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註冊
結帳
直覺鍛鍊
現代文明的批判(紀念版)
不吵架也能贏的溝通術
你是否相信自己的政治立場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選擇?根據《善惡》所引用的心理實驗,事實可能恰好相反。研究顯示,我們的政治信念其實非常容易被操弄與扭曲,甚至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為完全相反的立場辯護...
皮徹鎮的礦業繁榮最終將小鎮毒害成鬼城,河內老鼠大屠殺也因錯誤誘因讓問題惡化。《達爾文陷阱》寫下這些故事正揭示了人類短視行為帶來的代價,提醒我們必須重新調整價值與制度,才能避免重蹈覆轍。
關閉
48歲以上聽力損失的比例為46%,70歲以上的人有聽力損失的比例為63%,面對老年性聽損、阿茲海默症、失智症患者,神經生物學家克勞斯研究完成《大腦這樣「聽」》一書,鼓勵住在長照機構的失智症患者開口唱歌,證明音樂是可以處理失智症患者所面臨的情緒和認知問題。
神經生物學家克勞斯畢生的研究成果,完成《大腦這樣「聽」》一書,闡述聽覺對大腦的影響,研究證明音樂有促進健康、甚至治療疾病的能力,學習樂器可以改善孩子的注意力、記憶力、閱讀能力,成功讓他們進入大學、翻轉階級。《大腦這樣「聽」》喚起我們對聽覺的重視,說明聲音如何在我們身上烙下重要印記,以及決定我們是怎樣的人。
音樂具有什麼樣的特性,才會變得這麼「危險」或有「感染力」?
巨量的音樂收藏,可以單曲消費,也可以獲得無限組合與播放清單,任何時刻都可以免費、完整、即時取得,不論使用什麼樣的裝置。他們不是購買個別歌曲,而是購買聆聽大量綁售音樂的權利。
你還記得你壓製 MP3 的第一張專輯是哪張嗎?
環球正確的做了每一件事情,做了任何唱片公司該做的事情,包括投資並栽培來自全球各地的A咖藝人並智取競爭者。而現在,難道除此之外,他還必須是某種科技大師嗎?
你可能沒有想過,你自己也是共犯。打開你的手機或電腦,有幾首歌是盜版音樂?你有沒有想過,這些音樂的上傳者是誰?到底是誰,讓這些音樂變得容易取得,而且免費!
當一整個世代都犯下同樣的罪行,會發生什麼樣的後果?網路與科技的興起,如何摧毀一個產業? 唱片業的委靡,或可做為出版業與其他產業的借鏡。
古往今來,許多音樂學者認為,普契尼是藉柳兒悼念朵莉亞,將朵莉亞的好,透過幾闕淒美旋律留在世間。
立即報名!郭強生《死亡可以是溫柔的》台北新書分享會
首頁
暢銷書
收藏
購物車
會員中心
Facebook
Line
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