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簡單的行為效能比較高。」找出最重要的事,力求簡化你才不會白忙一場
我清楚記得,第一次擔任領導者是接下牧師一職,當時我努力工作卻備感挫折,我知道那是因為我的效能不彰,把大部分時間花在輔導別人和處理行政瑣事。我工作時間很長,卻看不到什麼正面效果。那是一段毫無成就感的時期。 那一次「我找到了!」的時刻發生在一間大學教室裡,當時我在上一門企管課。教授正在講帕雷托定律(Pareto Principle),亦即「80/20定律」。當他解釋這個定律時,我眼睛一亮。 他說: .80%的交通堵塞發生在20%的路上。 .80%的啤酒是讓20%的酒客喝掉的。 .80%的課堂參與來自20%的學生。 .80%的時間你會穿你20%的衣服。 .80%的利潤只來自20%的顧客。 .80%的問題是由20%的員工產生的。 .80%的銷售是由20%的業務員創造的。 .80%的決定是用20%的資訊決定的。 多令人驚奇啊!照這個定律推顃,我工作中成效最好的那20%,其生產力是其他80%的16倍。如果我想降低生活的複雜度,提高生產力,就必須專注在最精華的20%。那天在教室裡我明白兩件事: (1)我做太多事了;(2)這些事多半是錯事,這就是生活低效能的原由! 找出最重要的事 我立刻開始評估自己使用時間的方式。我知道我得把行事曆照優先次序排好,所以我開始自問以下三個問題:什麼事回饋最大?什麼事收穫最多?什麼事我一定得做?這些不是我很快就能回答的問題。 初就業時,最容易回答的問題通常是跟工作要求有關,如果你手上有工作內容說明,照表操課即可。 另一方面,多數人不會一開始就真的知道在哪一方面付出能得到最大回報,必須等到三十歲,甚至更晚才會明白。況且對每個人而言,收穫最多的事通常隨著人生各階段變化。 隨著我工作愈久、反省愈多及成長愈大,我慢慢找到這三個關鍵問題的答案。我的指導原則就是:所有工作的最終目的就是結果,如果我想達到目標並產生成效,我需要事前對每一件我所做的事情加以考慮、架構、系統、計畫、做工作情報、訂出目的,但同時我也知道必須簡化事情。 我讀過一份關於39家中等規模公司的研究,裡面說到,區分出成功與不成功公司的特徵是簡單明瞭。那些產品較少、顧客較少、合作供應商較少的公司,反而比同業賺取更多利潤,也就是說,單純且專注的經營方式獲利較多。 正如美國知名投資家巴菲特(Warren Buffet)觀察到的:「商學院獎勵困難、複雜的行為多於簡單的行為,但簡單的行為效能比較高。」我力求簡潔、單純,以幫助自己專注於重要的事。 【書籍資訊】 出版日期:2019.12.02
圖片來源:Unsplash
《領導的黃金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