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率只有1%的你,總算開始有贏面
圖片來源:pixabay 文/歐陽立中,作家、教師 身為高中老師,你知道什麼時候最讓我焦慮嗎? 答案是:家長日。 因為每到這一天,我們就成為家長的「解憂雜貨店」。問題千篇一律,卻排山倒海而來。課堂上,我們解的是學生學科上的惑;家長日,我們解的是家長親子間的惑。每次家長日,辦公室的同事們,都在看誰最晚結束,代表他身陷家長的包圍,無法脫困。 其實,我很樂於解家長的惑,只是有些問題,關鍵不在「答案」,而在「行動」。舉例來說,家長總是會問,孩子在家老是滑手機,講也講不聽,怎麼辦? 我會先問家長說:「那你在家會滑手機嗎?」 「當然會呀!」家長回。 我接著說:「這就對啦!如果你要孩子不滑手機,那就得以身作則,放下手機,帶頭閱讀。」 「可是……」接著他們會給我各式理由。 答案我給了,但是行動他們卻遲疑了。 每次家長日結束那刻,我就在想,要是有本寫給家長的青少年教戰手冊,那該有多好?好在,總算給我等到了! 菊仙的《家有青少年之父母生存手冊》,就是家長版的《解憂雜貨店》。 既能解憂,還有解方! 你能想像我讀到這本書時的雀躍模樣嗎? 「就是這個!所有家長應該都要人手一本。當媽媽懷孕時,都會有一本媽媽手冊;那麼當孩子成為青少年時,也應該有一本父母手冊啊!」我真心這麼認為。 菊仙本身是三個孩子的媽,孩子紛紛進入青春期,開始用荷爾蒙跟她交戰。有時短兵相接、有時招安降伏,在這一連串交手的過程,菊仙用生動故事、精準類比、具體方法、幽默文字寫了下來。 從此,與青少年對戰,勝率只有1%的我們,總算勝率開始攀升。 首先,青少年永遠把自己當主角 菊仙說得好:「他們的世界被巨大而沉重的自我給占得滿滿,壓得緊繃」,所以在你眼裡微不足道的小事,在他們心中都是滔天巨浪。 他們會為一顆青春痘失眠、為髮間分叉而煩心;為不平的事大放厥詞、卻對該做的事無能為力。 他們想像出一群觀眾,正看著他們主演的電影,所以他們離經叛道,為了演出自己的獨一無二。 當你認知到這一點,你就會用更聰明的方式導戲了。菊仙告訴你導戲的原則是:讓青少年感覺不到爸媽的存在,爸媽卻始終能看到青少年的存在。」 其次,修練心靈防身術 還記得學生時代,我媽會教我功課。但不知怎麼搞得,我常嫌她教的方法差,還不如我自己搞定,最後總是弄到和我媽大吵一架。求我媽的心理陰影面積。 因此,讀到菊仙教孩子功課,卻被孩子轟炸時,彷彿看到過去的自己。 當然,現在知道是那時自己不懂事,讓媽媽受氣。 面對青少年暴雨般的攻勢,菊仙傳授了一套心靈防身術,簡單、易學、實用。像是你可以告訴自己「他不是針對我」,因為青少年看什麼都不順眼,隨時引爆,第一線的你一定是首當其衝。另外,你也採取「五感轉移」,去做自己喜歡的事,轉移感官。畢竟人生精采,別讓青少年占據你生命的全部。 最後,打掉重練溝通方式 「你知道嗎?我在家常常唸他,跟他講道理……」 這是我跟家長溝通時,最常聽到的話。 有沒有注意到問題在哪裡?沒錯,就是「唸」。 就像是唐三藏一直對孫悟空碎碎唸那樣,偏偏,青少年根本不吃這套,你唸得累,他聽得煩。 從今天起,你得把溝通方式打掉重練。 菊仙說:「重要的話說一遍就好!」道理其實他們都知道,他們不能接受的是你像跳針的唱盤,反覆播放。所以跟青少年的溝通之道就是:「少,但是更好。」比如開啟靜音模式、多聽少說、長話短說、比手畫腳、只說關鍵字,都能讓青少年覺得你上道、不囉嗦。 再像是用「協商式詢問語氣」,取代「強硬式命令語氣」。也會讓青少年覺得你尊重他,讓他有充分的自主權。別忘了,他是這部青春電影的主角,沒有主角會把命運交在別人手中的。 大家都說:「歐陽老師,你在高中教書,一定很懂得如何跟青少年溝通。」過去,我都會微笑示意。因為說實在,青少年的心思,比微積分還難解,多半時候,我也只是一知半解。但是現在,當我讀完菊仙的書後,恍然大悟。原來,青少年這麼好懂,難的是我們願不願意去懂;懂了之後,願不願意去行動。 與青少年交手,勝率只有1%的我們,總算開始有贏面了。 說穿了,獲勝的心法就是: 不爭勝負,共創雙贏。 【書籍資訊】 《家有青少年之父母生存手冊》
這時我心中就會OS:「手機是你買給他的、網路也是你給他的,你要我怎麼辦?」當然,做為一個專業的高中教師,有問必答是基本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