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件事情應該成為你今天的「精華」?3個挑選標準,讓你每天過得更有成就!
挑選「精華」的三種方式 選擇你的每日「精華」,就從問自己一個問題開始:我想要什麼事情做我今天的「精華」? 這個問題不見得那麼容易回答,特別是你剛開始使用「生時間」的時候。有時你會接獲許多重要任務。也許其中有一個是你特別興奮的(烤生日蛋糕)、一個期限迫在眉睫(做完幻燈片),甚至有份棘手的工作讓你備覺困擾(把捕鼠夾放在車庫裡)。所以,你該怎麼選擇呢?我們會用三種不同的標準來選擇「精華」。 一、急迫性 第一個策略是急迫性:我今天必須做的最迫切的事情是什麼? 你可曾花了好幾個鐘頭翻攪email 和參加會議,當太陽下山才發現你沒有留時間給那件你真的非做不可的事嗎?有,我們曾經如此。很多很多次。每當發生這種事,我們都覺得好慘。噢,後悔啊! 如果你有什麼今天一定要完成的事,讓它成為你的「精華」。 你通常可以在待辦清單、email 或行事曆上找到急迫性的「精華」──尋找有時效性、重要、中等規模的案子(換句話說,不是花十分鐘就能完成,但也不用花到十小時)。 你的急迫性「精華」可能是下列其中之一: .完成報價,寄給希望在週末前拿到報價的客戶。 .為你策畫的活動徵求餐飲和場地的提案。 .在朋友抵達前準備好晚餐。 .幫女兒完成明天要交的重要學校作業。 .編輯和分享家人急著要看的度假照片。 二、滿足感 第二個「精華」的選擇策略是考慮滿足感。從各方面來看,哪一項「精華」能帶給我最大的滿足感呢? 第一種策略是關於必須完成的事情,這種策略則是鼓勵你著眼於你想要完成的事。同樣地,你可以從待辦清單著手。但這次不要考慮期限和優先順序,改走另一條途徑:想想暗藏在每一個準「精華」背後的成就感。 尋找不急迫的活動。考慮你一直打算找機會去做,卻一直抽不出時間的計畫。或許你擁有某種一直想實際應用的技能,或許是你想發展某項純屬個人喜好、之後想跟全世界分享的計畫。這些計畫超級容易一延再延,因為它們雖然重要,卻沒有時間壓力,拖延不是難事。用你的「精華」來破除「有朝一日」的循環吧。 這裡有幾個帶來滿足感的「精華」例子: .完成讓你興奮的新工作計畫提案,並和一些信任的同事分享。 .研究下一次全家要去哪裡度假。 .為你小說的下一章寫1,500 字的草稿。 三、樂趣 第三個策略著眼於樂趣:當我回想今天種種,哪一件事會帶給我最大的樂趣? 生活不是每分每秒都得充分利用,做最有效率的安排。我們設計「生時間」的目標之一,是引領你離開不可能實現的完美計畫的日子,前往多些樂趣、少點回應的生活。也就是說,做一些只因你喜歡做而做的事。 在其他人眼中,你有一些充滿樂趣的「精華」或許看來像在浪費時間:坐在家裡讀本書、跟朋友約在公園玩飛盤,甚至是玩填字遊戲。但我們不這麼認為。對自己要怎麼運用時間一點想法也沒有,才是在浪費時間。 各式各樣的「精華」都可以帶給你愉快。下面是幾個例子: .參加朋友的喬遷派對。 .用吉他彈一首新歌,彈到滾瓜爛熟。 .和你愛搞笑的同事一起享用午餐。 .帶你的孩子去遊樂場。 信任直覺,選擇最好的「精華」你該在哪一天使用哪一種策略?我們認為選擇「精華」的最好方法是信任你的直覺,以此來決定今天最適合選用急迫的、愉快的或是滿足的「精華」。一個經驗法則是,選擇會花60到90分鐘的「精華」。 如果花不到60分鐘,你可能還沒進入聚精會神的狀態,但超過90分鐘的專注,多數人會需要喘口氣。60到90分鐘恰恰好。那讓你有足夠時間做有意義的事,加進行程也合情合理。運用這一章和整本書提供的策略,我們相信你一定可以為你的精華生出60到90分鐘。 剛開始,選擇「精華」也許感覺起來很奇怪,或很困難。如果你碰到這種情況,別擔心,那很正常。你會漸入佳境、慢慢熟悉,選擇會變得愈來愈簡單。請記得,你不可能搞砸的。因為「生時間」是一天的系統,無論發生什麼事,你永遠可以改絃易轍,明天再試一次。 當然,你的「精華」不是魔法。決定哪天把精神集中在哪裡,不代表那會自動發生。但要在你的生活騰出更多時間,刻意用心是必不可少的步驟。選擇一個「精華」可讓專注於優先事項成為預設值,你就會把時間心力花在重要的事情上,而非回應現代生活的分心事物和各種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