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可以定義你的未來!在人生的路上,勇於找出獨一無二的價值
誰說務農就要一輩子安貧樂道? 父親以為,讀書要是讀得不上不下,學會滿嘴歪理,那還不如不要念的好。不料小水良內心深處的叛逆意志,就從這時起被熊熊點燃了。他開始對父親的人生價值產生懷疑。就像俗語說的:「做牛要拖,做人要磨;做雞要掅,做人要翻」。 水良伯父親那一代,篤信勤懇務實,相信苦幹實幹一定有收成,雖然收多收少要看老天爺,至少都有一口飯吃。但是水良伯看著父親辛辛苦苦一輩子,也僅只是免於飢餓而已,一日不做,就不知下一頓在何處。難道務農的人注定要一輩子安貧樂道嗎?這又算是哪門子的道呢?他不知道。 水良伯雖然失學,但從來沒有停止學習。小時候他在田裡聽植物說話,長大後他出門去聽別人演講,聽農業專家演講,聽大學校長演講,聽大企業家演講,拚命吸收世界最新的趨勢和最前進的經營觀點。 其實水良伯是用他的方式,在回應父親給他的生命教育:「人要苦幹」,隨著生命閱歷加深,他的回答大到響徹雲霄:「人要學習」。在他內心深處似乎還蹲著那個暴雨來前的番薯田裡,倔強頂撞父親的少年。 當了兩個女兒的父親之後,水良伯已經充分理解做父親的艱難,不再縈懷往事。而且誰能料到,當年最「叛逆」的兒子,如今是父親九個孩子裡,唯一繼承衣缽還在務農的人;他甚至在分家以後,──買回兄弟賣出的田產,恢復父親當年的土地規模,甚至更大。 只是在他的農田裡,再也看不到高高矮矮九個揮汗如雨的孩子,悶聲不吭地跟著父母親埋頭苦做,取而代之的是聳立的溫室,以及需要精緻照顧的昂貴蔬菜和水果。然而,直至今天,水良伯仍不喜歡吃番薯。 【書籍資訊】 出版日期:2020.08.31
圖片來源:pakutaso
《水良伯的老農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