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局者》書評—累積自身的思考框架庫 避免思考僵化
圖文/林長楊,簡報及教學技巧企業內訓講師 2020 年初,各國收到 COVID-19 的警訊,當時的紐西蘭跟英國採取了截然不同的決定:疫情爆發初期,紐西蘭將 COVID-19 視為 SARS,需要大力「掃除」,因此政府立刻進入災難應變模式。而英國認為 COVID-19 類似季節性流感,只需要「減緩」並達到群體免疫,所以當時英國的防疫措施相對沒那麼嚴密。 圖文授權/林長楊,簡報及教學技巧企業內訓講師 https://chang-yanglin.blogspot.com/ 【書籍資訊】 《造局者》 出版日期:2021.07.29
兩個國家收到相同的警訊資料,卻有著不同的觀點,做出不一樣的行動,並產生差距甚遠的結果,這就是思考框架的威力。
思考框架會決定我們如何理解世界,並採取什麼行動。
為了面對人生與社會的各種難題,我們需要許多思考框架來幫助我們下決定。這該怎麼做?
最務實的做法,就是累積自身的【思考框架庫】
我們可以從各種案例、書籍中學習當事人的思考框架,並且多做演練,思考「如果是我.....可以怎麼做.....」
藉由大量的思考框架練習,當我們遇到難題時,就能有信心與方向解決。
但許多人會落入一個陷阱:「用同一種思考框架處理不同的問題。」
這是很危險的做法,因為硬用不適合的思考框架,可能會一步錯步步錯,就像英國後來造成醫療系統崩潰一樣。
當你發現常用的思考框架不適合目前情境時,就是【另起思考框架】的好時機,我們可以用以下三個方法來另起思考框架:
1. 現有框架庫(Repertoire)
盤點自身有的思考框架,了解自身各種思考框架的用途與價值,挑選適合目前場景的框架。(因此平時的累積很重要)
2. 借用並調整(Repurpose)
若你發現沒有可以直接套用的框架,可以借用其他領域的框架並視狀況調整。(要對各種思考框架練習並實作,才知道如何調整)
3. 重新發明(Reinvent)
用全然獨特的觀點與理解方式發明出全新的框架。這個方法難度超級高,但發明出來就可以改變整個時代。(例如達爾文、牛頓、愛因斯坦)
如果你想要理解什麼是「思考框架」,我很推薦你閱讀《造局者》這本好書。我必須說這不是可以輕鬆閱讀的書,但透過細細品味,你展現腦中的思維格局,用雙手打造屬於你的新局。一起成為造局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