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50歲,記憶力真的變差了嗎?10個記憶秘訣,幫助你有效記住任何事!
我們通常是在很難叫出別人的名字,或是使用「這個」、「那個」等代名詞的頻率變高時,發現自己變老了。 尤其是最近的藝人名字或科技用語,聽過之後很快就忘了,所以我們會認為,自己這個年紀已經很難再去考執照或學外語。 五十歲以後的記憶法 五十歲以後的記憶法有以下三個重點: 1.感興趣 2.透過使用來複習 3.理解意義比死記更重要 所以,要牢記事物,必須確實理解其意,也可視情況查詢相關的軼事或知識,然後,再告訴別人,或整理成文字貼到網路上。如此一來,你一定會發現,很容易就可以記住那些內容。 若將這三個重點加以衍伸,可歸納出以下十個記憶祕訣(想了解更多相關資訊的讀者,請參考拙著《四十歲開始的記憶術 》)。 1 對需要記住的事感興趣 記憶,本來就是為了應用。找機會輸出所知,也可以有效幫助五十歲以上的人記憶事物,變成一個博學健談的人。 擁有目標,不僅能加強求知欲,也可以更了解自己想記住的事物。 【書籍資訊】 出版日期:2019.06.28
圖片來源:unsplash
如果不感興趣,就不會想要記住。要是沒有任何目的,就不會有持續學習的意願。
成年人對於習得的事物,通常很少花時間去複習。為彌補這一點,要在日常對話中盡量使用需要記住的內容,也就是輸出資訊及知識。在使用的過程中,可以讓記憶扎根。
我們很難記住隨意排列的英文字母,卻可以記住一個有意義的單字。這是因為我們了解單字的意義。
2 減少需要記住的事物
3 了解想記住的事物,直到充分理解為止
4 就算已經刻意減少必須記住的事,還是要增加相關的附帶資訊,準備一些能幫助回想的線索
5 將要記住的事與自己原有的知識加以連結,或是將新的知識做點整理,藉以幫助記憶
6 將要記住的事化為情節記憶
7 將要記住的事與感官或身體活動做連結,再一起記住
8 先想想怎麼輸出資訊比較有效,再以那個方式輸入資訊
9 有充足的睡眠,讓自己維持在最佳狀態
10 反覆使用已經記住的知識及資訊透過書寫或言語來輸出資訊,就是最佳使用方法。關於這一點,後面的章節會再詳述。
《50歲的學習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