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倫威爾也許不是這樣的壞蛋」重塑美麗又驚懼的亨利八世時代
創下多項銷售奇蹟、史上最暢銷的歷史小說「狼廳」系列,於終部曲《鏡與光》畫下令人驚嘆(與唏噓)的句點。六十萬字鉅著,揭開都鐸王朝糾葛命運最終章,與這一系列靈魂人物───湯瑪斯.克倫威爾───最後的歲月。 都鐸王朝無疑是英國史上最傳奇炫麗的時代,無數電影、小說、影集、舞台劇以這段歷史為舞台,克倫威爾通常僅是聲名狼藉之人或配角。然而,曼姊(本書作者希拉蕊.曼特爾)認為,「他也許不是這樣的壞蛋」。她從繁雜史料中提煉出不一樣的湯瑪斯.克倫威爾,讓這個野心勃勃、陰險狡詐的角色,多一絲溫情與人味,從他的視角,重塑亨利八世在位時期既美麗又令人驚懼的時代。 亨利八世一生有過六個妻子,其中兩個被砍頭,兩個離婚,在這之間攪弄風雲的,正是克倫威爾。他有本事將身為侍女的安妮扶上王后之位,又將之推入倫敦塔,讓她步上斷頭台。 他是鐵匠之子,憑著足智多謀與不擇手段權傾朝野,在血腥的宮廷裡呼風喚雨、平步青雲。然而他既是掠食者,也是獵物,亨利八世的欲望像石磨將他碾成粉末,克倫威爾如同那些被他送上斷頭台的人,終被掃入記憶的灰燼裡。 「狼廳」三部曲共一百二十五萬字,「語言瀟灑馳騁,場景設計巧妙,每一頁都熠熠生輝。」曼布克文學獎評審委員會主席諾帝(James Naughtie)如此評曰,「本書優秀得令人不可思議。」這三部曲均由金鼎獎得主廖月娟翻譯,光是終部曲六十萬字,即耗時一年才完成。廖月娟時而與一段絕美的散文詩纏鬥,或因龐雜糾葛的登場人物、錯綜複雜的歷史事件而多方查找資料。她說:「這書真需要大量的腦汁、體力和時間。也許關在倫敦塔譯,譯不完就砍頭,效率會加倍。」 曼特爾憑藉「狼廳」系列前兩部《狼廳》、《血季》獲曼布克獎,是唯一一位因同系列兩次獲獎的作家。終部曲《鏡與光》也獲布克獎提名,這是英國小說家首次第三次入圍布克獎,惜終未獲獎,無緣大滿貫。但無疑,曼特爾的「狼廳」三部曲已是英國文學最重要的成就。
圖片來源: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