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科

也是沉淪與提升
優惠價
$320

也是沉淪與提升

王作榮看綠色執政

書籍介紹

堅持「士」的傳統精神,前監察院長王作榮退休後仍是鐵筆直言,道出他對時下政治種種的觀察與反思。

本書蒐羅二○○○年至二○○五年寫就的四十三篇文章,以「立論、砭政、品評、經濟」四大主軸,道盡綠色執政五年的諸多光怪陸離政策,以及藍綠人物的多樣面貌。台灣的沉淪與提升,皆在筆下。

現年八十七歲高齡的王作榮,在自序裡坦言:「這本書當然是我的最後一本書了。」然廉頗當真老矣?筆下猶有「橫眉冷對」的氣魄。

自序 王作榮

立論
三二○大選結果與兩岸新互動──台獨將刺激中共不惜一戰
妳不可向下沉淪,必須向上提升──寄語我熱愛的台灣
台灣人民禍福在此一選──解讀二○○四總統大選台海局勢
壯哉,經濟起飛;勇哉,初生之犢──給經濟部長宗才怡的幾點建議
剖析國家定位問題──期待泛藍提出明確主張
兩岸局勢丕變──解讀溫家寶二○○三年訪美之行
兩顆子彈之後的台灣大局──泛藍應有的行動與擔當
真正的政治家方能堅持到底──我們為什麼要支持連戰續任黨主席
國親合納親民黨為國民黨最大派系──對二○○四泛藍競選搭檔的建言
誰能使中國富張現代化,就支持誰──回應副總統呂透蓮的質問
二○○四台灣施政總綱領草案──給泛藍正副總統候選人的政經策書
是退休金,不是特權──百分之十八優利存款的真相

砭政
高鐵官商連體,政府大黑洞──BOT黑幕
看不到……高掛天空的違法行為──國安密帳追追管追
誰在動搖國本──扁政「去中國化」的目的
國安祕帳查這麼久,辦了誰?──各國道德法律大排名
國民黨起死回生的好時機──二○○一年立委選舉敗選的轉機
沉痛談考試院的鬧劇──綠色執政下腐敗的用人制度
護照加注台灣──為了誰?
從主權獨立國家到地理名詞──護照加注「台灣發照」的困境
中立的考試權監察權
不可廢──兩院可廢,兩權不能不行使
這樣子的教改是在挖斷台灣的根──我看十年教改
年齡不是問題──從中外實例駁斥「老人政治」的錯誤觀念
坦承失敗,從頭做起──終結教改亂局之我見
可改體制,不能為選舉誣衊──談黨職併公職計算年資
不同職場,不同的權利義務──照顧農民不應剝削軍公教權益

品評
扁李關係,父子變主從?──劉泰英新瑞都案引發的權力變化
李國鼎先生在台灣經濟發展中的定位──五十年來台灣的經濟發展
李前總統走的是毛故主席的路線──權利鬥爭的歷史比對
解讀陳總統的國安聯盟及連帶問題──一切為選舉
我看李遠哲院長的「朝野內鬥」論──直論「共同的責任」
看你能挺到幾時──兩岸直航勢在必行
英雄悲末路──李宋的政治困局
國可亡、士可殺,國格人格不可辱──追評呂秀蓮副總統訪印尼事
剖析高明見事件──世衛全球抗煞會議代表團的真相
蔣經國先生經濟政策的思想體系
連宋必須堅百忍以圖成──總統敗選後應有的態度與擔當
著著算、步步錯、回回輸──蔣經國後的宋楚瑜政治生涯

經濟
台灣的經濟問題與經濟轉型──放眼過去,展望未來
當前經濟問題與政治因素──看看別人,想想自己
處理兩岸經濟關係必有的認識──大陸的經濟發展與台灣的困境
從長遠觀點看台灣經濟──不是融合就是衰退
喊著玩的拚經濟與大改革──綠色執政的經改困境

王作榮(本書作者) 謹序

我於一九九九年元月從公職上退休,時年八十歲整。今年元月我已八十七歲整,身心均極度衰退,人生終站終於在望,這本書當然是我的最後一本書了。

我退休後的寫作能力已遠遠不如年輕時代(年輕時代我確有「日試萬言,倚馬可待」,而且下筆成章,文不加點的實力)。但我見不公、不平、不正、不義的事,關係國計民生的重大問題,及社會大眾難以了解的一些思想觀念,我還是忍不住就自不量力的去寫,而且不計毀譽好壞,不恤人言。我當然有我的學術文化背景與意識型態,會影響我的寫作態度與內容。

但我有嚴以律己的學術與社會良知,對國家、社會與人民有沉重的責任感,因此在寫作時能儘量維持公平正義原則,不讓我的學術文化背景與意識型態使我產生偏差,汙染我的知識良知,故意歪曲事實與問題真相,去矇混欺騙社會大眾與讀者。其實,這些就是中國士的傳統精神與職志,我常以我是中國的士自我期許。

我從退休到現在,大約寫了近百篇的短文,自我篩選後,送了八十篇給天下文化的編輯同仁,再由他們篩選了四十三篇,便成了這本集子。寫作的時間從二○○○到二○○五年。

這段時間正是台灣自光復以來最混亂黑暗的一段時間︰

一、支持政治、經濟、社會有效正常運作的體制架構,幾乎都告解體。

二、規範人類文明社會有秩序活動的法律、道德、善良風俗習慣不斷被踐踏,被破壞。

三、孟子說人皆有之的惻隱、羞惡、辭讓、是非之心,逐漸墮落泯滅。依照孟子的標準,這就是「非人也」的社會。

四、影響國家興亡的禮義廉恥四維幾乎蕩然無存。而最可惡、最令人為台灣前途擔憂的是中國社會,每遇到這種國家社會存亡絕續之秋,必有一些仁人志士挺身而出,做中流之砥柱,奔走呼號,喚醒社會大眾推翻暴政腐政,救亡圖存,甚至犧牲個人身家性命在所不惜。孫中山先生所領導的革命事蹟、台灣先烈的抗日史,便是最好的說明。這些都是中國賴以不亡的傳統的士。

但是在現在的台灣,這麼多受完整教育的知識份子,傳統的士卻數不出幾個,勢力單薄,根本鼓動不了風潮。反之,卻多的是搶位、搶錢、自大、自卑、短視、狹隘、說謊、硬拗、依附權勢,賣身求榮的專家學者。在野,從未想到知識份子對國家社會人民的責任;在朝,從未關心窮苦大眾的災難困苦生活,除競選文宣外,甚至從不向人民說一句同情關心愧疚的話。好像這些現象根本不存在,這些苦難人民不值一顧。

我常想台灣很大一部份知識份子或學者專家,何以與中國傳統的士有這樣大的差別,前者連做人的起碼人格與尊嚴都欠缺,而後者則慨然以天下興亡為己任,志節凜然。荅案是前者受到日本殖民地教育文化的汙染,而後者則是傳統的儒家文化。

台灣的所謂的學者專家或知識份子多出身於中產階級之家(陳水扁說他是三級貧戶之子,是否是選舉語言,待查證),在日據時代,是受日本殖民者所重視與收買作為統治工具的對象。給他們一個小官小吏,給他們一點專賣鴉片菸酒零售特權,可以誇耀鄉里,可以衣食有餘,於是便自然的視為衣食父母來感恩、崇拜,倒向日本統治與日本文化,興起有為者,亦若是(像或當日本人)的豪情與壯志︰接受日本教育,改姓日本姓名,說日本語言,穿日本式衣服、食用日本飲食,儼然就是一個日本人。成為台灣的一個特殊階級,過另一種生活與享受另一種文化,見到日本人自卑,見到台灣人(中國人)自大。前面所說的搶錢、搶位、自大、自卑等等,實際上都是日本殖民地文化所塑造與表現出來的。

這真是一個台灣向下沉淪的時代,是一個全體中國人應誠懇的向台灣同胞謝罪的時代。這是因為中國衰弱,中國人不爭氣,是因為「宰相有權能割地,孤臣無力可回天」,是因為「四百萬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灣」,是因為「逢人怕問前程路,一水東航是馬關」,使台灣產生了日本殖民地文化,才培養出來這個樣子的學者專家或知識份子,造成今日台灣的沉淪,這不知道要用多少歲月才能洗滌乾淨。

不過,天道好還,物極必反,現在已有一些向上提升的跡象了。去年(二○○五)十二月三日的三合一選舉,台灣選民用選票對日本殖民地文化培養出來的政治人物,及他們的政權作為,已表達了某種程度的厭惡與唾棄。這些政治人物所煽動的族群對立與統獨之爭的影響力已在大幅消退。台灣廣大的群眾與社會終將回歸到中華民族的正常狀態。我一向都是「遠路不須愁日暮,老來猶自望河清」,河清已經在望了,我恐怕看不到。只好囑咐子孫輩「家祭勿忘告乃翁」了。

二○○○年總統大選,我國最高學術機關中央研究院院長李遠哲先生幫陳水扁助選,發表了一篇很感動人的文宣,題目大致就是台灣要向上提升,不要向下沉淪,而對陳水扁的當選,發揮了臨門一腳的功效。從那時開始,我就密切注意台灣向上提升與向下沉淪的動向。觀察所得,便筆之於文,就是這本文集的來源,因名本書為「也是沉淪與提升。」所謂「也是」,多少有點東施效顰的意思。

此外,我還要藉機提出一個觀念問題。在台灣,長期存在著「外來政權」,「族群撕裂」,「統獨對抗」的意識型態。這些觀念或意識型態所形成的原因是很複雜的。我將簡單的為讀者解釋一下,這與集子的內容也有一些關係。

所謂外來政權的感覺與族群撕裂的現象,普通存在於基層社會,這當然是在日本殖民地文化教育培養下的政客們播弄的結果。但如更深一層看,最基本的根源還是中國數千年來宗法封建社會文化的遺傳與延續,例如閩南人與客家人的械鬥,也普遍存在於大陸各地,我兒時曾親身體驗過。經過文化大革命,是否還存在這種文化,我就不得而知了。

說到統獨對抗,是簡化了問題。台灣有主張急統的人士,殆無疑問。但人數不是很多,不能構成一個統派。所謂統派很大一部分是假像,在某種意義上都是獨派。我將台灣獨派分成下列三大類型。

一、以李登輝、陳水扁為代表的政客型台獨派。這一派實際上是假獨派或是可變型的獨派。這只要一查這些人過去的從政歷史,他們有幾個不是比我還要忠貞的國民黨員,他們喊中華民國萬歲,三民主義萬歲,鐵定比我喊的多(我做小學生時喊的不算),聲音比我大。他們看似死硬派台獨,實際上可以隨時見風轉舵,變換顏色,成為非台獨,所以是最靠不住的台獨。這點美國人最清楚。美國人從來沒有充分信任他們,從來沒有把稍微有點機密性高級武器賣給台灣,怕台灣萬一倒向中共洩露了機密。

這種性質的統獨對抗,如果進一步追查,便可看出這實際上是中國傳統儒家文化與日本的台灣殖民地文化的對抗,讀者只要稍注意對照一下,便可恍然大悟。

二、以馬英九、郝伯村等人為代表的蔣經國型的台獨。他們是中華民國、中國國民黨與蔣經國的死忠派,嚴格遵守蔣經國對大陸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的三不政策。雖然大情勢有轉變,他們也不得不有所調整因應,但本質不會改變。所以只要他們喊出中華民國萬歲,台灣實質上獨立於大陸之外就會跟著萬歲。這才是真正死硬派的台獨。

三、以美國、日本為代表的帝國主義型台獨。他們也是貨真價實的台獨。他們的理想目標是建立「台灣共和國」,使台灣永遠脫離中國,成為他們的看門狗,扼住中國通往海外的咽喉,堵住中國對外影響力的幅射,要中國永遠在他們防堵控制之中。這實際上是自十九世紀以來帝國主義者侵略欺侮中國與中國人的連續劇。

前面一、二種類型的台獨都是受到第三種類型台獨的支持與保護,才得以存在下去。我預料假如大陸能夠了解建立一個現代富強國家之道,再進一步放棄意識型態,與隨之而來的不必要的各種限制性的法律制度,讓民間力量在有法律與秩序之下充分釋放,一如新加坡的情形,則中國的實力在十年或二十年之內必可迫使這一帝國主義型的台獨力量撤離台灣,甚至西太平洋,而前兩種台獨力量也就會隨之自然消失了。

最後,我要感謝天下文化為我出這本我一生最後一本書,讓我的寫作生涯畫下完美的句點。我也要感謝天下文化這本集子的編輯群,尤其是要感謝兩位責任編輯詹小玫小姐與吳佩穎先生。由於他們的專業與辛勞,使這本集子更完善,更具可讀性。我還要感謝《聯合報》、《中國時報》、《中央日報》、《中央月刊》、《傳記文學》等報刊,他們肯刊載我晚年的文章。我也要感謝我的女兒王梅君陪伴我照料我度過我的晚年。她蒐集我發表在報刊雜誌上的文章可說點滴不漏,使我有動機刊出這最後一本書。

再見了,各位讀者。我由衷感謝你們多年來對我的指教與支持,更感謝你們以極大的耐心讀我的文章。沒有你們讀者,就沒有我這個作者。祝你們健康愉快,也更希望你們能撫著你們「人皆有之」的惻隱、羞惡、辭讓、是非之心,用你們的選票選出與你們同樣具有「人皆有之」的惻隱、羞惡、辭讓、是非之心的國家領導人物,共同建設一個和平、安詳、富裕的美麗家園。這就是台灣向上提升。無論如何,我們不能讓台灣沉淪到「非人也」的世界,像現在這樣。我已老去,但只要一息尚存,我就會追隨你們共同努力。

王作榮 作者

一九一九年出生於湖北省漢川縣西王家村。一九四三年國立中央大學經濟學系畢業。一九四九年取得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文學碩士,並選修博士課程。一九五九年取得范登堡大學碩士學位,任職於行政院美援會。一九五三年至一九八九年,擔任台灣大學教授;一九五四年至一九五六年,擔任東吳大學教授;一九六三年至一九七三年,擔任文化大學教授、主任、所長。一九六四年開始擔任《中國時報》主筆,一九七八年開始擔任《工商時報》主筆。一九八四年任考試委員,一九九○年任考選部長,一九九六年任監察院長,並於一九九九年退休,潛心著述。主要著作包括:《王作榮全集》十冊(時報文化出版)、《壯志未酬》、《真話》、《與登輝老友話家常》、《也是沉淪與提升》、《為台灣補上一堂經濟課》(以上五書皆於天下文化出版)。


2006/02/24

BGB230

天下文化

平裝

14.8x20.5cm

黑白

9789864176397

351

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