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權決定,你要創造實踐哪一種故事
看電視讓你賺進多少錢? 有人會問,如果賺不到錢,為什麼要創作或付出。如果沒有出版社願意付錢出版,這些人就會猶豫要不要寫小說;他們對不在乎錢、純粹熱愛創作的業餘作家嗤之以鼻。 過去是熱情的東西現在都被商業化了。不管是雕塑、打高爾夫球、寫作或演戲,不管是哪一種創作,好像一定得從中賺錢才對。 如果我們靠這些追求智力的事情賺錢,代表了我們看待創作的方式,應該像勞工被訓練看待自身的工作一樣,帶著輕蔑,帶著應該追求「錢多事少」的觀念。這麼侮辱人性,實在非常丟臉且愚蠢。 換個角度想吧。只要一下下,想像一下,完全出於熱愛而決定要創作、決定與世界連結,結果會是如何。假裝因熱愛而行動,反而會營造出此事真有可能成真的環境。 「更好」的意思? 過去,這個詞的意思是「達到標準」、「更加可靠」,代表你成功地遵守規則、創造出稀有的東西,還可以從中獲利。 如今,「更好」的意思是有更多聯繫,一旦付之闕如,我們將懷念不已。在連結經濟中,更好代表更人性 !更脆弱,代表接納成果∕或無成果的緊張感。 我們永遠都可以做得更好。 市場的反應 我們太注重市場對我們作品的看法,不管是批評、厭惡,還是大獲好評。 我認為,相形之下,我們給自己的意見更為重要。出眾不凡、強韌順應力、勇於採取行動的意見。 當然,外界的看法有其價值,主要因為這多少會影響我們對自己的看法。但是,發聲權操之在己,你有權決定要創造實踐哪一種故事。 你有機會扭轉乾坤 你在乎的是什麼?讓你願意去改善、破壞或發明? 從此處開始,從此刻開始。如果我們願意為了成就不凡而辛苦一點,就有能力讓改變成真。至少可以試試。 不要把你的目光移開。直視機會,把握機會。 那是屬於你的。 如果你願意冒失敗的風險,就放手去做出類拔萃的事。如果你願意做出類拔萃的事,就放手去冒失敗的風險。 摘自《有機會,拚就對了!》 Photo:Kryziz Bonny, CC Licensed. 數位編輯整理:曾琳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