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註冊
結帳
直覺鍛鍊
現代文明的批判(紀念版)
不吵架也能贏的溝通術
你是否相信自己的政治立場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選擇?根據《善惡》所引用的心理實驗,事實可能恰好相反。研究顯示,我們的政治信念其實非常容易被操弄與扭曲,甚至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為完全相反的立場辯護...
皮徹鎮的礦業繁榮最終將小鎮毒害成鬼城,河內老鼠大屠殺也因錯誤誘因讓問題惡化。《達爾文陷阱》寫下這些故事正揭示了人類短視行為帶來的代價,提醒我們必須重新調整價值與制度,才能避免重蹈覆轍。
關閉
聚焦國際重大時事、政經社會議題、國際脈動、兩岸政治與社會焦點等書籍。
高希均教授新作《打造台灣軟實力》指出,「民主」這個機制,只能靠制度來規範,不能靠從政者來自我約束。台灣人民已經付出慘重的代價,做選民的我們不能忘記自己嚴格的監督責任;因為從政者不會變成天使。
高希均教授新作《打造台灣軟實力之島》指出,在蘇俄統治下生活的人,沒有辦法靠投票來反對政府。極少數勇敢的、幸運的人,冒了生命的危險,越河、渡海、跳牆、駕機,以及其他各種方式投奔自由世界——所謂「用腳來投票」。
高希均教授指出,「軟實力」就是在社會高度「開放」及「競爭力」之下,所累積產生的有形與無形的力量:如文明的水準、國民的素質、民主的制度、公平的法治、透明的組織、誠實的交易、分享的行為、反省的能力等。
高希均教授指出,「開放」實在是一個民主體制、法治社會及心態公平、全球化合作下的折衷。台灣不肯、不敢、不夠開放時,也就會理所當然的變成各種國際經濟貿易協定的局外人。台灣的命運掌握在人民的開放心態之中。
高希均教授指出,李國鼎先生一生所最令人尊敬的還是他擁有高貴的靈魂—無法被腐化的操守、無時無刻不在的大愛、全心投入的專注、從不氣餒的使命感。他在台灣40年的公職生涯,正就是台灣經濟奇蹟創造的歷程。
蘇起分析,具有如此豐富台灣認識的習近平,無論他的主觀或眾人的客觀,都是高層圈內不二的「台灣通」,兩岸統一自然也是他無可迴避的歷史責任。如果成功,他將是中國統一的「偉人」,功績直比毛鄧;倘若失敗,自然就成歷史「罪人」。
蘇起在新書《美中對抗下的台灣選擇》分析,從中共二十大人事布局來看,習近平已做好對美國「能打也能談」的準備。這個布局確定後就可以逸待勞,靜待美中關係、台灣大選、俄烏戰爭的變化而決定出不出手、出哪隻手,及如何出手。
蘇起指出,過去30年台灣經歷了民主化、憲政制度的革新、7次總統直選、兩岸關係的起與伏,及美中關係的和與鬥。到底是什麼因素導致台灣由盛而衰? 它們之間的相互影響是什麼?
1955年立法委員提出「揚子木材公司貸款案」質詢,內容是揚子公司負責人涉嫌以不正當手法向政府貸款,案子涉及尹仲容主持的中信局業務,因而被牽涉在內。中信局一向以扶持民營產業為職志,給予貸款應是正常之事。然而,揚子公司雖有質押品,卻因財務周轉困難,不免時有轉期情事,郭委員遂以這一點提出指控,進而爆發重大弊案。
立即報名!郭強生《死亡可以是溫柔的》台北新書分享會
首頁
暢銷書
收藏
購物車
會員中心
Facebook
Line
複製連結