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小更要會收納利用!「Compact life」給生活更多可能
為了擴張海外版圖,無印目前主打的概念是「Compact Life(適切生活)」, 以無印良品拿手的「收納」為主軸,藉由整頓生活、善用設計精簡與通用性高的商品,向消費者提出可如何享有簡單舒適的生活。 創立於1980年的無印良品,長年以來主張的不是「這樣最好」,而是克制的「這樣就好」。然而並不因「這樣就好」就得妥協,透過嚴選素材、檢討製程和簡化包裝的步驟,開發合理又簡潔的商品, 提升「就」的水準,實現豐富生活。這樣的思想就是無印良品這個品牌的根基。 也就是說,無須放棄什麼,而是充滿自信的主張「這樣就好」—這樣的生活方式,無印良品長期以來稱之為「好感生活」(感じ良いくらし)。 想以充滿自信的「這樣就好」,打造「好感生活」,必要的前提是生活品質已趨成熟,消費者體驗過各類商品和服務,具有判斷需要與否的能力。近年來,新興國家也開始出現這樣的消費者,而且人數越來越多。為了讓全世界的這類客群更容易理解「好感生活」,無印良品所挑選出來的關鍵字就是「Compact Life」。 「Compact Life」的概念之所以受到無印良品的重視,是因為他們2014年11月在香港實施了觀察行動。為了將觀察消費者生活,並將結果活用於商品開發的「觀察法」推行到海外門市,無印良品從日本派出6名員工,連同香港法人的4名員工, 兵分二路,在4天內觀察了20個香港家庭。 看過香港消費者的生活之後,生活雜貨部企劃設計室長矢野直子表示:「為了要讓人們在日本鴿子籠般狹小的住宅中,也能過得舒適,無印良品可說是絞盡腦汁,而香港的情況和日本如出一轍。」香港地狹人稠,住宅之擁擠更勝日本。無論是哪一戶人家,屋裡都堆滿了雜物。 在此同時,英國倫敦也做出一樣的調查結果。無印良品與當地的大學生合作,利用觀察法發想、製作畢業作品時,矢野直子發現「有很多學生不約而同的把作品的主題設定為如何在狹小空間中有效收納物品」。倫敦有很多年輕人由於經濟並不寬裕,只能住在分租公寓,常為狹小空間的使用感到困擾。 無印良品原本就很擅長「模組設計」(Module Design), 統一家具和雜貨的規格尺寸,有助提高收納效率。「無印良品因應日本狹小的居住環境,長期研究如何住得舒適,這些方法也能運用於全世界的各大都會區。」這項發現使得無印良品決定將長年推廣的「好感生活」轉譯為「Compact Life」,推行至全世界。 如果你也嚮往美好生活品質,先勇敢捨去「不必要」,才會了解「原來這樣就好」! 拍下照片掌握現況,以客觀判斷 集中收納,騰出「自由空間」 根據使用者、目的和位置來整理 利用設計簡潔、通用性高的商品來整頓生活,發揮個性
圖片來源:Unsplash確立具體的實現方法
想要、需要的東西卻那麼多,如何收納效益最高?STEP1:只保留需要的物品
攤開所有東西,只留下讓你「怦然心動的物品」STEP2:計畫融入生活的收納
挑選可以變換尺寸和用途的家具
消弭「混亂」、「凹凸」、「零散」STEP3:思考使用方式來收納
依使用頻率與目的整理,加上「標示」STEP4:在「在喜歡的事物包圍下」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