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雷倩,海軍中將雷學明之女,國際媒體界響噹噹的人物。
從北一女、台大外文系到美國賓大碩博士,雷倩非第一名不拿。在美十六年的求學與工作生涯中,她努力深入美國文化,不但與美國知識金字塔頂端的菁英們交手激盪,躬逢美國廣電媒體界最波瀾壯闊的十年巨變,她更坐上首府/ABC集團副總裁的位子,成為美國媒體界位階最高的華人之一。
當年,雷倩拎著兩只皮箱,獨自遠走美國;如今,她又回到故鄉台灣,皮箱裡裝滿了精采的故事、專業與人生經驗。因著父親雷學明捲入海軍拉法葉艦軍購弊案,加以台灣政經局勢紊亂,雷倩的生涯出現大轉彎,她選擇踏上了艱險的政治之路,代表新黨參與二○○一年底立委選舉。
人生,彷彿一趟豐富之旅,雷倩帶劍江湖,再無所懼。
序 我的哈克貝瑞朋友 朱天心
序 我們那一代的孩子 陳文茜
第一篇 回歸亞洲
意外的旅程,旅程的意外
第二篇 美國行腳
帶劍江湖
學海無涯
藍色的位置
北校區研究生塔A座
紐約*紐約
獅子坑I
獅子坑II
觀眾至上
洞燭機先
觀眾的尺度
白燭與鮮花
別做邊緣人
黃金現場
夜線
印第安那艷陽下
無心插柳
南征北討
波士頓的木蘭花
出師未捷
再見坎麥隆
第三篇 紐約故事
吉光片羽
第六大道與上西城
激流五勇士
索德二世與施密特
幼吾幼
旦夕禍福
辛西亞的花園俱樂部
後記 笑看來路狂風沙
雷倩大事紀
附錄 席門思心法──雷倩談女性主管職場IQ
心法一 穿越玻璃天花板
心法二 無法升遷的陷阱
心法三 操守與職分
心法四 績效、功能、地位
心法五 風險與報酬
心法六 工具袋與急救箱
心法七 競爭與信賴
心法八 當你選擇去或留......
我的哈克貝瑞朋友
朱天心
這個故事就到此為止。這應該是一個小男孩的故事,再寫下去就變成一個成人的故事了。通常當一個作者要寫大人的小說,他完全知道該在哪裡結束。──馬克吐溫 / 《湯姆歷險記》
毫無疑問地,此書《帶劍江湖──太平洋聯網CEO雷倩的生涯路》是一個成人的故事,一個成人如何成長、成熟、成功的故事。但我打算殺風景地逆勢操作,倒敘成人之前,也就是湯姆ž索耶和哈克貝瑞ž費恩尚在當頑童時的故事。
何以如此決定?
一來「成功」的故事實在太多,尤以這兩、三年,不是嗎?「新經濟」時期,如雷貫耳的各種華爾街(包括台灣版)傳奇神話尚餘音裊裊,多它一個有什麼特殊意義?更別提另一種角度的反省(反感?),資質高加機運好的努力,其成功意涵的「絕對值」就必然高於資質普通、運道平平的努力嗎?民粹些地舉例,雷倩的成功必然就優於一名小學老師或大樓清潔工嗎?儘管他們終其一生都同樣拚了命地努力。
老實說,這是我在讀《帶劍江湖》之前,必須克服的猶豫和疑慮。
此外,其實我很怕會讀到一個全然陌生的雷倩,我不願意面對我可能早已經失去了一個少年友人的事實,畢竟,我們不在一起的年月,已遠遠數倍於我們曾經朝夕相處的高中三年了。
因此我所能置一辭的,僅僅只是屬於我們版本的湯姆歷險記,故事中的人物隨你稱呼,湯姆索耶與哈克貝瑞,或喬與小蝦(在我記錄北一女生活的《擊壤歌》書中他們以此為名),實則此兩組人馬的生活志趣相去不大----哈克總是隨自己高興來來去去,天氣好的時候睡人家門前的階梯上,雨天時就睡在空無一物的大桶子裡,他不必上學、不必上教堂、不用叫任何人老師,更不用服從任何人,不管何時何地,只要他想,他就可去釣魚去游泳,游多久釣多久都隨他,沒人禁止他打架,他永遠是春天第一個赤腳、秋天最後一個穿皮衣的人……。
喬和小蝦,結伴比賽蹺課遊蕩,比賽不讀教科書,比賽不鳥禁忌權威,比賽用感情,比賽誰文學哲學讀得多,比賽寫小說,比賽和男孩子們只做哥兒們不戀愛比酷,比春天第
一個赤腳,比秋天最後一個穿皮衣,比探險,比,誰走得遠。
是的,誰走得遠。
不只一回,雷倩在書中提及「你已經跋山涉水走了很遠的路了」(賓大安那柏格學院博士論文指導教授柏德惠斯特之言),「或許已經走了很遠,但卻尚未到達」(升任ABC副總裁前兩年)……,是的,走得遠遠的,看世界有多大、有多奇,永無止休,再無所懼,行俠仗義……,我寧願,或該說喜歡,以這款修辭語彙來描述雷倩的「成功」意涵。
事實上,這的確是雷倩在眾多「成功」故事中最不隨俗、最吸引人之處,所以儘管書中諸多場景事件對我而言是如此陌生,我依然可以在其中數個重要的人生迷霧津渡和歧路岔口,輕易認出那個頑童的原型,他背過臉來調皮地眨眨眼,說著打心底再相信不過的初衷:「那不正是人類社會與動物最大的不同嗎?如果所有有能力的人都不肯替其他人抗爭、濟弱扶傾,那些無力自保的人就是遭受更大的痛苦和打壓了。」
(這一天,湯姆向這位如同生活在夢境裡的流浪兒打招呼:「哈囉,哈克貝瑞。」結果哈克以一隻硬邦邦的死貓寶貝交易了湯姆早晨才拔落的夢幻帶血蛀牙。)
我不斷以此來異想我們的曾經和現在,會太奇怪了嗎?誰叫雷倩也高明不了多少的自動提及少年時所做不合平仄(也不合時宜?)的詩句:少年學得劍藝成,腰懸干將定奸邪……
誰叫我們無非害怕別人訕笑調侃自己一路走來好生護惜不易的一丁點浪漫、一丁點價值信念,遂只得再再借用此等突梯語言藏身,如同希臘哲人戴奧尼斯藏身於大桶中,以羽豆和章魚為食,他對亞歷山大大帝說:「嘿,別擋住我的陽光。」
總算,我把一個俗世成功的故事,拉下雲端,與頑童哈克,與帶劍走老了江湖的唐吉軻德,與戴奧尼斯這班(我衷心嚮往極了的)傻呼呼的射手座們並列,且居然顯得再自然不過──這或竟是作為一個少年時代死黨的小蝦,多年後唯一所能為喬做的了。
我們那一代的孩子
陳文茜
二○○一年第一天,我借用天主教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的一句話,總結了二十世紀:「多麼巨大的苦難,多麼戲劇化的事件,多麼不可思議的成就。」當全世界二十四個時區同時響起新年快樂的鐘聲,鐘放在美國肯塔基州的小鎮,藉著衛星連線傳播,二十四個時區、兩百多個國家共同見證了超越時空和文化界線的慶典。在慶典中,人類正式走向全球化。
二十世紀最後一年的第一天,柯林頓代表美國,將物品放入二十世紀的時間囊中,裡頭包括一枚軍犬狗牌和公共圖書館的借書證。他說,人類終將擺脫偏執、壓迫與貧窮。
德國合唱團到以色列教堂獻唱;韓德爾從來沒有想像過的南太平洋島民高唱「哈雷路亞」;以色列總理穆巴拉克預測,和平將降臨經歷半世紀戰爭的中東國家,他說:「決定性的時刻已經相當接近,甚至在幾個月內來臨,我們要有心理準備。」而在阿拉法特領導下,五十年來無家可歸的巴勒斯坦人,正準備在千禧年建立新國家。
二十一世紀才剛揭開序幕,原以為二十世紀淨是隱藏於資本主義下的國際戰爭,人類歷史上頻仍出現的宗教戰爭都將結束,但新世紀才走了不到五百天,二○○一年九月十一日,堪為人類全球化象徵的紐約世貿雙子星大廈,便在恐怖份子的襲擊下,像灰燼般隕落,人類的歷史又得重新寫起。
我和雷倩就在這樣一個從來沒有能力脫離戰爭的年代,活了四十三歲。我們同出生在八二三砲戰那年,回顧這半生,人類不是在發動戰爭,就是在避免戰爭。
雙子星在世人面前崩塌時,我是哭泣的,腦中盡是美國如何在過去幾年,無視於以色列仍在巴勒斯坦地區持續發動殺戮。我知道悲劇早在沒有CNN的許多地方,重複著過去一百多年的人類歷史,但那座世貿雙子星大廈,卻伴隨著我在紐約長達九年。
有一段時間,我就住在布魯克林橋下,窗門打開,夜夜看的就是這兩棟建築。過去並不特別偏愛它們,因為它屬於高度現代化、象徵中心主義的建築,彷若有個鄰居直挺挺、面無表情地站著。
曾在兩個男子中選了一位情人,看不上眼的那位,總是找我到世貿雙子星頂樓約會晚餐;而另一位則喜歡和我坐在對岸的River Café,看著偌大的世貿建築,讚嘆資本主義的偉大,總覺得即使不得不接受,也得有點woolworth古典古老的文化氣息。
中東的恐怖組織,炸掉了紐約世貿雙子星大廈,也炸掉了我人生某段歲月。我們這一代的孩子,孕育於戰後,總是活在一種相信戰爭已經過去、新世紀即將來臨的狀態,人生這樣反反覆覆、不曉得聽過多少次。夢想一個接著一個,不同名字的夢想在人生一頁又一頁地翻過。
我和雷倩同年,在台大唸書時同屆。我們那屆、尤其是男孩子,幾乎無法不聽聞她的名字。我常說每個女人成長過程中內心都有兩個情婦,一個是身材豐腴飽滿、專門吊勾男人的;一個是學著身旁的哥們,穿著短褲、帥氣地睥睨世人。我們小時候看雷倩、遠遠地聽人們敘述,就像一個每天騎著馬、拿著鞭子、準備抽打男人的帥氣女子。過了好多年,在紐約看到她、在台灣和她先生共事、與她有更多來往,便驚訝地發現雷倩、我那個小時候想像中的情婦,既不騎馬也不執鞭了,只和先生跳著古老的交際舞,還燙著中年婦人的頭髮,是個純正的基督徒。她的Resume裡,只有一項符合我所需求的情婦標準,就是一個堅毅的職業婦女。
小時候挺怕跟虔誠的基督徒來往。我喜歡王建煊,但看到他之後就退避三舍,總覺得內心過度純潔的人,必然有某種病態。為了成長為一個平衡的人,我經常提醒自己罪惡的部分,號稱自己是人類邪惡的代表。而邪惡之士遇上道德之人,似乎總是溜之大吉的。
雷倩從小就是忠黨愛國的女孩子,參加國民黨、參加老師喜歡、校內屬於榮譽的社團、擔任各項職位,不像我從小就只想做大規模的破壞,她的人生和我多麼不同!到了中年,我們卻意外成為好友,恐怕是我潛意識裡想變成奧薩瑪.賓拉登、卻太沒才華的關係吧。
我平日甚少為人書中作序,如果要說我至今尚存抵抗社會體制的一部分,就是深惡應酬之事。為此文,似不為雷倩作序,而是在為我們那一代活在戰火、在女性自我、東方、台灣、中國尋找中的女孩,留下一個注腳。
四十三年來,我們在戰火下出生,天天沐浴在槍林彈雨中。雷倩穿著工整的鞋,而我則曳著邋遢的拖鞋,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生就這樣一步步地踩了四十三的年頭。最近幾次遇到她,她總拉著我的手說:「只要二十個人」,像喀麥隆書中所說:「只要二十個圓桌武士,這個國家就有救了。」她的意思是,只要這社會有二十個具良知的人去當立法委員,這個國家就有救了。她還說,上帝沒有放棄台灣,因為祂沒有讓三個國外分析師,同時了解台綜院看貶台幣會貶值到四十元這件事。
雷倩跟我說這話時,不忘別著她那代表基督徒象徵許願的藍色絲帶。眼睛看著那兒,真是人生少有的時刻,我竟佩服也羨慕起一個有信仰的人,因為他們可以無視於現實世界中的苦難,而堅信每棟樓都可以拆了又建、重新高起。
如果雷倩讓我特別歡喜的話,是因為她似乎有種接近回教聖戰士的力量,總覺得人類的聖戰尚未打完,無論哪個塔倒下,她的夢想總讓她有足夠的力量立刻再起一座新的高樓。
出這本書,大概是「天下文化」覺得雷倩這樣的女人太特別。她曾服務於代表全世界媒體霸權的ABC公司,且擔任華裔最高的位置—副總裁,想要她寫寫那個神秘王國中的點點滴滴。而雷倩也真像個準時交作業的小孩,把工作中的細節簡單描述。要說撰寫過程少了什麼,大概就是挫折、謾罵和對自己的懷疑。
我希望「天下文化」在設計封面時,能放一禎雷倩年輕時的照片。蔡康永說,他曾看過雷倩在北一女高中時一張極為叛逆的照片。一個女人在台灣長成,且維持這麼飽滿的世界,對我們這一代而言,真是不容易!
2001/11/05
BGB166
天下文化
平裝
14.8×21cm
黑白
957-621-928-0
332
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