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NASA「蔽星板」計畫的女性天文學家,未來可能帶領人類看見另一個地球!
《尋找太陽系外的行星:天文學家莎拉.西格的愛與探索》是天文學家莎拉.西格(Sara Seager)的自傳,書中描述她的人生和天文研究。這本書撰寫的方式非常「特別」,應該說很少有人這樣赤裸的方式寫下自傳,書中有些段落描寫作者心裡巨大的起伏和崩潰的過程,比較像是翻開莎拉.西格的私人日記,或讀一本以天文學家為主角的「小說」。 為什麼她會以這樣的方式來寫自己的人生呢?書中有明確的交代,這裡就不暴雷,讓讀者自己去挖掘。 從事天文研究的過程中會碰到非常多的問題,時間永遠得不夠用,碰到的難關一重接一重,有時候還有人會扯後腿,加上生活中的不順利,讓人懷疑人生,想要放棄。 不過美麗的星空就像巨大的黑洞,有著巨大的吸引力,讓你情不自禁,無法自拔!莎拉.西格也不例外,這本書可以讓你更貼近天文學家的生活,讓你看見天文學家藏在心底、不公諸於世的感受。 仰望星空看見無數繁星,你是否想過,外星生命也抬頭看著我們? 近年來尋找太陽系外行星(系外行星)是很熱門的研究主題,1995年發現第一顆太陽系外繞著恆星運行的行星後,這個領域就呈現爆炸性的發展。最早發現系外行星的兩位瑞士天文學家在2019年獲得諾貝爾物理獎,表彰他們的貢獻。 莎拉.西格以系外行星為研究主題,這個新興領域競爭激烈,尤其是一位「女性」天文學家,她必須比男性更厲害、更努力才能出頭天。 系外行星繞著它的母行星運行,跟它的母恆星比起來,系外行星非常暗,要看見系外行星就像要看見巨大探照燈旁的螢火蟲,想要看見系外行星就要把母恆星遮蔽。 美國航太總署計畫用太空中的蔽星板把母恆星遮住,看見太陽系外地球般大小的行星。莎拉.西格擔任美國航太總署蔽星板(starshade)的主席,領導團隊研究這個計畫的可行性。 未來我們可能透過莎拉.西格領導的團隊,看見另一顆地球般大小的系外行星,甚至研究那裡有沒有生命跡象!很期待未來蔽星板的概念可以實際用在系外行星的研究。 關於蔽星板的更多訊息,可以看這一段TED演講: (本文轉載自《屋頂上的天文學家》讀書心得,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天下文化立場。)
圖片來源:Unsplash 文/李昫岱,中正大學兼任助理教授蔽星板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