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立場不過是群體認同的延伸?《善惡》深度解析脆弱的意識型態如何被操控
你是否相信自己的政治立場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選擇?根據《善惡》所引用的心理實驗,事實可能恰好相反。研究顯示,我們的政治信念其實非常容易被操弄與扭曲,甚至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為完全相反的立場辯護...
2018.10.24 19:30 ~ 2018.12.12 21:00
鄭治桂 / 現於台灣藝術大學任教,台北市長官邸藝文沙龍藝術講師。
法國繪畫藝術之巴黎的憂鬱與鄉愁─巴黎畫派
人文空間講堂
法國繪畫藝術之巴黎的憂鬱與鄉愁─巴黎畫派
巴黎,才被一場歐戰敲碎了從印象派以來閃爍著繽紛光影與歡樂氣息的美好年代,在戰後的1920年代卻滑入了輕浮頹廢的瘋狂年代。來自西班牙、義大利、德國、瑞士,甚至東歐、和更遠自俄國來的藝術家,在巴黎形成了一股波希米亞的氣息。
後來藝術史家為這群異鄉人在巴黎的波希米亞藝術生涯與蔚成風氣的藝術現象,命名為巴黎畫派(l’Ecole de Paris)。
廣義的巴黎畫派(Ecole de Paris) 包括了畢卡索(Picasso)、莫迪里亞尼(Modigliani)、夏卡爾(Chagall)、蘇丁(Soutine)、奇斯林(Kisling)、查德金(Zadkin)、羅蘭珊(Laurencin)、和曼雷(Man Ray)等人,過著波希米亞既瘋癲又瀟灑的日子,以及東方線條的纖細線條描繪人物的藤田嗣治(Foujita),而浸染著憂鬱的法國畫家尤特里羅(Utrillo),和頹廢嬉戲的杜魯斯-羅特列克(Toulouse-Lautrec),卻也是這個時代氛圍獨有的風景。
|講師|鄭治桂
法國巴黎第八大學藝術造型碩士,專長西洋藝術史、藝術鑑賞與藝術評論,近年參與各大藝術特展之專刊策畫、撰寫和導覽。現於台灣藝術大學任教,台北市長官邸藝文沙龍藝術講師。
│講綱|
10/24 杜魯斯-羅特列克(Toulouse-Lautrec)
10/31 尤特里羅(Utrillo)
11/07 羅蘭珊(Laurencin)
11/14 莫迪里亞尼(Modigliani)
11/21 巴珊(Pascin)
11/28 奇斯林(Kisling)
12/05 蘇丁(Soutine)
12/12 藤田嗣治(Tsugouharu Foujita)
|課程資訊|
時間:2018年10月24日-12月12日,每周三晚上19:30-21:00
地點:93巷人文空間 台北市松江路93巷2號2樓
費用:全程8堂課2,800元(原價3,200元、單堂400元)
洽詢專線:02-25095085轉753、754
單堂報名網址:https://goo.gl/17vQW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