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立場不過是群體認同的延伸?《善惡》深度解析脆弱的意識型態如何被操控
你是否相信自己的政治立場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選擇?根據《善惡》所引用的心理實驗,事實可能恰好相反。研究顯示,我們的政治信念其實非常容易被操弄與扭曲,甚至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為完全相反的立場辯護...
這本書只看書名,會覺得普普通通。但他厲害的是作者,Yuval Noah Harari,台灣翻成哈拉瑞。過去寫的兩本書《人類大歷史》與《人類大命運》,超級紅,我個人尤其喜歡《人類大歷史》,因為他解決了很多我過去想很久但沒想通的問題。
文/蔡依橙
這本書有什麼特別?
這本書只看書名,會覺得普普通通。但他厲害的是作者,Yuval Noah Harari,台灣翻成哈拉瑞。過去寫的兩本書《人類大歷史》與《人類大命運》,超級紅,我個人尤其喜歡《人類大歷史》,因為他解決了很多我過去想很久但沒想通的問題。
哈拉瑞的這個第三本書,就算隨便取個名字,像是《哈拉瑞:同名書籍》,一樣會熱賣的,畢竟全世界都已經相信他的內容品質。
他本人也知道,所以這本書寫作後的出版計畫,是做「全球規劃」。各個國家、各出版社,以前出過他書的,都一起來談,提前給稿,在同一段時間,也就是 2018 年 8 月底到 9 月初,一起上市。
台灣的正體中文,是在 8 月 30 日上市,電子書與紙本都是。而美國 Amazon 則是 9 月 4 日。這種發行方法,很類似國際巨星發唱片,「全球同步發行」的意思。哈拉瑞的確是這幾年書市的巨星。
你喜歡嗎?跟之前的《人類大歷史》、《人類大命運》比起來,如何?
我很喜歡。跟之前比起來,這本更直接,更貼近個人。
《人類大歷史》與《人類大命運》,像是兩場精彩的超長演講,先講智人的過去,再講智人可能的未來。
《21 世紀的 21 堂課》,則像是演講之後的問答,針對一般人會問的問題,一個一個回答。所以,主題更直接,更貼近個人,也加進世界各地讀者有興趣的新主題。
當然,有一部份其實之前的書有提過,但哈拉瑞很照顧老朋友,類似的觀念,他會用更親近的口氣談,或換個例子講。作為腦粉,我感受到他的用心。
而且,哈拉瑞畢竟之前已經奠定其在 non-fiction 閱讀社群中的地位,這本他就比較放得開,論述依然嚴謹,並附參考資料,但講解的過程中,更多分享他個人的成長,包括頻頻放閃,成天稱讚他老公(哈拉瑞是男同性戀者,已結婚),從第一頁的「獻詞」,一直放閃到最後一頁的「致謝」,深怕你不知道他老公叫做 Itzik。(好有愛!)
甚至,他還以自己為例,說明許多觀念,例如他自己的性向認同過程,因為外在社會的框架,讓他不停質疑自己,直到 21 歲才確定。
除了性向以外,對於很多人常問的「你怎麼這麼聰明?為什麼能寫出這些神奇的東西,而且文筆洗鍊,節奏快速?你是怎麼保持專注的?」他也做出回答。
在最後一章「冥想」,他說,的確自己比較早慧,13 歲開始就發現宇宙那麼大,人類那麼小,可是宗教、資本主義、媒體的很多表象,都是在講述些頗為虛假的故事,這些都讓年輕的他非常焦躁不安。然後他接觸了「內觀」訓練,人生有了改變,讓他更能定下心來,把一些事情想清楚,把一些事情寫清楚。
在不爆雷的前提下,可以跟我們介紹一下,哪幾章最值得看嗎?
專業人士,我推薦閱讀:
有小孩的父母,我推薦閱讀:
這本書,中國也出,叫做《今日簡史》。譯者同樣是林俊宏,價格還比較便宜,你建議我買台灣的版本嗎?
我個人強烈推薦你買「遠見天下文化」的版本,即使遠見雜誌在網民族群中,定位「特殊」,但出書這部分,他們做得真的不錯。
我部落格的讀者都知道,我曾經用過一陣子中國的電子閱讀平台,也是得到 App 創辦人之一,羅振宇「羅胖」的腦粉,那陣子,我也學到很多。
不過,我的知識攝取,改以「台灣出版社所出的書」,已經兩年了,主要的原因是,我把讀書當成很私密且個人化的「觀念與行為改變」,就像是修改自己大腦的程式碼一樣。而我還是沒辦法信任有著(自覺或不自覺)內容審查的知識出版業。
以哈拉瑞來說,他的書內容相當犀利批判,尤其這次的《21 世紀的 21 堂課》,拆解極權國家編造文化想像的部分不少,是否林俊宏的譯本能一字不改在中國上市,我不確定。
今天我們讀書,就是要毫無顧忌地啟蒙自己,求真知,並做完全沒有限制的自由思考。這種自由,我不想用 200+ 元的價差就賣掉。
八旗所出的《絲路、遊牧民與唐帝國》,是本很棒的書,從歷史資料,重新解構「所謂的唐朝」,非常精彩。但在中國出版時,是直接砍掉序章 2 萬字,序章的名字是:何謂真正的「自虐史觀」。
被刪除,是因為內容稍微提到了中國怎麼用錯誤的論述,建構出「中華民族」,更進一步混淆國家與民族,以做政治上的隨意運用,說實在的,篇幅不大,口氣也並不尖銳,但還是連累了序章,全部消失,只是為了配合現時中國的政治氣氛。
但我個人看過全書後認為,序章是提綱挈領的作者白話介紹,砍掉後,內文章節會顯得怪異且突兀,像是沒了說明書的「樂高」,我會搞不清楚,這些零件到底為什麼在這裡,以及我們該怎麼去找到章節之間的關係。
買書的錢並不貴,但讀書的時間特別寶貴。我希望專注在思考與改變自己,而不是努力的去猜想「到底這邊是不是少了什麼?」
這幾年書讀多了,我變得更珍惜閱讀自由、言論自由與思想自由。
這種自由,正是哈拉瑞想告訴我們的。自由主義在當代遭逢了很多危機,看似千瘡百孔,搖搖欲墜。但其他的人類敘事都已經被證明失敗(如:法西斯、共產等),走回頭路更不好。作為當代人類,我們還有機會去修正、調整,並找到機會,更新這個「自由主義」的版本。
否則,一旦對「自由主義這套故事失去信心」,將可能「開啟一條通往數位獨裁的道路」。這真的是哈拉瑞說的。翻開書,第 60 頁就有。
【書籍資訊】
《21世紀的21堂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