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文化
登入會員
結帳
購物車有
0
項商品,共
0
元
主選單
圖書目錄下載
即時探索
最新出版
即將出版
本月選書
本週暢銷
電子書
特殊版
暢銷記錄
得獎記錄
全站分類
財經企管
財經趨勢
經營管理
科技創新
企業人物
工作生活
職涯學習
生活理財
溝通談判
工作EQ
心理勵志
人生哲學
身心靈整合
兩性關係
生涯規劃
自我成長
情緒管理
潛能開發
家庭經營
生死學
人際關係
成功學
健康生活
飲食養生
運動保健
疾病防治
醫界故事
減重美容
醫療常識
人文創新
教育教養
育兒方法
品格教育
學習能力
教育政策
親子關係
生活教養
才藝培養
科學自然
科學經典
基礎科學
先進思維
醫學人文
輕科學
科學史
人物與故事
動植物
環境生態
科學小說
人文社科
歷史
人物傳記
社會
政治法律
媒體傳播
兩岸暨國際
哲學與思潮
宗教
醫學人文
文學小說
華文創作
翻譯文學
小說
經典
生命故事
生活風格.藝術設計
旅遊
飲食
藝術與設計
建築
美學
50+好好
青少年館
大樹出版
小天下
1號課堂
其它出版品
周邊商品
華文作家
國外作家
作家影音
活動分類
本月活動
活動花絮
依地區分類活動
北部
中部
南部
東部
其他
財經企管
工作生活
心理勵志
科學自然
人文社科
文學小說
生活風格
藝術與設計
健康生活
教育教養
青春閱讀
專欄推薦
合作專題
最近瀏覽過的書
購物車
訂閱電子報
關鍵字
心理勵志
生涯規劃
自我成長
熟齡生活
人生智慧
自我探索
高齡化
50+好好
50+好好:顛覆年齡新主張
經營管理
管理大師系列
七個習慣
領導
成功學
第8個習慣
人生哲學
家庭關係
家庭親子
人生
老得好優雅(改版)
工作生活
職涯學習
工作EQ
潛能開發
哲學與思潮
心理學
自信
記憶
錯覺
潛能
因果
知識
注意力
思考
直覺
知覺
日常錯覺
身心靈整合
情緒管理
生命故事
禪修
憂鬱症
精神疾病
養生
中醫
修行
心理諮商
因為身體記得
《與成功有約(全新修訂版)》相關主題
依發表日期排序
依熱門度
不被年齡數字綑綁住,保持活力看見當下最好的自己
與其說變老是個問題,不如說活著本身就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變老只是一種人生經驗,是自然的生命歷程。仔細想想,在我們年齡增長過程中遇到的許多問題,其實和年齡沒什麼關係。
心理勵志
生涯規劃
自我成長
喬.安.詹金斯
《50+好好:顛覆年齡新主張》
「信任」比相愛更重要,維持幸福需要付出和犧牲
想要建立牢固的人際關係,不僅需要內在的安全感、富足的心態,以及個人的道德權威做為人格基礎,還需要發展至關重要的人際關係技巧,以面對與人相處的挑戰。
心理勵志
經營管理
自我成長
史蒂芬.柯維
《第8個習慣》
「沒有後悔的人生並不完整。」生命的遺憾,使我們成長茁壯
隨年紀而來的遺憾也可以成為恩典,可以再度聯繫上那個接引我們到當前的本然能量。
心理勵志
人生哲學
人生智慧
瓊.齊諦斯特
《老得好優雅(改版)》
有壓力不是壞事!戰勝壓力,你會發現也戰勝自己
我指導的對象,有一天將會在粉絲與觀眾面前,以及高水準對手的競爭下表現。基本上,那就是一個充滿壓力的處境。所以我覺得,我需要在日常的訓練中施加某種程度的壓力,好讓我的選手準備好面對比賽日的壓力。
工作生活
職涯學習
工作EQ
鮑伯.波曼
,
查爾斯.巴特勒
《金牌法則》
困擾的時候,別害怕冒險!你得到的會比你所付出的多
做為奧運等級運動員的教練,人們常常用我的選手贏得的獎牌與打破的世界紀錄來衡量我。是的,我並不覺得這有什麼問題,這種衡量標準一直是我這一行的一部分。
工作生活
職涯學習
工作EQ
鮑伯.波曼
,
查爾斯.巴特勒
《金牌法則》
小心不要太自信!「因果錯覺」可能是陷阱
許多心理學入門教科書都會要求學生思考:為什麼冰淇淋銷量與溺水率之間會呈現正比關係。在冰淇淋銷量大增的日子,溺水的人會比較多;同樣,冰淇淋銷量較小的日子,溺水的人數也相對較少。
心理勵志
潛能開發
哲學與思潮
丹尼爾.西蒙斯
,
克里斯.查布利斯
《為什麼你沒看見大猩猩?》
難熬的時候,試著騙騙自己吧!說服自己「快樂」,才能專注面對挑戰
麥可.菲爾普斯與艾莉森.施米特有很多共同點,這兩個人成為隊友已經超過十年。在2000年代中期,我身兼密西根大學教練,同時指導一支俱樂部游泳隊,他們就是在那支隊伍中開始一起游泳。
工作生活
職涯學習
工作EQ
鮑伯.波曼
,
查爾斯.巴特勒
《金牌法則》
每天花一點時間失敗,你就會離成功愈來愈近!
目前為止,關於我指導的游泳選手,我說了不少。現在,讓我談談我自己的游泳生涯。直到11歲,我才成為一個競爭型的泳者,從很多角度來看,如果想有機會得到國家級的成就,這時起步已經晚了,像麥可就是在5歲時開始
工作生活
職涯學習
工作EQ
鮑伯.波曼
,
查爾斯.巴特勒
《金牌法則》
「幸福總離我好遠...」幸福不是獲得,而是一種無私的付出
幸福的人,是願意做出承諾,而不求回報的人,因為他們知道追求喜悅比追求回報重要。心理學家范德寇醫生說過:「人與人的連結是生命的基礎,當我們彼此被真實的聽到、看到,內心就能產生安全感和喜悅。」
心理勵志
身心靈整合
情緒管理
尤虹文
《因為身體記得》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下一頁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資訊請閱讀我們的
隱私權政策
。
我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