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鍾文音【寫作之路診療室】
寫不出來?寫出來但寫不好?寫得好但沒有風格?有風格但無法累積?此課程提出四堂課的問診療方,講師以自身創作的經驗分享,同時援引東西方文學大師的作品為例。
在擱淺時如何養精蓄銳,在飛翔時如何小心現實,在擠不出筆墨但卻胸懷好多事時,如何寫好一篇作品或者一個故事。如何善用經驗與記憶的資產,又如何在沿岸打撈又能潛進寫作的汪洋深海?……我有好多事要說:怎麼說,說什麼?說給誰聽?每件事都值得說嗎?當說不出來時,如何運用別的方式?
寫作之路的診療室,在生命的歧路花園,也能植栽屬於你的品種。
11/03第一講:寫作的起手式—直球與變化球
直球路徑的寫作者:以艾莉絲孟若短篇小說、沈從文自傳為例。
變化球路徑的寫作者:以卡爾維諾《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蘇偉貞《旋轉門》部分文本為例。
11/10第二講:寫作的陌生化—經驗和記憶
記憶與記憶之外,經驗與經驗之外。以本我、超我與情境(時間空間與他者)三位一體探討寫作的經驗移植與釋出記憶之法。探討寫作者背後的那雙觀察之眼睛,觀看的方法談,以莒哈絲《情人》、吳爾芙《戴洛維夫人》、張愛玲《傾城之戀》為例。
11/17第三講:敘述與敘述之外—描寫與抒情
敘述與敘述之外作品:馬奎斯《我只是來借個電話》《大媽媽的葬禮》為例
描寫作品:奈波爾《抵達之謎》為例。
抒情(獨白)作品:鍾文音《憂傷向誰傾訴》為例。
11/24第四講:植栽屬於你的品種
學員作品解析與把脈看診。針對含前三堂上課所寫,以及想mail給老師「特別門診」的作品(4000字以內),建議閱讀清單與如何開展書寫。
講師|鍾文音
現專職創作,以小說和散文為主,兼擅攝影,並以繪畫修身。隻身周遊列國多年,並參與愛荷華國際作家計畫與柏林文學學會等寫作文化交流,曾獲中時、聯合報、吳三連文學獎、林榮三文學獎等國內重要各大文學獎。2006以《豔歌行》獲(開卷)中文創作十大好書獎。最新散文集《憂傷向誰傾訴》、《最後的情人》。
課程資訊|
時間:2017/11/03~2017/11/24 每週五19:00-20:30
費用:全程4堂課1,400元 (定價1,600元、單堂400元)
*前三堂課安排十五分鐘,由老師提示方法,學員書寫,作品課後交給老師
地點:93巷人文空間 台北市松江路93巷2號2樓
洽詢專線:02-25095085#753
https://www.accupass.com/go/cafebookzone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