氯有侵蝕性,若達到一定程度的劑量累積,絕對對身體有礙。
癌症的病因是複雜的,若迫切期望預防癌症,
也會造成一種壓力;
可瞭解自己的家族史,瞭解自己的基因是不是高危險群,
如果沒有這樣的基因,就做一般的健康檢查就好,
不需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
針對高危險群做篩選是最有用的方式,
保持心情愉快,是最好的預防。
▲臺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系韓柏檉教授分享,
自己其實是肝癌病友,從開刀、化療,甚至是復發,
這一路都是親身體驗。
癌友一定會面對徬徨、恐懼,
最重要的,是要改變生活習慣。
生病後,太太說:
你以前喜歡的,都不要再喜歡了!
以前不喜歡的,現在都要喜歡!
其實蔬菜水果都有藥性,
要找到對自己真正有利的食材如:花椰菜、大蒜、薑黃等,
可促進毒素的排出。
校長提到的「壓力」也是關鍵因素,
怨、恨、惱、怒、煩,都會影響免疫能力
所以保持良好心境,好好動、吃、睡,持之以恆
為自己累積好的能量,是最好的抗癌方式。
▲臺北醫學大學癌症中心王新芳督導長分享,
曾經有一位病人,因病無法呼吸,
甚至提出希望能直接插個管子到肺裡;
這位病人的求生意志,讓她決定選擇癌症照護的專業。
《癌症探祕》是一本非常好的書,
有治療方法、有成因、還有很多感人的故事,非常值得一讀。
其實病友跟家屬在大醫院裡可能特別迷惘,
臺北醫學大學的Navigation癌症領航計畫,
結合各種資源跟科別,可讓病人及家屬一次了解狀況,
聯合會診降低焦慮的程度,
縮短診斷時間,也縮短他們擔驚受怕的時間。
書裡提到很多案例,其實都沒有奇蹟,
結合不同專長的醫師聯合會診,更能避免耽誤治療。
▲現場讀者提問,現在網路充斥各種抗癌資訊,
有人說:馬拉松選手不容易得癌症、癌細胞怕高體溫、不要吃碳水化合物等,
哪些才是正確的資訊?
閻雲校長解釋,
只吃蛋白質會造成腎臟的負擔,所以飲食還是要均衡。
臨床治療上,其實熱療、冷療法都有,需視病人狀況,沒有絕對的好與壞。
校長同時表示,現今癌症的療程已經減輕了痛苦的程度,
當確診罹癌,要試著與癌共舞;
當治療成效下降,成果不彰的時候
或是當治療讓生活品質下降到無法接受的時候,
就是該考慮放棄治療的時候。
有時候,支持療法也是一種選項,例如以止痛為主的治療,反而可能延長存活時間。
再次強調,正向的心理因素非常重要,能夠提升病人存活的動力。
▲會後貴賓一同持書合影,
左起:天下文化出版事業部企劃編輯李桂芬總監、
臺北醫學大學公共事務處蘇維文處長、
天下文化石靜文顧問、
臺北醫學大學閻雲校長、
臺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系韓柏檉教授、
臺北醫學大學癌症中心王新芳督導長。
當摯愛的家人罹癌,他開始長達十年的調查
從史前時代到21世紀的癌症史大搜祕
完整記錄癌症起因新理論、革命性的療法
以及為何迄今癌症仍然難以完全治癒
掌握它、面對它,才能與之共處
【免費活動,歡迎報名】
因席位有限,現場將以線上報名者優先入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