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2018.11.10 14:30 ~ 2018.11.17 21:00
鄭治桂 / 現於台灣藝術大學任教,台北市長官邸藝文沙龍藝術講師。
法國三百年風景如畫─普希金美術館
法國三百年風景如畫─普希金美術館
課程時間異動:原定於11/16(五)19:30-21:00的《 (II) 法國風景繪畫走入現代─莫內到馬諦斯》課程,因老師參與展覽開幕事宜,課程時間更改為11/17(六)19:00-21:00
普希金美術館(The Pushkin State Museum of Fine Arts)居於莫斯科最重要的美術館,其歐洲繪畫的館藏,從文藝復興到20世紀的現代繪畫,蔚成完整的系統。
故宮「普希金美術館珍藏法國風景繪畫特展」,將更生動地述說一個風景如畫的綿延故事。
法國風景繪畫,從17世紀的古典傳統,延續了義大利的傳統,經歷了巴洛克與洛可可的時代,又將汲取北方荷蘭的泉源,一直到18世紀末大革命的過渡,到19世紀上半葉的法國第一帝國的新古典與浪漫的偉大時代,從未停歇且緩慢而穩定的發展著。
爾後進入19世紀中葉的寫實主義,才開始煥發自然真貌的呈現,更啟發了19世紀下半葉印象派繽紛耀眼的光影時代,並影響了梵谷、高更、塞尚對於風景面貌中自然元素的形、色琢磨,到情感的寄託與理想世界的象徵。
進入20世紀,現代繪畫更將「風景」視為玩味造型、實驗色彩,與嚮往新世界的投射對象。
翻閱著穿越300年的法國風景繪畫,今天的我們,將觀看風景如何成畫?而畫如風景,是怎麼樣照亮每個時代的色彩呢?
|講師|鄭治桂
法國巴黎第八大學藝術造型碩士,專長西洋藝術史、藝術鑑賞與藝術評論,近年參與各大藝術特展之專刊策畫、撰寫和導覽。現於台灣藝術大學任教,台北市長官邸藝文沙龍藝術講師。
|課程資訊|
時間:(I) 法國風景繪畫形成傳統─克羅德到柯洛
2018年11月10日 星期六 14:30-16:00
(II) 法國風景繪畫走入現代─莫內到馬諦斯
2018年11月17日 星期六 19:00-21:00
地點:93巷人文空間 台北市松江路93巷2號2樓
費用:2堂課800元(單堂課400元)
單堂報名網址:https://goo.gl/mozzbb
報名表下載:https://goo.gl/Z6DYKS
洽詢專線:02-25095085轉753、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