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人的顧客回購率是「品管」出來的:上架前先過三關
創業家兄弟的網站經營型態,和傳統零售通路及一般電商的經營策略有相當大的差異,為了更有效擴充營業規模及節省人力成本,充分運用業務團隊的資源,各網站的商品資源都是共享的,並不分開獨立運作,致力開發熱銷產品,不因網路平台屬性而受限。 商品經審查後,再由他們自己開發的後台資訊系統,依照經驗視商品性質或消費者喜好等條件,決定商品上架銷售的網站。 業務部門和供應商洽談業務,一旦雙方取得共識,就會要求供應商提供公司登記、銀行帳戶等相關文件,再簽訂商品供應合約書,至於商品的一切規範,會另訂附約,簽約完成後,才會在內部提報。 提報之後,再經過負責各網站審核商品策略部門嚴格的審核,確保商品具有市場競爭力,才會依照商品屬性安排銷售檔次。 也就是說,在創業家兄弟的平台,商品能否上架要先過三關:首先是商品規格等相關資訊標示是否清楚,再來是品質是否優良,最後是價格有沒有競爭力。簡單說,審核程序主要分成商品資訊面、品質面以及價格面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主要是針對商品本身的資訊做審核。也就是消費者買這項商品需要了解的一切資訊,例如規模、產地是否充分揭露?簽定的價格和成本是否合理?商品策略部總監劉冠伶表示:「我們是類似團購的網站,當販售愈大組數商品時,買愈多應該愈便宜,因此價格方案和成本的合理性也必須事先審核。」 此外,還要符合政府要求的相關法令規範,例如電器類必須有電檢字號,創業家兄弟要求必須符合政府法規才能正式進行販售,所有不合規定的商品都會在這個階段被剔除。 精選中的精選,千件商品過關率僅五成 第二階段,就是品質的審核,這是和其他電商比較不同之處,一般電商較少在上架前做事前的商品品質審核。 「我們的供應商不只是必須配合合約審核,還需要提供樣品給我們,例如合約內強調有哪些功能,品管人員就會針對商品做簡單的測試,」劉冠伶解釋,如果是生鮮食品,還會特別量測重量是否和合約載明的一樣,「消費者在購買時會非常在意這個部分,例如,消費者購買牛肉,網頁上如果寫了500公克,收到時,就要達到500公克,在事前我們一定會跟廠商確認清楚。」 除了規格之外,食品的品質審核還會針對包裝方式是否符合商品特性,例如,生鮮會要求真空包裝,但像是蝦、蟹這類會刺破包裝的,就不能採用真空包裝,品管人員會審視運送過程中包裝方式是否安全無虞。 第三階段,則是價格的審核。創業家兄弟非常重視上架商品的價格競爭力,因此,價格也是他們最主要的審核環節。負責部門會檢查各競爭平台,包括PChome、momo、Yahoo奇摩購物中心、17 Life和Crazymike瘋狂賣客等一些較大的電商或商業模式相近的平台,確認廠商提報的價格是否相對低價。 因此,一件商品要能順利在平台上架,並不容易,「可能在第一關資訊面就有20%會被刷下來,第二關也可能有20%審核不通過,第三關也約有20%不合格,有些可能必須重新修正再補齊資料,若第二次檢測不過,大概就沒機會了,」劉冠伶強調嚴審下來,通常只有50%的通過率。 換言之,欲擠上創業家兄弟網站的平台,有一半的機率會被淘汰。只賣精選中的精選商品,是創業家兄弟一直以來的堅持,以維持上架最便宜、且最優質商品的目標。
圖片來源: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