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你不是失敗,而是選錯方法
——給曾為體重焦慮受傷的你
每個減重的人,身上都背著一段故事。
這些年,在我的門診裡、留言區裡,甚至健身房的角落裡,我遇見許多認真的人。他們帶著滿滿的熱忱與紀律,每天嚴格控制飲食,日復一日運動。
有的人一天吃不到 500 大卡就去跑 10 公里;有的人在生日蛋糕前偷偷落淚,只因為不想「破戒」;有更多人則是在體重計上看到停滯不前的數字時,開始懷疑自己的價值。
這本書,是寫給你們的。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減重不該是一場折磨自己的比賽。你並不是在懲罰自己,也不是在向誰證明什麼。你只是試圖回到身體與生活的和諧之中,卻在過程中被太多錯誤的觀念和資訊帶偏了方向。
有人說「不吃澱粉就會瘦」,有人說「只有斷食才有效」,還有人說「運動完不能吃,吃了就白費了」。這些聽起來凶猛又武斷的話語,在我們的腦海裡一遍遍打轉。
我們愈聽愈焦慮、愈減愈累,最後換來的卻是代謝變差、肌肉流失、情緒低落,甚至還月經失調、掉髮、睡不好。
後來你開始懷疑,減重是不是真的就只能靠極端?我是不是那種「怎麼減都不會瘦的人」?
其實不是的。你只是缺乏一個「跟身體合作」的減重方式。
我之所以推廣碳水循環,是因為這是一套真正讓人「活得好」的方法。你不需要放棄喜歡的白飯、麵食,也不必天天只吃燙青菜或雞胸肉。
碳水循環強調的是節奏,而不是壓榨。
就像呼吸一樣,有進有出;像作息一樣,有動有靜。你可以在該吃碳水的時候安心吃澱粉,在該休息的日子輕鬆燃脂。這並不是投機取巧,而是讓身體重新找回原有的智慧:代謝靈活。
這些年,我陪著許多學員,運用碳水循環減下 10 公斤、20 公斤,有些人不再怕出門吃飯,有些人第一次在鏡子前願意微笑看著自己。
更重要的是,他們已經學會:
瘦,不該是犧牲快樂的代價,而是快樂生活的結果。
寫這本書的過程,我把你們的困擾寫進去,也把每一個被迷思困住的你放在心裡。你會看到很多真實發生的案例,也會看到我一路走來的反思與學習。
從醫學生時代開始,到成為減重專科醫師,我最深的感觸是:體重從來不是唯一的問題,只是顯現了你和身體關係的裂痕。
如果你曾經在健身房跑步機上邊喘氣邊懷疑人生;如果你曾經在夜裡偷偷咀嚼泡麵和罪惡感;如果你曾經試過各種方法,卻還是走不出那道體重迷宮,請你翻開這本書,讓我陪你重新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